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莉;姚悦芬;张琦
目的:观察鼓室成形术中切断鼓索神经导致的味觉障碍患者应用药物干预的疗效,并分析常规中耳炎手术中有无保留鼓索神经的必要性。方法选取鼓室成形术中切断鼓索神经引起味觉障碍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神经营养药(甲钴胺)及改善微循环药(复方丹参)治疗组和常用方法即随访观察味觉恢复组(对照组),各3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严格术后随访,随访均终止于术后12个月。参照味觉辨认三分法,治疗组味觉恢复26例,对照组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鼓室成形术中切断鼓索神经导致的味觉障碍后,药物治疗有助于患者味觉的恢复;中耳手术中勿损伤鼓索神经,尤其是对于双侧中耳疾患的患者,保留鼓索神经有其必要性。
作者:李栋;杜欢乐;尤慧华;冯国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会阴部湿疹好发于长期卧床、全身营养状况差和抵抗力差的患者,长期卧床患者会阴部皮肤由于尿液、粪便及汗液的长时间浸渍导致局部皮肤黏膜发红、渗出、破溃,形成湿疹。由此带来的瘙痒,局部皮肤常被抓破,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湿疹通常采用抗过敏药物治疗,但易反复发作。本科采用自拟中药“止痒煎”湿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会阴部湿疹,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杨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腮腺腺淋巴瘤(或淋巴乳突状囊腺瘤)是腮腺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居第2位,约占腮腺肿瘤的5%~10%[1]。本文收集2005年9月至2012年5月期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8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CT和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提高CT对本病的诊断率。
作者:周吉;汪银芬;邬筱波;吴光达;龚向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hMLHl、hMSH2两种错配修复(MMR)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480例结直肠癌中hMLH1、hMSH2的蛋白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家族史之间的关系。结果480例结直肠癌中,hMLHl表达缺失12例,占2.5%(12/480),hMSH2表达缺失23例,占4.8%(23/480),两者之和占所有结直肠癌病例的6.9%(33/480)。MMR蛋白表达缺失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多原发肿瘤相关,而与患者性别、肿瘤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有无远处转移无明显相关性。hMLHl表达缺失12例中6例(50.0%)有肿瘤家族史,hMSH2表达缺失23例中8例(34.8%)有肿瘤家族史。结论部分结直肠癌患者中存在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缺失,且与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及多原发肿瘤等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表明可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筛选提供重要线索。
作者:鞠海星;吴伟;胡锦林;刘勇;孙文勇;李德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围手术期是21世纪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创新领域。正确的手术决策是手术成功的前提,熟练的手术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周到而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则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手术患者的死亡原因大部分源于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围手术期处理不当,仅少数患者死于手术操作不当。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处理已显示出优势。胃肠手术患者常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进一步影响胃肠功能,影响预后[1]。中医学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治病求本”,中医的“脾为后天之本”、 “有胃气则生”脾胃学说与现代医学的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学观点高度一致[2]。现就胃肠手术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处理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孙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orrhaphy,LIHR)因其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疼痛不适感轻,同时切口小,可探查对侧疝、隐匿疝和股疝,已成为腹股沟疝修补的主要术式之一,而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herniorrhaphy,TEP)在疝修补手术中更具优势[1]。但TEP手术因解剖、操作空间等因素,较其他手术难度大,操作技巧要求高,对于初开展此类手术者有一定难度。本院2012年2月开始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至2013年10月完成22例。现作一总结分析。
作者:柳阳;沈方敏;钟云;王成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营养相关性慢性病,但是其潜在的病理改变却在青壮年,甚至是儿童时期就已出现[1],因此,关注健康人群营养状况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已不容忽视[2]。本文通过不同营养状况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旨在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余小龙;郑培奋;高蔚;陈洁文;章小艳;吴贞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COPD患者常伴有隐匿性心功能不全,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撤机失败原因大多数与心功能不全有关[2],需再次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B型尿钠肽(BNP)作为一种新的临床生化标志物,可反映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3,4],并且对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5]。有关BNP指导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文献较少。作者采用BNP指导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提高了撤机成功率。报告如下。
作者:章乐锋;张宁;徐俊龙;张剑;黄飞波;陈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肾脏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肾脏病大多为慢性病程,晚期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延缓肾脏病进展,降低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病率。肾活检可以明确肾脏病理分型及疾病发展程度,为针对性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现对本院364例肾活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肾活检疾病谱及病理与临床的关系。
作者:段玉静;柴华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且病死率高[1]。COPD患者由于呼吸肌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导致呼吸肌疲劳引起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可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改善呼吸肌疲劳,避免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已成为呼吸衰竭第一线的治疗手段[2]。但出院停止无辅助通气后症状极易反复,尤其是某些重度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即便在稳定期亦会有明显的缺氧及CO2潴留。作者对此类患者实施家庭无创呼吸机作康复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舒彩敏;季巧英;冯兰芳;杨琼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及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对76例病毒性脑炎的患者,比较EEG、脑脊液、头颅MRI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的异常率。发病3个月后复查EEG并随访,EEG有慢波或局限性痫性发作波或临床症状有头痛、抽搐、反应迟钝者、病情恶化者归为未好转组,无临床症状且复查EEG为正常或界限性EEG者归为好转组。结果76例病毒性正常EEG8例,异常68例(轻度异常36例,中度异常27例,重度异常5例),脑脊液检查异常45例,头颅MRI异常20例。EEG诊断病毒性脑炎的异常率高于脑脊液及头颅MRI。3个月后随访,轻、中、重度异常EEG患者分别有2例、4例、3例患者未好转,且3例临床重症患者均为重度异常EEG患者。随着患者脑电图检查异常程度增高,患者3月后未好转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异常率高于脑脊液和头颅MRI,可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病毒性脑炎异常脑电活动改变程度与临床预后有较高的一致性,可用于指导临床。
作者:王怡青;董万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相关形成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的34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24例,对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术后切缘癌残留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组低于低分化组(P<0.05);与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肺癌的分化程度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主要因素。
作者:翟更新;王晓静;孟宪春;冯树东;赵洪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肩关节后脱位临床上较少见,仅占所有肩关节脱位的1.5%~3.8%,因此常被临床医师所忽略[1]。肩关节后脱位的漏诊率很高,文献报告达到60%[2]。肩关节后脱位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误诊、漏诊的发生。现将1例陈旧性肩关节后脱位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诊治经过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陈小刚;季四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方法,但TURP术后患者的尿路梗阻症状虽然已经解除,由于手术创伤及膀胱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拔除导尿管后几乎都出现压力性或急迫性尿失禁,持续时间因人而异[1]。近年来,作者运用中药穴位贴敷预防术后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及缩短尿失禁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飞;余龙龙;陈小芳;王红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输卵管性不孕症是指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引起的女性不孕症,占女性不孕因素的33.3%[1]。目前中药治疗女性不孕症疗效确切,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则需接触射线,并可能发生碘过敏反应及可能加重粘连,应用受到限制。本院应用中药灌肠联合经阴道超声下过氧化氢溶液子宫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娅珍;邵竞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经典的免疫学理论认为,B淋巴细胞对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的应答必须要有Th细胞的辅助[1]。在B淋巴细胞的活化及分化过程中,Th细胞通过提供第二信号及分泌细胞因子来参与B细胞的免疫应答,在体液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2],但Th细胞的本质一直不甚明了,以往认为Th2细胞通过CD40/CD40L、CD28/B7与B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并通过分泌IL-4、IL-2发挥辅助活化B淋巴细胞[3]。近年来发现了一类新的CD4+ T细胞亚群-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Tfh是一群CXCR5+CD4+T细胞,表达多种活化或共刺激分子,如PD1、ICOS、CD69、gp130、CD57、IL-21R及IL-6R,主要通过分泌 IL-2l发挥效应,促进B淋巴细胞完成抗体类别转换,分泌高亲和力抗体,建立长期的体液免疫,是真正辅助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一类T细胞亚群,在人类的免疫应答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作用[4~7]。
作者:杨璟辉;王纪渊;宋少华;傅志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超声乳化联合植入人工晶体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已应用于白内障治疗。该技术使白内障患者住院周期缩短(仅需2~3d),故患者术后的家庭治疗和护理就显得相当重要[1]。由于超声乳化技术知识尚未普及,少数患者因为家庭护理的的失误或者不当影响了手术效果,甚至有少数患者致盲。本文回顾性分析家庭护理对此类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提高对家庭护理在此类疾病中重要性的认识。
作者:张庆宁;孔亚兰;蒋学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区域心肌的坏死[1,2]。下壁心肌梗死的短期预后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为好,但如果合并右心室梗死则预后与前壁心肌梗死无大差异[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0%~50%的患者可累及右心室[4]。单纯右心室心肌梗死极少见,多数与左心室下壁或后壁心肌梗死同时发生,其临床表现也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而被忽视,甚至漏诊。为此,本文比较分析下壁心肌梗死伴与不伴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的相关资料,并探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在诊断右心室心肌梗死中的价值。
作者:刘冉;宋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药物、剖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三种治疗方法对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21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腔镜组、剖腹组、药物组,各70例,比较输卵管通畅率、异位妊娠复发率、宫内妊娠成功率。结果腔镜组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其它二组(P<0.05),药物组异位妊娠复发率低于其他二组(P<0.05),三组间宫内妊娠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的方法,优于剖腹手术。严格把握适应证,药物治疗可部分替代手术治疗。
作者:秦芬;张丽萍;王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 or 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是疗效确切的膝关节疾患终极治疗方法,不仅可以缓解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还能改善患膝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术后疗效与康复治疗密切相关,尤其是运动疗法,它对关节功能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因此,要想成功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和熟炼的手术技巧外,还应有全新的骨科康复模式。
作者:王晓天;陶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