学术投稿

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临床疗效研究

陈友雷;孔文成;朱阿考;尹光;金慧成;单毓强

关键词:胃癌, 腹腔镜, 远端胃切除术, 胃肠吻合
摘要:目的 比较研究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短期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各自的优劣,择优应用于合适患者.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行TLDG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四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营养风险筛查(NRS)、麻醉风险评分(ASA)、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指标,包括术后镇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R-Y组比较,毕-Ⅰ组、毕-Ⅱ组、uncut R-Y组术中吻合时间低于R-Y组(P<0.05),闭合器使用个数少于R-Y组(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与毕-Ⅰ组比较,毕-Ⅱ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显著低于毕-Ⅰ组(P<0.01),R-Y组发生吻合口狭窄显著低于毕-Ⅰ组(P<0.01),毕-Ⅱ组术后发生胆汁反流显著高于毕-I组(P<0.01);与毕-Ⅱ组比较,R-Y组、uncut R-Y组发生胆汁反流显著低于毕-Ⅱ组(P<0.01),R-Y组、uncut R-Y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毕-Ⅱ组(P<0.05).随访3~12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TLDG的四种手术方式是安全、可行的.这四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单从疗效分析,Roux-en-Y手术可以克服毕-I手术胃肠吻合口张力大引起吻合口瘘和毕-Ⅱ手术胆汁反流的难点,uncut Roux-en-Y手术具有Roux-en-Y手术的优点,且吻合时间短,经济实用,也是一个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案.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产与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 评价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科室分离出非重复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500例,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米诺和头孢咪唑的低抑菌浓度(MIC),将数据输入WHONET5.4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500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中不产酶菌株179株(35.8%),单产ESBLS株277株(55.4%),单产AmpC株12株(2.4%),产ESBLS+AmpC株32株(6.4%),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不产酶和单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波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产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抗菌活性差.结论 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不产酶和单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提示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可用于上述敏感菌的治疗.

    作者:徐晓平;许健波;胡俊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零缺陷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零缺陷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零缺陷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出院时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观察组出院时SIS310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零缺陷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感控电子交班表在ICU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有创检查及治疗多、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容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等特点,加之抗菌药物大量使用,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几率也随之增高,是临床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1].

    作者:郑叶平;董叶丽;朱胜春;沈杰;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硬骨素水平与骨影像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硬骨素水平与脊柱影像学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门诊AS患者58例,同期门诊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25例及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硬骨素水平.评估AS患者血清硬骨素水平与各项临床指标、影像学进展之间的相关性.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S组血清硬骨素浓度(65.9±21.7)p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51.2±25.7)p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349);AS组血清硬骨素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程、ASDAS评分、性别等均无关(P>0.05),但与mSASSS评分呈正相关(r=0.7).结论 AS患者血清硬骨素水平对疾病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可作为AS影像学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反应患者脊柱骨化程度.

    作者:田丽贞;周美菊;张松照;薛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肾小球疾病儿童血液霉酚酸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及进展

    霉酚酸酯(MMF)作为一种较新的免疫抑制剂,目前主要应用于器官移植、骨髓移植及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效果已在广泛的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该药具有免疫抑制效率高,肝、肾毒性低等多种优点.霉酚酸(MPA)是 MMF 在体内发挥作用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

    作者:路智红;毛建华;宋俊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研究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干预观察组患者的NOSIE各因子评分中个人整洁、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激惹、精神病性表现、迟缓、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以及自理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6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4周的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后观察组患者饮食、睡眠、精神、动力、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药物依从性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2个月时,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0.67%(8/75),明显低于对照组46.67%(35/75)(P=0.00).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复发率也显著降低.

    作者:颜红萍;赵李平;胡凌志;单方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使用亚甲蓝的安全性评估

    目的 系统探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使用亚甲蓝的安全性及其术中、术后相关护理.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相关的研究,根据Coehrane reviewers手册5.0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使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7篇非随机对照研究,总样本量984例,合并结果显示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术中使用亚甲蓝示踪定位可减少手术时间,及降低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而合并后亚甲蓝组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下降及皮肤黏膜过敏反应三个指标未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应用亚甲蓝可以起到明显的示踪定位功能,降低术中探查难度,减少创伤,且术后可以通过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董敏;李青;李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R-CHOP治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R-CHOP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治患者81例,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9).观察组给予R-CHOP21方案化疗加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R-CHOP21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8%和8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化疗后CD3+、CD4+、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前和对照组化疗后水平(P<0.05),CD4+/CD8+比值较化疗前及对照组化疗后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化疗后CD3+、CD4+、NK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参麦注射液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方面未体现优势.但该药能显著提高化疗期间的细胞免疫功能,而且降低化疗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晓霞;吴功强;吴洵民;卢参参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研究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其中21例对肠系膜下动脉进行高位结扎,39例对肠系膜下动脉进行低位结扎并保留左结肠动脉.结果 高位结扎组患者术中残端缺血性改变发生率为9.5%,显著高于低位结扎组;高位结扎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1.0±14.8)ml,显著低于低位结扎组(105.5±15.7)ml.其他各项指标两组之间均未见明显差异.术后随访结果显示,低位结扎组患者4例复发,复发率为10.25%;高位结扎组患者3例复发,复发率为14.2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乙状结肠癌根治腹腔镜手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可能会增加术中出血量,但对于手术疗效无影响,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以更好地保留肠段吻合口血供.因此,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詹承吉;周东明;徐朝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失误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失误的原因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60例,其中对发生治疗失误的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在使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时的失误原因,同时根据资料提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4例行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发生股骨螺钉及接骨板断裂,1例发生股骨螺钉松动及接骨板移位,1例发生胫骨骨不连,2次治疗后骨折愈合,患者恢复良好;统计发现出现有皮肤软组织并发症1例,骨折对位不良1例,骨折复位丢失1例以及内固定失败1例.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发生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操作医师未正确理解微创内固定系统的理念、原则、手术指征以及操作,也是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谌少波;杨保良;双峰;邹鸿星;邵银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血透患者置管处周围皮肤异常与导管感染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置管处周围皮肤异常与导管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5例为观察对象,其中,伴有置管处周围皮肤异常患者42例(皮肤异常组),置管处周围皮肤无异常患者43例(皮肤正常组),观察两组患者血透期间导管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联系.结果 皮肤异常组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高于皮肤正常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置管部位周围皮肤异常时,可增加导管感染发生率,医护人员在临床中应尤其注意.

    作者:费慧美;宁云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男性喝牛奶与其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

    目的 调查老年男性喝牛奶与其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对505例老年男性喝牛奶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的检测,然后分析喝牛奶与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结果 喝牛奶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率为10.86%,明显低于未喝牛奶的17.42%(P<0.05).与不喝牛奶的比较,喝牛奶老年男性的骨转换标志物(包括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N端骨钙素和甲状旁腺素水平较低(P均<0.01).结论 老年男性坚持喝牛奶有助于降低其骨转换水平和骨质疏松发生率.

    作者:张庆芳;边平达;应奇峰;陈锦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型糖尿患者体重与血清Fas/FasL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2型糖尿患者的体重指数、血清Fas/FasL水平、以及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指标的HOMA指数,以探讨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障碍与β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作为观察对象,分别测定体重指数、血清中Fas/FasL含量和HOMA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HOMA指数、血清中的FINS、FasL含量与BMI值成正相关,血清中的Fas含量与BMI值成负相关,进一步证明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与血清Fas/FasL成负相关.结论 胰岛β细胞凋亡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衰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且与体重指数呈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王敬民;钟磊;徐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介入封堵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介入封堵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PFO)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行卵圆孔封堵术6例,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增强发泡试验证实为PFO并存在右向左分流,其中合并脑梗塞5例,短暂性脑缺血1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封堵器.术后心电监护1例出现阵发性房颤及1例偶发室性早搏.患者术后射血分数较术前升高(P<0.05),左室内径无明显差异.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心超未见封堵器移位,房水平未见分流.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卵圆孔封堵术后再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概率降低,提示介入封堵治疗可能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PFO患者预防再发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高飞丹;潘孙雷;池菊芳;郭航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C肽在糖尿病并发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C 肽被认为是无活性的含有 31 个氨基酸的多肽链,胰岛素 β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原包含 A、B、C 链,胰岛素原分泌入血后,三条链裂解,其后 A、B 链形成了胰岛素,发挥降低血糖及其他生物活性的作用.

    作者:盛昭;季学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隐丹参酮联合曲美替尼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研究隐丹参酮增强MEK抑制剂曲美替尼诱导胃癌细胞MGC803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对数生长期的MGC803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隐丹参酮组、曲美替尼组和隐丹参酮组/曲美替尼组联合用药组.采用CCK-8法检测隐丹参酮对曲美替尼增殖的影响,PI/Annexin-V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TAT3及ERK等激酶的变化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和PARP的水平.结果 隐丹参酮显著增强曲美替尼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细胞的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和PARP显著激活;曲美替尼可显著抑制MGC803细胞ERK磷酸化水平,但同时可见STAT3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而隐丹参酮联合曲美替尼可同时显著抑制ERK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STAT3在曲美替尼作用胃癌细胞MGC803的过程中被显著激活,联合应用STAT3抑制剂隐丹参酮可逆转STAT3的活化,从而增强曲美替尼诱导MGC803凋亡作用.本研究为MEK抑制剂曲美替尼和STAT3抑制剂隐丹参酮联合治疗胃癌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作者:付娟;刘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EDTA依赖的假性白细胞减少的实验分析与纠正对策

    目的 研究EDTA依赖的白细胞聚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探讨抗凝剂介导的白细胞聚集的可能机制和白细胞计数纠正方法 .方法统计与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345600例门诊、住院血常规标本发生EDTA诱导的白细胞聚集导致假性白细胞减少例数的相关情况.结果 共发生EDTA依赖的白细胞聚集7例,其它原因导致白细胞聚集27例,发生率分别为0.002%和0.008%.由于白细胞聚集导致仪器自动白细胞计数结果假性偏低,与人工显微镜计数结果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的实验表明EDTA诱导的白细胞聚集在37℃水浴30min和更换枸橼酸钠抗凝剂后白细胞聚集情况未得到纠正,相较于白细胞人工镜检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标本采用仪器稀释液与标本血浆等量置换以及标本中加入卡那霉素20mg/ml方法后,标本中白细胞聚集现象得到部分纠正,但仪器结果与人工镜检计数差异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DTA抗凝剂诱导的假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0.002%,极易漏诊.发现有白细胞聚集的情况应采用人工显微镜计数进行检测结果纠正,以防发生误诊误治.

    作者:陈龙;徐旭栋;张永为;陆新建;肖湘阳;王剑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增强社区医疗处理心脏骤停患者初探

    心脏骤停是人类危险的急症,具有危害性大和发病紧急死亡率高的特点.心脏骤停在发达国家的死亡,每年美国和加拿大因此丧生的人数 >30 万,我国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每年死于心脏骤停的总人数约为54.4万人.

    作者:李俊;李立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四君子汤联合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四君子汤联合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住院及门诊的同时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结合组)和对照组(西医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铋剂四联方案:埃索美拉唑20mg,2次/d,餐前0.5h服;枸橼酸铋钾220mg,2次/d,餐前0.5h服;阿莫西林1000mg,2次/d,餐后即服;克拉霉素500mg,2次/d,餐后即服,疗程14d;青霉素过敏患者用左氧氟沙星0.5g,1次/d,餐后即服,取代阿莫西林.治疗组:同样予上述铋剂四联方案药物,并加用四君子汤,150ml/次,2次/d,疗程7d.均于治疗结束后4周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并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和CD8 T淋巴细胞.结果 治疗组HP根除率91.43%,对照组HP根除率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均有上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四君子汤联合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效果较好,四君子汤可能是通过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达到扶正目的.

    作者:刘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前后CEA CA125CYFRA21-1联合检测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 观察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CEA、CA125、CYFRA21-1的动态水平.方法 对18例NSCLC患者行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并测定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后血清CEA、CA125和CYFRA21-1水平.结果 125I粒子植入后1、3、6个月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YFRA21-1水平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I粒子植入后1、3及6个月之间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1、3及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7.7%和66.6%.结论 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NSCLC能够显著降低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YFRA21-1的水平,临床近期疗效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洋;程少麟;朱峰;郝宝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