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坚;李瀚旻;晏雪生
<临证指南医案>直接产生自临床,对阴虚证本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阴虚证的本质究竟为何?兹举要明之.
作者:徐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在基因水平上探讨中药冠心康的降脂作用机制,为中药新药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高脂血症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冠心康大、中、小剂量组,西药来适可组及中药血脂康对照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喂饲正常饲料大鼠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30天后,RT-PCR法测定大鼠肝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信使核糖核酸(LDLR mRNA)水平.结果:冠心康中剂量组LDLR mRNA相对含量高于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冠心康中剂量组能明显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肝LDLR mRNA水平,与西药来适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血脂康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康可明显增强高脂血症大鼠肝LDLR基因表达,从而加快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清除,起到调控血脂水平的作用,且此作用尤以冠心康中剂量为佳.
作者:刘萍;张静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作者:于仲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骨密度及性激素水平与血瘀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功血)的关系,以及补肾活血法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血瘀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补肾活血法及活血止血法2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中药桃红四物汤,血止后改用滋肾阴、补肾阳、活血调经序贯疗法和芩术四物汤治疗6个月,另设健康育龄对照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检测骨密度(BMD)、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血碱性磷酸酶(ALP).结果:(1)围绝经期功血组Ward三角的BMD明显低于健康育龄组,FSH明显高于健康育龄组.(2)补肾活血法治疗前后BMD值及E2下降不明显,FSH、LH也无明显上升(P>0.05),个别部位如第2腰椎的BMD值上升,FSH下降具有显著意义(P<0.05).(3)活血止血法治疗后,BMD、E2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或P<0.05),FSH、LH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4)补肾活血法与活血止血法二组止血效果相当(P>0.05).结论:血瘀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卵巢功能已开始下降,补肾活血法不影响止血效果,且可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作者:陈敏;高丽萍;钟秀美;柯晓红;陈耀祖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本文对复方丹参制剂中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人参皂苷Rb和脂溶性成份丹参酮ⅡA进行了同时定量分析.
作者:李楚源;曾令杰;陈松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性激素水平及采用补肾健脾养血活血法治疗后的变化.方法:选取63例VD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补肾健脾养血活血法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和喜得镇,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睾酮(T);并设立正常健康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VD患者性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男性E2升高、T降低、E2/T升高,女性E2、T降低.经补肾健脾养血活血法组成的中药治疗后,性激素水平有显著变化,男性E2下降、T升高,E2/T降低(P<0.01),女性E2显著升高(P<0.05)、T升高.结论:补肾健脾养血活血法治疗对VD患者性激素失衡有调节作用.
作者:蔡晶;黄俊山;杜建;林求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心身并治法配合中医辨证治疗恐惧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恐惧症30例,应用心身并治法即合理情绪疗法加中医辨证治疗,以HAMA、HAMD为疗效评估手段.结果:心身并治法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结论:心身并治法配合中医辨证有明显改善恐惧症症状作用.
作者:熊抗美;赵志付;刘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们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布鲁菌病(简称布病)2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钦河;陈孝银;周文川;王启政;杨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儿童铅中毒并不表示临床意义上的中毒,而是表示体内铅负荷已经处于有损于健康的危险水平,是当今儿童保健的疑难杂症,治疗颇为棘手.
作者:黄援;谭美珍;何艳玲;曾超谊;陈咏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自1994年5月~1998年10月,我们应用补肾生精丸治疗精液异常男性不育症220例,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1.4%,同时观察了治疗前后患者精液质量相关指标、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及精核蛋白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曰庆;李海松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心虚证对心肌细胞微细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和对照组,于造模48h、72h分别取心肌组织作冰冻切片、超薄切片,采用荧光组织化学及电镜技术,观察心肌细胞内糖原和DNA的分布、含量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心虚证造模组大鼠的心肌细胞在48h后过碘酸-Schiff反应(荧光PAS反应)明显减弱,72h后DNA荧光反应阳性物明显低于对照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变形,嵴断裂,数量减少,基质密度降低,肌原纤维有断裂,糖原减少.经立体学定量分析,线粒体体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虚证可导致心肌细胞的损伤,影响心肌代谢及细胞结构.本研究为心虚证的病因病机学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可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刘黎青;周盛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作者:姚石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搏癌丸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药理学和血清药理学方法,对比观察(阴性无药血清对照、阳性药5-氟尿嘧啶血清对照)搏癌丸诱导HepG2细胞的增殖及凋亡.(1)MTT法观察4个搏癌丸药物血清浓度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从中筛选出搏癌丸的有效药物浓度.(2)电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HepG2细胞凋亡.结果:(1)10%、5%、2.5%搏癌丸药物血清3个有效浓度均对HepG2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增殖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高而有加强趋势,3个有效浓度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2)10%搏癌丸药物血清作用HepG2细胞48小时后,HepG2细胞核明显缩小,浆比减少,核仁减少、浓缩甚至消失,核内异染色质明显增多,核膜完整,可见早、中、晚期细胞凋亡,出现凋亡小体.(3)10%搏癌丸药物血清作用HepG2细胞48小时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细胞凋亡率为25.34%,均显著高于相应无药血清对照组的3.54%(P<0.05).结论:搏癌丸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和诱导HepG2细胞凋亡.
作者:刘坚;李瀚旻;晏雪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清热祛痰活血方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影响.方法:51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卡托普利、清热祛痰活血方加卡托普利、二甲双胍加卡托普利,并对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清热祛痰活血方加卡托普利组与二甲双胍加卡托普利组多项指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作用优于单独服用卡托普利组(P<0.05或P<0.01),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基本接近正常(P>0.05).结论:清热祛痰活血方与二甲双胍作用相似,针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联合卡托普利的疗效优于卡托普利单独用药,提示清热祛痰活血方能改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并与卡托普利有协同作用,更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作者:张宇红;陆付耳;李江林;王薇;李猛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长期以来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AD)认知功能的减退给予了高度重视,其治法多局限在补肾、活血、化痰、通腑等方面.但若把提高认知功能障碍作为唯一的治疗目的,不仅不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而且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为此需开拓思路,抓住本病发病隐匿,病程缠绵,症状多变的特点,结合病程的进展,针对不同的治疗目的予以分期论治.除上述治法外,清心、凉血、祛风、温补方药对本病的康复有一定作用.
作者:颜乾麟;邢斌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结合现代医学对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成果,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认为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病机以正气虚弱为本,邪毒、瘀血、水湿为标.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谨守病机,分早、中、晚3期辨证论治.同时要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优势,扶正御邪,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谭元生;邓圣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2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舌象变化,探讨SARS证候演变规律.方法:应用柯达(Easy Share LS系列)400万像素数码相机,拍摄患者舌象,观察其动态变化;对21例确诊为SARS患者的舌象进行分析,观察10种主要临床症状;对21例SARS患者进行冠状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进行中西结合治疗.结果:舌象及证候演变符合温病在卫、气、营(血)不同病理阶段的规律.结论:研究探讨舌象在SARS中的变化规律,对于阐明该病的病因病机及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斌;王凡;吴红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几年来,笔者在辨证组方的同时加入鸡血藤,治疗局限性硬皮病,收效满意,兹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熊晓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来,<中医杂志>关于更年期综合征病机病理的讨论,引起我们的兴趣,现将我科有关的讨论报道如下.
作者: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妇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作者:吴震西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