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门脉高压术后再出血的硬化剂治疗

魏明发;王果;尹朝礼;翁一珍

关键词:门脉高压, 食管静脉曲张
摘要:用5%鱼肝油酸钠作硬化剂,内镜下注射治疗3例门脉高压行脾切除或脾动脉栓塞术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反复多次严重出血的患儿,长随访近4年,未再出血.5%鱼肝油酸钠注射治疗效果显著,明显延长了出血间隔.对小儿硬化剂治疗的注意事项、麻醉、适应证和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骨盆骨折的合并伤

    回顾了35例骨盆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合并伤的原因、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分析.

    作者:王军;张新河;徐新六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利尿B超诊断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为了解利尿B超诊断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UJO)的意义,对25例(34侧)小儿肾积水进行利尿B超检查,将检查结果与IVU、肾盂测压、手术中所见病理改变及正常肾脏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利尿后PUJO患儿肾脏集合系统明显扩大,平均较利尿前扩大105%,利尿后90 min仍不能恢复.同返流、输尿管远端或下尿路梗阻引起的肾积水及正常肾脏检查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利尿B超可作为判断PUJO的方法之一.

    作者:文建国;申涛;孙雁龄;王明太;文兰田;黄敏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切除小儿巨大肝肿瘤

    采用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切除4例巨大肝肿瘤.其中右三叶切除2例,左三叶切除1例,肝左叶切除加第Ⅷ肝段切除1例.全肝血流阻断时间为5~14min,术中输血200~600ml.无手术死亡.病理:肝母细胞瘤3例,肝细胞腺瘤1例.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可防止术中空气栓塞或致命性大出血,提高巨大肝肿瘤的根治性切除率,尤其适用于切除累及或邻近肝静脉或肝后下腔静脉的肝肿瘤.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是一项实用而有效的小儿肝外科技术.

    作者:耿小平;张宗耀;王成友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儿童脾破裂以脾修补加脾动脉结扎止血一例

    我院外科收治1例脾破裂患儿,术中采用睥修补加脾动脉结扎止血成功,现介绍于下.患儿:女,13岁.1985年9月14日以突然腹痛,内出血症状就诊.

    作者:都文镐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神经外科见闻

    1990年8月至1994年1月,笔者在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外科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

    作者:骆征宇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影响肾母细胞瘤预后的因素

    320例肾母细胞瘤获远期随访235例.依治疗时间及治疗方法不同分无化疗组、化疗组、规律化疗组.规律化疗组预后好的组织结构(FH)81例,四年无瘤生存Ⅰ期95.8%,Ⅱ期83.3%,Ⅲ期63.6%,Ⅳ期40.0%;预后差的组织结构(UH)12例,四年无瘤生存Ⅰ期50.0%,Ⅱ期16.7%.在病理组织分型和一定的临床分期情况下,合理的综合治疗特别是规律性化疗是影响肾母细胞瘤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宁;黄澄如;白继武;梁若馨;张潍平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小儿自发性气胸肺大泡破裂的胸腔镜治疗

    介绍3例自发性气胸肺大泡破裂的胸腔镜治疗经过,手术平均时间为45 min,术后胸腔引流管平均放置时间为3天.术后平均住院日为8.6天.术后效果良好.2~3个月后复查,X线胸片均显示肺膨胀良好.对胸腔镜应用于小儿外科的适应证、禁忌证、胸腔镜处理肺大泡的方法、自发性气胸时胸膜固定术的处理法、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优点和麻醉特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钱雪丽;雷宇;刘桐林;王俊;陈宏毅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女婴肛瘘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通过对19例女婴肛瘘瘘管及11例先天性无肛会阴瘘瘘管的组织病理学对比研究,认为肛瘘瘘管组织结构是否较清楚是区分肛瘘为先天形成还是后天获得的主要依据.女婴肛瘘瘘管多数(74%)不清楚.少数(26%)较清楚.从病理学角度,笔者认为女婴肛瘘多数为后天获得,少数患儿不能否定先天形成.

    作者:孙琳;王燕霞;刘予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气管软骨异位所致食管狭窄的诊治

    气管软骨异位所致食管狭窄是一种先天性少见病,国内外报告共50例左右.本组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20个月、4岁、8岁、15岁.经术前改善营养状况控制肺部感染后,全部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狭窄段位于贲门上5 cm以下食管,有不同形状软骨,术后病理诊断为软骨组织.

    作者:蔡建荣;杨宝民;陈振生;冯庆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钝性伤致脾破裂、心室间隔穿孔及脊髓损伤一例

    患儿:男,5岁.因机动三轮车从胸腹部压过,伤后腹痛进行性加重,双下肢不能活动收小儿外科.腹部穿刺抽出鲜血,急诊剖腹探查发现脾脏多处破裂及脾蒂处撕裂行脾切除及自体脾移植术(将脾组织切成1.5 cm×1.0 cm×0.2 cm条状5块,埋在大网膜中).

    作者:翁一珍;张本固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钢针撬拨复位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

    我院7年来在X线下用钢针撬拨复位法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47例,复位成功率100%,经3月至4年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针孔感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玉珠;任家祥;金明珠;王强;韩健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细胞性纤维连接蛋白在肾母细胞瘤中表达的研究

    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技术光镜下观察细胞性纤维连接蛋白(CFN)在63例肾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强度与分布,探讨其与组织类型、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CFN表达与瘤组织类型有关:上皮型,CFN分布以肾小管样结构周围为主,而且表达强度高;间质型,CFN多分布在细胞内,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FN表达情况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无关.CFN分布在细胞周围,表达强度高者.预后好,生存5年以上者多.CFN表达可作为划定肾母细胞瘤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张洁;李冠群;王常林;赵国贵;王伟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儿童创伤性桡骨头脱位的诊断和治疗

    本组1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小2岁,大12岁,平均7.6岁.新鲜脱位7例,陈旧性脱位5例.左侧6例,右侧6例.前脱位9例,外侧脱位3例.

    作者:冯峰;李无阴;冯守诚;张风岗;赵景春;张耘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先天性返祖尾巴二例

    例1女,40天.生后3天家长发现长尾巴而求诊.孕1,产1,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出生体重3.5kg.患儿于1个多月前其母在更换尿布时发现骶尾部长尾巴,未治疗.

    作者:王阿金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小儿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出血 38例临床分析

    小儿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出血是外科急腹症之一,但需手术治疗者较少.现将我院1965~1993年收治的38例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孙玉振;成志芳;陈平;肖兆勇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青春期前尿道下裂小儿内分泌变化的研究

    对35例尿道下裂小儿及20例正常儿作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兴奋试验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试验,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血清黄体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睾酮(T)浓度.检查结果发现,尿道下裂患儿LH-RH刺激后的血清LH、FSH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注射HCG 3天后的血清T浓度较正常对照组低下.并对以上内分泌异常及其可能在尿道下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作者:吴向明;陈美章;李民驹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异常胰胆管连接动物模型的建立

    为制作异常胰胆管连接(APBDU)佳动物模型,笔者用23只犬分两组分别行胆总管→背胰管(13只)和背胰管→胆总管(10只)端侧吻合术.术前,术后5,10,15,30,50,80,120天和处死时(90~270天)动态检测血清淀粉酶、磷脂酶A2活性和甘胆酸含量,结合胰胆管测压、造影和病理切片等的观察表明:①本模型的胰胆管连接形态十分接近人类APBDU的解剖特点.②术后各犬无永久性吻合口狭窄且能保证持续性胆汁和胰液混流.⑧能诱发人类APBDU所合并的多种胰胆系病变.结论:本模型为符合人类APBDU的解剖和病理生理特点,能反映其病理演变规律的佳模型.

    作者:吕维富;许萍;巫北海;段恒春;余昌中;董家鸿;张建超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脂肪乳剂全胃肠外营养对儿童术后一周内免疫功能的影响

    对63例创伤儿童进行了随机性、前瞻性研究以期了解不同剂量脂肪乳剂全胃肠外营养(TPN)对创伤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按随机原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1例),低脂TPN组(22例).高脂TPN组(20例).7天为一研究期.结果表明儿童术后1周应用不同脂肪乳剂含量的TPN营养支持后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恢复.对TPN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因素也作了探讨.

    作者:夏慧敏;伍连康;关克涛;容文星;李成昌;潘韶芳;朱德力;刘丽;余家康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遗传性锁颅骨发育不全

    锁颅骨发育不全(congenital cleido-cranial dysistosis)是一种先天遗传性骨疾患,临床上少见.我们治疗两例,报告如下.例1:女,4.5岁.身材矮小,头大,囟门未闭,颅骨窄小.双锁骨处空虚,双肩可并拢于胸前.双肋弓突出.耻骨联合处柔软.

    作者:马松立;刘长礼;刘宗群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牛肉胃石致小儿十二指肠梗阻一例

    患儿:男,5岁.主诉右上腹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呕吐3天而急诊入院.体检:脱水貌,精神萎靡,无发热.无便,尿少.

    作者:郑颖;李双林 刊期: 1995年第03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