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多糖对拟缺血损伤内皮祖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任丽宏;尹利明;姚定国

关键词:黄芪多糖, 凝血酶, 内皮祖细胞, Ang-1, Tie-2
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黄芪多糖对拟缺血内皮祖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凝血酶损伤内皮祖细胞复制大鼠部分缺血损伤模型,不同浓度黄芪多糖预干预内皮祖细胞24h、凝血酶损伤8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蛋白印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内皮祖细胞在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凝血酶损伤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凝血酶损伤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Ang-1及其受体表达下降(P<0.05);与凝血酶损伤组比较,黄芪多糖各组细胞活性上升, Ang-1及其受体表达上调(P<0.01);黄芪多糖各剂量组间呈剂量依赖。结论凝血酶可诱导内皮祖细胞损伤,黄芪多糖可抑制凝血酶所致体外培养的EPCs的损伤,对内皮祖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加Ang-1及其受体表达有关,为缺血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MMP-3、TIMP-1、u-PA和uPAR检测在肝硬化肝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乙肝后的肝硬化和肝癌是细胞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导致肝细胞外基质(ECM)过量的纤维蛋白沉积及正常的肝脏组织结构畸变。ECM的降解主要由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作用,MMPs包括MMP-1、MMP-2、MMP-3和MMP-9等多种酶,MMP-3为基质溶解素-1。uPA与纤维蛋白亲和力低,主要通过细胞膜上uPAR的协同作用激活纤溶酶原为纤溶酶,后者能激活MMPs(如MMP-3),引起ECM的降解。MMPs的主要调节因子是TIMP-1[1]。本文探讨测定MMP-3、TIMP-1、uPA和uPAR水平在肝硬化肝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史忠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及漏、误诊原因分析

    乳腺癌是女性患者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吸烟喝酒、晚睡晚起、缺乏运动、使用含雌激素的补品、化妆品、晚育和不哺乳等等原因,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增高[1]。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2]。乳腺数字化钼靶摄影是目前乳腺癌筛查和诊断常用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乳腺癌的数字化钼靶X线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容易引起漏诊、误诊的原因。

    作者:徐栋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筛查价值研究

    肾血管性高血压发病原因较多,其中为常见的病因就是肾动脉狭窄,对其作出明确诊断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多层螺旋CT的出现,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能够对肾动脉相关性疾病进行直观准确的评价[1]。现对本院50例疑似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采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并与DSA检查结果比较,探讨对肾动脉狭窄的检出率,旨在评价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筛查价值。

    作者:黄昌辉;李文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VSD技术在毒蛇咬伤致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应用

    毒蛇咬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毒蛇咬伤后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就是其中重要的并发症之一[1]。一旦形成OCS,可造成肢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和骨科患者,并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作者将VSD技术应用于治疗毒蛇咬伤所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一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兰频;吴凌峰;潘锋;陈朝晖;洪溪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影响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包括多方面,目前认为男性、年龄、吸烟、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血糖、肥胖等为传统的危险因素[1]。红细胞宽度(RDW)是由血液分析仪测量获得反映周围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其应用范围既往仅限于贫血分类的辅助指标。许多研究表明RDW升高与心力衰竭、冠心病[2,3]、急性心肌梗死(AMI)[4]、脑卒中[5]、急性冠脉综合征(ACS)[6,7]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RDW与ACS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作者:毛艳燕;傅慎文;徐育红;唐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刺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疗效观察

    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通常以原发性痛经居多,其中又以气滞血瘀型为常见,给妇女身心健康和工作学习带来严重困扰。作者2010年以来采用针、药结合疗法医治痛经,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就诊于南浔人民医院和湖州市中心医院的痛经患者共96例。中医证侯的诊断标准按1993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经期或经前、经后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疼痛为主症,伴有其他不适。气滞血瘀型:主症为经前或者经期时小腹部胀痛拒按;次症为月经血量少,经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轻,行经前乳房胀痛,胸闷不适;舌质紫黯或者有瘀点,脉弦。痛经轻重分级标准及痛经症状评分标准也按此原则。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第5版)和《实用妇产科学》(第5版)制定[2]:(1)行经前后或者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涨,伴腰酸或其他不适;(2)体格检查及经阴道彩超检查、CA-125测定,排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等。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和针、药联合治疗组,各48例。西药组,患者年龄(21.70±4.02)岁,病程(5.79±3.23);针、药联合组,患者年龄(21.25±4.37)岁,病程(5.69±2.52)年。两组患者年龄、痛经程度、痛经症状积分、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作者:徐海清;陈理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交锁髓内钉结合阻挡钉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中的应用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的优点,但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时却存在复位不良、骨不连及内固定失效等。Krettek等[1]早提出阻挡钉的概念,即在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时结合阻挡钉技术,以促进骨折复位和维持复位。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本科采用交锁髓内钉结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1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涛;项大业;何少波;连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V1导联T波直立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比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新生儿血管畸形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机制复杂,大多数受遗传因素和周围环境综合作用引起[1]。CHD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已成为临床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之一[2],而心电图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对于CHD的早期诊断价值仍不容忽视。为此,本文对比分析CHD患儿V1导联T波直立心电图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表现,旨在探讨心电图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沈琴;马晓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PRCC)在肾细胞癌中居第二位,预后较透明细胞癌好,较嫌色细胞癌差,早期病灶适合手术局部切除,术前影像检查有重要临床价值;螺旋CT(MDCT)是目前用于肾脏检查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本组收集上海中山医院27例乳头状肾癌病例,分析其CT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方权;吴俊沛;韩太林;范新华;吴国森;金利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媒体视频宣教在髋、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由于功能锻炼特殊性、高龄患者增多及个体理解能力的差异,传统健康教育内容不系统、不全面,教育过程缺乏连续性[1],康复锻炼不到位,影响术后功能恢复。本科自行制作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康复教育视频光盘,应用于临床,收到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正卫;李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68例乙型肝炎HbsAg血清学转阴临床分析

    对乙型肝炎的治疗终目的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而病毒的清除以HbsAg转阴为标志。现有临床实践过程中,相对于HBV-DNA的转阴,HbsAg转阴所需时间更长,转阴率更低。现对本院近年来HbsAg血清学转阴6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HbsAg血清学转阴的特点。

    作者:徐锋;贺超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阑尾积液多排螺旋CT征象对诊断阑尾炎的价值

    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CT,MDCT)诊断阑尾炎的相关文献报道较多,但是主要在讨论阑尾直径、阑尾壁厚度和阑尾周围炎等MDCT征象诊断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1~4],而发生率较高的阑尾积液征象(intraluminal appendiceal fluid Sign)与阑尾炎相关性的研究不多。本文回顾性分析76例阑尾炎和59例非阑尾炎患者的MDCT影像和临床资料,探讨阑尾积液征象与阑尾炎的关系,以提高阑尾炎的MDCT诊断准确率。

    作者:戚乐;丁建平;陈仁彪;赵凯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生殖道非淋菌性细菌感染与流产关系分析

    流产的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基因、胚胎内环境、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近年来,微生物感染因素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沙眼衣原体(CT)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发病率已超越淋病奈瑟菌,居欧美国家首位[1]。女性生殖道支原体与衣原体感染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2],但是否会导致流产,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采用培养法和乳胶法对自然流产及人工流产者进行检测,以探讨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与流产的相关性。

    作者:秦加慧;林晓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胸腹部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CT表现

    神经鞘瘤可发生于任何有神经纤维的组织和器官,好发部位依次为头颈(44.8%)、肢体(32.6%)、纵隔(9.2%),躯干和剩余混杂部位如胸腔或腹膜后8.5%,胃0.5%~1.2%[1],胸壁、胃肠、肝、肾上腺等部位少见,术前误诊率高。现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19例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其临床、病理和CT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

    作者:任红娜;张伟强;王立章;王延春;陆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癌治疗的新进展

    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所导致的死亡原因,肝细胞癌居第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报道每年约有750000例新增病例[1]。肝细胞癌的死亡率接近发病率[2]。肝癌的治疗已受到全球的极大关注。现对肝癌的治疗新进展做一综述。1 肝脏移植肝脏移植被认为是大多数情况下治疗癌症和肝脏潜在疾病有效的方法。肝脏移植的准则是基于肿瘤的大小和数量,且建立如下标准使具体的肝脏移植治疗肝癌达到优化。全世界常用的标准是Milan标准:3个病灶<3cm或单个<5cm肝癌患者符合肝移植的标准[3]。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75%)与没有接受移植的肝癌患者相近。一些研究中心如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拓宽了标准一个肿瘤<6.5cm或2~3肿瘤,单个肿瘤不>4.5cm的,总肿瘤直径<8cm,而其研究结果表明是否有严格的肝脏移植入组标准对整体的生存率影响不大[4]。随着治疗肝癌方法的改善,依据Milan或者UCSF标准争取对患者进行降期,已成为选择患者的一种合理方法。显而易见的是,尽管对于肝脏有直接的治疗,但是疾病进展期患者的肝脏移植后复发风险高。在行肝移植前对肝脏直接保护治疗并监测其疗效有助于筛选更适合肝移植的患者,减少排斥反应发生和降低肝脏负荷,能够提高肝移植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威;闫龑;李任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加味温胆汤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T2DM的疗效观察

    2型糖尿病(T2DM)又称成人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人群高发,T2DM占糖尿病(DM)的90%以上。T2DM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部分患者体内胰岛素存在过多的情况,只是胰岛素在人体内发生作用的有效性差,故而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相对缺乏,能够借助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作者采用加味温胆汤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T2DM,效果较好。现将一组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张彦春;牛红梅;郑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感染性休克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目的:总结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APACHEII评分、血清电解质、血气分析结果,以及病死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SCr、BUN、K+、HCO3-、SaO2、CO2CP、HR、MAP、CVP和APACHEII评分与正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RRT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死率46.3%(25/54),发病4h后行CRRT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发病后4h前的病死率(P=0.030)。结论 CRRT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早期应用CRRT治疗能够降低病死率。

    作者:谢逢春;刘凤鸣;黄彬;李振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磁敏感成像(SWI)对脑外伤微出血的诊断价值

    脑出血检查临床首选CT检查,部分患者虽有临床表现,但CT检查结果阴性。随着MR磁敏感技术(SW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CT检查阴性患者通过SWI发现脑微出血病灶[1~3]。由于SWI对出血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本科在脑外伤以及疑似脑微出血患者的MR检查中常规增加SWI检查序列。现对32例病例通过常规MR序列、SWI对比分析,探讨SWI在脑微出血灶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吴爱良;张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辅助局麻在鼻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

    鼻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手术多用局部麻醉,需要患者密切配合,由于局麻作用常不完善,患者因疼痛、紧张、恐惧,导致血压、心率升高,增加了手术难度,同时围术期心脑血管意外的概率也增加,因此充分的镇静、镇痛非常重要。选择降低此类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药物,近年来已受到关注密切。盐酸右美托咪啶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作用,且无呼吸抑制,在全身麻醉中复合使用报道较多,局麻下手术中使用报道少见。本文旨在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局麻下鼻息肉摘除术患者的镇静作用及其安全性。

    作者:袁海军;乐新会;杜光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例误诊为抑郁性厌食症的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报告

    恶性肿瘤与厌食症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有些症状常见于二种疾病,如厌食、呕吐和恶病质等,正因为如此,实际工作中常会出现误诊。现对一例误诊为抑郁性厌食症的恶性肿瘤患者资料作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仇雅菊;廖峥娈;朱俊鹏;谭云飞;史梅芳;于恩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