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丹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与辛伐他汀合用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老年不稳定心绞痛110例随机分成3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予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B组为A组加服氯吡格雷75mg,1次/d;C组在B组基础上给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ml,1次/12h.疗程均为2周.各组均给予硝酸酯类、ACEI类、钙拮抗剂或β受体阻滞剂.结果 A、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9.3%、63.6%、89.7%,C组总有效率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随访2个月,C组急性心脏事件发牛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辛伐他汀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能减少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旭雯;谢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宫颈糜烂是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作者自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采用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132例,并随访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美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方法定量动态检测80例不同类型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变化,同时与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的hs-CRP水平对照,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组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不同类型的CHD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及稳定型心绞痛(S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CHD关系密切,可作为CHD危险度分层以及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钟欢妹;刘云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确定经冻干处理带鞘管同种异体移植肌腱移植的免疫学特性.方法 将成年双A鸡40只随机均分为4组:带全鞘肌腱移植组、带部分鞘(包括A2-A4滑车)肌腱移植组、不带鞘肌腱移植组及对照组,各10只.分别于手术后3d、1周、2周、4周、6周测血清免疫学指标(IL-2及sIL-2R)并进行比较.结果 冻干处理的移植肌腱并未引起外周血中IL-2及sIL-2R的显著变化,提示移植肌腱很少表达组织相容性抗原,移植物终能被受体良好接受.结论 带鞘管异体肌腱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作者:王顺义;刘志国;李辉;李艳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是儿科腹部第一位恶性肿瘤,约60%原发于腹膜后,亦可发生于颈、纵隔、盆腔等处[1].本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及<5~6岁的儿童,在成人发生极为罕见[2].国内外报道很少[3],作者科室近10年来仅遇到2例,现结合文献对其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作进一步探讨.
作者:吴亮;郑海红;苏志涛;王环;陈国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草药对肺炎链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用临床分离细菌为受试菌,采用琼脂稀释法,观察黄连、黄岑、黄柏、连翘等4种中草药水煎剂的低抑菌浓度.结果 4种中草药水煎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黄连抑菌效果好,黄连水煎剂对肺炎链球菌低抑菌浓度(MIC)范围达7.8~15.63g/L,MIC50为8g/L,MIC90为8g,/L.黄岑、黄柏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连翘抑菌效果较弱.结论 黄连等中药在体外试验对肺炎链球菌均有良好抑菌作用.
作者:乔亚峰;叶振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颈侧淋巴结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患者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扣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5例cN0的PTMC患者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双侧PTMC 3例行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术,32例单侧PTMC均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甲状腺全切及对侧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所有病例均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4例有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再行改良颈清淋巴结均未及转移;其余31例中央组淋巴结未及转移.1例术后发生左颈部淋巴漏,1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补钙后缓解,2周后恢复正常;2例喉返神经麻痹.经6~42个月的随访,35例患者均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 对cN0的PTMC患者常规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有助于改善其生存情况,可以通过提高手术技巧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储冰峰;张生来;陆云妹;杨一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治疗已成为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患者,多因突发的意外,造成躯体的损伤,术前缺乏相应的知识及对预后的担心,会产生心理问题,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心理干预可稳定患者情绪,帮助其建立合理的心理反应过程[1~3],有望克服应激不良反应.本研究应用术前焦虑的相关性因素,为临床的术前心理行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伟;巴莺乔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术前免疫营养对小鼠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术前分别给予瑞能肠内免疫营养支持3d、5d、7d及常规饮食准备.继即在小肠部分切除术24h后,行炭末灌胃,以炭末在小鼠小肠内的推进率为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肠内免疫营养3d、5d及7d各组炭末推进率与常规准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内免疫营养3d、5d、7d三组间炭末推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使用肠内免疫营养剂能明显改善小鼠肠切除术后早期小肠蠕动,但改善程度与使用时间无明显联系.
作者:叶晓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予以西医疗法,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疗法.
作者:迟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发现和掌握不砌性质的胃隆起样病变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胃隆起样病变声像图的特征.结果 间0质瘤33例,息肉5例,炎性增生3例,异位胰腺3例,脂肪瘤5例,诊断符合率86.49%(48/56).结论 胃充盈超声技术可初步为胃黏膜隆起样病变作出定性诊断.
作者:权玉玲;张淑华;沈金库;杨瑞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冠心病的明确独立危险因素,降脂治疗已成为防治冠心病及其事件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是对于老老年患者降脂治疗的作用及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探讨两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对老老年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曹丹阳;毕磊;曹晶晶;武云涛;曹少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囊癌与胆石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原发性胆囊癌病例106例,分析其结石情况、肿瘤情况、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论 胆石症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预防胆石症诱发胆囊癌是防治原发性胆囊癌的关键环节.
作者:杨玉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筛选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辅助诊断指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乳头状癌30例,正常人30例中CK-19的表达.结果 (1)CK-19表达水平以甲状腺乳头状癌高[(27.48±6.91)ng/ml],结节性甲状腺肿居中[(9.75±3.58)ng/ml],正常人低[(6.54±2.32)ng/ml],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54,P<0.05).(2)以16ng/ml为界值,CK-19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1,P<0.05);此外,以10ng/ml为界值,CK-19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率,两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5.429,P<0.05).(3)CK-19表达水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32.2±4.63)ng/ml]比未伴淋巴结转移者[(18.93±3.25)ng/ml]更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48,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表达率增高;CK-19埘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魏杨辉;黄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MMP-9和VEGF在脑膜瘤中的表达水平,考察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脑膜瘤患者标本血清中MMP-9和VEGF蛋白表达含量,根据患者的临床参数,分析MMP-9和VEGF表达与脑膜瘤病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VEGF与MMP-9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级别的脑膜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随脑膜瘤的恶性程度升高而增强,与脑膜瘤向周围组织浸润侵袭具有正相关性;本研究中脑膜瘤的侵袭与VEGF表达具有相关性,恶性脑膜瘤中表达水平较非恶性高.结论 MMP-9和VEGF在肿瘤恶性转化和浸润、瘤周水肿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脑膜瘤中MMP-9和VEHGF的表达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提供依据,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志强;李建华;周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后胆瘘发生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21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胆肠吻合方式包括胆管空肠端侧双层吻合,胆管空肠单层吻合,置T管引流/不置T管引流等.结果 本组患者出现胆瘘8例(3.7%)(8/216),其中胆管空肠端侧双层吻合153例,出现胆瘘6例,胆瘘发生率为3.9%(6/153);胆管空肠端侧单层吻合63例,出现胆瘘2例,胆瘘发生率为3.2%(2/63).172例胆肠吻合口放置T管引流;44例不置T管引流.结论 本组术后胆瘘发生率降低与术前减黄指征的严格控制、单层胆肠吻合方式、T管减压等有关.
作者:杨勇;王雪峰;李松岗;刘颖斌;龚伟;沈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热量、高脂饮食的增加以及运动工具、作业方式的改变,肥胖的发生率日趋上升.肥胖已成为许多慢性病、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越来越多地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中医药在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肥胖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王果;潘智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2008年3月1日至6月1日来本站103例生育-孩自愿放置安舒环并愿意定期随访的育龄妇女进行1、3、6、12个月随访.103例放人安舒环12个月后妊娠率0.99%,脱落率2.97%(包括下移和完全脱出),因症取环率0.99%,宫外孕发生率0%,总停用率3.96%续用率96.04%.从目前观察显示对那些已生育过特别是月经量多、痛经、月经淋漓不净的妇女自愿放环者可以建议放置安舒环.
作者:何仙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无张力疝修补术用补片替代张力性修补术,手术设计合理,复发率低[1~3].1998年3月至2007年4月,本科在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456例,其中2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占4.7%),现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贺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饮食护理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本科收治的80例胃夫部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将行胃大部切除术后重点实施饮食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40例按护理常规给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情况进行总结,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重点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疗效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治疗的原则下,积极做好胃大部切除患者的饮食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对提高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