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启展;徐大基;马育鹏
1 病例介绍尹某某,女,40岁,2005年5月17日初诊.患者结婚3年,连续发生自然流产2次,妊娠天数分别为70天及38天,为求系统诊治来我院门诊.平素小腹坠胀,带下量稍多,伴见腰酸,倦怠乏力,舌质正常、苔略厚,脉滑数.辅助检查:(1)双方染色体未见异常.(2)性激素6项未见异常.(3)盆腔彩超未见异常.(4)解脲支原体(UU)、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阳性,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弱阳性.(5)配偶正常.
作者:韩延华;刘淑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是青年男女常见的皮肤疾患,常常给患者带来生活、工作的不便和心理上的影响.我们于2003年1月~2005年6月采用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补肾疏肝活血方治疗本病21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鹰;周聪和;陈国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中老年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少动、僵直和位置性反射障碍为主要特征.我们采用眼针配合体针治疗PD85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新强;韩艳茹;韩宝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多年来,陈金亮主任医师潜心研究治疗重症肌无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将其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王殿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优势.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4年确诊为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7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独活寄生汤合宣痹汤加减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及二线慢作用药柳氮磺氨吡啶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副作用少,但辨证施治时必须结合小儿生理特点与病理变化.西药有良好的消炎止痛作用,但长期服用对消化系统、肝肾功能均有不良反应.临床必须重视.
作者:胡艳;幺远;甄小芳;潘宇琛;何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耳穴贴压疗法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效果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将45例OSAS患者分为王不留行贴压耳穴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15例,观察治疗前后夜间呼吸、睡眠参数的变化.结果:耳穴贴压疗法能显著改善低通气指数、呼吸紊乱指数等呼吸参数及Ⅰ、Ⅱ期睡眠所占时间、比率、醒觉次数、醒觉时间等睡眠参数.结论:耳穴贴压疗法治疗OSAS具有较好疗效,且方便、经济、无副作用.
作者:王晓红;肖兰英;王保法;袁雅冬;潘文森;石玉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左心室重量、功能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MS患者,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心脏左室结构及功能,根据有无高血压分为MS组、高血压代谢综合征(HMS)组,对比两组左室结构、功能的异同,并对HMS组给予脑心通胶囊治疗,观察其对左室肥厚及功能的影响.结果:与MS组及对照组比较,HMS组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重量显著增大,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的比值(E/A)显著减小,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HMS组左室重量、E/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MS患者多有左室结构和功能的损害,脑心通胶囊可减缓、逆转左室肥厚,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刘运芳;赵玉霞;于会明;钟丽红;张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使食管黏膜损伤,产生炎症、糜烂或溃疡,临床以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夜间平卧时呛咳、咽部不适等症状为主.本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也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我们于2003~2005年采用胃力康治疗RE105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坤;刘启泉;杜艳茹;白海燕;刘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们自1999年10月~2005年10月对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早期针刺干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广伟;朱克武;杨湘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常用的西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副作用较大,远期疗效较差.笔者近年来采用降尿酸合剂治疗部分高尿酸血症检出者,并与西药治疗组对照观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芙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药复方制剂济心胶囊是我们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经验方,为阐明其治疗心力衰竭的机理,我们研究了济心胶囊对与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室重塑相关的神经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刘勤社;张金培;周洁;张晓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急性咽炎是咽部常见病,笔者采用天津第六中药厂生产的清咽滴丸对急性咽炎患者进行治疗,并设置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现将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刘大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帕金森病是难治性疾病,长期以来,服用复方左旋多巴制剂成为治疗该病的佳方案,但是由于其严重的副作用,给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前景蒙上了阴影.然而中医药在治疗原则、药物配伍、晚期疗效、辨证用药方面体现了疗效稳定持久、毒副作用较小的综合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取代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应该成为帕金森病研究中的有益的尝试和重要进展.
作者:鲍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仙灵骨松胶囊和福善美(阿仑膦酸钠)防治糖皮质激素(GC)诱发的骨质疏松症(OP)的作用,并对其临床疗效、副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选择需长期服用GC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治疗1组及治疗2组)和预防组(预防1组及预防2组),分别给予仙灵骨松胶囊和福善美口服,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BMD)、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副作用等.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及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血骨钙素(BGP)、尿吡啶啉(U-PYD)/Cr、尿脱氧吡啶啉(U-DPD)/C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血钙、血磷的变化不明显(P>0.05);预防1组、预防2组患者用药后腰椎及股骨近端的骨密度、血BGP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U-PYD/Cr、U-DPD/Cr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钙、血磷的变化亦不明显(P>0.05).结论:两种药物在防治GC所致OP方面均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仙灵骨松胶囊疗效更为显著且副作用小.
作者:李志英;刘保国;李显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消渴病,首见于<内经>,散见于各篇中,在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预后及宜忌等方面均有论述.
作者:韩永刚;高思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张琪(1922~),男,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研究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琪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60余年,在中医肾脏病领域造诣颇深,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肾脏疾病,尤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深入的研究,发表7部学术专著,论文80余篇.
作者:林启展;徐大基;马育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外燥对小鼠气道组织、气管纤毛运动(CM)与呼吸道液黏多糖(RS)的影响.方法:72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常温燥组、温燥组、凉燥组,每组18只.第7天与第14天检测病理组织学、CM和RS情况.结果:温燥组小鼠第14天气管上皮鳞状化生、气管纤毛片状缺损、肺泡瘀血、水肿等较第7天加重,约40%浆液腺上皮黏液腺化生;凉燥组小鼠气道病变比温燥组略轻,约20%浆液腺上皮黏液腺化生.与常温常湿组比较,温燥组小鼠第7天与第14天CM加快,第7天RS增高但第14天减缓(P<0.01);凉燥组小鼠第7天RS减少,第14天升高且CM加快(P<0.01).结论:温燥通过损伤气道纤毛-黏液毯屏障、腺体结构而致肺津生成减少与宣输失司,是燥咳的重要病机之一.凉燥组小鼠RS增加与CM加快,与凉伤肺阳而致肺津不化,凝成痰饮有关.CM与RS可为研究外燥病机提供量化指标.
作者:丁建中;张六通;邱幸凡;龚权;朱慧玲;王超;张渊;谭联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损害全身大中动脉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对其早期检测干预治疗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我们对32例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雅琴;钟志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焦中华(1937~),男,1965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疗系.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30余年来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血液病的临床研究,广收博采,融汇中西,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血液病的诊治亦有独特之处,著有<实用中医血液病学>.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面,认为热盛迫血是其发病的重要病机,治疗时不但注重凉血止血,健脾益气,养血摄血;更善于谨守病机,辨病位,加减变通,并灵活应用活血止血之法.主持完成科研课题4项,多次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中医内科学>等著作.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学术继承人10余名.
作者:李芮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