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再通术治疗阻塞性不孕82例

陈其耿

关键词:输卵管再通, 术治疗, 输卵管阻塞, 输卵管性不孕, 效果满意, 介入再通, 方法, 不孕患者, 通气, 手术, 内陆, 疗效, 报告
摘要:近年来,输卵管性不孕有增加趋势,我国报道为20%~32%.输卵管阻塞的治疗,传统的方法是通液、通气及手术,但疗效欠满意[1,2].1985年Platia首先报道了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随后国内陆续有报道,并认为是治疗输卵管阻塞简便、实用、效果较好的方法[3,4].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82例因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患者行再通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乌拉地尔在高血压病人拔管期间的心血管反应观察

    全麻气管拔管期间由于浅麻醉状态下气管导管对气管的刺激可反射性引起呛咳、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使伴高血压、冠心病、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症等高危因素病人的围拔管期间危险性明显增加,严重者可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脑血管意外和气管内出血,而气管拔管时不能再继续通过加深麻醉的方法来减轻应激反应的程度.

    作者:潘建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生长激素垂体腺瘤合并桥本甲亢1例报告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鞍区肿瘤,占颅内肿瘤15%~20%[1].垂体腺瘤以泌乳素型多见,生长激素型腺瘤(GH腺瘤)次之,占20%~30%,98%的肢端肥大症由GH腺瘤引起[2].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伴甲亢,又称桥本甲状腺毒症(Hashitoxicosis),俗称桥本甲亢,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TD)的一种.GH腺瘤合并桥本甲亢临床上非常少见,本科2007年2月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徐杰;苏忠周;颜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替加氟栓术前化疗对结肠癌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替加氟(Tegafur)为5-氟尿嘧啶(5-Fu)的衍生物,其在体内活化转变为5-Fu而起抗肿瘤作用,术前给药能促进肿瘤细胞坏死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为了评估替加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选定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在本科治疗并用替加氟栓术前化疗的结肠癌病人,检测用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以观察对病人细胞免疫的影响.

    作者:张传芳;杨伟青;徐明跑;王仲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TUVP术后尿道不同部位狭窄的原因和防治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术后不同部位尿道狭窄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对13例TUVP术后不同部位尿道狭窄病人分别行定期尿道扩张和经尿道电切镜下瘢痕切除术等.结果 本组13例全部治愈.结论 TUVP术后尿道外口(舟状窝)、尿道球部、尿道膜部和膀胱颈口等不同部位均可发生尿道狭窄,操作不当、硬镜损伤、功率过高及尿道炎症反应均是其原因,早期尿道定期扩张和及时经尿道电切镜下瘢痕切除术是解决尿道狭窄的简便、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克冰;吕伯东;张士更;黄晓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肾穿刺活检术病人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肾活体组织穿刺检查(简称肾活检),是病理分型、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的主要依据[1].由于肾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如血管丰富、质地脆嫩、缺乏弹性及心理因素等,手术难度大,并存在一定术后并发症.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作者回顾性分析一组46例肾穿刺活检术病例的术后护理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钦;张慧嫔;沈干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杭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气传变应原谱分析

    变应性疾病是一种全球性的人类多发病,且发病率日骤增高,病情日益复杂,目前WHO已将其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防治疾病.在变应性鼻炎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过程中.明确致病变应原至关重要.作者对本院近一年来诊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作标准化气传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分析杭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主要气传变应原.

    作者:林琳;金卫东;袁晓阳;李勇;张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糖尿病时的胰岛β细胞

    已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无论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胰岛β细胞的功能呈进行性衰竭,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时,胰岛β细胞功能已丧功约50%.它与胰岛素抵抗(IR)不相关,在诊断糖尿病前10~12年,β细胞功能已逐渐减弱[1,2].有报道[3],观察124例肥胖者的空腹血糖受损(IFG)及T2DM者的尸体解剖,发现β细胞在IFG减少40%、T2DM减少60%,主要是β细胞凋亡增加,而β细胞的复制正常或增加;淀粉样沉积在T2DM中增加,在肥胖的糖耐量减退(IGT)者中不增加[3].有证据提示某些药物的治疗有益于防止或延缓β细胞减少及功能减退.

    作者:童钟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儿疱疹性咽炎的病原学研究

    目的 研讨小儿疱疹性咽炎的病原.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6种病原IgM.以住院的98例小儿疱疹性咽炎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96例非疱疹性咽炎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病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柯萨奇病毒、EB病毒、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比对照组高,χ2值分别为24.60、11.31、5.1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疱疹性咽炎的病原并不全是柯萨奇病毒,也可以是EB病毒、肺炎支原体等.

    作者:范铮;沈丽萍;姚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对保乳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保乳术是通过保留乳房及放、化疗等综合治疗,达到与传统乳腺癌根治性手术相同效果,同时具有复发率低、创伤小、恢复快、体形改变不大等优点的一种术式.由于患者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等的不同,对保乳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作者对行保乳术的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收到效果较好.

    作者:孔红武;吴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健康宣教对减少儿童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干预的探讨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滥用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尤其在小儿的一些感染性疾病中,滥用现象更为严重[1].造成儿童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很多,而家长方面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文就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以期减少儿童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干预作一探讨.

    作者:金智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阿伐他汀对去势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 研究阿伐他汀局部注射对去势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2月龄雌性SD大鼠采用去势方法模拟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进一步建立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模型,实验组于骨折端皮下注射阿伐他汀(10mg·kg-1·d-1×5d),对照组注射无阿伐他汀的溶剂.骨折后1、2、4周取标本,通过X线片、生物力学、组织病理学以及组织形态计量学等评价两组骨折愈合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痂横截面积在骨折后1周、2周分别增加24.3%(P<0.05)和33.2%(p<0.05);骨痂大载荷在骨折后2周、4周分别增加43.1%(p<0.05)和69.8%(p<0.05);组织学显示实验组新生编织骨较对照组多且排列致密.结论 局部应用阿伐他汀可促进去势大鼠骨折愈合.

    作者:王慧;王大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胸膜活检在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经皮穿刺胸膜活检(简称胸膜活检),对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现将本院2002年3月至2007年8月82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活检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詹忆波;吴锡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综合表现与治疗

    婴幼儿轮状病毒(RV)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发病高峰期在每年秋季和初冬,主要引起腹泻,但也有部分患儿发生肠道外其他系统感染.现对本院收治的216例R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作者:金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对鼠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鼠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s)及血中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雌性SD大鼠50只分为对照组(n=10,正常饮食)、模型组(n=20,维生素D3+高脂饲料+正常饮食)、阿托伐他汀组(n=20,维生素D3+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4个月后处死,取主动脉起始部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其余部分用于免疫印迹法检测MMPs的表达水平.于实验前及实验结束时对实验鼠行空腹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以及CRP的水平.结果 实验前各组大鼠血脂学及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结束时模型组TC、TG、L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组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MMP-2、MMP-9相对值模型组8618±549和9054±3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表达(对照组5314±163和6178±254),而阿托伐他汀组3397±453和6805±368,低于模型组(P<0.01);CRP模型组(18.64±0.94)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1±0.2)mg/L,而阿托伐他汀组(12.52±0.65)mg/L,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对照组主动脉病理学改变比阿托伐他组显著,对照组改变不明显.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和CRP的表达,在稳定粥样斑块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章义利;戴凌燕;周秀云;应斌宇;张怀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 例肺吸虫患者胸腔积液的实验室诊断

    肺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呈世界性分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肺吸虫侵犯人体肺部导致胸腔积液在临床上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对该病的实验室诊断进行有益探讨,有助于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现将本院收治的2例肺吸虫患者的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资料作一分析报告.

    作者:郑瑞林;梁海燕;钟倩怡;齐娟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严重肝破裂的诊断与治疗(附21例报告)

    肝破裂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腹部外伤,而严重肝破裂往往因大出血来不及抢救而死亡.本院2001年3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严重肝破裂21例,死亡3例.现对21例临床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冯兴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伴有慢性肝炎的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协同胃酸作用导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生,而慢性肝炎又可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生.所以,要治愈溃疡就要进行有效的Hp根除治疗[1],而对合并肝炎患者的治疗中,又要求用对肝脏毒副作用尽量小的药物.质子泵抑制剂(PPI)加二种抗生素的三联1周或2周疗法是公认的Hp根除治疗方案,且有研究[2]表明,埃索美拉唑在服用者中个体差异小,比奥美拉唑有更好的药物预测性.本科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三联治疗伴有慢性肝炎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戟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老年人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96例分析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有增多趋势,而以肺部感染为多见,病情重,且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治疗上有特殊性.现对本院2000年11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资料比较完整的中老年糖尿病96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方铁军;李宜;洪钟亮;潘奇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规范化管理

    国内已有使用不合格的注射器引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事件和大量未经消毒毁形的输液器流入社会引起公害的报道[1].供应室对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规范管理已不容忽视,作者就此规范化管理发表如下浅见.

    作者:占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11例报告

    阴茎异常勃起是指在无性交或刺激情况下,阴茎勃起持续时间过久,并伴有疼痛或企图性交时产生的疼痛.本科1985年8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经阴茎海绵体穿刺及血气分析、阴茎海绵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荣;许建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