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虹;喻迎星;丁雪委;葛敏;张海霞
目的 探讨临床颈侧淋巴结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患者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扣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5例cN0的PTMC患者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双侧PTMC 3例行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术,32例单侧PTMC均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甲状腺全切及对侧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所有病例均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4例有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再行改良颈清淋巴结均未及转移;其余31例中央组淋巴结未及转移.1例术后发生左颈部淋巴漏,1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补钙后缓解,2周后恢复正常;2例喉返神经麻痹.经6~42个月的随访,35例患者均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 对cN0的PTMC患者常规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有助于改善其生存情况,可以通过提高手术技巧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储冰峰;张生来;陆云妹;杨一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TLR4和Emilinl表达的影响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将传至2~4代的大鼠VSMCs,用不同浓度的OX-LDL(20、50、80、100μg/ml)干预,采用RT-PCR检测TLR4和Emilinl mRNA表达变化.另设100μg/ml ox-LDL+TGF-B(0.01、0.1、1、10μg/1)培养24h,采用RT-PCR检测TLR4 mRNA表达.结果 (1)用四种不同浓度梯度的ox-LDL作用后的VSMCs,TLR4和Emilinl在mRNA水平均比空白对照组表达增加,并且呈浓度依赖性.(2)不同浓度TGF-B(0.01、0.1、1、10μg/1)作用后的ox-LDL组(100μg/ml)TLR4 mRNA表达明显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ox-LDL可诱导大鼠VSMCs TLR4和Emilinl的表达,促进炎症的发展,ox-LDL可通过使VSMCs Emilinl表达增高途径抑制TGF-β的表达,终达到促进TLR4高表达的目的 .ox-LDL对TGF-β的抑制作用是上调VSMCs TLR4表达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谭从容;余静;谢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饮食护理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本科收治的80例胃夫部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将行胃大部切除术后重点实施饮食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40例按护理常规给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情况进行总结,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重点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疗效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治疗的原则下,积极做好胃大部切除患者的饮食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对提高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衰竭(A/C)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临床诊断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衰竭(ARF)病例发病率、病因、与基础肾脏病关系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23例符合选择标准,占同期急性肾衰竭病例数65.5%;A/C常见病因分别为药物性(主要为抗生素、NSAIDs和ACEI)56例、肾前性因素31例、狼疮性肾炎活动8例,其中药物性常见,超过1/3;糖尿病肾病(DN)患者是发生A/C的主要人群,123例中有43例(占35.0%);63例需血液透析,28例患者血肌酐恢复到原有水平,38例转为维持性透析,病死率3.3%;多因素回归分析示老年患者、高血压、需要接受血液透析、糖尿病,提示预后不良.结论 A/C是急性.肾衰竭主要病因,药物性常见.A/C治疗关键在于预防.应重视糖尿病肾病诊治.
作者:章圣泽;董芍芍;王牡丹;杨群伟;朱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突发性聋是一种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病因至今未完全明了,但导致突发性聋的原因大多会影响内耳微循环障碍,通过药物改善耳蜗微循环状况和治疗微循环障碍已证明有效,可提高或恢复听力.作者自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应用血塞通注射液(云南昆明制药厂)治疗突发性聋患者40例(42耳),取得较好疗效,并与以低分子右旋糖酐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40例(41耳)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筛选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辅助诊断指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乳头状癌30例,正常人30例中CK-19的表达.结果 (1)CK-19表达水平以甲状腺乳头状癌高[(27.48±6.91)ng/ml],结节性甲状腺肿居中[(9.75±3.58)ng/ml],正常人低[(6.54±2.32)ng/ml],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54,P<0.05).(2)以16ng/ml为界值,CK-19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1,P<0.05);此外,以10ng/ml为界值,CK-19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率,两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5.429,P<0.05).(3)CK-19表达水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32.2±4.63)ng/ml]比未伴淋巴结转移者[(18.93±3.25)ng/ml]更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48,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表达率增高;CK-19埘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魏杨辉;黄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腹腔镜技术由于创伤小,能在直视的条件下手术,具有很高的确诊率,同时还能对疾病进行治疗且治疗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腹腔镜操作技巧的不断成熟,其适应证和手术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现将腹腔镜在妇科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吕一燕;陈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舒血宁与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8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舒血宁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6~80岁),予舒血宁注射液1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0d.丹参组41例(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37~78岁),予丹参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0d.结果 舒血宁组与丹参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8%及61%,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丹参注射液.
作者:徐生涛;徐生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低血糖脑病在急诊突发意识障碍患者中所占比例变化,分析该病诊断延迟率高的原因,并寻找有效对策.方法 以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急诊收治的突发意识障碍患者595例为对象,分析各年度低血糖脑病发生及诊断延迟情况.结果 近4年低血糖脑病在急诊突发意识障碍患者中比率逐年提高(P<0.05);该病在急诊科存在较高的诊断延迟率(39.1%),同时也在逐年下降(P<0.01).结论 经提高认识并对所有意识障碍患者一律先指测血糖,可明显提高低血糖脑病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王立秋;胡媛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感染是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正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五水头孢唑林钠是新型的Ⅰ代头孢菌素,作为一线抗生素,广泛使用于预防及治疗各种外科感染,文献报道对于各种常见的革兰阳性菌疗效显著,但少见骨外科的应用报道.作者对245例大中型骨科手术患者,应用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商品名:新泰林)验证预防骨外科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作者:彭伟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随着高频彩超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无症状和体检触摸不到的甲状腺结节钙化灶被探奋发现,在临床工作中需初步判断其良、恶性,本文通过对423例甲状腺结节术前高频彩趟检查中的钙化发生率、钙化表现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评估甲状腺结节钙化高频彩超的小同表现,对预判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意义.方法 根据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分别统计两组术前在高频超声检查中钙化检出例数,记录粗大与微小钙化例数.钙化按大小分为>2mm粗大钙化和≤2mm的微小钙化.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结果 423例患者中,80例有钙化灶,总发生率18.9%.良性结节患者共342例,有钙化38例(11.1%);粗大钙化25例(7.3%)、微小钙化13例(3.8%).恶性结节81例,有钙化42例(51.8%);粗大钙化9例(11.1%)、微小钙化33例(40.7%).两组在钙化率、粗大钙化和微小钙化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频彩超探查出的甲状腺钙化灶在临床上应怀疑为恶性结节,特别是微小钙化灶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有特别的价值.
作者:张生来;朱健;杨一鹏;吴萍;吴克瑾;储冰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发现和掌握不砌性质的胃隆起样病变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胃隆起样病变声像图的特征.结果 间0质瘤33例,息肉5例,炎性增生3例,异位胰腺3例,脂肪瘤5例,诊断符合率86.49%(48/56).结论 胃充盈超声技术可初步为胃黏膜隆起样病变作出定性诊断.
作者:权玉玲;张淑华;沈金库;杨瑞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甙钠治疗肛肠科手术后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肛肠科手术后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β-七叶皂甙钠,对照组不用消肿药.结果 两组术后1,3,5,7d的疗效观察,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β-七叶皂甙钠具有抗渗出,维持细胞膜稳定,恢复毛细血管正常通透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促进消肿作用明显,在改善缺血组织的代谢,清除氧自由基方面的效果显著,防止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的发生,减轻疼痛.
作者:陆坚;江河;王磊;丁志清;吴帅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冠心病的明确独立危险因素,降脂治疗已成为防治冠心病及其事件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是对于老老年患者降脂治疗的作用及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探讨两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对老老年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曹丹阳;毕磊;曹晶晶;武云涛;曹少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与辛伐他汀合用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老年不稳定心绞痛110例随机分成3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予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B组为A组加服氯吡格雷75mg,1次/d;C组在B组基础上给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ml,1次/12h.疗程均为2周.各组均给予硝酸酯类、ACEI类、钙拮抗剂或β受体阻滞剂.结果 A、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9.3%、63.6%、89.7%,C组总有效率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随访2个月,C组急性心脏事件发牛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辛伐他汀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能减少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旭雯;谢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静脉全麻下双气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检查的护理与配合.方法 对98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在静脉麻醉状态下,辅以适当的护理配合,应用双气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插镜成功率100%,检查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检查,并辅以适当的护理配合,可直视检查全小肠腔病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和治疗小肠疾病的方法.
作者:邓卫萍;曾爱琼;陈丽辉;陈小华;夏韶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五水头孢唑林注射剂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例小儿感染性疾病应用五水头孢唑林针剂治疗,不用其他抗生素.结果 五水头孢唑林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总有效率为95%.结论 五水头孢唑林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应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何晓莲;赵鸿;关冬梅;张新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热量、高脂饮食的增加以及运动工具、作业方式的改变,肥胖的发生率日趋上升.肥胖已成为许多慢性病、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越来越多地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中医药在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肥胖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王果;潘智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后胆瘘发生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21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胆肠吻合方式包括胆管空肠端侧双层吻合,胆管空肠单层吻合,置T管引流/不置T管引流等.结果 本组患者出现胆瘘8例(3.7%)(8/216),其中胆管空肠端侧双层吻合153例,出现胆瘘6例,胆瘘发生率为3.9%(6/153);胆管空肠端侧单层吻合63例,出现胆瘘2例,胆瘘发生率为3.2%(2/63).172例胆肠吻合口放置T管引流;44例不置T管引流.结论 本组术后胆瘘发生率降低与术前减黄指征的严格控制、单层胆肠吻合方式、T管减压等有关.
作者:杨勇;王雪峰;李松岗;刘颖斌;龚伟;沈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转开腹手术的相关危险因子.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上海新华医院普外科进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255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50例患者中,255例转为开腹术(10.00%).其中,高龄、男性、体重超重、有急性胆囊炎史、有上腹部手术史、糖化血红蛋白高,以及低年资医师主刀等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慢性肝病不是危险凶素.结论 丰富的手术经验是避免中转开腹的重要因素.此外,术前仔细分析患者病史及检杏结果并以此规划手术细节,有助于降低中转开腹的几率.
作者:张勇;杨勇;刘颖斌;王雪峰;龚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