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多糖对拟缺血损伤内皮祖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任丽宏;尹利明;姚定国

关键词:黄芪多糖, 凝血酶, 内皮祖细胞, Ang-1, Tie-2
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黄芪多糖对拟缺血内皮祖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凝血酶损伤内皮祖细胞复制大鼠部分缺血损伤模型,不同浓度黄芪多糖预干预内皮祖细胞24h、凝血酶损伤8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蛋白印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内皮祖细胞在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凝血酶损伤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凝血酶损伤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Ang-1及其受体表达下降(P<0.05);与凝血酶损伤组比较,黄芪多糖各组细胞活性上升, Ang-1及其受体表达上调(P<0.01);黄芪多糖各剂量组间呈剂量依赖。结论凝血酶可诱导内皮祖细胞损伤,黄芪多糖可抑制凝血酶所致体外培养的EPCs的损伤,对内皮祖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加Ang-1及其受体表达有关,为缺血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注射卡贝与垂体后叶素的效果比较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生育期妇女。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要求保留子宫的完整性及对腹部切口外观的需求,要求微创手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已成趋势。由于子宫的血流丰富,肌瘤剔除术中出血多,干扰手术野有时需要中转开腹手术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手术的安全性也尤其重要。对现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腹腔镜下肌瘤剔除的患者,术中分别子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或卡贝缩宫素,比较术中出血量、药物对血压及脉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参考。

    作者:陶志梅;陈亚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脊柱矫形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地佐辛是新型桥环氨基四氢萘,是一种新型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由于镇痛效应强、安全性高和药物依赖发生率较低,近年来已用于临床麻醉与镇痛。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有不同于传统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的作用特点,为脂微球载体靶向镇痛静脉注射液,目前已用于癌痛、超前镇痛及单次术后镇痛[1]。本文比较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与手术结束缝皮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在脊柱矫形术后的镇痛效果。

    作者:沈志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两种前列腺手术患者生存质量及性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生存质量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5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观察组)与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的59例患者(对照组)术后生存质量与性功能状态,分别采用IIEF-5量表、CIPE-5量表及BPHQLS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IIEF-5量表、CIPE-5量表及BPHQLS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于开放性手术,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性功能的影响更小。

    作者:孙志军;蒋军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子痫前期患者母血、脐血及羊水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

    子痫前期的临床危害较大,可对患者全身各系统器官造成不良影响。子痫前期主要表现为全身小动脉痉挛,影响机体整体血供,对心、脑、肾等多器官血供不足,尤其是对胎盘血供不足是导致胎儿状态较差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对于子痫前期的临床研究较多,有认为此类患者普遍存在氧化应激异常[1,2]。而氧化应激异常是导致血管功能状态差的重要原因,但是对于子痫前期患者母血、脐血及羊水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着重探讨子痫前期患者母血、脐血及羊水氧化应激指标变化。

    作者:王晔;张红萍;王佐;潘利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影响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包括多方面,目前认为男性、年龄、吸烟、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血糖、肥胖等为传统的危险因素[1]。红细胞宽度(RDW)是由血液分析仪测量获得反映周围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其应用范围既往仅限于贫血分类的辅助指标。许多研究表明RDW升高与心力衰竭、冠心病[2,3]、急性心肌梗死(AMI)[4]、脑卒中[5]、急性冠脉综合征(ACS)[6,7]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RDW与ACS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作者:毛艳燕;傅慎文;徐育红;唐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黄芪多糖对拟缺血损伤内皮祖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黄芪多糖对拟缺血内皮祖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凝血酶损伤内皮祖细胞复制大鼠部分缺血损伤模型,不同浓度黄芪多糖预干预内皮祖细胞24h、凝血酶损伤8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蛋白印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内皮祖细胞在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凝血酶损伤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凝血酶损伤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Ang-1及其受体表达下降(P<0.05);与凝血酶损伤组比较,黄芪多糖各组细胞活性上升, Ang-1及其受体表达上调(P<0.01);黄芪多糖各剂量组间呈剂量依赖。结论凝血酶可诱导内皮祖细胞损伤,黄芪多糖可抑制凝血酶所致体外培养的EPCs的损伤,对内皮祖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加Ang-1及其受体表达有关,为缺血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作者:任丽宏;尹利明;姚定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VSD技术在毒蛇咬伤致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应用

    毒蛇咬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毒蛇咬伤后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就是其中重要的并发症之一[1]。一旦形成OCS,可造成肢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和骨科患者,并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作者将VSD技术应用于治疗毒蛇咬伤所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一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兰频;吴凌峰;潘锋;陈朝晖;洪溪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石斛夜光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葡萄膜炎的疗效观察

    葡萄膜炎的治疗,西医多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虽有一定的近期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易引起眼内压升高、柯兴综合征及其它不适症状,也容易产生激素依赖、病情反跳等现象,并且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药源性青光眼、药物性白内障等并发症。本科采用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的中药制剂石斛夜光丸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取得了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傅小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毒蛇咬伤的护理(附49例报告)

    毒蛇咬伤是夏秋两季常见急症之一。蛇毒含有多种毒性蛋白质、溶组织酶,以及多肽的复合物,按其对人的作用可分为三类:神经毒、血液毒及混合毒[1]。毒蛇咬伤后蛇毒中的溶血素、凝血素、蛋白水解酶等毒性物质使红细胞溶解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破坏,从而引起多系统的损害。毒蛇咬伤后病势凶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尤为重要。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本科收治49例毒蛇咬伤患者,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沈海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属良性病变,但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目前EMs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有经血倒流种植学说,但围绝经期输卵管通畅妇女几乎都有经血倒流,因此,认识到EMs的发生与机体分子学及免疫反应异常有关[1]。很多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灶中雌激素水平与芳香化酶的异常表达有关[2,3]。由于雌激素和芳香化酶在子宫内膜异位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已被广泛研究,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型药物。本文就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作者:俞玉华;陈友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清乳酸脱氢酶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也是导致孕产妇与围产儿患病率及死亡率增加的常见原因。尽管对子痫前期的研究已经不止一个世纪,但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楚,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能是子痫前期病因的中心环节。因此,寻找一个能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生化指标并加以研究,对子痫前期的准确诊断和及时、合理处理至关重要,可减少母婴并发症,达到佳的母婴预后。本文旨在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测定及其意义。

    作者:刘小媚;何俊霞;方露;王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盐酸特拉唑嗪联合物理疗法对产后急性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产后尿潴留在产妇中并不鲜见,对产妇造成的不良影响十分突出,不仅可造成产妇机体上的不适感及影响产后恢复[1],对心理造成很大压力,而心理压力又可间接影响到其对新生儿的照顾哺育,因此对于本类患者的防控与治疗非常重要。临床上对产后尿潴留有药物治疗及物理疗法,但效果报道不一[2]。采用盐酸特拉唑嗪联合物理疗法治疗产后急性尿潴留,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亚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结合肠系膜上动脉CTA诊断小肠血管畸形的价值

    小肠血管畸形是引起急、慢性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常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小肠冗长、迂曲、活动度大,缺乏方便、可靠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将常规腹部CT和小肠造影的优点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尤其是多层螺旋CT快速、大范围的容积扫描、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减少了肠蠕动和呼吸伪影,使MSCTE更加简便可行,图像更加清晰[1]。MSCTE作为一种非侵袭性检查,在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中有明显优势。本文探讨MSCTE和CTA后处理技术相结合,在小肠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林黎明;兰俊;尚惺杰;王昌雄;周理余;季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主动脉瓣环患者行17mm SJM Regent瓣置换术早、中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主动脉瓣环(直径<17mm)患者行17mm SJM Regent瓣置换术,术后是否产生不匹配(PPM)现象,以及早、中期疗效。方法13例单纯主动脉瓣狭窄(瓣环直径<17mm)患者置换17mm SJM Regent瓣机械瓣,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左心功能进行术前、术后监测并与13例置换21mm常规机械瓣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无围术期死亡,随访6~36个月无瓣膜相关性并发症,3例患者出院时有中度PPM(EOAI<0.85cm2/m2),13例患者术后跨瓣压差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与常规21mm机械瓣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主动脉瓣环(直径<17mm)患者行17mm SJM Regent机械瓣置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中度PPM对患者早中期预后无影响,无需进行主动脉根部扩大术。

    作者:潘良彬;马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HIE患儿血清TNF-α、APN及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e encephalopathy, HIE)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之一,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HIE常见的是窒息后脑损伤。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免疫、炎症、损伤有关[1]。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程度HIE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APN)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进而探讨HIE的发病相关机制。

    作者:邹云法;吴俊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媒体视频宣教在髋、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由于功能锻炼特殊性、高龄患者增多及个体理解能力的差异,传统健康教育内容不系统、不全面,教育过程缺乏连续性[1],康复锻炼不到位,影响术后功能恢复。本科自行制作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康复教育视频光盘,应用于临床,收到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正卫;李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L-18基因导入对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IL-18基因导入对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治疗作用。方法在CIA小鼠发病早期,将IL-18表达质粒pCAGGS-IL-18(pIL-18)经肌肉注射导入CIA小鼠体内,对照组给予空白质粒pCAGGS,3周后同量加强治疗1次。用关节炎评分评估CIA小鼠的病情,用组织学染色评价膝关节的软骨和骨破坏,用RT-PCR和real-time PCR法测定CIA小鼠髌骨及邻近滑膜组织的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有效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关节炎评分,阻止关节软骨破坏,虽然髌骨及邻近的滑膜组织IL-18的mRNA表达没有明显改变,但TNF-α及IL-17A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IL-10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同时,Th2型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明显增高,Th2型转录因子T-bet及Th17型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与IL-18的细胞因子治疗不同,单独IL-18表达质粒的基因导入即可对CIA小鼠达到治疗作用。该作用通过提高GATA-3的表达,增加Th2型细胞因子IL-10,降低Th1型细胞因子TNF-α及Th17型细胞因子IL-17A的表达来实现。

    作者:王晓艳;李洋;于海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富马酸喹硫平小剂量鼻饲致药物中毒一例的护理

    富马酸喹硫平片(思瑞康)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和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依从性较高,可作为首选药物应用[1]。药品说明书推荐服用方法为口服,2次/d,饭前或饭后服用,常用有效剂量400~800mg/d,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和耐受性进行调节。2013年11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1例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并发轻躁狂发作患者,鼻饲小剂量富马酸喹硫平后引起中毒反应,经积极救治后,未引起不良后果。现将对该例患者的救治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沈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男科门诊患者的1/3,全球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为4%~9%[1]。CP的治疗比较棘手,且容易反复发作,常规用西药治疗难以治愈[2]。近些年来,超声治疗技术的发展较快,为CP的治疗开辟了另一途径,国内有人用特制的超声直肠辐射器透入药物治疗CP,明显提高了疗效[3]。本院采用口服左氧氟沙星联合会阴部移动式超声波治疗,不但避免了肛区不适,而且效果明显。现将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应用超声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12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智南;朱均;周全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亚甲蓝混合液在肛肠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肛肠疾病(肛裂、肛瘘、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全国肛肠病调查报道发病率高达59.1%[1],其中很多患者需手术治疗,但传统的手术和麻醉方法导致术后疼痛剧烈,直接影响手术质量[2]。本院采用亚甲蓝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配制成长效止痛剂,用于混合痔、肛裂、肛瘘患者术后镇痛,能明显减轻疼痛。现将一组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田学斌;程琳;杨宝恒;王伟;杨明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