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榄香烯联合氟脲嘧啶/紫杉醇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韦巧玲;寿佳威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 榄香烯, 化疗,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观察榄香烯乳联合氟脲嘧啶/紫杉醇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进展期胃癌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单纯化疗组:紫杉醇175mg/m2静滴第1天,加5-Fu400mg/m2静推第1~2天,加亚叶酸钙200mg/m2静推第1~2天,加5-Fu600mg/m2维持22h第1~2天,21d为1个周期,共4~6个周期.联合化疗组:化疗方案同单纯化疗组,另加榄香烯600g静滴第1~14天.观察两组病人疗效、不良反应、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联合化疗组有效率56.7%,单纯化疗组有效率50%;疾病进展时间联合化疗组(6.99±1.76)个月,单纯化疗组(6.25±1.6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联合化疗组(11.38±2.14)个月,单纯化疗组(10.62±1.44)个月.疾病进展时间和平均生存时间,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联合化疗组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减少、神经毒性反应均低于单纯化疗组(P<0.06).生活状况改善率联合化疗组80%,单纯化疗组53.4%,差异有显著性(P<0.05).CD3、CD4及CD4/CD8,在2个周期化疗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榄香烯乳联合氟脲嘧啶/紫杉醇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能够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4 种术式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结果比较

    目的 探究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有效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STC病人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行结肠全切除术9例术后均出现短期内腹泻,其中2例为顽固性腹泻;行结肠次全切除术51例术后出现短期内腹泻12例,腹泻率低于结肠全切除术(P<0.05);行盲直肠端侧吻合术9例术后出现短期内腹泻2例,与结肠次全切除术腹泻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显著减少(P(0.01).随访中发现,行结肠全切除术和盲直肠端侧吻合术的病人未出现便秘复发,行结肠次全切除术51例1例便秘复发;行结肠部分切除术4例中短期内复发3例.结论 结肠全切除、次全切除和盲直肠端侧吻合术治疗STC效果较好,结肠部分切除术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汪东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鲑鱼降钙素结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性疼痛

    本院疼痛门诊近两年共收治慢性疼痛患者380例,7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骨密度下降,采用鲑鱼降钙素、阿仑膦酸钠等药物综合治疗后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振宁;胡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儿童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三种手术方法比较

    儿童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眼外肌麻痹所致的垂直斜视中常见的一种,目前治疗主要是手术矫正.国内这方面的报道较少.本院1997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儿58例,分几种不同术式矫正,并作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亚琴;王光萍;潘以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住院患者院内真菌定植相关因素分析

    近年来,医院内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老年患者发病率高,已成为引起这类疾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为了解本地区老年住院患者院内真菌感染情况,现对台州市某医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老年患者发生医院内真菌感染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纪东辉;卢国光;杨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MRI诊断

    目的 分析各种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不同表现,探讨MRI对半月板撕裂类型的诊断价值以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半月板撕裂的MRI表现,并与关节镜检查相比较分析.根据MRI信号改变将半月板撕裂分为斜行撕裂、水平撕裂、桶柄样撕裂、放射状撕裂、纵行撕裂、复合撕裂.结果 以关节镜诊断为标准,MRI对斜行撕裂、水平撕裂、桶柄样撕裂、放射状撕裂、纵行撕裂、复合撕裂的准确率分别为87.4%、90.49%、80.94%、96.82%、88.87%、98.40%.结论 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类型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宇军;蒋伟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清胱抑素C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功能评价中的价值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易出现肾功能损害,并因此而导致死亡,所以临床上需要对肾功能损害进行早期评价.目前常通过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来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操作过程复杂,影响因素较多[1,2].本文采用乳胶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测定SLE患者的Cys C浓度,并与BUN、SCr、CCr对比,以探讨血清胱抑素(Cys c)在SIE患者肾功能损害中的价值.

    作者:章英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34例临床分析

    晚期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也有所增加,它与一般的产后出血相比有其特殊之处,如不及时诊治可危及产妇生命.现对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34例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傅江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他莫昔芬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其本质是乳腺组织结构紊乱,表现为乳腺纤维组织及上皮增生伴囊肿形成,临床特点是乳腺出现肿块及胀痛,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1],临床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单纯激素拮抗治疗疗效不巩固,停药后易复发,且不良反应多见,患者较难接受.本院采用他莫昔芬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该病,效果满意.

    作者:刘印钦;冯庆箐;李永林;丁善衡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1例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天和第8天,顺铂25mg/m2第1~3天,21d为1个周期.结果 3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3例,有效率54.8%.肿瘤中位进展(TTP)时间4.5个月,1年生存率32.3%.毒性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和恶心呕吐反应.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是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作者:洪卫;范云;张沂平;余新民;郭勇;马胜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肾功能不全35例报告

    随着肿瘤发病率升高,由恶性肿瘤本身浸润、转移、代谢异常或治疗过程中引起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逐年增多.肿瘤患者一旦并发肾功能损害,病情常迅速加重,预后差.现对35例恶性肿瘤并发肾功能不全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杜红卫;马大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56例临床分析

    本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施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36~79岁(平均54.2岁).有高血压病史49例,另7例脑出血后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发病前有饮酒、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48例.

    作者:陈海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结肠黑斑息肉综合征致套叠1例

    黑斑息肉综合征伴降结肠套叠,较为少见.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见1例,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22岁.出生后6个月曾行肠套叠手术,7岁和13岁时曾行肠粘连松解手术.2006年12月11日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多发息肉.2006年12月28日结肠镜检查示:黑斑息肉综合征.

    作者:王磊;施红旗;陈宗静;李劲节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海岛地区肝硬化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对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舟山地处海岛地区,为肝炎和肝硬化的高发地区.高胰岛素血症是肝硬化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1],同时,肝硬化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存在胰岛素抵抗[2].胰岛素是调节瘦素mRNA表达和瘦素合成分泌的重要因素[3],其长时效应可上调脂肪细胞瘦素mRNA的表达,并促进瘦素的分泌[4].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是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失衡,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是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细胞.

    作者:李松财;汤武亨;陈国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综合表现与治疗

    婴幼儿轮状病毒(RV)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发病高峰期在每年秋季和初冬,主要引起腹泻,但也有部分患儿发生肠道外其他系统感染.现对本院收治的216例R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作者:金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首次血液透析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首次血液透析病人由于临床症状重、病情不稳定和心理接受能力差等原因影响了透析的耐受性,并发症发生率高.加强对首次血液透析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对于病人顺利度过诱导透析期,提高透析效果具有积极意义.现对210例首次血液透析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作一分析报道.

    作者:林荷芹;张春斐;高莉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60例麻疹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麻疹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我国自1965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使麻疹发病率迅速下降.但近年来,麻疹小规模流行时有发生,成人麻疹发病率相对上升,且症状不典型.为了提高麻疹的诊治水平,现将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60例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金祥宁;陈海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IL-8水平变化及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效果观察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儿童系统性血管炎,累及皮肤、胃肠道,伴关节炎或关节痛[1],甚至出现免疫功能紊乱而累及肾小球,继发紫癜性肾炎(HSPN).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8(IL-8)参与HSPN的病理过程.本文通过测定IL-8在HSPN患儿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旨在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程建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112例

    处于急性炎症期的胆囊疾患曾被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禁忌证,但随着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更新,手术操作技巧的熟练和提升,近年来不断有急性炎症期的胆囊病患者被成功完成LC的报道[1].本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11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楼基刚;傅红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清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HBcAg检测临床意义

    在慢性乙肝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一般认为血清HBeAg阴性,提示病毒复制低下,肝组织炎症趋于静止.但临床上亦经常发现部分HBeAg阴性患者HBV DNA载量较高.由于HBV主要在肝组织内复制,肝组织内HBcAg是HBV核心区基因产物,也是病毒复制的确切指标.因此,作者对血清U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作肝组织HBcAg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孟樱;顾慧华;赵国根;吴惟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胎儿脐血流监测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日益受到重视,死亡围产儿中有30%~50%的疾病与胎儿宫内窘迫有关.目前胎儿脐血流监测已成为围产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产科医生的重视.本院21305年7月至2006年6月对1680例孕妇进行产科常规胎儿脐血流监测,结果表明能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现就其临床应用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何芸萍;周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