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意义探讨

周黎平

关键词:新生儿, 感染, 超敏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检测Hs-CRP对新牛儿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26例新生儿感染患儿在入院时、治疗中检测Hs-CRP,观察Hs-CRP值及其治疗后的变化,结合血常规、血培养、血小板计数等检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辅助参考.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Hs-CRP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重症患儿明显高于轻症患儿,治疗好转时Hs-CRP值亦明显下降,与临床相符.结论 在对新生儿病人诊疗过程中,检测Hs-CRP有助于发现感染病人,以及对抗感染治疗效果判断有指导意义.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充盈超声技术诊断胃隆起样病变56例分析

    目的 发现和掌握不砌性质的胃隆起样病变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胃隆起样病变声像图的特征.结果 间0质瘤33例,息肉5例,炎性增生3例,异位胰腺3例,脂肪瘤5例,诊断符合率86.49%(48/56).结论 胃充盈超声技术可初步为胃黏膜隆起样病变作出定性诊断.

    作者:权玉玲;张淑华;沈金库;杨瑞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TLR4和Emilinl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TLR4和Emilinl表达的影响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将传至2~4代的大鼠VSMCs,用不同浓度的OX-LDL(20、50、80、100μg/ml)干预,采用RT-PCR检测TLR4和Emilinl mRNA表达变化.另设100μg/ml ox-LDL+TGF-B(0.01、0.1、1、10μg/1)培养24h,采用RT-PCR检测TLR4 mRNA表达.结果 (1)用四种不同浓度梯度的ox-LDL作用后的VSMCs,TLR4和Emilinl在mRNA水平均比空白对照组表达增加,并且呈浓度依赖性.(2)不同浓度TGF-B(0.01、0.1、1、10μg/1)作用后的ox-LDL组(100μg/ml)TLR4 mRNA表达明显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ox-LDL可诱导大鼠VSMCs TLR4和Emilinl的表达,促进炎症的发展,ox-LDL可通过使VSMCs Emilinl表达增高途径抑制TGF-β的表达,终达到促进TLR4高表达的目的 .ox-LDL对TGF-β的抑制作用是上调VSMCs TLR4表达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谭从容;余静;谢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液基细胞学与传统巴氏涂片在宫颈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研究

    巴氏涂片法作为宫颈病变的筛查方法已有50多年的历史,它的应用明显降低了宫颈癌的病死率,但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存在的假阴性诊断较为突出[1].液基细胞学技术是新兴的检查方法,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宫颈病变的筛查.本研究旨在探讨液基细胞学技术与巴氏涂片技术在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孔晓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Brugada综合征1例

    作者于2009年3月门诊遇1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为加深对本病认识,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

    目的 评价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71例(97个膝关节)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均行了膝关节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SH)2.5ml,1次/周,共5次.以膝关节疼痛情况、关节功能及膝关节活动度等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 经6个月~4.5年(平均19个月)随访,本组71例(97个膝),疗效优49例(65个膝)(67%);良12例(19个膝)(19.6%);中8例(11个膝)(11.3%);差2例(2个膝)(2.1%).优良率为86.6%.结论 透明质酸钠能有效地抑制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及肿胀等,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满意.

    作者:熊建义;肖德明;王大平;张洪;刘建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饮食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饮食护理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本科收治的80例胃夫部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将行胃大部切除术后重点实施饮食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40例按护理常规给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情况进行总结,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重点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疗效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治疗的原则下,积极做好胃大部切除患者的饮食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对提高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冻干同种异体带鞘管肌腱移植的免疫学研究

    目的 确定经冻干处理带鞘管同种异体移植肌腱移植的免疫学特性.方法 将成年双A鸡40只随机均分为4组:带全鞘肌腱移植组、带部分鞘(包括A2-A4滑车)肌腱移植组、不带鞘肌腱移植组及对照组,各10只.分别于手术后3d、1周、2周、4周、6周测血清免疫学指标(IL-2及sIL-2R)并进行比较.结果 冻干处理的移植肌腱并未引起外周血中IL-2及sIL-2R的显著变化,提示移植肌腱很少表达组织相容性抗原,移植物终能被受体良好接受.结论 带鞘管异体肌腱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作者:王顺义;刘志国;李辉;李艳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32例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作者自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采用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132例,并随访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美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7例胆囊穿孔超声诊断

    对2004年5月至2008年2月在本院治疗,均经手术证实的胆囊穿孔患者27例,作同顾性总结术前超声检查情况,探讨超声检查对诊断胆囊穿孔的意义、误诊原因分析及鉴别诊断等.现报告如下.

    作者:卞亮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低血糖脑病的急诊诊断状况分析

    目的 观察低血糖脑病在急诊突发意识障碍患者中所占比例变化,分析该病诊断延迟率高的原因,并寻找有效对策.方法 以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急诊收治的突发意识障碍患者595例为对象,分析各年度低血糖脑病发生及诊断延迟情况.结果 近4年低血糖脑病在急诊突发意识障碍患者中比率逐年提高(P<0.05);该病在急诊科存在较高的诊断延迟率(39.1%),同时也在逐年下降(P<0.01).结论 经提高认识并对所有意识障碍患者一律先指测血糖,可明显提高低血糖脑病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王立秋;胡媛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乳腺癌的超声检查进展

    近年来,国内外乳腺癌发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目前,乳腺癌已经跃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前两位,因而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一直是医学影像学界关注的热点和研究的重点.

    作者:王丹丹;董蓓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加权非线性回归用于不同生化分析仪之间的比对

    目的 利用加权非线性回归对不同牛化分析仪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方法 每天收集5份高、中、低不同浓度水平的病人血液样本.每份样本分别使用Bayer1650、AU600和VITROS 950生化分析仪进行2次重复测定,根据这2次重复测定的标准差对测定结果进行加权处理,然后利用SPSS曲线拟合(Curve Estimation)程序的11种回归模型(包括线性模型)对不同仪器BUN、CR、UA和GLU项目的 测定结果进行拟合.结果 所选出的佳模型的决定系数值(R2)均>0.99(相关系数>0.995),这使生化分析仪之间的方法比对和偏差估计更为准确可靠,且可比对范围更广.结论 加权非线性回归适用于临床检验的方法比对和偏差估计.

    作者:覃桂芳;周莹;莫志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静脉用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简称静脉组)与口服右旋糖酐铁片(简称口服组)联合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38例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19例,观察8周.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贫血均有改善,但静脉组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升高幅度和升高速度显著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口服组6例(31.6%)出现消化道反应.结论 蔗糖铁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作者:林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41例临床疗效观察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病,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且逐渐年轻化.急性脑梗死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较大的负担.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各异.作者自2005年8月至2008年6月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1例,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相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新秀;祖军;魏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ELISA法检测血清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检测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筛选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辅助诊断指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乳头状癌30例,正常人30例中CK-19的表达.结果 (1)CK-19表达水平以甲状腺乳头状癌高[(27.48±6.91)ng/ml],结节性甲状腺肿居中[(9.75±3.58)ng/ml],正常人低[(6.54±2.32)ng/ml],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54,P<0.05).(2)以16ng/ml为界值,CK-19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1,P<0.05);此外,以10ng/ml为界值,CK-19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率,两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5.429,P<0.05).(3)CK-19表达水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32.2±4.63)ng/ml]比未伴淋巴结转移者[(18.93±3.25)ng/ml]更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48,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表达率增高;CK-19埘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魏杨辉;黄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气管内连续表面麻醉用于抑制气管插管和拔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气管插管和拔管期间,患者常有血压及心率的剧烈波动,甚至引起心律失常、心博骤停、脑出血等意外.为减轻这些不良反应,作者自制了可连续气管内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用于抑制气管插管和拔管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春生;李永平;王文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无痛双气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检查的护理与配合

    目的 探讨静脉全麻下双气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检查的护理与配合.方法 对98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在静脉麻醉状态下,辅以适当的护理配合,应用双气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插镜成功率100%,检查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检查,并辅以适当的护理配合,可直视检查全小肠腔病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和治疗小肠疾病的方法.

    作者:邓卫萍;曾爱琼;陈丽辉;陈小华;夏韶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氯吡格雷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与辛伐他汀合用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老年不稳定心绞痛110例随机分成3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予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B组为A组加服氯吡格雷75mg,1次/d;C组在B组基础上给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ml,1次/12h.疗程均为2周.各组均给予硝酸酯类、ACEI类、钙拮抗剂或β受体阻滞剂.结果 A、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9.3%、63.6%、89.7%,C组总有效率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随访2个月,C组急性心脏事件发牛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辛伐他汀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能减少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旭雯;谢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瘘发生及预防策略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后胆瘘发生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21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胆肠吻合方式包括胆管空肠端侧双层吻合,胆管空肠单层吻合,置T管引流/不置T管引流等.结果 本组患者出现胆瘘8例(3.7%)(8/216),其中胆管空肠端侧双层吻合153例,出现胆瘘6例,胆瘘发生率为3.9%(6/153);胆管空肠端侧单层吻合63例,出现胆瘘2例,胆瘘发生率为3.2%(2/63).172例胆肠吻合口放置T管引流;44例不置T管引流.结论 本组术后胆瘘发生率降低与术前减黄指征的严格控制、单层胆肠吻合方式、T管减压等有关.

    作者:杨勇;王雪峰;李松岗;刘颖斌;龚伟;沈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舒血宁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的比较

    目的 比较舒血宁与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8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舒血宁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6~80岁),予舒血宁注射液1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0d.丹参组41例(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37~78岁),予丹参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0d.结果 舒血宁组与丹参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8%及61%,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丹参注射液.

    作者:徐生涛;徐生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