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36例

陈利形;尉江平;沈志恩

关键词:腹腔镜治疗, 休克型, 腹腔镜手术, 异位妊娠, 低血容量性休克, 腹腔镜技术, 稳定型, 内出血, 禁忌证, 诊治, 普及
摘要: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诊治稳定型异位妊娠常用的手段,但对于伴有大量腹腔内出血、低血容量性休克者,既往一直认为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本院自2000年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随着技术不断熟练,对休克型异位妊娠亦施行了腹腔镜手术,并取得了满意效果.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绞痛80例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对80例因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绞痛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碎石术.结果 1例因结石上移至肾盂,1例因输尿管下段狭窄使输尿管镜无法到达结石部位手术失败,其余78例均碎石成功,术后当天肾绞痛缓解,碎石手术成功率和术后肾绞痛缓解率均为97.5%.结论 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及其引起的肾绞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泮毅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显性脐带脱垂的护理措施(附28例报告)

    显性脐带脱垂是指胎膜破裂,脐带位于先露部以下或经宫颈进入阴道,甚至经阴道脱出外阴,是严重危及胎儿生命的产科急症,围生儿病死率可达20%~30%[1].本文通过对28例显性脐带脱垂回顾性分析,旨在认识脐带脱垂的相关因素,从护理环节中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早期发现脐带脱垂,降低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的病死率.

    作者:诸英;喻立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海岛地区肝硬化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对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舟山地处海岛地区,为肝炎和肝硬化的高发地区.高胰岛素血症是肝硬化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1],同时,肝硬化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存在胰岛素抵抗[2].胰岛素是调节瘦素mRNA表达和瘦素合成分泌的重要因素[3],其长时效应可上调脂肪细胞瘦素mRNA的表达,并促进瘦素的分泌[4].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是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失衡,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是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细胞.

    作者:李松财;汤武亨;陈国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膀胱扩张局部封闭联合口服药物治疗间质性膀胱炎

    间质性膀胱炎(IC)是一种非细菌性特殊类型的慢性膀胱炎,好发于中年以上妇女,病程漫长,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误诊率高,长期抗菌药物治疗无效.IC国内报道不多.本院2000年12月至2007年12月治疗IC 3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福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用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3例临床分析

    胆囊结石的发生率为6.62%,占胆石症的52.8%,是外科的常见疾病[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院2003年8月至2007年8月完成不用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35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杰锋;叶成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常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使用机械通气是治疗、抢救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但机械通气并发症较多且费用大,患者不易接受.近年来,使用无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已逐渐增多.本院2005年6月至2007年4月,对COPD急性发作伴Ⅱ型呼吸衰竭50例患者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邓银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术物品集中供应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为减轻手术室护士的非专业性工作,以便集中精力为病人服务,本院从2004年8月起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手术物品.现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俞丽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菌血症的护理对策

    近年来,因各种原因如急性透析增加、维持透析时期延长、老年患者增加等而采用深静脉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导管相关感染也成为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并可致导管留置失败.在深静脉留置导管行血液净化过程中,如导管护理和治疗不当,将明显增加菌血症发生率、缩短导管留置时间.本文对近2年来本院发生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菌血症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对策.

    作者:邹毓媚;李俊儿;沈虹;潘青;黄凌惠;谢金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既往治疗宫颈糜烂常用的方法是微波治疗,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在微波治疗中用抗病毒治疗配合,已成为一种治疗的新思路.本文对比微波治疗前后分别予以干扰素栓的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宫颈糜烂患者的疗效,并以单纯使用微波治疗作对照,旨在探索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王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治疗胸部肿瘤880例

    2003年以来,本院开始采用微创肌肉非损伤性胸部切口进行开胸手术,几乎包括所有种类的胸部手术,其中880例为胸部肿瘤病人,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赵晓东;沈韦羽;邵国丰;金成华;周青云;毛争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导尿管应用于饱食病人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处理1例

    成人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常采用不插管的静脉全身麻醉,但对于饱食的支气管异物病人,手术操作对咽喉部的刺激易诱发呕吐,增加误吸风险.作者对1例饱食的支气管异物病人,通过胃内插入导尿管气囊充水封闭贲门,解决了不插管全身麻醉的呕吐误吸问题,为术者提供了平静的操作环境,并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异物取出顺利,术后恢复快.

    作者:张先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胎膜早破4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足月前胎膜早破(PPROM)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易引起早产和母婴感染,围生儿预后差,使得临床处理变得复杂化,不恰当的处理可能造成母婴不良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PPROM 46例.

    作者:骆伟萍;潘永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排龈技术在前牙固定修复中的应用

    对前牙烤瓷修复,许多学者认为固定修复体的边缘应位于龈上或平龈,因为龈上边缘符合生理要求[1].但在前牙修复中龈上或平龈边缘不够美观,而龈下边缘能满足患者美观的要求.采用龈下边缘,会损伤到制备牙的牙龈并引起出血,从而影响印模的准确性.本科采用排龈技术,减少了牙龈损伤、出血,制取的印模肩台完整、清晰.介绍如下.

    作者:钱江;陈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17株深部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以往的真菌感染以浅部对人体局部感染为主,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以及器官移植等的广泛开展,由深部条件致病真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加,位居医院感染第二位[1].由于抗真菌药物的种类不断增多和大量不合理使用,产生的耐药现象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本科对255株真菌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潘永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替加氟栓术前化疗对结肠癌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替加氟(Tegafur)为5-氟尿嘧啶(5-Fu)的衍生物,其在体内活化转变为5-Fu而起抗肿瘤作用,术前给药能促进肿瘤细胞坏死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为了评估替加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选定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在本科治疗并用替加氟栓术前化疗的结肠癌病人,检测用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以观察对病人细胞免疫的影响.

    作者:张传芳;杨伟青;徐明跑;王仲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他莫昔芬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其本质是乳腺组织结构紊乱,表现为乳腺纤维组织及上皮增生伴囊肿形成,临床特点是乳腺出现肿块及胀痛,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1],临床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单纯激素拮抗治疗疗效不巩固,停药后易复发,且不良反应多见,患者较难接受.本院采用他莫昔芬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该病,效果满意.

    作者:刘印钦;冯庆箐;李永林;丁善衡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乌拉地尔在高血压病人拔管期间的心血管反应观察

    全麻气管拔管期间由于浅麻醉状态下气管导管对气管的刺激可反射性引起呛咳、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使伴高血压、冠心病、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症等高危因素病人的围拔管期间危险性明显增加,严重者可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脑血管意外和气管内出血,而气管拔管时不能再继续通过加深麻醉的方法来减轻应激反应的程度.

    作者:潘建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益气补肾汤对COP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个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工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人口的老龄化,COPD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本科应用益气补肾汤来增强COPD患者的免疫调节功能,减少或控制COPD急性发作,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贻雯;刘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其中糖尿病患者的髋部骨折在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的死亡率及病残率.围手术期正确处理外科手术和糖尿病关系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以提高该类患者的治愈率,从而达到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徐宏宇;吕江明;宋南炎;张正初;王刚祥;范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CT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L)是一种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自CT问世以来,发现率和诊断率明显提高.现对2001年2月至2006年12月本院经CT诊断的137例RAL,回顾性分析其CT的表现特征.

    作者:冯捷;徐中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