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昌荣;樊莉;符文彬;李勇
目的:观察鼻舒宁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用鼻舒宁喷雾剂喷鼻,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P<0.01,均为显效,其中鼻痒、喷嚏疗效佳.结论:鼻舒宁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晓燕;张鹏;滕华;潘咏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秦家泰教授是全国首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之一,从事教学与临床60余载,学验俱丰.六三汤为秦老自拟方,是由六味地黄丸合三妙散组成.其药物组成有生地、丹皮、泽泻、山茱萸、茯苓、山药、薏苡仁、牛膝、黄柏,值得指出的是此方常用生地而非熟地,虚火不显时用熟地,常用于肝肾阴液亏损、水不足而心火亢旺,或阴虚而湿阻下焦之证.
作者:张兰英;施学丽;黄家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信息的数字化.方法:利用数据库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构架,设计并实现中医药信息数据库系统.结果:分析了中医药信息数字化处理任务,提出了中医药信息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思想与系统后台数据库的构架,并以肾病中医诊疗为案例实现了肾病中医药信息数据库系统.结论:基于数据库技术的中医药信息数字化研究能够为中医诊疗特色的探求提供有效平台.
作者:闫朝升;宋立群;张承江;李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中药安胎养血合剂(AnTai YangXue Mixture,ATYXM)对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的免疫抑制作用,探讨其与环孢素A(cyclosporine,CsA)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异基因肾移植模型,随机分为4组——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给予NS灌胃,NS 10mL·kg-1·d-1;Ⅱ组,中药ATYXM组,给予ATYXM灌胃,10mL·kg-1·d-1;Ⅲ组,CsA(cyclosprorine,CsA)组,给予CsA灌胃,10mL·kg-1·d-1;Ⅳ组,中西医结合组,给予ATYXM和CsA灌胃,ATYXM 10mL·kg-1·d-1、CsA 2.5mL·kg-1·d-1,两者间隔30min.于术后第5天每组随机取6只处死,取肾脏组织,通过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另6只大鼠观察移植肾存活时间.结果:对照组大鼠均在术后5天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5.33±0.52)天,ATYXM组(8.67±1.51)天、CsA组(11.17±0.75)天和中西医结合组(13.67±1.63)天的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凋亡指数为(15.90±4.91),ATYXM组为(6.60±2.01),CsA组为(4.00±1.41),中西医结合组为(3.60±1.51),对照组和各个实验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安胎养血合剂通过抑制移植肾细胞凋亡的机制对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起到免疫抑制作用,并与环孢菌素有协同效应.
作者:王巍;毕旭东;孙德光;李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步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对42例肺癌患者根据病期及病理的不同,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步进行手术、放疗、化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结果: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到66.67%和88.1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是当前较为理想的途径.
作者:杨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黄煌教授在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胃炎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鲜明的辩证特色.他认为若要取得好的疗效,所用经方有时需倾向于对病,有时则要倾向于对人.对病而言,常用方为半夏泻心汤;对人而言,则根据患者体质不同选方,如对易气滞,易抑郁的柴胡体质患者,黄教授常予解郁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于性情敏感,精神亢奋的半夏体质患者常予除烦汤;而对于虚弱浮肿的黄芪体质患者,常予黄芪建中汤.通过辨病、辨体质以及辨方证一系列严密的思维过程,黄煌教授对各型慢性胃炎均能准确把握,并做到方证相应,临床自然得心应手、效如桴鼓.
作者:刘婷婷;黄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辨证一致性问题.方法:以决策树分类器为工具,用分类正确率衡量辨证一致性.以一个中风数据为例,考察医院内部与医院之间的辨证一致性.结果:医院之间的分类正确率显著低于医院内部的分类正确率,医院之间存在显著的辨证不一致性,提示制定证候规范的必要性.结论:使用分类器检验辨证一致性是一种实用的好方法.
作者:张宇龙;刘强;高颖;季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椒蒿挥发油对环磷酰胺所致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余50只小鼠均腹腔接种环磷酰胺50mg/kg.b.w.建立免疫低下动物模型,随机等份为五组:模型对照组(B组),低剂量(C组),中剂量(D组),高剂量(E组),药物对照组(F组).结果:与B组比较,C、D、E、F组的8项免疫指标均高,但F组部分免疫指标高于C、D、E组;病理组织学检查亦显示C、D、E、F组的脾脏和胸膜重量明显增加,皮脂增厚,淋巴细胞增多密集.结论:椒蒿挥发油具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同时对机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亦有促进作用,提示椒蒿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免疫调节药物.
作者:郭建琳;黄国福;鄂小哲;安长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现察薛生白通络舒筋方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予薛生白通络舒筋方治疗;对照组48例,予氟哌啶醇、安坦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为60.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薛生白通络舒筋方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儿症状.
作者:黄泽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血清β-HCG与异位妊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79例.采用西药甲氨喋呤(MTX)20mg,肌肉注射5天,并口服米非司酮25mg,早晚各1次,连用3天;同时中药宫外孕2号方加减,口服直到血β-HCG恢复至正常值为止.治疗前测定血清β-HCG,治疗后动态监测血清β-HCG下降情况及临床反应.结果:79例中62例保守治疗成功,成功者用药后血清β-HCG下降率均大于15%,治疗前血清β-HCG值越高,治疗天数越长.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率与血清β-HCG含量关系密切,含量越高成功率越低,而在治疗方面血清β-HCG含量越高治疗时间越长.
作者:宋家欣;侯丽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儿童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西药对照组采用退热西药及消炎药.结果:3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8%,中药对照组总有效率97.6%,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74.3%,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及中药对照组治疗1天后热退复发率低,仅10.2%,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高,达86.4%.结论:提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儿童外感发热疗效可靠.
作者:张巨明;钱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眼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4-血管阻断法制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取眼针肝区、心区、肾区.共治疗30天,并与西药尼莫通相对照.实验前后分别进行Y-型迷宫测试及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测量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明显障碍,眼针组、尼莫通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P<0.01).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P<0.01.眼针组、尼莫通组与模型组相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P<0.01~0.05.结论:眼针能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血液流变的各项指标.
作者:王鹏琴;王健;李敬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寻求治疗更年期功血病的佳疗法.方法:通过更年期功血病患者诊断、观察、分析其病因,有针对性用药.结果: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更年期功血病疗效满意.
作者:吴文芝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药性歌括四百味>为明代龚廷贤所著,载于其所著<寿世保元)一书,概述了393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功能、主治等.重点介绍了龚廷贤的生平,中医歌括的沿革,以及在校勘整理此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作者:闫桂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0年6月-2006年5月救治的13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疗效可靠.
作者:王爱珍;李晓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在应用西药的基础上佐以针灸治疗疟疾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非洲疟疾患儿随机分为针灸+西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对疟疾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结果显示针灸+西药治疗组,对改善疟疾患儿的临床表现,纠正疟疾所致的贫血状态和临床疗效都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应用针灸佐治疟疾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桂君;李杜非;鲁正荣;Fatú Camará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治疗组予以中药克感汤口服,对照组不服中药,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内科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退热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退热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作者:张瑜;徐慧聪;张忠德;邓屹琪;李剑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鸡尾酒疗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部分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60例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患者采用鸡尾酒疗法治疗,12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对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的39例患者,再次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总有效率达93.33%,痊愈率为65%.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异常的39例患者经治疗,除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外,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部分患者已达正常水平.结论:鸡尾酒疗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作者:吴敬;刘雅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秦家泰教授是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广西8名)、广西中医学院教授,脾胃病专家,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对急慢性胃肠病均有深刻的研究,并积累了一套治之有效的经方、验方,对临床辨证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林才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介绍房定亚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免疫性疾病的成功经验.通过3个案例分析阐明了房定亚老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善用专病专方的治疗原则及思路.
作者:潘峥;周彩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