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见义;王灵台;竺丽明
目的:对消痔片中丹皮酚的含量,建立一种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论:牡丹皮提取方法选择甲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选择超声提取时间30min为宜.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有效方法.方法:提高肩周炎的诊断率,要和几种病症相鉴别;针刺方法的改进,以及刺络拔罐与灸法的运用;配合推拿疗法与良好的家庭训练是巩固疗效的重要方法.结论:诊断明确,针刺、灸法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才能显著,持久.
作者:陈勤;赵新;赵勇;彭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雷公藤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及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但其毒副作用大,易中毒.笔者遇到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因同时服用同一批雷公藤去皮根心(已剥净皮部,包括二重皮及树缝内的皮分)中毒,1例死亡,1例多脏器损害.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雄;赖燕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补肾益气固冲任中药配伍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补肾固冲汤(菟丝子、续断、桑寄生、杜仲、阿胶、党参、白术、炙甘草等)加减辨证施治48例,并设对照组.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固冲汤有补肾健脾,益气养血,固冲安胎的功效.
作者:王雨波;李晓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从取象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入手,论述其在阐释气血津液理论、脏腑经络理论等中医藏象学说中的重要作用,以揭示取象思维是藏象学说建构的主要思维方式.
作者:王颖晓;李其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30例均是在妇女病普查时发现,以B超结果作为主要诊断标准.囊肿大小为3~6 cm,多数有液性暗区或无回声区,包膜完整,囊壁薄、光滑、透声良好、可诊断为单纯性卵巢囊肿,妇科检查附件区可触及囊性包块,活动良好,表面光滑.
作者:温晓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耳聋是一种四季均可发生的常见病、多发病,但春秋季多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气温改变、过度疲劳、过敏反应和内分泌失调、细菌及病毒感染,均可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内耳微血管收缩,以致发生内耳微循环障碍,缺血、缺氧代谢紊乱,损害听觉器官而致听力下降造成耳聋.在这些耳聋中多见于突发性耳聋,即听力在瞬间或几小时、几天内突然下降的感音性耳聋.笔者在临床中应用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每有显著疗效,与常规药物治疗该病进行对照,报道如下.
作者:刘冀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益母草胶囊是由益母草经加工制成的制剂,用于调经及产后子宫出血、子宫复原不全等.益母草中的主要成分为盐酸水苏碱,测定盐酸水苏碱的含量能够反映和控制该制剂的内在质量.本实验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为控制益母草胶囊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段瑞;胡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股骨颈骨折由于解剖上局部血供问题,常易发生骨折不连接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自2001-2003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梁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动物穴区体袁温度的高低与电阻的关系,探讨经穴部位高温和低电阻形成的机理.方法:用红外热像图方法和体表电阻测量法对20例家兔左、右内关穴、右心腧穴区和各穴旁开1cm的温度和电阻进行检测.结果:右内关穴区温度为(36.41±0.64)℃,电阻为(11.35±2.43)kΩ,内关旁开为(35.19±0.72)℃,电阻为(17.05±4.94)kΩ.左内关穴区温度为(36.48±0.54)℃,电阻为(11.64±2.48)kΩ,穴位旁开温度为(35.33±0.74)℃,电阻为(17.09±5.74)kΩ.右心腧穴区温度为(36.21±0.40)℃,电阻为(17.66±3.30)kΩ,心腧旁开温度为(35.41±0.36)℃,电阻为(22.53±5.45)kΩ.各穴区与穴位旁开的温度比较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穴与非穴的电阻值也有显著差异.结论:穴区有高温和低电阻特性,而体表温度和电阻值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关系.
作者:王淑友;张栋;朱元根;马惠敏;叶燕燕;李顺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自制中药制剂,具有消癥散结、理气止痛等功效.强痛定注射液为速效镇痛剂,二药合用,止痛疗效显著.本科自2004年1月-2006年3月采用二药合用治疗重度癌痛病人5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萍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虑烦汤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递质、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虑烦汤剂组)、西药组(丁螺环酮高剂量组)、中西结合组(虑烦汤剂加丁螺环酮低剂量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T细胞亚群、5-HT、NE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HAMA评分各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中西结合组疗效好,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西药组与中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药组和中西结合组对改善躯体性焦虑因子评分疗效好于西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组T细胞亚群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中西结合组好,中药组次之,西药组再次之.治疗后3组5-HT、NE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中西结合组5-HT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虑烦汤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有效,同时可调节广泛性焦虑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副作用少,安全性好与丁螺环酮合用既可增加疗效又可减轻副作用.
作者:颜红;汪瑜菡;田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介绍周端教授运用中医膏方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主要从对高血压病的辨治、病因病机、应用膏方的原则等方面进行论述.附案例1则较详细地介绍了应用膏方的具体方法.
作者:王佑华;杨建梅;周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综述近10余年来火针配合拔罐的临床应用概况.火针配合拔罐在皮肤科、骨伤科及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今后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科研的设计水平,以充分体现火针配合拔罐的优势.
作者:崔烨;王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医脉诊作为中医的特色诊法,其无处不体现着整体思维和辨证思维的光芒,是中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延伸与体现.几十年来脉诊客观化的研究喜忧参半,虽有成果但在临床应用上少有突破.从新的角度寻找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脉学的结合点,将会为脉诊客观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作者:徐刚;魏红;刘明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阐述了构建中医传统美学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现实性,认为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不仅能促进中医学术理论的发展,而且中医传统人体关学理论的介入和应用,还可以促使中医美容学科建设的全面发展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李红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魟鱼软骨多糖(RCG)对小鼠Lewis肺癌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将实验分为生理盐水(Saline)组、不同剂量魟鱼软骨多糖(RCG)组、环磷酰胺(CTX)组,计算原发瘤抑制率及肺转移数;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原发瘤组织VEGF、bFGF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应用魟鱼软骨多糖各剂量组,小鼠原发瘤抑制率、肺转移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与生理盐水比较,魟鱼软骨多糖各剂量组,VEGF、bF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魟鱼软骨多糖明显抑制小鼠Lewis肺癌原发瘤的生长和转移,可能与其抑制肿瘤VEGF、bFGF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郭斌;袁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综述近年来国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经验.主要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展望等几大方面进行较详尽的述评.
作者:王雪飞;李立;吴以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药穴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6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口服、耳穴贴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2组均4周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86.5%、52.5%,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直乙结肠、降结肠肠镜总有效率为79.4%、71.4%,与对照组48.3%、4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药穴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临床症状与肠镜疗效显著.
作者:杜艳茹;王志坤;刘晓辉;白海燕;张纨;谭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对再障小鼠骨髓基质黏附能力及黏附分子CD106/CD49d的影响.方法:用免疫介导法复制小鼠再障模型,并给予补肾活血方药(参芪益肾饮),体外培养再障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碘化丙啶染色检测其细胞周期,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基质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结果:再障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绝大部分处于G0/G1期,处于S期及G2+M期的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中药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处于S期及G2+M期的比例较模型组小鼠明显增加;模型组骨髓基质细胞黏附能力下降,中药组基质细胞黏附能力回升,与正常组无区别;模型组骨髓基质细胞CD106、CD49d表达均降低,中药组CD106、CD49d水平有所升高.结论:补肾活血法提高再障小鼠骨髓基质黏附分子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治疗再障的机制之一.
作者:胡永珍;李达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