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复苏与脑死亡

徐姜定

关键词:脑复苏, 口对口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恢复, 功能能, 成功率, 院外, 抢救, 个人
摘要:一个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不论在院外或院内发生,必须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分秒必争进行抢救.复苏开始越早,成功率愈高.即使复苏后,心脏恢复了搏动,但脑功能能否恢复过来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赖脯胰岛素75/25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严格的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病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十分重要.作者于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通过对比40例患者接受赖脯胰岛素75/25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浓度、HbA1c浓度、胰岛素的剂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来评价赖脯胰岛素75/25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蔚素;金尚福;曾斌华;陈玉颖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36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剔除术主要以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更新,手术医师经验的积累和技巧的提高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的患者较多.本院自2006年3月至2007年6月,对36例子宫肌瘤患者施行了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应瑜;王银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临床深部真菌感染及耐药状况分析

    深部真菌感染又称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医院内.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器官移植、放射治疗等诊疗技术的开展,临床真菌感染口渐增多,已成为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同时,抗真菌感染的治疗或预防性治疗导致了耐药菌株的产生[1].为了解本院临床深部真菌感染及耐药状况,现对2006年临床送检标本中所分离的深部真菌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宋欣;金志刚;王琴;管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无穿刺架超声引导在建立经皮输尿管镜微通道中的价值

    随着气压弹道等腔内碎石器械的进步,经皮输尿管镜在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应用较广泛,经皮输尿管镜操作通道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作者在无穿刺架超声引导下建立经皮输尿管镜微通道28例,一次成功率100%,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海娟;沈瑞林;钟惠琴;伍小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喉癌二次术后继发致命性颈部大出血2例报道

    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清扫术后颈部有20%~40%的复发[1],若选择得当行二次手术可减轻患者痛苦、挽救或延长生命.但由于是再次手术,解剖困难、手术风险大,且此日寸患者多数一般状况较差,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现报告2例喉癌二次术后继发致命性颈部大出血患者.

    作者:张宏伟;兰金山;徐静;张伟红;傅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社区人群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为探索本县自90年代推广应用甲、乙肝疫苗以来,对社区人群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及免疫水平,评价疫苗接种效果,提出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2003年作者首次对0~80岁社区人群进行甲、乙型肝炎感染状况调查,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李奕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血尿酸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关系的分析

    尿酸是核酸的代谢产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但常无明显症状而被忽视[1];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是近年来才被医学界关注的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的新脂蛋白指标.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ECP)中的成人治疗专家方案(ATP)Ⅲ依据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提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降脂治疗的第二日标,仅次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包括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以外的所有脂蛋白中的胆固醇颗粒[(VLDL-C IDL-CLP(a)等)]对评价血脂代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雷静月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生物羊膜在难治性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

    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颇为棘手的问题,患者不仅表现为视力低下,而且常伴有顽固性眼胀、头痛、恶心、呕吐,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作者于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本院13例难治性青光眼施行小梁切除联合瑞济生物羊膜贴附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静;周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73例临床观察

    宫颈疾病在妇产科很常见.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较多,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刀)是目前较新的治疗方法之一.它采用一个金属丝构成的环形或三角形电极,切除宫颈上皮移行带周围和其下的部分组织,具有术程短、疼痛轻、愈合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同时还有诊断作用.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73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阳春;游锦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合用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对本院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1]合用醒脑静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力宇;陈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医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健康殿堂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医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足构建和谐社会的健康基石与载体.医院的和谐是保证人民群众有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足完善医院管理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打造德心爱民,利民便民的平安医院、惠民医院、绿色文明医院,全面构建和谐医院,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健康殿堂.

    作者:王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PDCA循环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病人能否在医疗、护理、保健活动中获得接受教育的权力,满足健康教育的需要取决于护理的管理能力和教育能力,而PDCA循环[1]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的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PD-CA循环理论适用于所有领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PDCA循环方法,对于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和效率十分重要.本院自2004年将PDCA循环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在病人健康教育应用中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菊妹;谢佩月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美托洛尔对风湿性心脏病并发阵发性AF病人Pd的影响

    P波离散度(Pd)是一个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体表心电图有效指标.阵发性心房颤动是风湿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美托洛尔能有效控制心室率、逆转或延缓心脏重构.本研究评价其对Pd的影响.

    作者:程红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血脐血中SHBG水平及临床意义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后首次发生或首次诊断的糖尿病,是围产期常见并发症.研究发现,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SHBG)可能是与胰岛素抵抗(IR)相关的一组物质,胰岛素是SHBG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SHBG水平降低是IR的一个标志[1,2].作者通过比较GDM患者与正常孕妇的SHBG水平、血糖、胰岛素抵抗及其新生儿脐血的SHBG水平、血糖、IR、新生儿体重等指标,探讨GDM患者SHBG水平与IR的关系,研究GDM患者的新生儿脐血变化规律及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高明珠;陈鸿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氨溴特罗口服液在不同水平IgE的毛细支气管炎中的疗效分析

    通过氨溴特罗口服液在不同水平IgE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中的疗效分析,提示氨溴特罗口服液在非过敏倾向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中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应红霞;覃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从2006年5月至2007年8月,作者用艾迪注射液联合中药复方肝积方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义洲;李虹;黄立萍;张凌燕;石惠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小剂量甲氨蝶呤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反应影响的研究

    许多研究表明血清炎症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其机制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炎症因子一般维持较高水平,从而造成冠脉斑块的不稳定,易再次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本实验观察小剂量甲氨蝶呤是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TNF-α、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有影响,进而判定小剂量甲氨蝶呤对ACS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刘晓凯;胡万英;黄健雄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

    目的 对Robertshow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指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方法限期普胸科肿瘤手术病人60例,采用Robertshow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后先用听诊法进行分隔定位,记录导管深度,随后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DLT的位置并作调整.病人改变体位后,再一次纤支镜检查导管位置并调整.观察不同方法下DLT插管分隔情况及体位变动对导管位置的影响.结果 听诊下导管到位54例,经纤支镜检查导管到位28例、位置不当20例、严重不当6例,位置不当和严重不当的26例经纤支镜下调整导管均到位;听诊下导管未到位的6例经纤支镜下定位仍有4例位置不当和严重不当.听诊定位成功率52%(28/54),纤支镜辅助下导管定位成功率93%(56/60);体位改变导管移位率20%(12/60).结论 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听诊法下插管分隔成功率低,纤支镜可以有效进行分析定位,而病人改变体位后需常规重新定位.

    作者:曹赞;蒋志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两种局麻药联合用于臂丛神经(腋路)阻滞的临床观察

    对于前臂及手手术可选择臂丛神经(腋路)阻滞麻醉,临床用丁臂丛神经(腋路)阻滞麻醉常规用1%利多卡因,常出现阻滞不全、桡侧效果不佳,需要添加辅助药,或者联合肌间沟阻滞甚至于改全麻[1].作者于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用碳酸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联合用于臂丛神经(腋路)阻滞麻醉,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华君;郦正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C-反应蛋白在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期时相蛋白,是非特异性炎症指标[1],其检测对于疾病的诊断无特异性,但其浓度上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和组织损伤的灵敏指标.本研究通过测定血清CRP水平,以明确CRP水平在支气管肺炎患儿诊断和疗效中的价值,寻找一个早期标记物,以便于早期对支气管肺炎愈后的判断以及药物疗效的判定.

    作者:甘忠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