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股沟疝的门诊手术

张金哲

关键词:
摘要:腹股沟疝手术是小儿门诊外科的典型手术,因此比较深入讨论可以反映一些门诊外科的原则问题.一、各种手术方法与选择:疝手术方法很多,术者各有偏爱,熟能生巧,但也不是全凭主观,一般可分三大途径.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的临床病理变化

    根据作者对112例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手术中的观察,此症主要病理变化如下:大体所见:全组112例患者,在手术时均证明,纤维疤痕化挛缩带,位于臀大肌上部肌肉组织内.其走行方向与臀大肌纤维走行一致.挛缩带宽度2~7cm,与正常肌肉之间的界限并不是截然分明,而是互相交错,厚度占据臀大肌全层.

    作者:马承室;许瑞江;房论光;刘贵林;王亚琴;韦立新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小儿尿流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本文总结了88名正常儿(男56名,女32名)及8名有明显排尿障碍患儿的尿流检查结果,发现正常儿男、女大尿流率分别为14±4.55ml/sec和15.73±7.52ml/sec.对不同年龄、尿量的正常儿尿流测定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了用年龄、尿量推算大尿流率的回归方程.对正常儿、排尿障碍患儿尿流测定结果比较,显示尿流测定是判断小儿下尿路功能的有效方法,大尿流率、尿流曲线形状是判断下尿路是否梗阻的重要指标.讨论了尿流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注意事项.

    作者:文建国;童尔昌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小儿急性美克耳憩室炎24例分析

    急性美克耳憩室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美克耳憩室并发症,术前诊断困难.我院近30年来经手术治疗24例,现予总结以供借鉴.

    作者:钟麟;胡延泽;郎诗民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骨盆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经验

    1957年Salter设计了骨盆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三十多年来,根据临床实践证明这种手术方法有它的优越性,保留了股骨头与髋臼的完整性,增加了股骨头的复盖面,增强了股骨头复位后的稳定性,因而这种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已被国内外矫形骨科医师所接受,然而手术后的结果,可因不同作者而显示出差异,笔者1988年在多伦多儿童医院多次参加Salter教授的手术,对手术中比较关键的几个问题及我科收治几名在院外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不够理想的病例加以分析和讨论,供同道参考:例1:男,8岁.

    作者:房论光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先天性肠闭锁术后中西医结合疗法

    先天性肠闭锁是严重的消化道畸形,随着新生儿外科专业的发展,国内治愈率提高到60%左右,我科自1985年8月以来收治18例,术后应用中药治疗者,治愈率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湘珍;陈博渊;丛林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小儿肝肿瘤及囊肿

    本文报道了2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儿肝肿瘤及囊肿,包括肝恶性肿瘤14例,良性肿瘤及囊肿各7例.行肝切除术17例,3例术后死亡.随访25例,23例(92%)获访.恶性肿瘤8例肝切除者5例(62.5%)存活4年以上.对诊断、肝切除、肝囊肿的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对婴儿行定期体检及B超检查可早期发现肿瘤,早期治疗,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振东;牟弦琴;张道荣;孙静生;林文举;赵莉;李索林;李明红;李洁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小儿良性颅内压增高

    报道26例小儿良性颅内压增高,病因以头部外伤、病毒或细菌感染较常见(73.1%);其次为内分泌障碍、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贫血.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及眼部征象.采用利尿与脱水剂、类固醇药物、反复腰穿、脑室持续引流或行颞肌下减压术治疗,23例(88.5%)获治愈或好转,无死亡.作者主张对本病应早期诊断和治疗,才能获得好的疗效.

    作者:章翔;易声禹;吴声伶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小儿隐睾的手术年龄及手术方法探讨

    通过小儿隐睾64个的手术治疗,34个体积测定,11个活体组织病理观察,27个术后随访,对隐睾手术年龄和手术方法进行了探讨.2岁前,隐睾发育障碍不明显,病理改变轻,手术效果好.3岁后,隐睾发育明显受限,病理改变重,手术效果差.因此,手术宜在2~3岁进行.低位隐睾选用一期阴囊肉膜下固定手术效果好.高位隐睾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手术方法,自体睾丸移植的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作者:王德中;赵志忠;陈建设;张发智;张玉海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自体骨骼肌游离移植后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

    本文对骨骼肌游离移植后血管再生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提示:游离移植后一天,肌肉处于广泛缺血状态,原有血液循环遭到内源性破坏.随着时间推移,受区毛细血管长入移植肌,并与移植肌原有血管实现某种形式的吻合.移植后1周,移植肌中心坏死区边缘即见有新生毛细血管.移植后15天,该区可见有小动脉及小静脉.移植后120天各区内可见到大量血管分布.随着血液循环的重建,移植肌的中心坏死区不断缩小,肌容积不断得以恢复,说明血管再生是肌肉在移植后成活的关键.

    作者:刘贵林;李力军;王德文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小儿胆总管结石诊治体会

    我院自1987年以来诊治6例胆总管结石患儿,其中5例经手术证实,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6岁2例、7岁1例、13岁2例、15岁1例.发病时间1:15天~5年.其中1例生后2月因先天性胆道畸形曾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作者:张源;张慧玲;张绍锦;易杨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婴儿胰胆管末端解剖及X线造影研究

    本文用27具无消化道畸形,生后2~60天婴儿尸体采用大体解剖,X线下灌注造影等研究方法.观察Vater壶腹结构,十二指肠乳头的形状,开口方向.肝外各段胆管长度,胆管与十二指肠壁的夹角,胰胆管夹角,合流部位及共同管长度等.为胰胆管合流异常的诊断,总胆管囊肿术武的选择提供客观根据.

    作者:李心元;王慧贞;杭俊德;康恩光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小儿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

    寰枢椎半脱位系指继发于头颈部感染的颈椎1、2关节单侧或双侧半脱位.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性斜颈.本组87例中,62例轻型患儿在门诊采用平卧、去枕、肩下置薄垫加用抗生素和镇静剂治疗,均获满意效果,25例重症患儿采用颅骨牵引,3例并发四肢瘫,除1例来院后死于呼吸麻痹外,2例经颅骨牵引等治疗后神经症状完全恢复.

    作者:潘少川;田世林;于凤章;贾和庚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术17例随访

    自1974~1987年,我院对22例肱骨髁上骨折经闭合复位失败或有缺血症状的患儿采用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到17例占77%,随访时间短术后10个月,长14年,平均33个月.年龄小19个月,大10岁,平均为6岁8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周.术后并发症:肘内翻畸形、神经损伤(手术引起)、手臂肌肉萎缩、肘关节活动受限.本文对手术治疗结果和并发症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作者:杨根兴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新生儿和幼婴巨结肠症根治术

    我科应用根治性手术治疗新生儿和60天内婴儿巨结肠症,疗效和婴幼儿期根治术相似.本文介绍适应证的选择,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注意点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作者:韩湘珍;陈博渊;唐伟椿;丛林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孪生兄弟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较少见,孪生兄弟发病国内未有报道.我院近期收治二例,第一胎,孕37周4天早产,因宫缩乏力,双胎剖腹娩出.羊水清,无窒息抢救史,Apgar评分均为10′.胎粪排出正常.阿大:出生体重1900克,生后第4天因腹胀伴呕吐一天转我院.体检:神萎,面色灰,反应差,皮肤花纹,呼吸急促.

    作者:沈振新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先天性无肛与腰骶椎异常

    本文报道113例无肛患儿伴腰骶椎异常的情况,97例腰骶椎完整的X线片上,有异常者52例(53.6%),对照组仅2例(9.5%).在113例骶椎X线片上,57例(50.4%)有各种异常共94例次,其中23例有2个以上异常.无肛畸形位置越高,骶骨异常,特别是多发性异常越多.

    作者:李正;王练英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小儿伤寒肠穿孔35例报告

    近年来河南几个县流行肠伤寒,我院自1976年以来共收治小儿伤寒肠穿孔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发病年龄4~14岁,以9~14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共22例.9~11月份发病占74%.70%的患儿在1~2周高热之时,进食后出现剧烈腹痛;30%的患儿无任何诱因,突然剧烈腹痛,逐渐加重,呈典型的弥漫性腹膜炎体征.

    作者:王家祥;霍玉琴;杨合英;张明宇;李苏宁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儿童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1982~1988年,收治儿童闭合性腹外伤合并脾破裂40例,其中男33例,女7例;3~5岁11例,5~10岁29例.分型:脾包膜下破裂出血5例,单纯型20例,粉碎型15例.

    作者:蒋嘉萍;谷兴琳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新生儿高位锁肛伴发结肠闭锁二例报告

    先天性肛管直肠畸形是婴儿消化道中常见的外科先天性疾病,常伴发其他畸形,特别是高位型伴发率达70%以上,然而伴发结肠闭锁极罕见.

    作者:陈丽燕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访捷克MOTOL儿童医院小儿外科

    1987年9月至1988年9月,笔者在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布拉格MOTOL儿童医院进修小儿外科一年,该院是布拉格查理大学儿科系的教学医院.医院漂亮优美的建筑群由4栋11层大楼、2栋7层大楼及1栋4层的教学行政楼相连而成.楼内终年保持22℃的室温,由中央空调控制.总计病床800余张,其中外科系统250余张,后者包括小儿外科、矫形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五官科、心血管中心等,各科均有独立的手术室,此外尚设有小儿妇科.

    作者:顾建章 刊期: 1990年第01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