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辉;邵强;余建等
目的 探讨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霜(VC-PMG)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94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行VC-PMG外用联合氨甲环酸口服治疗,对照组47例单行氨甲环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98%,对照组为68.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对照组为2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皮周部位L*、a*、b*、ITA°值进行分析显示,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褐斑行VC-PMG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皮损部位的毛细血管扩张程度及黑色素含量,缓解黄色素及脂色素,从而改善色素斑,疗效确切.
作者:蒋廷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HA)联合复方左炔诺酮预防人工流产(人流)后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自愿行人工流产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四组,各100例.A组应用HA+复方左炔诺酮,B组应用HA,C组应用复方左炔诺酮,D组常规服用抗生素及益母草颗粒.观察HA联合复方左炔诺酮预防人工流产手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及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术后宫缩痛持续时间和有无经期腹痛、宫腔积血、经量改变的情况.结果 A组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术后宫缩痛持续时间和有无经期腹痛、宫腔积血、经量改变方面与B、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明质酸钠联合复方左炔诺酮预防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效果良好、应用安全.
作者:刘艳敏;潘敏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快速优化的乳腺MRI成像组合序列,提高对乳腺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乳腺癌患者的MRI检查资料.按患者入院手术先后次序,平均分成A、B、C、D 4组,各5例;应用横轴位FSE T2WI脂肪抑制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技术(VBRENT+C)作为每组的固定序列;每组再分别选择3种不同序列作为非固定序列进行组合,对各组中非固定序列的总扫描时间、病灶显示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估;筛选出总扫描时间与总满意度之和的高得分组合序列,作为乳腺MRI成像的常规组合序列.结果 A组时间级别S4,满意度M1;B组时间级别S2,满意度M1;C组时间级别S1,满意度M2;D组时间级别S3,满意度M3;D组(S3M3)为佳优化组合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MRI成像技术的多组合序列比较中,D组是乳腺MRI成像的佳常规组合序列.
作者:戴国栋;徐庆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近年,载脂蛋白A-I模拟物疗法这一相对较新的领域取得许多重要进展,支持其不仅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强大潜力,同时涉及慢性炎症和氧化以及其他疾病状态的治疗.正在开发中的各种载脂蛋白A-I模拟肽均显示出强有力的心脏保护功能,可媲美甚至超越全长载脂蛋白A-I(apoA-I)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本文旨在探讨这些肽分别负责哪些不同的功能,同时确定其结构特征和运行机制.
作者:刘源;张崧;叶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治不流全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不全流产患者应用宫腔镜诊治,其中35例清宫后B超检查仍提示宫内异常回声,3例患者流产后持续阴道出血但B超检查提示宫内未见异常.结果 B超检查发现宫内异常回声怀疑不全流产患者中应用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内组织残留29例(其中宫腔粘连合并不全流产1例),宫腔内未见异常3例,子宫内膜息肉1例,子宫黏膜下小肌瘤1例,宫腔粘连1例.29例宫腔残留物中4例位于宫角处,1例妊娠物残留位于宫腔粘连带后方.3例B超检查提示宫腔内未见异常患者中有2例宫内组织残留,1例子宫内膜炎.结论 宫腔镜检查在拟诊不全流产的诊治中能明确诊断,且在诊断同时进行治疗,减少误诊、漏诊,减少医患纠纷.但应仔细操作,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玉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农村地区艾滋病(AIDS)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的因素及应对方法 .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AIDS抗病毒治疗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分析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影响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经回归分析,对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产生影响的因素为药物副作用、经济问题以及家庭关怀,(均P<0.05).结论 影响农村地区AIDS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因素有药物副作用、经济问题以及家庭关怀,临床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廖炯;骆安德;苏美如;黄荣师;连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胸骨正中切口二尖瓣置换术(传统手术组)和45例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微创手术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近期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较传统组长(P<0.05),而术后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传统组短(P<0.05),术后引流量、用血量微创组较传统组少(P<0.05).在抗凝过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胸小切口瓣膜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征;陈保富;朱成楚;叶敏华;马德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 C677T多态性与重症抑郁症(MDD)的关系.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 meta分析,分别以1168例MDD患者和1378例对照人群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的 OR值为统计量,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并进行偏倚评估.结果 9篇文献符合条件纳入研究,入选文献无明显发表偏倚.数据合并结果 显示:T/C等位基因、TT基因型合并的OR值(95%C1)分别为1.45(1.12--1.88)和1.37(0.98--1.92).其次发现重症抑郁症患者组中TT基因型HAMD-17评分均高于CT、C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血清半胱氨酸(HCY)的浓度依次从CC、CT、TT基因型之间升高,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重症抑郁症发病风险、严重程度及血清半胱氨酸浓度具有相关性.
作者:蔡文治;许海峰;陈文泽;金燕君;金力;林宁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防盲工作中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防盲工作中筛查出的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55例(55眼).局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果 术后51眼视力≥0.3,脱残率92.7%,脱盲率100%;翼状胬肉复发3眼,复发率5.5%.结论 防盲工作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安全有效,可行性强.
作者:沈晨凯;罗钻杰;范迪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和对照组(奥曲肽)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下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CRP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胃肠功能、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TNF-α、CRP和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乌司他汀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发挥协同治疗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俞科;黄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型骨盆骨折患者应用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70例C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前路和(或)后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5例患者共植入空心螺钉123枚,术后经CT检查发现112枚植入位置准确(91.06%),余11枚螺钉植入位置稍有偏差,但均未引起临床不适症状;对照组29例Ⅰ期甲级愈合,6例Ⅱ期愈合,27例患者3个月左右骨性愈合,7例6个月左右达到骨性愈合;观察组的Matta评价、Majeed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同时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型骨盆骨折患者应用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小、术后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马志伟;王敏;孙波;余王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经阴道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应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经阴道射频治疗,对照组21例应用经阴道射频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UFS-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UFS-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超声血管造影显示肌瘤体积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经阴道射频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小子宫肌瘤体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侍立峰;吴岩;李彩云;张峥程;毛静月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后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血管内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应用弹簧圈单纯栓塞82例,支架辅助26例,双导管技术2例,球囊辅助1例.结果 113例中111例成功栓塞,术中死亡1例,术中栓塞失败1例,术后死亡3例.术后DSA造影结果 按Raymond分级:I级83例,II级19例,III级9例.出院时无神经功能障碍96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9例,重度障碍3例.全部病例随访3~40个月,均病情稳定,无再出血及新发神经功能障碍.38例伴动眼麻痹症状,23例完全恢复、15例部分恢复.结论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一种微创、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作者:周江;朱光耀;陈茂送;孙成丰;丁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应力性骨折不愈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13例应力性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经皮B超定位引导下双联混药器将4mlPRP和激活剂注入损伤部位,1次/周,3周为1个疗程,术后常规制动并渐进康复锻炼,术后2个月内避免负重,定期复查.结果 13例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临床获骨性愈合,未见肢体短缩、成角畸形及临近关节功能障碍等,疼痛明显缓解.结论 经皮PRP注射治疗应力性骨折不愈合,效果良好.
作者:黄俊;杨威斌;许易;鲍柳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脓毒症是具有感染依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各种感染、重度烧创伤、休克及外科大手术后等临床危急重症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脓毒症发病率逐渐升高,其病死率高达30%~70%,已成为危重病领域的重大课题和难题.
作者:金水芳;江荣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水中步行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术后6周时给予水中步行训练,两组患者总疗程为12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6周、术后12周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本体感觉测试.结果 经水中步行训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2周,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水中步行训练可更好的提高膝关节的功能及本体感觉,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
作者:周先珊;董晓敏;闫安;宁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男性尿道炎患者病原体检测结果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796例男性尿道炎患者行细菌、真菌、支原体培养和沙眼衣原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796例患者细菌培养阳性434例,真菌阳性5例,支原体阳性302例,沙眼衣原体阳性87例,检出率分别为54.5%、0.6%、37.9%和10.9%;混合感染率为21.4%.结论 男性尿道炎患者病原体以细菌感染为主,其次为支原体、衣原体.鉴于男性尿道炎患者病原体种类多,不同病原菌所选用的抗菌药物不同,故病原体检测很重要.
作者:张传飞;李爱娟;俞莲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喉癌是喉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喉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与放疗[1].随着激光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CO2激光也开始应用于喉癌手术中.作者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喉癌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庆华;陈春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脑室出血患者,发病急,病死率高,死亡主要原因是脑室出血对脑室系统形成阻碍作用,不利于脑脊液循环的进行,导致患者出现梗塞性脑积水,颅内压升高,破坏脑部结构[1].作者自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双侧侧脑室联合腰池置管引流,同时尿激酶脑室灌注治疗脑室出血患者2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晓琴;王君;於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预防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选取经宫腔镜检查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宫腔镜下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放置LNG-IUS;对照组67例,行常规宫腔镜内膜息肉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后月经改变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月经量减少、复发率较低、内膜变薄(P<0.05).结论 LNG-IUS能有效预防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的复发.
作者:倪美娣;刘广申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