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杨明会通因通用法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验案举隅

孙大志;李绍旦;刘毅

关键词:糖尿病眼底出血, 通因通用, 活血化瘀
摘要:依托历代中医文献对糖尿病眼底出血的理论,分析导师对糖尿病眼底出血的认识.认为糖尿病眼底出血为多种原因导致久病血瘀化水,水瘀互结,阻碍气机和影响血畅,血阻目络导致出血.糖尿病并发眼底出血表面现象虽为出血征象,但实为因血脉瘀阻而致血不循常道而出,治疗上亦应活血化瘀,通因通用.临证验案证实活血化瘀、通因通用对糖尿病眼底出血有良好疗效.系统总结导师杨明会教授对糖尿病眼底出血经验.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刮痧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刮痧结合刺络放血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3例,试验组采用刮痧结合刺络放血疗法,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观察1周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及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和双侧椎动脉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均明显上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1年后的复发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刮痧结合刺络放血疗法可通过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进而防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复发.

    作者:高明丽;王耀;张国辉;王越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浅析从痰瘀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痰饮血瘀是COPD的重要病理因素,几乎贯穿整个病程.肺失宣降,为盛痰之器,脾失运化,为生痰之源.气机不畅,则血运失常而致瘀,水停湿阻而凝为痰饮,瘀血和痰饮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因此,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活血化瘀祛痰法治疗COPD有积极意义.

    作者:应明军;曲妮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针刺推拿治疗偏头痛36例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门诊就诊的36例偏头痛患者,采用针刺丝竹空透率谷、颔厌透曲鬓、风池、合谷等穴位,配合头部推拿手法治疗.在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针刺推拿治疗偏头痛疗效快、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金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化痰利湿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痰湿体质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化痰利湿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痰湿体质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既往无糖尿病一级亲属痰湿体质者共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1例),两组均采用饮食、运动治疗,治疗组在饮食、运动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显著改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在降低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甘油三酯(TG)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改善趋势,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饮食、运动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化痰利湿治疗,能进一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痰湿体质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

    作者:王体敬;李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风药活血作用及其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探索

    目的:通过风药对肝纤维化的抑制,揭示风药活血化瘀的作用.方法:用50% 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8周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A(防风、羌活、白芷)组、B(下瘀血汤)组、C(秋水仙碱)组、D(生理盐水)组,E组(正常组).观察各组药物治疗后变化情况和各组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下瘀血汤组和风药组大鼠血清HPC-Ⅲ、HA、ColⅣ-C、FN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光镜下可见风药组和下瘀血汤组灶性正常肝细胞索,未见肝假小叶形成.结论:风药对大鼠肝纤维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为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提供新的用药思路.

    作者:黄文强;彭宁静;吕德;何利黎;罗再琼;张天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补骨脂对去卵巢肥胖大鼠血脂和丙二醛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骨脂水煎剂对去卵巢肥胖大鼠血脂和丙二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和补骨脂组.将手术组和补骨脂组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而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的脂肪.术后手术组和假手术组饮用自来水,而补骨脂组饮用补骨脂水煎剂.每隔5天定时称体重.饲养55天后,从股动脉取血并分离血清测定雌激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1)体重:手术组高于假手术组和补骨脂组(分别P<0.001,P<0.05).(2)血脂:手术组TC、TG和LDL都高于假手术组(分别P<0.001,P=0.002,P=0.0032),补骨脂组的TG低于手术组(P<0.01).(3)雌激素:手术组和补骨脂组都低于假手术组(均P<0.01).(4)MDA:手术组高于假手术组和补骨脂组(P<0.05,P<0.01).结论:补骨脂水煎剂可改善去卵巢肥胖大鼠的脂代谢紊乱,清除过多的自由基,提高脂质抗氧化能力.

    作者:常燕琴;岳嘉;蔺美玲;张小郁;郑天珍;李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解析传统灸法运用的五大关键因素

    传统灸法历史悠久,功效卓著,对灸法进行深入研究和临床验证,应熟知灸法运用的五大关键因素:选择施灸材料,明确灸治部位,掌握操作技巧,分辨刺激程度,注重灸后调理.如此掌握要点,知常达变,才能充分发挥灸法应有的治病效能,使传统灸法进一步发扬光大.

    作者:朱现民;尹连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马建伟治疗膜性肾病经验

    马建伟认为脾肾两虚为膜性肾病发病之根本,湿热毒邪、瘀阻肾络、风邪外袭为膜性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病理特点.在治疗中应以益肾健脾为本;清热利湿解毒当先;强调祛风除邪;活血化瘀贯穿治疗始终;谨守病机,守方治疗,随证辨治,中病即止.

    作者:杨玉新;马建伟;董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抑郁症季节高发性与“肝应春”理论相关性探讨

    根据抑郁证季节性发作的特点、中医肝脏功能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抑郁症季节性发作与“肝应春”的相关性.此研究不仅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揭示抑郁症季节性发病的机理,正确认识中医“肝应春”理论内涵,也对防治抑郁症的季节性发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覃骊兰;马淑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自拟中药.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30例,总有效率为94.54%;对照组治愈19例,好转24例,总有效率为78.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比单用西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魏蕾;刘肇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提取溶剂酸度对血竭及玉红生肌凝胶中血竭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考察不同提取溶剂酸度对玉红生肌凝胶及血竭中血竭素含量的影响,建立玉红生肌凝胶中血竭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取血竭及玉红生肌凝胶,分别经3%、6%、9%、12%、15%磷酸甲醇超声提取,HPLC测定血竭素的含量.结果:随提取溶剂酸度的升高,血竭及玉红生肌凝胶中血竭素含量逐渐升高,12%磷酸甲醇提取时血竭素含量均已达到高值,凝胶中血竭投药量接近真实投药量.结论:血竭及玉红生肌凝胶中血竭素含量测定时应以12%磷酸甲醇提取.

    作者:刘长龙;高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从五脏浅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重点从五脏角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进行系统的阐述,以期指导临床.

    作者:徐娟;周振婷;王晓瑛;辛燕莲;张作美;袁立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痤疮中医内外合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外治及中药外敷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别服用对证汤药,并结合外治针刺及中药外敷,每周1次.对照组58例,仅给予中药内服.分别治疗2个月,观察疗效.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内服中药并配合外治法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改善快.

    作者:王振国;邵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甘麦大枣汤对CUMS大鼠行为学及中枢递质5-HT和NE的影响

    目的:观察甘麦大枣汤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UMS)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180~200 g)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文拉法辛组、甘麦大枣汤大、中、小剂量组,以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性刺激为方法进行抑郁症大鼠造模(21 d),造模成功后进行21 d药物干预,灌胃给药.采用敞箱实验和糖水消耗试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脑内NE和5-HT含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甘麦大枣汤能够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行为学障碍,表现为蔗糖水的饮用量明显增加,旷野试验中大鼠水平得分及垂直得分均增加(P<0.05),甘麦大枣汤组脑内单胺神经递质NE和5-HT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甘麦大枣汤具有改善CUMS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的特征,明显提高CUMS抑郁症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神经递质NE和5-HT的含量,提示甘麦大枣汤通过提高症大鼠脑内单胺神经递质NE和5-HT的含量或活性,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作者:秦竹;毕秀华;唐瑶瑶;王臻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恶性肿瘤中医证治新理论——瘀毒论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因疾病死亡的第一大死因,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医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作者通过多年习读经典,临床实践,对中医治疗肿瘤提出新的理论依据—“瘀毒论”,并根据其属性,以阴阳为纲、脏腑部位为目,提出“瘀阴毒、瘀阳毒”理论,指出恶性肿瘤是以“瘀毒”为标、“元气亏虚”为本的新观点,并将恶性肿瘤的中医证候、病因病机概括为“瘀毒”,同时设立相应的治则方药.

    作者:蔡小平;魏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黄芪多糖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黄芪多糖是传统中药黄芪的天然有效部位之一,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多方面功效.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相关文献,从对心血管、对心肌细胞、对动脉血压、对心率四个方面,归纳黄芪多糖在心血管疾病领域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

    作者:李冬方;何小丽;都基莎;顾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从针刺对痛经止痛作用时效规律看针刺作用的效能

    目的:探讨不同留针时间内针刺作用的效能.方法:将1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单穴针刺组、多穴针刺组.采用国际上常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记录每个患者针刺前即时及针刺后多个时点的疼痛指数,根据针刺作用时效规律比较两组患者针刺效能的变化特点.结果:两组痛经患者在留针期内不同时段的针刺作用的效能是不同的,留针后期针刺效能均呈减弱趋势.结论:针刺作用的强度或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非留针时间越长针刺效能越高,但对于重度痛经患者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有利于获取佳止痛效果.

    作者:陈少宗;郭珊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轻微肝性脑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对轻微肝性脑病患者内毒素、血氨及数字连接试验(NCT)、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共选取80例乙肝肝硬化并发轻微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中药组(B组)、乳果糖组(C组)、安慰剂组(D组),每组各20例,4组均采用基础治疗,B、C、D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大黄煎剂(大黄、乌梅)、乳果糖、安慰剂保留灌肠.结果:中药组在降低内毒素、血氨、NCT及改善肝功能方面均优于其他3组(P<0.01).结论: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轻微肝性脑病安全、有效.

    作者:姚春;姚凡;谢武;何燕;韦玉仙;付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探析针药并用治疗肩部经筋病

    肩部经筋病常引起肩臂疼痛及活动障碍.本病反复发作,单一治疗难以根治.文章分析了经筋的生理病理,指出治疗肩部经筋病,先以火针点刺、毫针排刺以止痛,次则依据不同证候,分别给予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除湿、补益肝肾中药内服,为针药并用治疗肩部经筋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昶;熊会海;王瑞红;王军;刘赵丽;廖奕歆;赵吉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石柱参与林下山参及传统园参成分差异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石柱参与林下山参及传统园参成分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e、Rg1、Rb1;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总皂苷的含量.结果:石柱参与林下山参人参总皂苷的含量相当,但高于抚松普通参和集安边条参的含量;石柱参中人参皂苷Re、Rg1、Rb1的含量均高于林下山参和抚松普通参和集安边条参.结论:石柱参人参皂苷的含量较高,可为其内在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可强;薛振东;魏汉莲;宋宇宁;关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