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飞婵;陈美玲;蔡东华
答: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亦名象贝母,大贝母.味苦、性寒,入心肺二经.入心,能泄心热,通心脉,有泄热清心,宽胸解郁之功.笔者常用本品配瓜蒌治胸中郁热之胸痹,其效甚佳.如曾治一张姓患者,男,65岁.
作者:孙浩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分析总结历代医家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并结合临床体会,认为高脂血症病机多以虚实并见.虚为脏腑虚损,其中以脾虚、肾亏为主,脾胃虚弱,则脾不健运,饮食不归正化,水谷精微失于输布,易致膏脂输化障碍而成高脂血症;肾元亏虚,精气渐衰,肾阴不足,虚火灼津,肾气虚弱,肾不化津,则清从浊化,或因水不涵木,肝失疏泄,木不疏土,致脂质内聚,困遏脾运,积存于体内而引发高脂血症,故肾亏是高脂血症发病的重要因素.实则多为痰瘀胶结,痰瘀是肝脾肾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是高脂血症缠绵难愈的关键环节.高脂血症的治疗原则以健脾利湿、化痰泄浊、滋补肝肾为主.
作者:杨胜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APOE基因多态性与肾精亏虚型老年痴呆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将41例老年痴呆患者及85例健康对照老年人分别按中医辨证分为肾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瘀血阻络证.用Nal分离白细胞中的DNA,multi-ARMsPCR检测APOE基因型,并作出相关性分析.结果:(1)痴呆组基因型ε3/ε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痴呆组ε4/ε4和等位基因ε3、ε4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2)ε4等位基因与老年痴呆发病的相对危险度(OR值)为3.92>1.(3)肾精亏虚证与ε4等位基因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1)ε4等位基因为老年痴呆的危险因子,而ε3等位基因为老年痴呆的保护因子.(2)肾精亏虚证与ε4等位基因密切相关.
作者:周岚;胡永年;王平;曹俊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对HLA-DR4转基因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1L-2)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HLA-DR4转基因小鼠CIA动物模型,评价造模后桂枝芍药知母汤早期给药对CRP、IL 2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该方能明显降低RA转基因小鼠的CRP、IL-2(P<0.05);同时,RA转基因阴性鼠中药组与转基因阳性鼠中药组比较,CRP明显降低(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有改善RA的病情和症状,抑制IL-2和CRP分泌的作用,这可能是本方治疗RA取得良好疗效的机理之一.
作者:张琦;吴轰;江泳;刘薇;曾升平;冯全生;徐建虎;赵征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海螵蛸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磷和甲状旁腺素(PTH)的影响.方法:将74例尿毒症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海螵蛸治疗组和碳酸钙治疗组.对照组不使用任何磷结合剂,海螵蛸治疗组每餐口服海螵蛸3.0g;碳酸钙治疗组每餐嚼服碳酸钙片1.5g,各组观察期3个月.结果:海螵蛸治疗组与对照组和碳酸钙治疗组比较治疗后血磷降低(P<0.01)、PTH水平降低(P<0.05),血钙升高(P<0.05);海螵蛸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磷降低(P<0.01)、PTH降低(P<0.05);与碳酸钙治疗组比较其降低血磷效果更优(P<0.05),降低PTH水平的疗效相当(P>0.05),对高血钙的影响较少(P<0.05);海螵蛸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明显降低血磷(P<0.01)和PTH作用(P<0.01).结论:中药海螵蛸中碳酸钙含量高,来源丰富,价格便宜,作为磷结合剂替代碳酸钙和醋酸钙,可有效降低血磷,预防和治疗肾性骨病.
作者:刘连升;胡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前认为,细胞因子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D)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体内甲状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a)过多分泌可增强γ-干扰素(IFN-γ)诱导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HLA抗原的产生,导致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损害.本实验观察中药温肾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模型(EAT)TNF-amRNA、IFN-γ mRNA表达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影响,探讨温肾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治疗作用的机制.
作者:王小宁;余江毅;顾志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黄海龙教授从事中医工作近40年,学验俱丰,对于疑难杂症,擅用经方及近、现代名医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心得,治多奇中.现择其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黄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血管性痴呆(VD)是指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本病或控制本病病程进展的方法和药物.我院老中医刘茂才主任医师通过研究古今文献,结合30多年临床经验,探索出治疗VD的痴复康口服液,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建文;杜宝新;张新春;黄燕;刘茂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越过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逆流入食管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上腹部灼热感,胸骨后烧灼感,突发胸骨后、剑突下疼痛、呕吐,卧位时加重;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只有饱胀感、嗳气、心绞痛样胸痛,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咳喘、胸闷,以夜间为主,或饱食后、进食酸性食物后咳喘,症状表现顽固性、难治性.其临床诊断可通过24小时连续食管内pH值监测、食管钡餐造影、食管下端压力测定、食管内镜检查及食管黏膜活检等确定.
作者:李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院自2004年2月~2005年3月应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肺心病伴室上性心动过速50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锦乾;阮爱兵;吕爱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医药学在数千年预防、治疗传染性疾病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认识体系和方法论体系.为应对可能再次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及其他各种疫病,阻断疫病的病理演变趋势,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SARS的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而对临床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的辨证方法,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曹洪欣;张明雪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前瞻性临床资料研究,分析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佳时间窗.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按出血后24~48小时、72~96小时、120~144小时初始给予丹参注射液,分成早治、中治、后治3组,均给药4周,其余常规治疗相同.结果:4周和12周后观察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血肿消退情况,早治组均明显优于其余两组,但血肿扩大或/和再出血3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丹参注射液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时间窗是脑出血后24~48小时内.
作者:刘庆宪;于文;宋永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水肿是肾脏疾病常见的体征.现代医学治疗肾病水肿直接的手段是使用利尿剂及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事实证明,临床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往往水肿难消或肿消而复现.中医学Ё虽无肾病水肿的专门论述,但对水肿的形成机制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作者:王宗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心血管疾病诊治研究是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着眼于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憾,初步探讨了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方向,并提出以下几个切入点:(1)从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入手;(2)从时间医学角度入手进行研究;(3)从中医药防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入手;(4)从西医学尚不能解决的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入手;(5)建立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医学模式和评估体系.并提出创新也是中医学体系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并适应当前形式的必经之路;希望藉此能规范和完善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作者:姚成增;石见喜;蒋梅先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赵健雄教授业医40余载,擅长中医内科、妇科疑难重症的治疗及经方的运用,其治疗血液病诸疾尤为擅长.现将其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简单总结如下.
作者:吴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近年来,中医男科在继承传统男科经验及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以创新为动力,借鉴吸收现代科技的成果,在男科理论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在中医男科发展机遇与挑战同时存在的新世纪,正视现状,探索中医男科的发展很有必要.
作者:李海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活血疏肝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均用相同的外用药3%氢醌霜,治疗组口服中药活血疏肝汤,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愈时间,并检测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6.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雌二醇(E 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活血疏肝汤具有调整脏腑功能、调节内分泌、稳定机体内环境、改善皮肤营养等作用.
作者:崔飞婵;陈美玲;蔡东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药蜂贝化瘀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机制.方法: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用蜂贝化瘀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进行干预治疗,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尿代谢指标,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皮质Fas和Fas-L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糖(Glu)、尿素氮(BUN)、尿蛋白(Upro)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则有明显改善.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Fas和Fas-L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中药组较模型组大鼠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Fas和Fas-L表达减弱(P<0.01).结论:蜂贝化瘀胶囊可能通过影响凋亡相关蛋白Fas和Fas-L的表达而抑制肾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金光香;宫海民;段文卓;王红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软坚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中风的临床疗效与机制.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外周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的含量变化、血脂异常改善程度、血压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5%,对照组6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质量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t-PA含量升高,PAI-1含量下降(P<0.01);调血脂、降血压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软坚益气活血方具有调血脂、降血压、抗动脉硬化作用,通过调节t-PA、PAI-1的含量与活性从而溶解血栓及预防新的血栓形成.
作者:王玉勇;郑建堂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邓铁涛浴足方浴足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为中药浴足方浴足治疗和护理高血压病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单纯随机分组方法,将24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X2检验及秩和检验等方法.结果:(1)两组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高血压患者各中医证型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组间比较,肝火亢盛型患者治疗两周后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入院值-疗后2周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痰湿壅盛型患者治疗两周后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入院值疗后2周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气虚痰瘀型患者治疗两周后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入院值-疗后2周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邓铁涛浴足方降压效果确切,对常见的气虚痰瘀型、痰湿壅盛型疗效尤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广清;邱定荣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