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蒂阴囊中线皮条加盖一期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

汪敏标;谷兴琳;华洁;陈永福;马耿

关键词:阴茎阴囊型, 皮条, 尿道成形术, 修复, 现报告如下, 阴茎下弯, 效果满意, 尿道下裂, 术治疗, 手术
摘要:我院1991年6月~1994年6月应用带蒂阴囊中线皮条加盖一期尿道成彤术治疗无阴茎下弯的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共15例,均痊愈出院,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隐睾患儿附睾形态和超微结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对腹股沟管型隐睾患儿20例的附睾形态及光镜、电镜下组织学改变进行观察.年龄小为9个月,大14岁.右侧隐睾12例,左侧2例,双侧6例.在行睾丸牵引固定术中观察睾丸及附睾形态,并剪开附睾头部被膜切取1 mm×1 mm×1 mm大小组织,3%戊二醛固定.光镜组常规HE染色,电镜组枸橼酸铝及醋酸铀双染色后进行观察.

    作者:陶文芳;王文杰;李召铸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肾母细胞瘤微卫星不稳定性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等技术,选用分别定位于X及21号染色体的AR和UT762微卫星标记位点,对50例肾母细胞瘤进行MSI测定.结果:AR位点MSI阳性14例(28%),UT732位点阳性10例(20%),同一病例两位点均阳性2例(4%),至少一个位点阳性22例(44%).按NWTS-Ⅱ临床病理分期,早期肿瘤(Ⅰ、Ⅱ期38例,16例阳性)阳性率42.1%与晚期肿瘤(Ⅲ、Ⅳ期12例,6例阳性)阳性率50.0%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参照NWTS-Ⅱ病理分期,问变型(14例,阳性10例)阳性率71.4%,显著高于无间变型(36例中12例阳性)阳惟率33.3%(P<0.05),并发现2例病理阴性者手术切缘组织MSI阳性.结论:MSI可能是肾母细胞瘤发生的早期事件,并与其恶性程度有关.

    作者:步星耀;金百祥;沈兆忠;罗建民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尿道下裂治疗现状

    尿道下裂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思是阴茎向腹侧弯曲.本症是前尿道发育不全,故尿道口位于正常尿道口近侧至会阴部的途径上,而阴茎腹侧皮肤缺少.系带缺如,背侧包皮堆积如帽状.

    作者:黄澄如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婴儿嵌顿疝并发睾丸坏死11例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小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致睾丸坏死的多种原因.临床资料:收治小婴儿嵌顿疝致睾丸坏死11例.年龄16天~4个月,平均50天.嵌顿时间为7~96小时,平均41小时.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11例均切除患睾,痊愈出院.结论:对小婴儿嵌顿疝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避免睾丸坏死.

    作者:徐国栋;房志勤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一侧肾发育异常伴对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致无尿的治疗

    目的:总结一侧肾发育异常伴对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致急性无尿的治疗经验.方法:5例患儿中,3例急诊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2例切开肾盂造痿.结果:术后0.5~1.0个月3例肾功能改善,择期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效果良好,1例造痿术后1个月肾功能未完全恢复而放弃治疗,另1例长期留置造瘘管导致严重上尿路感染,终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本病一经确诊,应尽快行穿刺造痿或切开肾盂造瘘,待肾功能改善后尽早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作者:王明和;任喜斌;陈绍基;黄鲁刚;胡廷泽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治疗输尿管异位开口

    目的:探讨输尿管异位开口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输尿管膀胱吻合术(用粘膜下隧道法)治疗17例.结果:14例经1~12年随访,排尿正常,无腰部酸痛和其他不适,尿常规和细菌培养均阴性,常规IVU检查显示移植输尿管和所属肾段显影良好.结论:本术式是治疗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较好方法.

    作者:谢平迅;黄洪才;方海林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小儿左侧多房性肾囊性变1例

    患儿:男,5个月.因左腹包块1周,当地医院B超检查疑肾积水而收入院.1周前小儿哭闹,家长按摩腹部时发现有包块.既往无排尿困难、尿频和血尿史,无腹部外伤史.

    作者:王学文;张敬悌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记忆合金支架在小儿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提高小儿尿道狭窄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螺旋形记忆合金支架治疗儿童尿道狭窄9例,年龄小的4岁,大12岁,平均7.5岁,其中7例陈旧性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2例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道狭窄,共放置记忆合金支架11次.结果:2例尿道损伤患儿由于记忆合金支架错位及倒伏而形成梗阻,更换合金支架后梗阻解除;1例尿道下裂尿道口狭窄患儿置入支架后1个月自行脱落,脱落后未再发生狭窄;其余患儿经随诊,对支架无小良反应,无任何不适,排尿功能良好.结论:记忆合金支架在治疗和预防儿童尿道狭窄中有肯定的效果,螺旋形支架在尿道内肉芽组织不易长入,但偶尔会发生错位和倒伏的并发症,因此对支架制作工艺的进一步改进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刘贵麟;高艳华;苏刚;彭少林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儿童肾癌8例报告

    目的:探讨儿童肾癌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总结1975~1995年6月收治的3~15岁儿童肾癌8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8例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10.3岁;左侧5例,右侧3例;Ⅰ期4例,Ⅱ期3例,Ⅲ期1例;死亡2例,生存6例,已生存5个月~16年4个月.结论:检查方法宜以B超与IVU结合进行,必要时在B超检查之后可作CT检查;儿童肾癌应与肾母细胞瘤鉴别;根治性肾切除术后配合静脉联合化疗有助提高疗效;影响预后主要因素是肿瘤侵润范围和临床分期.

    作者:陈春光;陈小华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小儿精索静脉曲张顺行静脉造影

    目的:了解精索静脉曲张与精索内静脉的解剖关系,探讨发病原因,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13例5~12岁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儿,在施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中,静脉插管作顺行性造影检查.结果:发现精索内静脉属正常解剖型者5例(39%),8例(61%)伴有血管变异畸形.结论:静脉顺行性造影可充分显示精索内静脉的走行及与交通支连接情况,提示血管变异畸形是导致小儿精索静脉曲张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时必须重视血管畸形的存在.

    作者:郭宗远;吴荣德;于启海;季海萍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小儿泌尿外科学》介绍

    小儿泌尿外科是小儿外科发展的高级专业.小儿外科发展的初期是以应急救命为主,随着技术进步与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才要求发展小儿泌尿外科工作.虽然小儿泌尿系统畸形并不像胃肠道畸形那样,表现为急性症状,但若不及时矫治却会威胁患儿健康与生命.

    作者:张金哲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经尿道内切开治疗男童后尿道狭窄与闭锁

    目的:探讨经尿道内切开治疗男童外伤性后尿道狭窄与闭锁的适应证及记忆合金支架的应用.材料与方法:53例患几年龄4~12岁,平均7岁,狭窄35例,闭锁18例.其中切开后放置钛镍螺旋形记忆合金支架23例.结果:随访3个月~8年.未放记忆合金支架组治愈23例,好转3例,尿失禁3例,改开放手术1例;放置记忆合金支架组治愈7例,好转1例,带支架正常排尿8例,改开放手术7例.结论:本法适用千治疗短段尿道狭窄或闭锁,狭窄或闭锁段<1 cm者,不需放置记忆合金支架,1~2 cm者,放置记忆合金支架效果较好,>2 cm者不适宜内切开治疗.

    作者:白继武;黄澄如;梁若馨;孙宁;张潍平;田军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小儿睾丸卵黄囊瘤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Ⅰ期尤其是<1岁小儿睾九卵黄囊瘤治疗方式的选择.临床资料:Ⅰ期10例,其中<1岁7例,Ⅱ期4例,均实行高位精索睾丸切除.9例辅以腹膜后淋巴结清扫,Ⅰ期5例.Ⅱ期4例,仅1例有阳性发现,术后均末行规则的化疗.结果:获访12例中生存9例(<1岁Ⅰ期仪行单纯高位精索睾丸切除5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4例,前者全部生存,时间25个月至10年),死亡3例.均大于1岁,死凶为肺和腹膜后转移.结论:对无转移及复发的年龄<1岁之Ⅰ期患儿,单纯高位精索睾丸切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分期的准确及密切观察.

    作者:刘国昌;耿进妹;王春华;王圣石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重度尿道下裂的手术修复

    目的:介绍在重度尿道下裂修复中Duckett+Duplay手术的应用方法及特点.方法:对阴茎下弯矫正后,尿道缺损长的重度尿道下裂病例采用尿道口附近阴囊皮肤作Duplay尿道成形,再与Duckett岛状包皮瓣所作皮管吻合的联合手术方法,共修复重度尿道下裂42例,平均年龄2.9岁,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42例中,一次手术成功32例(76.2%),8例尿痿,1例尿道狭窄,1例成形尿道呈憩窒状扩张.随访阴茎外观及排尿均良好.同期Duckett手术治疗249中治愈189例(75.9%).两组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X2=0.015,P>0.05).结论:Duckett+Duplay手术对修复重度尿道下裂效果良好.尿痿为其主要并发症.

    作者:张潍平;黄澄如;白继武;梁若馨;孙宁;田军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膀胱恶性化学感受器瘤1例

    患儿:女,13.5岁.因消瘦、多汗2年,伴便秘半年,咳嗽、心悸、气促4个多月于1994年9月20日入院.曾在外院检查发现高血压、左心衰、Rigitine试验(+)、B超及CT检查示右盆腔包块.有排尿后头晕,无血尿、尿频、尿痛.体检:BP 22.0/17.0~14.5/11.0 kPa,HR 120次/分,律整,心尖区Ⅱ/Ⅵ级柔和SM.

    作者:陈创奇;李穗生;刘唐彬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小儿复杂性尿瘘25例报告

    1987~1995年我院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小儿复杂性尿瘘25例,一次修复成功率达96%.年龄2~14岁,平均5岁.瘘孔直径2~15 mm,除3例痿孔位于会阴部外,余均位于阴茎体部.瘘孔多者为5个.17例曾行尿瘘修补术,其中3次手术者4例.本组复杂性尿瘘诊断标准为符合下列任何一项者:①2个以上瘘孔;②伴有尿道部分缺损或做过多次手术,局部瘢痕严重,必须重建新尿道;③合并尿道狭窄、憩室或阴茎下弯.

    作者:杨光华;张先觉;李金华;陈士祥;田方兴;李娟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儿童精索静脉曲张对睾丸的影响

    目的:了解精索静脉曲张对小儿睾丸的影响.方法:43例患儿中,B超观察22例术前及28例术后患儿双侧睾丸体积差异,并分别于光镜和电镜下观察13例及9例患侧挈丸标本的病理改变.结果:术前患侧睾丸体积明显小于健侧(P<0.01).术后睾丸体积有增大改变,但1年内仍小于健侧,3年后同健侧.光镜下10例睾丸标本可见曲细精管界膜增厚和未成熟的精细胞脱落.电镜下3例睾丸标本支持细胞和闻质细胞有改变.结论:小儿精索静脉曲张影响睾丸的发育,治疗后睾丸体积能逐渐恢复,提示这种改变是可逆的,故确诊后及早治疗对保证睾丸的正常发育颇为重要.

    作者:杨屹;赵国贵;王常林;王宪刚;侯英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并发尿瘘的治疗

    目的:总结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并发尿瘘的治疗经验.临床资料:尿道下裂修复后并发尿瘘25例,其中7例并有尿道狭窄,3例有不完全性阴茎阴囊转位,在修复尿瘘同期修复了尿道狭窄和阴茎阴囊不全转位.治疗结果:一次修补成功23例(92.0%).结论:尿瘘修补应同期解决尿道狭窄,也可以同期解决阴茎阴囊转位.为避免缝合的尿瘘与外层皮肤缝合缘重叠,故以皮瓣推进法为好.

    作者:郑金荣;黄澄如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先天性肾积水出生前后诊断与治疗的研究

    目的:研究同期收治的一组出生前、一组出生后诊断的先天性肾积水患儿,手术后随访评价其产前诊断早期治疗的优越性与必要性.方法:根据症状、B超、静脉尿路造影、核素及我院肾病研究所制定的肾功能综合评价标准,对两组共44例的术后随访进行对照研究.结果:9例出生前诊断患儿中平均手术年龄72天,随访率100%,除1例双侧巨大肾积水患儿合并一侧肾下盏小结行外,余均正常.35例出生后诊断纽平均手术年龄5岁,随访率65.7%;受检者核素动静态扫描全部异常;均有不同程度酸中毒;肾小管功能五项指标均呈阳性反应.结论:在同期不等数的病例对照的随访研究中,均可证实先天性肾积水的产前诊断及出生后早期手术的可行性、优越性、重要性.产前诊断值得推广.

    作者:程泽和;刘唐彬;李穗生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改良MAGPI术治疗中度阴茎下弯的冠状沟型尿道下裂

    MAGPI术于1986年在我国首次开展以来,为无阴茎下弯或有轻度阴茎下弯的冠状沟型抹道下裂的患儿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手术方法.可是在冠状沟型尿道下裂中仍有部分伴有中度或以上的阴茎下弯畸形,仅用MAGPI术则难于解决阴茎下弯的问题.而用尿道延伸术又易造成尿道口的狭窄或尿道远端的缺血坏死,甚至尿道回缩等.因此,我们将尿道延伸术加以改进,并与MAGPI术联合应用于10例有中度阴茎下弯的冠状沟型尿道下裂,均获成功.

    作者:陈于明;邹大卫 刊期: 1997年第01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