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疗效对照观察

白广德;练祖平;黄丁平;侯恩存;陆运鑫;林梅英;关莹

关键词: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美国氩氦刀, 中医药疗法, 对照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氩氦刀及中药序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价值和疗效.方法:7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TACE治疗组23例;B组:TACE+氩氦刀治疗组26例;C组:TACE+氩氦刀+中药治疗组26例.结果:A组术后肿瘤完全坏死率及初次复发率、术后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26.08%、47.82%、56.52%、43.48%;B组分别为61.54%、11.54%、84.61%、73.08%;C组分别为69.23%、7.69%、88.46%、80.77%.结论:TACE术联合氩氦刀及中药序贯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综合治疗方法,并可能成为非外科手术治疗肝癌的发展方向.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生血康胶囊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生血康胶囊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用正常小鼠、环磷酰胺所致骨髓造血功能损伤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若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每日给予不同剂量的生血康和血康灌胃,连续7天.7天后检测小鼠外周RBC、WBC、PLT、Hb含量,计数骨髓有核细胞.结果:生血康对正常小鼠外周血RBC、WBC、PLT、Hb含量及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无明显影响;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造血功能损伤小鼠的外周WBC、PLT、骨髓有核细胞均有明显升高作用,其作用明显优于血康胶囊.结论:生血康胶囊对骨髓有核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作者:布仁巴图;梅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复方茶多酚搽剂治疗麻风肢端顽固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茶多酚搽剂对麻风肢端顽固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以便从天然中草药中寻找新型、高效安全的药物.方法:受治病例均来源于本院住院的麻风患者21例(患溃疡35处),病程1~50 年.试验设计采用自身对照法.常规消毒溃疡表面(2%碘酒、75%酒精)清除坏死组织,应用复方茶多酚搽剂浸入纱布块敷于溃疡表面,外用敷料包扎,每日换药1次,疗程为1年.结果:痊愈19处(54.3%),显效13处(37.1%),有效2处(5.7%),无效1处(2.9%).结论:复方茶多酚搽剂对治疗麻风肢端顽固性溃疡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无副作用,其总有效率97.1%,痊愈率达54.3%(P<0.01).

    作者:隋丽华;郭珉;王颖;王栋;郭展雁;宋顺鹏;史月君;刘俐;刘新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益气补肾活血法防治家兔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法对家兔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成4组,用制动法复制OA模型.造模1周后,A、B组用生理盐水,C组用壮骨关节丸,D组用益气补肾行血方灌胃.于灌胃后第7、13周,对组织病理学、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进行观察.结果:第7、13周,D组病理总积分明显低于B、C组(P<0.01).第7周,在增殖指数上,D组明显高于C组(P=0.000);在凋亡指数上,C、D组低于B组(P<0.01),C、D组间无明显差异(P=0.567).第13周,在增殖指数上,B、C、D各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凋亡指数上,D组明显低于C组(P=0.025).结论:益气补肾活血法可以明显改善实验家兔OA病理积分,并能有效抑制关节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和促进其增殖.推测其作用机制,在OA的初中期,通过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抑制其凋亡同时起作用;而在中晚期主要靠抑制其过度凋亡起作用.

    作者:贺宪;陈孝银;尚平;唐勇;刘志祥;才忠民;江永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定心方氧化苦参碱治疗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对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定心方(DXR)及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及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冠脉结扎及再松开的方法制备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进行评分;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中ICAM-1的表达.结果:定心方及氧化苦参碱干预后,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明显减轻(P<0.01),血清中ICAM-1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定心方及氧化苦参碱降低再灌注大鼠血清ICAM-1的表达,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作者:贾钰华;张云仙;周玉平;孙学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益气活血蠲毒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9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蠲毒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均采用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方案及一般对症治疗,治疗组(益气活血蠲毒法组)9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脉口服液、尿毒清颗粒、益气活血蠲毒汤药及中药灌肠;对照组9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毒清颗粒,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7.78%,优于对照组的56.67%(P<0.05);在改善症状方面,治疗组可改善患者疲倦乏力、食少纳果、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在实验室检测方面,治疗组可以改善患者的Bun、Scr、、Hb、CD3、CD4、CD8、IgG、Tch、LDL、TG、ALB、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益气活血蠲毒法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脂及减少尿蛋白定量而改善肾功能,优于单纯的尿毒清,说明益气活血蠲毒法能切中大多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是治疗该病的大法.

    作者:王立新;杨霓芝;赵代鑫;刘旭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地龙的药理研究

    地龙(又名蚯蚓)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通俗环毛蚓Pheretima vulgaris Chen、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肓环毛蚓Pheretima pectinifera Michaelsen及正蚓科动物背暗异唇蚓Allolobophora caliginosa trapezoids(Ant.Duges)等的干燥全体,是重要的动物药材之一,其性咸寒,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地龙有溶栓、抗肿瘤、降压等药理活性,其药用价值备受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地龙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尤其是生物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空前热门,而制剂及其质量控制、剂型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较少,故笔者对此作一综述,为地龙制剂的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刘秀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吴深涛论治糖尿病的学术特色

    吴深涛教授论治糖尿病之理法方药颇具特色.其学源张仲景,崇尚经方,兼采时方,谨守病机,圆机活法,善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病特别是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阐释疾病生理病理多以中气升降立说,论治从燮理中气升降立法,环顾四维,灵活运用升降散、升陷汤、升阳益胃汤等方剂,疗效可靠;创糖尿病病机新识--浊毒论,自拟化浊解毒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多种慢性并发症,疗效确切;精研本草,注重配伍,善用辛散药、对药、毒药,屡获奇效.

    作者:李步满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范中林医案(上)

    笔者曾在《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8-9期[1-2]上探讨过范中林医生的学术思想,现将其临床验案集结于此,以飨读者.1 少阴证咳嗽--真武汤加减案1 安某,女,54岁.1966年因受风寒,咳嗽迁延12年.每年入秋则发,冬季加剧,甚则不能平卧,××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1978年8月初诊:阵发性剧咳,痰清稀量多,头晕心累,气短,昼夜不能平卧,畏寒恶风,面足浮肿,脸色萎黄,舌质淡黯有瘀斑,舌体胖嫩而边缘多齿痕,苔白滑,根部厚腻.辨为少阴阳虚水泛,寒痰阻肺咳嗽,法宜温阳化气行水.以真武汤加减主之:茯苓24g,生姜30g,白术20g,制附片(久煎)60g,桂枝10g.

    作者:张存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冠脉病变特征和中医证候要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候学和冠脉病变特征的关系.方法: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调研经冠脉造影证实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然后用SAS软件中的多元对应相关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和冠脉病变特征之间关系示:冠脉硬化组中与中医证候要素密切的先后顺序是气滞>热蕴>痰浊;冠脉A型病变特征与中医证候密切的先后顺序是痰浊>气滞>血瘀>阳虚;冠脉B型病变特征与中医证候密切的先后顺序是阴虚>气虚>血瘀>阳虚;冠脉C型病变特征是血瘀>寒凝>阳虚>气虚.②冠心病冠脉病变特征和证候要素相兼分布表中示:冠脉无病变组主要以单证和两证相兼的证候为主;冠脉A行病变特征组主要以证候要素2证相兼和3证相兼为主;冠脉B型病变特征组主要以证候要素3证相兼和4证相兼为主;冠脉C型病变特征组主要以证候要素3证相兼、4证相兼和4证以上相兼为主.结论:随着冠脉病变加重,痰浊、血瘀证和阴虚证与冠脉病变的程度的相关性越来越强,证候之间的组合趋于复杂化.

    作者:邢雁伟;李尊;王阶;陈建新;何庆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益肾通络解毒汤治疗消渴肾病气阴两虚兼瘀毒型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益肾通络解毒汤与洛汀新治疗消渴肾病的疗效.方法:观察益肾通络解毒汤与洛汀新各治疗消渴肾病30例之疗效.结果:益肾通络解毒汤的疗效优于洛汀新.结论:益肾通络解毒汤与洛汀新治疗消渴肾病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南一;南征;姜良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川芎嗪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在体和离体两种方法观察:在体以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各组肝损伤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acetic transaminase;GOT)活性,及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peroxidase,GSH-PX)、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etase,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含量.体外实验采用小鼠离体肝细胞原代培养,并建立D-Gal诱导肝细胞坏死性损伤模型,检测TMP对其的影响.结果:TMP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升高的GPT、GOT,降低XOD活力和过氧化物终产物MDA的含量.对氧化应激引起的肝脏GSH含量下降具有升高作用.TMP可以显著降低离体培养中染毒肝细胞中的GPT水平.结论:提示TMP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晓琴;雷水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瘀血阻络型慢性乙型肝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瘀血阻络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探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把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在休息、均衡饮食的基础上,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天1次;血府逐瘀汤随症加减,每天1剂,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每次30min,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恢复肝功能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01).结论:中药离导入能有效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血阻络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而且本法安全实用,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池晓玲;蒋俊民;萧焕明;陈培琼;田广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桑叶临证拾得

    桑叶,系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我国各地大多有野生或栽培.初霜后采集,晒干,生用或蜜炙用;性味:甘、苦、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笔者悬壶20余载,善用此治疗顽疾如汗症,特发性水肿、干咳、脱发、肥胖症等多获良效,现总结介绍如下.1 特发性水肿案赵某,女,58岁,2003年4月10日初诊.患者有慢性面部及双下肢水肿病史3年余,LMP:1998年12月5日.反复查肾功能、血常规、T3、T4、TSH及肾脏B超、阴道B超均正常,服用利尿剂可暂时缓解.刻诊:Bp130/80mnHg,面部及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水肿,目窠部为甚,双锁骨上淋巴结未扪及,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82次/min,未闻及杂音.腹软,未扪及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无叩击痛.

    作者:金亚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从细胞因子网络调控角度研究复方治疗SLE分子作用机制的思路探讨

    SLE发病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细胞因子网络失调,许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对SLE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复方目前仍是中医药治疗SLE的主流,从细胞因子网络的调控机制入手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对狼疮样小鼠模型/或患者的免疫调控作用、对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动态变化,以整体和全局、同步的视角分析多种细胞因子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阐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正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这将对中医药治疗SLE的现代化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吴元胜;朱华宇;范瑞强;禤国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张国泰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经验

    风、火、痰为高血压的病理因素,痰、湿、瘀阻滞脉络,使脉络硬化,脉管狭窄,阻力增大为高血压.治疗血压骤高用金石重镇,平肝潜阳,保护靶器官.稳定后,活血化瘀,祛湿化痰,以软化血管,改善血流变,血压自降.

    作者:李超贤;周军杰;王光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周端治疗冠心病经验

    周端教授认为冠心病(胸痹)的主要病机为胸阳痹阻,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气虚、阴虚、阳虚等,标实为血瘀、痰浊、阴寒等,终致胸阳痹阻,发为胸痹.而气阴两虚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血瘀则贯穿本病始终.治疗用药有以下特点:①辨证论治,病证结合;②活血化瘀,贯穿始终;③温通心阳,宣痹止痛;④宣利气机,助心行血.

    作者:楼丹飞;周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从脾论治小儿湿疹

    小儿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皮肤起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糜烂渗出,并伴有瘙痒.发病部位多在头面、耳后,严重者可发生在躯干、四肢.现代医学认为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以瘙痒性丘疹为主要表现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予以含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等药物治疗该病,虽收效明显,但易反复,临床治愈率低.中医称小儿湿疹之为奶癣或胎癣,如发于面部称为头面疮;发于耳部称为旋耳疮,发于阴囊部称肾囊风.中医本于治病求本之大法,从脾论治小儿湿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风湿热淫案1 陈某,男,2岁.2005年3月9日初诊.1周前不明原因出现面部及双上肢灼热痒痛,继则局部潮红肿胀,并见密集米粒大小红色丘疹及小水疱,搔抓后水疱穿破,形成糜烂,以肘窝及两前臂为甚.某医院诊断为湿疹,用扑尔敏、钙剂等治疗,并伴有腹胀、纳差、口渴、心烦,大便3天1行,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型.拟健脾化湿法,方用保和汤加减,药用:山楂15g,连翘15g,生地15g,薏苡仁15g,炒莱菔子10g,陈皮10g,茯苓10g,苦参10g,白鲜皮10g,甘草6g.同时外用本院自制黄连膏.药服2剂后,小水疱渐至结痂,痒止,未有新疹出现,大便自调,继用上方3剂,皮疹明显减少,部分已脱屑,再用上方3剂而愈.

    作者:杜春雁;杜洪喆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性脑病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2例肺性脑病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与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除西药治疗同对照组外,加用中药清开灵、醒脑静、参附注射液.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予平喘、祛痰药改善通气;抗生素以静脉给药为原则,利尿脱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67%,与对照组(77.78%)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神志转清楚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观察为今后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性脑病提供了方法和经验.

    作者:王利;李戈;王文辉;车宇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疗效对照观察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氩氦刀及中药序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价值和疗效.方法:7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TACE治疗组23例;B组:TACE+氩氦刀治疗组26例;C组:TACE+氩氦刀+中药治疗组26例.结果:A组术后肿瘤完全坏死率及初次复发率、术后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26.08%、47.82%、56.52%、43.48%;B组分别为61.54%、11.54%、84.61%、73.08%;C组分别为69.23%、7.69%、88.46%、80.77%.结论:TACE术联合氩氦刀及中药序贯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综合治疗方法,并可能成为非外科手术治疗肝癌的发展方向.

    作者:白广德;练祖平;黄丁平;侯恩存;陆运鑫;林梅英;关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近代中医药治疗鸦片成瘾述评

    鸦片成瘾的病机是烟毒内蕴,耗气伤血,损伤阴阳,累及脏腑,正虚标实,治疗应从祛邪、扶正的角度出发.近代中药治疗鸦片瘾的法则可分为采用阿片递减原则的应用替代品;偏方、验方;针对戒断综合征的4类主要症状来辨证论治.中医药现代研究发现,戒毒中药可影响免疫功能;控制毒瘾;治疗戒断症状,故可单独应用于各型阿片类药物依赖患者的治疗.

    作者:黄涛;黄鑫;徐一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