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珊
本院1984年4月至1988年8月先后遇到二例急性细菌性痢疾合并结肠穿孔的病例,二例均经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例1:男,8岁.因典型菌痢表现5天收住传染科4天.症状无缓解,腹痛加剧,出现腹膜刺激症状.
作者:李观华 刊期: 1990年第05期
本研究采用激发性NBT试验和中性粒细胞吞噬试验,对35例各种原因睁脾切除患儿和122例正常儿童进行了随访,并对12例近期脾切除患儿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儿脾切除后中性粒细胞氧化代谢和吞噬肺炎球菌的功能缺陷与脾脏缺如有关,可能是小儿脾切除后感染危险性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周云;朱锦祥 刊期: 1990年第05期
我院小儿外科开展门诊手术已有20余年,手术效果良好,无1例死亡.1978年至1987年共手术2053例.现将小儿门诊手术的适应范围、手术前后的准备与处理及麻醉等方面回顾总结,以便扩大门诊手术的范围,提高小儿门诊手术的质量.
作者:江布先;李思聪;黄婉芬;朱光连;刘玉臣 刊期: 1990年第05期
本文对10例膀胱粘膜代尿道手术后15年患儿的尿道粘膜进行电镜观察.上皮细胞的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均有明显的变化,使移植后的膀胱粘膜所形成的尿道,更近似于正常尿道组织,证明形成尿道的膀胱粘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组织材料.
作者:王继孟;吴荣德 刊期: 1990年第05期
1971~1986年间对54例脑瘫患儿进行了159次肢体畸形矫正手术,24例获得随访,平均4年5个月.文中讨论了疗效有关问题,建议应用脑瘫指数,便于术前后进行对比.手术目的是矫正畸形,平衡肌力,改善功能.脑瘫常是多关节功能障碍的复杂畸形,髋、膝关节的畸形可互为影响,认识不足,术后效果不佳,甚至产生相反的畸形,强调保留短收肌的功能.术后功能锻炼非常重要.
作者:朱葆伦;周坤祥;应灏 刊期: 1990年第05期
小儿肝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是凶险的出血.因此,肝切除术成功的重要关键之一是术中控制出血的问题.本文结合3例术中大出血死亡病例,对血管损伤及肝断面出血的防治进行讨论
作者:陶文芳;王凤兰;江启俊;马玉琳 刊期: 1990年第05期
骨样骨瘤为一除颅顶骨外,全身其它骨组织部位均可发生的一种骨良性病变.本文报道5例,男2例,女3例;年龄小1岁半,大12岁,其中4例均超过5岁.
作者:苏昌祺;刘爱勤 刊期: 1990年第05期
我院在1978~1985年内用滑膜切除术治疗Perthes病29例,通过3~10年随访,大多数疗效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男26例,女3例.左侧16例,右侧13例.年龄小3岁,大13岁,7岁以下7例,7~9岁16例,9岁以上6例,平均年龄9岁1个月.按Catterall分期:Ⅱ期16髋,Ⅲ期11髋,Ⅳ期2髋.手术行单纯滑膜切除术,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6周者19例,下肢皮肤牵引4周者10例.解除石膏或皮肤牵引后无负重功能活动2个月.
作者:邵光湘;刘复奇;李金松 刊期: 1990年第05期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据文献记载儿童发病甚少,现将我院遇到1例报道如下.患儿:女,6月,因反复发热伴皮肤紫瘢2月余,发现左乳房肿块1月入院.2月前因发热咳嗽腹泻来院就诊,体检发现全身有散在出血点,肝脾肿大.
作者:沈振新 刊期: 1990年第05期
去粘膜肠管平滑肌加强膀胱逼尿肌的手术是治疗小儿无反射性神经性膀胱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对手术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移植后肠平滑肌生存良好,逼尿肌与肠平滑肌之间由结缔组织相连接.两层平滑肌间结缔组织中有神经组织生长,可见到穿行的神经纤维.因此,术后疗效可能和膀胱逼尿肌重获神经支配有关.
作者:周源;张学衡;陈雨历;谭国华 刊期: 1990年第05期
作者采用自行设计的扇形骨块透榫式髋臼造盖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共38例,46个髋脱位.男15例,女23例.双侧10例,4~5岁7例,6~11岁21例.随访时间1年3个月~3年7个月.术后2个月髋关节功能大都恢复正常.作者介绍该术武的术前准备、手术步骤及术后处理等问题.
作者:陈宏全;黄开荣 刊期: 1990年第05期
小儿创伤性膈肌破裂,由于受伤原因、部位的不同,且多合并膈疝和其它脏器严重损伤,易致误诊和漏诊.现就我院1969~1987年收治的15例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席鸿钧;陈莹 刊期: 1990年第05期
本文以便意和失禁的有无及其程度为指标的临床评分,及以直肠肛管测压、肌电图、钡灌肠X线检查等客观评分相结合的综合评分法,对102例无肛术后5年以上的患儿进行排便功能评定,结果优者62例,良33例,差7例.该方法较其他方法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排便功能.
作者:李正;王练英;王维林;于明;王慧贞 刊期: 1990年第05期
选用20只体重2.5~6Kg幼犬,借助显微外科技术,设计并制作成功胆总管末端狭窄,胰胆管异常合流及两者合并存在的三组实验模型,并设立正常对照.对扩张胆管的形态、胆汁酶学及胆管和胰腺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认为胰胆管异常合流及胆总管末端狭窄均可引起胆总管扩张,而两者综合因素的作用更为显著.
作者:董茜;金百祥 刊期: 1990年第05期
慢性骨髓炎多需用病灶清除手术治疗,但充填骨腔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尚无一种通用的办法.我院病灶清除后用通常方法填塞骨腔90例中,只有62例治愈,未复发,失败率31%.用肉芽创面开放植骨治愈15例,其中长管状骨13例,多发性者2例.病程:平均2年9个月,平均年龄12岁2个月,随访5年以上,无1例复发,平均疗程40天.
作者:杨开珊 刊期: 1990年第05期
本文对65例非甲状腺疾病患儿作手术前后甲状腺激素的测定,结果表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及甲状腺素(T4)显著下降(P<0.01),以手术大、手术时间长婴儿的变化为明显.指出若术后T3持续低下无恢复趋势或回升后又突然下降者,提示有并发症存在.
作者:王春喜;李思聪;刘建滨;李雨升;崔瑞跃;苏海良 刊期: 1990年第05期
纵隔化学感受器瘤极为少见、我院曾以纵隔肿瘤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患儿:男,18个月,因咳嗽10余天,胸透发现右上胸部阴影,于1988年9月7日入院.T36.6℃,P96次/分,R20次/分.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气管居中,胸部对称,右第三肋以上叩诊变浊,呼吸音稍减弱,未闻血管杂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
作者:陈秉文;张治民;王熙安;张宇 刊期: 1990年第05期
结肠及肛门重复畸形罕见,我院收治1例,误诊为直肠阴道瘘6年.患儿:女,6岁.出生后发现阴道口有粪便外溢,外院诊为直肠阴道瘘,予6个月时行瘘口修补术,术后数天复发,以后6年内多次就诊,均诊为直肠阴道瘘.1989年2月13日按直肠阴道瘘收住我院.
作者:狄志辰;张涛江 刊期: 1990年第05期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和淋转试验,分别对小儿外科择期性手术患儿手术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和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发现手术后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T_H)减少,抑制性T细胞(T_S)增多,T_H/T_S比值下降,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提示手术创伤对小儿细胞免疫状态有抑制性影响.
作者:杨传民;佘亚雄 刊期: 1990年第05期
本文分析了1975~1988年收治的产伤引起的臂丛根性撕脱伤11例.其中上干型5例、下干型2例、全臂丛型4例.优良率为73%.作者指出应及早诊断臂丛根性撕脱伤,避免盲目保守治疗而失去治疗机会.手术迟不宜超过5岁,1岁内效果好.可用多组神经移位治疗.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的特点,膈神经、肋间神经若需移位,应分二期手术较为安全.
作者:张高孟;顾玉东;陈德松;严计庚;成效敏 刊期: 199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