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临床治疗分析

陈锦程;姜杰;宋学;高惠荣;林志东;张锦松

关键词:腹腔镜, 直肠癌, 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8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2例中转开腹,中转率7.1%;腹腔镜Dixon术20例,腹腔镜Miles 术6例;手术平均时间233min,术中平均失血215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56h,术后住院天数平均10.5d.手术切除淋巴结平均为11.6个,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死亡病例发生.随访2~24个月未发现切口种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效果好.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A型肉毒素治疗面部皱纹临床分析

    面部皱纹的形成与发展是人体衰老的外、在表现,面部皱纹出现的早晚和程度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面部老化的皮肤皱纹分为动力性、自然性、重力性及混合性皱纹等[1].A型肉毒素主要对动力性和混合性皱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其它类型的皱纹效果甚微.作者自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应用A型肉毒素治疗动力性和混合性皮肤老化皱纹126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建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白细胞介素8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8(IL-8)是强有力的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并可激活嗜中性粒细胞,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

    作者:李振华;钦光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51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应用和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接受TAPP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结果、并发症.结果 共有51例58侧腹股沟疝接受TAPP手术,3例合并胆囊病变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例单侧疝,无并发病者,手术时间50~90min,平均75.6min;住院时间4-7d,平均5.5d.术后出现腹股沟区疼痛2例(2/58,3.4%),腹股沟区积液血肿7例(7/58,12.1%).经8-60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复发,无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结论 TAPP治疗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叶晓明;洪晓明;周连帮;滕晓平;王志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宫腔镜在计划生育疑难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为探讨宫腔镜在计划生育疑难手术中的价值,对608例患者行宫腔镜手术,取得较好效果,作者认为宫腔镜用于计划生育疑难手术是安全、有效,是首选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朱福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柃测7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和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骨桥蛋白的表达.结果 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86%、10.00%,两者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头状甲状腺癌中骨桥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11%、58.8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为过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金冲;张启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612例血培养标本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本院612例血培养标本所进行的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检出阳性血培养标本71例,菌株7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6株、阴性菌28株,占总数的62.2%和37.8%,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哑胺培南较敏感,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较敏感.结论 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抗生素耐药率高,临床应加强疑为败血症患者的血培养标本检测,尽早准确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治愈率.

    作者:孙海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的经鼻内镜术治疗

    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在临床上比较普遍,是鼻科的常见病.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对鼻中隔高位、后段的偏曲较难彻底矫正,且常规的下鼻甲处理方式较难完全保留粘膜的功能,致临床疗效不理想.为解决该难题,本科自2002年3月至2007年4月采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同时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肥大的下鼻甲,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邹坚定;范才江;陈建强;徐建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人文关怀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

    人文关怀是对人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重与符合人性生活条件的肯定及人类自身解放、自由追求的实现等.临床上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它体现于对人的生命、健康、权利、人格的尊重和关注.

    作者:吴孟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糖血症2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糖血症患者的特点及治疗,以期提高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水平.方法 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糖血症256例,通过对其形成机制、治疗及愈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格拉斯哥治疗结果量表(GOS)Ⅰ级死亡35例、Ⅱ级植物生存17例、Ⅲ级重残44例、Ⅳ级中残68例、Ⅴ级良好92例,血糖高,病死及致残率高.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与脑损伤本身病理机制有关,合理应用胰岛素治疗高血糖是安全有效的,可较快控制高血糖,能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提高生存率.

    作者:周勇;马俊;姜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尿病对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大肠癌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1]>,亦明显高于胃癌患者.为了解大肠癌患者合并糖尿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作者自2001年11月至2008年11月对40例糖尿病并行大肠癌手术的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比较,重点进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的观察.

    作者:陈会林;沈彬;朱耘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作用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A组),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组(B组),糖尿病大量蛋白尿组(C组)的血清cystatin C和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对各项指标比较分析.结果 cystatin C值C组明显高于B、A组,B组高于A组,cystafin C在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Scr在A、B组中无显著性差异.但C组患者的BUN和Scr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statin C是诊断早期DN的理想指标.

    作者:叶爱丽;赵红霞;颜哲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鹅头钉钢板(DHS)内固定系统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方法,它不仅具有静力加压作用,而且还有动力加压作用.其临床应用的稳定性是公认的.但其并发症亦不少.2003年3月至2006年12月本科应用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6例,其中随访85例;现将其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管宏章;卫兵;吴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微波和尤脱欣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鬼臼毒素、电灼、二氧化碳激光及微波治疗.去除临床上可见的皮损并不困难,但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可降低其较高的复发率[1].本院男科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用微波治疗仪和尤脱欣治疗泌尿生殖器尖锐湿疣16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嘉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多发伤家属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对象由疾病到人、家庭、社会,尤其对多发伤病人,起病突然,病情危、重、急,这对家属无疑是沉重的打击,焦虑的情绪由然而生.心理学家认为,除了孤独以外,焦虑是令人不快的感受,人们甚至由于焦虑,导致一些生理上的不良反应,而家属是多发伤病人的坚强后盾,对疾病的康复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是病人康复的动力源泉.作为医护人员,除了全力救护病人外,也应尽力疏解家属压力,减轻焦虑.

    作者:项美华;孙红玲;黄建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反应蛋白与房颤的关系探讨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炎性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受到重视.C反应蛋白(C-resctive protein,CRP)是肝脏合成的急性炎症期蛋白,作为炎性反应标志物,在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明显升高.循证医学证明,血液中的炎性反应因子-CRP作为房颤发病机制之一,已引起人们的重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作为组织炎性反应的一个标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间接反应局部炎性反应的程度.作者以hsCRP作为观察指标,探讨炎性反应在房颤发病中的意义.

    作者:吴国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笑气米索前列醇间苯三酚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为使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减轻痛苦,作者自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采用笑气、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笑气、米索前列醇、间苯三酚联合应用实施人工流产术.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陆勤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睾丸鞘膜积液合并睾丸畸胎瘤1例

    睾丸鞘膜积液合并睾丸畸胎瘤临床上较罕见.作者于2007年10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28例临床分析

    腹膜炎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进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腹膜透析不能维持的常见原因,终可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治疗.虽然各腹膜透析中心CAPD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不同,但总体发生率仍在1.1~1.3次/(患者·年).近年来随着自动化腹膜透析的开展,导管连接系统的改良,消毒措施和无菌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腹膜炎发生率已降至1次/(2~3患者一年)[1].作者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对本科28例尿毒症患者接受CAPD治疗并发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情况、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作者:黄云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本地区泌尿牛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Mycoplasma IST2>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332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115例,其中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Mh混合感染分别为99例、5例、11例,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对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牛素的敏感性较好,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在泌尿生殖道炎症中,支原体感染有一定的阳性率,对于Uu感染首选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和克拉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次之.

    作者:崔燕红;盛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对有关女阴(外阴)白斑临床问题的梳理和思考

    长期以来人们把女阴(外阴)皮肤粘膜有白斑表现的病症,诊断为女阴(外阴)白斑病,并一般倾向于认为它是癌前期的变化.通过几乎是一个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的临床和病理学科的实践发现,女阴(外阴)皮肤粘膜有白斑表现的病症,在诊断及评估其性质及预后方面,均有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李学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