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丁有钦
心肌缺血是老年常见病,因老年人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塞比例逐年增多.因此治疗心肌缺血对防治冠心病有重要意义.我们从1999~2001年用河南宛西制药厂生产的愈风宁心片治疗心肌缺血58例,并设丹参片组对照,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延东;石耀辉;李建堂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益糖宁颗粒剂在改善2型糖尿病糖代谢及尿微量白蛋白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属于肾虚血瘀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组用益糖宁颗粒,对照1组用降糖舒胶囊,对照2组用糖适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两个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在降低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方面,治疗组优于两个对照组(P<0.05或P<0.01),表明益糖宁颗粒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和糖代谢,并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有逆转作用.
作者:黄妙珍;郁加凡;胡卫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银杏胶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别测定动脉壁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基因表达、血浆脂质过氧化物、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主动脉壁形态学、主动脉壁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银杏胶囊下调生长因子PDGF-A mRNA表达水平,抗脂质过氧化,提高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大体形态、光镜、电镜显示,银杏胶囊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减少泡沫细胞层数.结论:银杏胶囊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刘宇;顾仁樾;王逸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史摘要患者赵某某,男,52岁.因神志不清,左侧上下肢不能活动3周,于2000年10月13日由某医院转入我科.患者于3周前在打牌时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随即出现意识不清,伴呕吐及尿失禁.急送某县医院,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右壳核脑出血,出血量约48ml,给予甘露醇、雷尼替丁、维生素C、抗生素等治疗,鼻饲饮食.2周后患者意识程度变浅呈嗜睡状态,将甘露醇减量.又治1周,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遂转入我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作者:杨宏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灸对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数和白细胞介素6信使RNA(IL-6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进行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培养、鉴定及IL-6 mRNA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模型组破骨细胞形成数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0.01),针刺后破骨细胞形成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骨髓细胞IL-6 mRNA表达呈有意义增高(P<0.01),而针刺后其升高的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1)针刺有效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使IL-6mRNA表达下降;(2)针刺使破骨细胞形成数减少.
作者:刘献祥;沈霖;吴明霞;吴炳煌;高兰;胡文胜;张安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清代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不仅对温病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而且对方剂学也有巨大贡献.兹以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3月排印本<温病条辨>为据,对书中所涉及的方剂学内容,作一归纳和分析.
作者:华浩明;王灿晖;杨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典方补阳还五汤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普通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改善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水平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达61.4%~82.9%,ALT复常率达72.4%,而对照组则分别为27.8%~61.7%、4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朱莹;袁伟建;姚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笔者1963年从已故名医王希亭为师,王师曾授肉苁蓉为主治疗老年尿血法,通过近40年的临床验证,确有良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昭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扶正化瘀319方(下称319方)对肝纤维化、肝硬化常见病理变化肝窦毛细血管化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4周12次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型后分为模型对照组与319方治疗组,用药4周;获取血清与肝组织,作病理组织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组化、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肝功能观测.结果:正常组大鼠肝窦内皮细胞外周胞浆很薄,有许多小窗孔,内皮下未见基底膜.模型组大鼠肝窦扭曲、狭窄,内皮细胞胞浆窗孔减少或消失,有明显的基底膜出现;肝组织可见出血性坏死,门脉区大量的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间隔向小叶内伸展,肝组织Hyp含量显著增高;肝窦壁第Ⅶ因子相关抗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LM及Ⅳ型胶原阳性染色较正常大鼠均显著增强,且范围较广.与模型对照组比较,319方治疗组肝窦扭曲、狭窄程度及内皮窗孔减少和消失程度轻,基底膜较薄或不连续,部分肝窦结构接近正常;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轻,肝组织内纤维间隔明显减少,Hyp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窦壁第Ⅶ因子相关抗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LM及Ⅳ型胶原阳性染色均显著减弱,分布面积图像分析结果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扶正化瘀319方可显著促进肝纤维化、肝硬化常见病理变化肝窦毛细血管化的逆转.
作者:陆雄;刘平;刘成海;徐光福;李风华;顾宏图;刘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福建中医学院俞长荣教授,从医50余载,尊崇长沙,博采各家之长,精于诊治脾胃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兹掇其要,分述如下.
作者:林慧光;俞宜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排尿性晕厥是指发生于排尿终末或排尿后数秒钟内,患者突然晕倒、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肢冷汗出或口吐白沫,移时逐渐苏醒复如常人,不遗留后遗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笔者近20年来以加味补中益气汤合用艾灸百会、关元穴治疗本症6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建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肉苁蓉甘、咸、温,归肾、大肠经,具有补肾益精,润肠通便之功效.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以肉苁蓉为主治疗高血脂症28例取得较好疗效.其方法是将肉苁蓉400g,山楂、金樱子各200g,共研细末加蜂蜜900g制成10g重蜜丸,每日3次,每次1丸,1个月为1个疗程.其中显效18例,好转9例,无效1例.
作者:吴长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肝郁证大鼠胃肠激素的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造模组采用夹尾法急性激怒建立肝郁证模型,正常组不予处理.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及结肠组织中神经肽Y(NPY)、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胰高血糖素(Glu)的含量.结果:肝郁证大鼠血SS含量明显增高(P<0.05),NPY、Glu明显降低(P<0.05或P<0.01),SP、VIP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肠组织NPY、SS、VIP含量明显增高(P<0.05或P<0.01),Glu明显降低(P<0.05),SP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肝郁证大鼠存在胃肠激素的变化,表明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紊乱是肝郁证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者:陈芝芸;严茂祥;项柏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潮热汗出、性情急躁易怒、心悸心烦失眠、月经异常等.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重用肉苁蓉治疗该病,疗效颇佳,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李仁生;周敬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998年3月以来,我们以自拟中药补肾化瘀汤治疗人工流产后闭经9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江伟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朱鸿铭主任医师从事内科治疗40余载,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脾胃病的辨治颇具心得,现将其辨治慢性胃炎的经验浅介如下.
作者:朱传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近几年来,笔者以肉苁蓉为主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许泽典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从1999年1月~2002年6月,笔者以肾骨胶囊为对照,将符合标准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治疗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有助于揭示其证的实质,指导临床治疗,是中医治疗EH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兹就近年来有关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作者:古炽明;丁有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吴震西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