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覆盖义齿的临床应用

黄玉朝;王晓媛

关键词:覆盖义齿, 可摘局部义齿, 基托组织面, 全口义齿, 临床资料, 根管治疗, 应用价值, 义齿修复, 牙根表面, 使用寿命, 金属顶盖, 基牙龋坏, 修复体, 天然牙, 可预防, 骨萎缩, 作者, 制作, 牙槽, 效果
摘要:覆盖义齿是指义齿基托组织面覆盖在天然牙或已治疗过的牙根上的全口义齿或可摘局部义齿.本资料覆盖义齿是义齿基托组织面覆盖在残根已经根管治疗后,在牙根表面制作单层金属顶盖的全口义齿或可摘局部义齿.其主要优点是减缓牙槽骨萎缩速度,可预防基牙龋坏,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迄今作者曾对39例患者作覆盖义齿修复,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结合临床资料就其应用价值初步探讨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观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危急重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和抗胆碱药阿托品.本院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应用戊乙奎醚注射液(长效托宁注射液)以来,作者发现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和戊乙奎醚注射液联合救治85例患者,用药量小,用药次数少,副作用小,明显优于阿托品.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良;陈占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氨溴特罗口服液在不同水平IgE的毛细支气管炎中的疗效分析

    通过氨溴特罗口服液在不同水平IgE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中的疗效分析,提示氨溴特罗口服液在非过敏倾向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中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应红霞;覃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口咽入路治疗寰枢椎损伤围手术期护理

    上颈椎损伤使颈脊髓处于高危状态,有必要进行颈椎融合术以重建关节稳定性.其内固定的手术入路有经口咽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等.本院自2004年7月至2007年6月,对5例上颈椎损伤的患者经口咽入路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金波娜;应瑛;周琼琼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赖脯胰岛素75/25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严格的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病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十分重要.作者于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通过对比40例患者接受赖脯胰岛素75/25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浓度、HbA1c浓度、胰岛素的剂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来评价赖脯胰岛素75/25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蔚素;金尚福;曾斌华;陈玉颖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探讨

    近年来随着妇科腹腔镜在临床上的迅速开展,且因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较其他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已成为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较广泛的术式.作者就CIS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诊治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李丽菁;钱文新;童玮如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舌系带手术中的应用

    婴幼儿舌系带过短是较常见的一种先天畸形,一般因吸奶无力,发音吐字不清或体检时被发现.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婴幼儿的发音、音准等的要求较高,所以要求给患儿进行舌系带修正术日趋增多.虽然手术时间短暂,因在婴幼儿口腔内进行,对麻醉要求及风险较高.作者采用异丙酚一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并与传统的单纯氯胺酮麻醉用于婴幼儿舌系带手术进行比较,以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

    作者:徐群;王立中;夏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手术带来的疼痛和人为创伤不被人们所接受.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因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方便,不破坏脊椎稳定性、并发症小等优点[1].本院从2006年2月至2007年11月,运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郑锡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阴道超声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221例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诊刮(或/和)手术病理结果,旨在探讨经阴道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小华;王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不同型号仪器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的可比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型号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分别采用不同水平STAGO质控物、DADE质控物和75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浆,在2个不同的检测系统(STA~R、CA7000)测定PT,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5个水平的质控物测定结果经t检验,各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各检测系统间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浆测定结果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相关系数均=0.975.以STA-R作标准检测系统对其他检测系统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CA7000可接受.结论 2个检测系统测定PT精密度和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均符合临床要求,应定期对以上的检测系统进行比对实验,以保证检验结果间的可比性.

    作者:王敏敏;谢琦;卢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1683例院前急救分析

    院前急救作为急诊科三个环节中(院前,院内急救及ICU)首要的一环,已受到社会和医疗单位的广泛关注.作者总结宁波市急救中心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共出车20383次,其中急救人次(到达现场需要紧急救治的病人)1683例,占总出车次数的8.26%,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合用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对本院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1]合用醒脑静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力宇;陈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VD127lo/-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大肠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的变化;ELISA检测同一标本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 36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占CD4+、淋巴细胞的比例为(6.92±1.31)%,与正常对照组(4.91±1.24)%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0例腺癌、7例黏液癌、9例未分化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比例分别为(6.81±1.52)%、(6.99±1.21)%、(7.08±1.17)%,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高于对照组的(4.91±1.24)%,差异有显著性(P<0.05).Ⅳ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高于Ⅱ期大肠癌患者(P<0.05).大肠癌组外周血清中TGF-β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TGF-β水平增加,CD4+、CD25+、CD127lo/-Treg比例逐渐增高,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O4+、CD25+、CD127lo/-Treg表达增高,与临床分期相关.但与组织学分类无关,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可能参与大肠癌发生.

    作者:毛剑虹;章圣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4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常引起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性不孕、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以及盆腔炎等疾病[1].为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状况,以及解脲脲原体对不同药物的体外耐药性,作者对436例患者样本进行了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检测,并对部分解脲脲原体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钢琴;舒巧明;包跃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双源CT在亚健康人群中筛查冠心病的意义

    目的 初步探讨双源CT在亚健康人群中筛查冠心病的意义和方法.方法 对1653例40岁以上、无典型冠心病临床症状的具有一项以上危险因素的亚健康人,行SIEMEN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部分与DSA相对照.结果 1653例患者的4959支冠状动脉中1261支被诊断有不同程度狭窄,其中狭窄程度<50%的轻度狭窄751支,狭窄程度50%~75%的中度狭窄418支,狭窄程度>75%的重度狭窄92支.121例进行DSA血管造影检查,其中有35例患者进行了支架植人.结论 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是一种早期发现冠心病的简单,有效,可靠,无创的检查和诊断方法.尤其对于亚健康人群,双源CT可以代替DSA,成为筛查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翟利浩;刘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结直肠癌联合化疗对血小板的毒性与氨磷汀解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结直肠癌的联合化疗进展较快,特别是FOLFOX方案(亚叶酸+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FOLFIRI方案(亚叶酸+5-氟尿嘧啶+伊利替康)和XEIDX方案(希罗达+奥沙利铂)等联合化疗,被临床证明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而成为近年临床肿瘤学重大进展.

    作者:王雪春;陈灵芝;黄常新;王宇军;张晓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家庭随访对脊柱骨折伴神经损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脊柱骨折伴神经损伤病人出院后,由于康复训练及护理不当,不少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这不仅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也给病人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作者从2006年1月开始,由医院派专职护士进行家庭随访,对其进行随访指导,并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云珠;石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血管紧张素-(1-7)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体外培养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鉴定后传代培养,取4~7代细胞,应用不同浓度ANG-(1-7)干预,并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10-6mol/L)、空白组对照.通过台盼蓝染色法细胞计数、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确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生长趋势变化.结果 10-12~10-10>mol/L浓度ANG-(1-7)与相应对照组比较,细胞数、光吸收值(A值)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10-9-10-5mol/L浓度组,ANG-(1-7)+ANG-Ⅱ(浓度均为10-6)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数和A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血管紧张素一ll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10-6、10-5浓度组与ANG-(1-7)+ANG-Ⅱ(浓度均为10-6mol/L)组引起的变化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NG-(1-7)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胎牛血清诱导的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在浓度为10-6时效果明显,再增加浓度效果无明显增强,这种抑制作用与ANG-Ⅱ的存在无明显关系.

    作者:黄立功;李刚;梁勇;夏发明;文石兵;张谨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急诊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分析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危急重症,一般以呕血为主,来势凶猛,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在我国多发.传统观念认为,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50%左右[1].本院2005年11月至2007年10月,应用急诊内镜下硬化剂,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6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人工流产术后宫颈及宫腔粘连32例诊治分析

    宫颈及官腔粘连是人工流产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人工流产时宫颈管粘膜及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愈合时出现宫颈及宫腔粘连,从而出现继发闭经、月经过少、周期性腹痛或月经紊乱等临床症状[1].本院近年来对32例宫颈及官腔粘连患者进行诊治,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兰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胆总管探查时胆管出血的处理

    胆道结石胆总管切开时,以及探查过程中有时会发生胆管壁或胆管腔内较多的出血,偶尔出血量很大,处理较为困难.本院自1995年2月至2006年12月,对21例因出血较多的病人做了特殊处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苗华;陈广平;钱之秋;苗金照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