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肠埃希菌抗菌药敏感性趋势分析

何尚运;钱国晓;周艳丽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抗菌, 药敏感性, 常用抗生素, 医院感染, 条件致病菌, 治疗对策, 耐药问题, 耐药菌株, 菌感染, 病原菌, 应用, 细菌
摘要: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1].大肠埃希菌为条件致病菌,近年来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逐年增多,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现对本院分离的199株大肠埃希菌的常用抗生素敏感情况作一分析,旨在提供抗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治疗对策.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尿微量蛋白测定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科常见病[3],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轻微的肾损害时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均正常,而尿微量蛋白检测可以灵敏地反映HSP早期的肾损害.本文对38例HSP患儿进行尿微量蛋白UigG、UA、Ual-MG、Uβ2-MG测定,以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意义.

    作者:魏亚新;袁琛;郎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菌血症的护理对策

    近年来,因各种原因如急性透析增加、维持透析时期延长、老年患者增加等而采用深静脉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导管相关感染也成为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并可致导管留置失败.在深静脉留置导管行血液净化过程中,如导管护理和治疗不当,将明显增加菌血症发生率、缩短导管留置时间.本文对近2年来本院发生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菌血症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对策.

    作者:邹毓媚;李俊儿;沈虹;潘青;黄凌惠;谢金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思他宁改良用药方法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

    近年来,思他宁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止血总有效率约85%左右,但仍有一部分大出血患者达不到止血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思他宁的止血效果,本院改变思他宁的常规用药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茂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强粘结剂在V类洞充填中的应用

    V类洞是一种常见的牙体缺损.近年来,光固化树脂已广泛用于牙体V类洞的充填.但光固化树脂充填后的脱落、微渗漏、牙齿敏感症等时有发生.作者自2005年以来,试用日进公司的super-bond C&B充填V类洞184颗,并进行近2年多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作者:程国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附80例报告)

    近年来,抗早孕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但药流后存在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等问题[1,2],易诱发感染并导致清宫率的上升,给患者带来痛苦.本院采用自拟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徐婷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术物品集中供应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为减轻手术室护士的非专业性工作,以便集中精力为病人服务,本院从2004年8月起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手术物品.现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俞丽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护理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高效和恢复快的优点[1].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本院采用MPCNL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8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贞;翁晓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

    益肾蠲痹丸有显著的补肾化瘀作用,能调节免疫功能并修复因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引起的骨质破坏.现将本院1 临床应用该药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蘋;胡小明;金珍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60例麻疹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麻疹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我国自1965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使麻疹发病率迅速下降.但近年来,麻疹小规模流行时有发生,成人麻疹发病率相对上升,且症状不典型.为了提高麻疹的诊治水平,现将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60例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金祥宁;陈海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56例临床分析

    本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施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36~79岁(平均54.2岁).有高血压病史49例,另7例脑出血后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发病前有饮酒、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48例.

    作者:陈海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和疗效的关系

    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的腹膜透析(PD),由于适用范围广泛,可在家中进行自我治疗,对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接受者越来越多.虽然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技术发展很快,但仍有不少问题,且大多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1],患者因出院后不能按培训的方法及要求操作,造成较早退出了CAPD.为提高患者CAPD操作的规范性和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2003年3月开始,由专职腹膜透析医生、护士对腹膜透析出院后能按时每月回院复检的33例予以随访指导和相关知识教育,并作回顾性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秋香;徐群红;毛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胎儿脐血流监测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日益受到重视,死亡围产儿中有30%~50%的疾病与胎儿宫内窘迫有关.目前胎儿脐血流监测已成为围产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产科医生的重视.本院21305年7月至2006年6月对1680例孕妇进行产科常规胎儿脐血流监测,结果表明能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现就其临床应用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何芸萍;周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导尿管应用于饱食病人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处理1例

    成人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常采用不插管的静脉全身麻醉,但对于饱食的支气管异物病人,手术操作对咽喉部的刺激易诱发呕吐,增加误吸风险.作者对1例饱食的支气管异物病人,通过胃内插入导尿管气囊充水封闭贲门,解决了不插管全身麻醉的呕吐误吸问题,为术者提供了平静的操作环境,并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异物取出顺利,术后恢复快.

    作者:张先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脑外科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就医时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1].护理人员如在工作中稍有粗心大意或违反操作就会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造成病人的不满和投诉而引发医疗纠纷.面对脑外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如何化解防范,保证医疗安全,已成为临床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毛美琴;项美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首次血液透析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首次血液透析病人由于临床症状重、病情不稳定和心理接受能力差等原因影响了透析的耐受性,并发症发生率高.加强对首次血液透析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对于病人顺利度过诱导透析期,提高透析效果具有积极意义.现对210例首次血液透析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作一分析报道.

    作者:林荷芹;张春斐;高莉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儿疱疹性咽炎的病原学研究

    目的 研讨小儿疱疹性咽炎的病原.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6种病原IgM.以住院的98例小儿疱疹性咽炎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96例非疱疹性咽炎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病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柯萨奇病毒、EB病毒、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比对照组高,χ2值分别为24.60、11.31、5.1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疱疹性咽炎的病原并不全是柯萨奇病毒,也可以是EB病毒、肺炎支原体等.

    作者:范铮;沈丽萍;姚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综合表现与治疗

    婴幼儿轮状病毒(RV)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发病高峰期在每年秋季和初冬,主要引起腹泻,但也有部分患儿发生肠道外其他系统感染.现对本院收治的216例R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作者:金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聚甲酚磺醛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疗效分析

    支原体是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宫颈是支原体感染常见的部位.临床上采用常规的口服抗支原体药物治疗,效果不太满意.本院采用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毛丹青;傅林风;周少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绞痛80例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对80例因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绞痛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碎石术.结果 1例因结石上移至肾盂,1例因输尿管下段狭窄使输尿管镜无法到达结石部位手术失败,其余78例均碎石成功,术后当天肾绞痛缓解,碎石手术成功率和术后肾绞痛缓解率均为97.5%.结论 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及其引起的肾绞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泮毅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鲑鱼降钙素结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性疼痛

    本院疼痛门诊近两年共收治慢性疼痛患者380例,7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骨密度下降,采用鲑鱼降钙素、阿仑膦酸钠等药物综合治疗后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振宁;胡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