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丽频;史尧胜;陈佩珍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对血小板参数与IBD的活动性是否关联作临床研究分析.
作者:胡正华;季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上消化遭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急诊胃镜的开展,可为本病提供及时、有效的处理.自2002年10月至2007年5月,本院诊治上消化道异物67例,经胃镜下成功取出65例,成功率97%,且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蒋海根;蔡旭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山茱萸系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小乔木或灌木,是一种名贵的药用植物,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及悠久的应用历史.有关山茱萸果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1-6]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但对其果核药理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有研究表明[7]:山茱萸果核部分成分与果肉的成分相似,只是含量不同而已.
作者:余平;孙萍萍;徐建伟;陆景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是造成儿童、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也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之一.
作者:施前锋;王叶萍;陈岳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外伤死因中,胸部伤仅次于颅脑伤,居第2位.随着基础研究不断深入,急救复苏等技术水平的进步,胸部创伤的救治成功率已明显提高.但临床实践中仍有少数病例,由于诊治失误,致使救治质量不高,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甚至死亡.
作者:蓝琳友;洪溪屏;陈朝晖;蔡元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年龄及并存疾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的106例患者资料,根据年龄与透析前有无并存疾病,将患者分为3组:低危组54例、中危组36例、高危组16例,采用X2检验比较各组之间2年存活率.结果 所有病例2年存活率为66.6%,各分组之间2年存活率有明显差异(P<0.01):低危组88.9%,中危组47.2%,高危组31.2%.结论 年龄及并存疾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有着重要影响.
作者:杜红卫;马大庆;吴红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茵黄利湿颗粒是本院生产的医院制剂,是以祖国传统中医理论为立方依据,临床应用研究取得良好效果为前期工作基础,精选药物,科学组方,经本院2005年2月至2006年4月临床实践,疗效确切.现将其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陈菊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通常起源于淋巴结,也可以起源于机体的任何器官,是一组起源于不同B细胞或T细胞的恶性肿瘤.因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C反应蛋白(CRP)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裘红英;方炳木;李琳洁;刘伟红;金旸缙;赵敏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脾破裂是腹部外伤中常见的脏器损伤.本院1997年3月至2007年3月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3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温作增;蔡元训;卢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OPCABG)是近年来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术式.术中常需输入大量异体库血.自体输血作为一种较安全的输血方法日益受到重视[1,2].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本科应用国产京精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对21例OPCABG手术患者进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回输,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咏华;孙建良;陆雅萍;周煦燕;袁孝忠;屠海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近年来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逐年增多,其发病原因多样,随着高频彩超的普及应用,对诊断淋巴结性质的认识也有一定提高.作者对8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观察随访结果作总结,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在浅表淋巴结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颜橙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中急性焦虑障碍约占41.3%[1,2].对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是近几年研究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52例急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定量脑电频谱及对光驱动反应中的各种指标,试图为阐明其发病机制提供些帮助.
作者:庄丽频;史尧胜;陈佩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有机锡的化合物经常被用作加工和生产,如工业上常用作塑料的稳定剂和催化剂、硅橡胶的熟化剂、合成纤维的稳定剂.该类物质性质特殊,常温下易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毒性大,一旦作业时防护不当,即可经呼吸道、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产生中毒症状,近几年有机锡中毒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为提高医护人员对有机锡中毒认识,并及时有效地治疗本病,作者将本院2006年6月至2006年11月收治有机锡中毒病例27例,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罗丹红;林蕾;罗金明;王志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治疗采用全身抗生素加脓肿切开引流.作者自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上颌窦穿刺针穿刺抽脓,甲硝唑灌洗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65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沈天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阿奇霉素是内酯环含氮的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和其它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其口服及静脉注射用制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作者采用静滴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并将静脉用红霉素作为对照,以评价阿奇霉素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虞丽英;周唯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手汗症是指紧张、兴奋或高温时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而造成手掌排汗增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手汗症常自幼发病,至青春期加重,给工作、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本科自2005年2月至2006年7月行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护理手汗症1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蒋惠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脑梗死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病,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作者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用参麦针加可达灵治疗本院6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赵明三;李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屈光参差性弱视是儿童弱视的一种.常规治疗方法为配戴框架眼镜结合单眼遮盖、视刺激疗法及精细作业,但治疗周期较长,且对屈光参差>3D的患儿疗效不理想.为寻找更好的方法,作者自2004年6月至2006年4月应用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40例单眼弱视患儿,观察视力提高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卢效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约占出血性疾病.的30%,是血液科常见出血性疾病之一.缺血性肠炎60年代开始提出,是一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壁血流减少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其病变部位可在大肠或小肠,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和出血,严重者可发生肠梗阻、肠坏死甚至中毒性休克 [1].
作者:武利强;林圣云;胡致平;周郁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加,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深部真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曲霉菌是仅次于念珠菌的常见病原菌.侵袭性肺曲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为院内感染所致的深部真菌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吕冬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