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甲酚磺醛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疗效分析

毛丹青;傅林风;周少飞

关键词:聚甲酚磺醛溶液, 药物治疗, 宫颈支原体感染, 生殖系统感染, 病原体, 泌尿, 临床, 口服
摘要:支原体是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宫颈是支原体感染常见的部位.临床上采用常规的口服抗支原体药物治疗,效果不太满意.本院采用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胱抑素C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功能评价中的价值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易出现肾功能损害,并因此而导致死亡,所以临床上需要对肾功能损害进行早期评价.目前常通过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来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操作过程复杂,影响因素较多[1,2].本文采用乳胶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测定SLE患者的Cys C浓度,并与BUN、SCr、CCr对比,以探讨血清胱抑素(Cys c)在SIE患者肾功能损害中的价值.

    作者:章英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处骨折36例

    胫骨多处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胫骨骨折复杂类型之一,一般的治疗方法如石膏外固定和骨牵引钢板内固定等,有较多并发症,目前已被带锁髓内钉所取代[1].本院2000年5月至2007年5月,采用带锁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多处骨折36例,疗效满意.

    作者:朱曙光;王殷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34例临床分析

    晚期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也有所增加,它与一般的产后出血相比有其特殊之处,如不及时诊治可危及产妇生命.现对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34例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傅江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36例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诊治稳定型异位妊娠常用的手段,但对于伴有大量腹腔内出血、低血容量性休克者,既往一直认为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本院自2000年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随着技术不断熟练,对休克型异位妊娠亦施行了腹腔镜手术,并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陈利形;尉江平;沈志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常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使用机械通气是治疗、抢救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但机械通气并发症较多且费用大,患者不易接受.近年来,使用无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已逐渐增多.本院2005年6月至2007年4月,对COPD急性发作伴Ⅱ型呼吸衰竭50例患者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邓银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乌拉地尔在高血压病人拔管期间的心血管反应观察

    全麻气管拔管期间由于浅麻醉状态下气管导管对气管的刺激可反射性引起呛咳、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使伴高血压、冠心病、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症等高危因素病人的围拔管期间危险性明显增加,严重者可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脑血管意外和气管内出血,而气管拔管时不能再继续通过加深麻醉的方法来减轻应激反应的程度.

    作者:潘建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输卵管再通术治疗阻塞性不孕82例

    近年来,输卵管性不孕有增加趋势,我国报道为20%~32%.输卵管阻塞的治疗,传统的方法是通液、通气及手术,但疗效欠满意[1,2].1985年Platia首先报道了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随后国内陆续有报道,并认为是治疗输卵管阻塞简便、实用、效果较好的方法[3,4].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82例因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患者行再通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其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 例肺吸虫患者胸腔积液的实验室诊断

    肺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呈世界性分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肺吸虫侵犯人体肺部导致胸腔积液在临床上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对该病的实验室诊断进行有益探讨,有助于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现将本院收治的2例肺吸虫患者的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资料作一分析报告.

    作者:郑瑞林;梁海燕;钟倩怡;齐娟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鲑鱼降钙素结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性疼痛

    本院疼痛门诊近两年共收治慢性疼痛患者380例,7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骨密度下降,采用鲑鱼降钙素、阿仑膦酸钠等药物综合治疗后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振宁;胡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清烯醇化酶浓度检测在急性脑卒中诊疗中的作用

    烯醇化酶(NSE)是一种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是神经元损伤为敏感的生化指标[1].神经元损伤时,NSE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和外周血液使其浓度升高,所以测定其浓度可了解脑卒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2].本文通过测定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NSE浓度,并观察其动态变化,以探讨其在急性脑卒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史忠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36例分析

    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产伤,是产伤性新生儿骨折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本文对36例新生儿锁骨骨折进行分析,并对其分娩过程中引起新生儿锁骨骨折的产科因素和防治进行探讨.

    作者:贾和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闭孔疝的诊断与治疗(附10例报告)

    闭孔疝是一种少见的腹外疝,术前误诊率高[1,2],本院自1995年7月至2007年7月共收治闭孔疝10例,其中误诊7例,现作一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余国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胎儿脐血流监测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日益受到重视,死亡围产儿中有30%~50%的疾病与胎儿宫内窘迫有关.目前胎儿脐血流监测已成为围产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产科医生的重视.本院21305年7月至2006年6月对1680例孕妇进行产科常规胎儿脐血流监测,结果表明能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现就其临床应用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何芸萍;周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0mm以下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是提高肺癌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已有不少文献[1~3]报告了15mm和20mm以下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本文回顾分析一组经手术证实的10mm以下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资料,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小肺癌的认识.

    作者:林敏;夏瑞明;钟建平;钱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胸膜活检在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经皮穿刺胸膜活检(简称胸膜活检),对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现将本院2002年3月至2007年8月82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活检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詹忆波;吴锡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脑外科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就医时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1].护理人员如在工作中稍有粗心大意或违反操作就会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造成病人的不满和投诉而引发医疗纠纷.面对脑外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如何化解防范,保证医疗安全,已成为临床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毛美琴;项美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院内肺部真菌感染86例临床分析

    院内感染多以细菌感染为主,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住院患者中肺部真菌感染日趋增多.现对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童浩泉;王华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05例老年人胃癌治疗分析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及医疗水平提高,老年胃癌病人日益增多,其发病率65~80岁之问达高峰.为了探讨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现对本院1995年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05例老年人胃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首次血液透析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首次血液透析病人由于临床症状重、病情不稳定和心理接受能力差等原因影响了透析的耐受性,并发症发生率高.加强对首次血液透析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对于病人顺利度过诱导透析期,提高透析效果具有积极意义.现对210例首次血液透析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作一分析报道.

    作者:林荷芹;张春斐;高莉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1例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天和第8天,顺铂25mg/m2第1~3天,21d为1个周期.结果 3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3例,有效率54.8%.肿瘤中位进展(TTP)时间4.5个月,1年生存率32.3%.毒性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和恶心呕吐反应.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是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作者:洪卫;范云;张沂平;余新民;郭勇;马胜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