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森;乔建荣;靳萱;高如宏
目的:研究电针疗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对60只SD雄性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来复制糖尿病肾病模型,成模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同时另设空白对照组.对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药物及电针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素氮、血肌酐、24h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并取肾脏组织做病理观察.结果:电针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模型空白对照组(P<0.05),其肾小球增大的程度及系膜细胞增生的程度较模型空白对照组有一定程度的减轻.结论电针疗法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脂肪代谢紊乱和肾功能异常,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其对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及治疗作用与贝那普利相当.
作者:刘晓亭;郑方遒;王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对运动知识的需求程度,并思考中医如何介入CKD运动治疗之中.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了解CKD患者的运动需求,同时查阅国内外相关的运动文献,思考中医的介入点.结果:69.0%的CKD患者关心运动方面的知识,其关注点主要在于可以选择什么运动(55.2%)和运动时间、强度如何把握(27.6%).结论:CKD患者对于运动疗法的需求是比较强烈的,国内外研究已证实运动疗法对于CKD患者有益处,但需把握合理的运动量,而中医辨证思维指导下的传统运动疗法应该很适合于CKD患者,值得下一步积极开展相关临床研究.
作者:吴一帆;傅立哲;刘旭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病证结合”模式论治思想萌芽于《黄帝内经》,为东汉张仲景所继承,并开创了病、证、症三位一体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宋、金、元、明、清时期,辨证论治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疾病诊治的核心,形成了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近代西医东渐,既冲击了中医传统辨病论治的地位,也启发了中医辨病思维,汇通各派医家由此而创造性地探索出衷中参西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本文就临床中病证结合模式的类型、特点、发展问题作以探讨,以期构建中医临床病证结合模式新体系,并引起中医学术界的进一步讨论.
作者:杜武勋;朱明丹;袁宏伟;冯利民;朱林平;刘岩;周莹;魏聪聪;张少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治黄褐斑经验.方法:以医案的形式阐述黄褐斑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黄褐斑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肝郁气滞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肝肾不足导致面失所养;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熏蒸于面;气滞血瘀导致面失所养.黄褐斑离不开肝郁,血瘀.疏肝解郁,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是治疗黄褐斑的基本原则.常用逍遥散合他方化裁.结论:辨证论治黄褐斑疗效显著.
作者:周宝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胸痹疏肝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入选80例UAP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中药联合西药)和对照组(西药),每组各40例,连续用药治疗4周后进行比较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证候、心电图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0.05);治疗组对心绞痛、中医证候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或0.05);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胸痹疏肝汤治疗UAP有良好疗效,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指标,对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宇宏;杨关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毛德西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年,对消化、心脑血管及内科疑难杂病有独到治疗经验.文章介绍了其治疗顽固泄泻的三则验案,从中可领悟其临证诊疗思路和规律.
作者:禄保平;孙巧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中医在治疗上有独特的优势,但现行的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难以准确、合理地评估中医的疗效.导师张勤修教授提出,运用病证结合中医疗效评价体系,对传统中医在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医疗效进行评价,其必要性和方法值得探讨.
作者:刘欢兴;陈永娜;杨九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细胞角蛋白与肿瘤关系的研究已被广泛关注.但是目前角蛋白18在人类肝细胞癌表达的研究尚少,应用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研究亦属罕见.归纳总结了近5年来,细胞角蛋白18( cytokeratin18,CK18,KRT18)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其对肝癌细胞恶性增殖的作用及意义.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作者:张翠英;方肇勤;梁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神经性耳鸣属于复杂性、难治性的临床表现,而中医临床中运用针药结合、形神同治的方法治疗该病,观察4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其总有效率可达95.6%.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注重调神,对治疗该病有其独特疗效.
作者:秦彩红;张伟;陆小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黄粉灌肠、芒硝外敷对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尿淀粉酶的影响.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外加用大黄粉灌肠、芒硝外敷,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程度、时间及血尿淀粉酶.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血尿淀粉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二重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大黄粉灌肠、芒硝外敷对急性胰腺炎症状体征及理化检查指标的改善均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刘洪;刘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射干抗病毒片免疫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血清溶血素和碳粒廓清试验,观察其免疫作用.结果:射干抗病毒片能降低小鼠溶血素水平和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结论:射干抗病毒片具有免疫调节的药理作用.
作者:乔敏;甘雨;张宏;邹德俊;李国信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而难治性的心血管疾病,是各种疾病累及心脏,导致心功能衰竭的慢性病,病程长,病势缠绵,死亡率较高.作者总结了8位近代、当代名老中医论治心衰的经验,从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方面阐述了各医家的治疗特色,发现诸医家对心衰病因病机认识不尽相同,临床体会各有千秋,虽都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治疗大法,但具体应用着眼点各有侧重,遣方用药又各具特色.这些经验对心衰的中医药研究、治疗及提高临床疗效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作者:梁逸强;周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在五行学说范畴内,“治节”的字面含义是“使治之节”,与五行生克相对应,其内涵与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相对应.从过程角度理解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是理解“治节”与五行生克之间关系的关键.调节五行生克关系的机制除制化和胜复外,还包括土对五行的相生、土司变化对五行相生过程的协助,以及金对各种过程和机制实施的主导三方面.临床上调“治节”主要从恢复肺金和脾土对生克过程的主导和协助作用角度进行.
作者:宾炜;刘柳;李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生物力学研究发现颈椎力学失衡是引起颈椎病的重要原因,而推拿手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有效的疗法.为此,该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概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生物力学效应.
作者:张仲博;房敏;蒋诗超;周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银翘柴桂颗粒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甲1型流感病毒FM1鼠肺适应株感染小鼠,建立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生物模型,用不同浓度银翘柴桂颗粒溶液治疗后,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FN -γ及细胞因子IL -2、IL -6含量;中性红比色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果:银翘柴桂颗粒各剂量组均能明显上调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P<0.01),而中高剂量组能够提高IFN -γIL -2活性,同时抑制IL -6的活性(P<0.05).结论:银翘柴桂颗粒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抗病毒作用.
作者:李继庭;左俊岭;林培政;焦英杰;王保华;王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中风醒脑液SD大鼠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和原代神经细胞培养的方法,用SD大鼠的含中风醒脑液血清体外培养PC-12神经细胞,用连二亚硫酸钠造成细胞缺氧损伤模型,用H2O2造成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建立缺血再灌注的体外细胞模型,分别在造模后2h、4h用alamarBlue染色,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检测PC - 12细胞的生长活力及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中药复方中风醒脑液SD大鼠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结论:中风醒脑液是一种神经细胞保护剂,可以增加神经细胞存活率与活力,抑制其凋亡率.
作者:李艳青;张晓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选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他汀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连续用药2周.分别于入院时及2周末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血小板、血脂水平.结果:通心络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通心络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心络组与对照组比较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心络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RP、MMP -9水平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通心络组与对照组相比较CRP、MMP -9水平下降更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心络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调脂等作用稳定斑块,使ACS患者受益,改善预后.
作者:薛凌;邱雅慧;高夏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方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心功能的变化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2.22%,两组比较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及射血分数(EF)等心肌收缩力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 - 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谭勇明;韦健盛;邓树荣;王贤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医证候数据的处理,是临床研究、数理统计、经验挖掘以及文献检索等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因其存在大量词形不规范现象,因而也往往成为研究过程中的一大瓶颈.研究以“中医医案数据库”5万余条数据为基础,采用改良的证素数据处理方法,对证素出现频次进行统计与分析,补充一定数量的其他证素及其常见异构形式,并探索了中医证候数据的检索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基于证候内在含义的跨词形检索.
作者:李敬华;蔡顺利;赵林冰;付衍;陈国勇;吕晓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三贝地甲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3个月为1疗程,对治疗前后患者月经情况、妊娠情况、卵巢及卵泡、生殖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等进行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前后观察比较,初步认为应用三贝地甲煎从“实”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对改善月经情况、促进卵泡发育及妊娠等都有一定疗效.结论:中医从“实”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明确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并进一步探讨.
作者:朱鸿秋;张庆文;李文春;陈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