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外科診治工作中的若干經驗教訓

胡廷泽;颜道真;彭明惺;吳纯洁

关键词:
摘要:为了小儿外科工作的普及与开展,本文收集了一些有经验教训可吸取的若干问題,提出讨论.本组病例,部份是本院的,多数是由其它医院转来.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胎粪性腹膜炎的診断和治疗

    我院1958~1964年共收治胎粪性腹膜炎及后遗粘连性肠梗阻共18例,今就诊断与治疗中的一些问題,提出几点意见.

    作者:邹大卫;徐宗华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脾切除治愈高雪氏病一例

    女孩,7岁,4年前发现左上腹有一肿块,并逐漸肿大,近2年又併有鼻衂,每次出血几毫升或几十毫升,偶有血便.近来逐漸消瘦,无家族史.体格检查:发育营养均差,面色苍白,神智清楚. 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不肿大.心肺无异常. 脾肿大:甲乙线为15.5厘米,丙丁线22厘米,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肝大6厘米.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250万,血红蛋白6克.

    作者:于永显;郭思齐;安锐铭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小儿动脉导管未閉的外科治疗經驗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左至右分流所引起血液动力学影响,多数病例在儿童时期出现症状,甚至併发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亚急性细菌性心內膜炎等,严重威胁病儿生命. 我院1958年1月~1965年6月共收治动脉导管未闭病人60例,其中12岁以下小儿占45例,本文总结40例小儿外科治疗的经验,并对有关问題扼要讨论.

    作者:钱允庆;林超鸿;杨思源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巨大帽状腱膜下囊肿

    病史摘要:女孩,1岁半,1963年2月14日入院.病儿出生后在头顶正中有一包块,比鸡蛋略小,以后迅速长大,并超过儿头之体积.病儿智力及身体发育均差,不能迈步、说话,坐立困难,需要他人扶住头部.穿刺包块,會流出少量黃色液体.病儿大小便、吃奶均无异常.无外伤史.

    作者:柴亮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荐尾部畸胎瘤及其合併症

    畸胎瘤常见于小儿,它的合併症亦较多.现将我院1956年1月~1963年6月底共53例荐尾部畸胎瘤总结如下.

    作者:李宗才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小儿蛔虫性肠梗阻治疗的探討

    小儿蛔虫性肠梗阻分手术与非手术疗法2种,非手术疗法符合简单易行花錢少,疗效高等原则.现将我院1960年1月~1965年9月所收治的253例小儿蛔虫性肠梗阻综合治疗经验,提出我们对几种疗法的体会:

    作者:孙兰;方众孚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三氯乙烯麻醉在小儿外科应用的初步探討

    三氯乙烯是无色不易挥发的液体吸入麻醉剂(沸点87℃),在临床使用的情况下,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不燃烧、不爆炸.同时由于本药与溫热的钠石灰接触后,产生剧毒的二氯乙炔引起脑神经瘫瘓,危及生命,并可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肺水肿,故不能用在紧闭麻醉.

    作者:湯惠君;陈宁娟;路俊;陆惠华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慢性腸套迭延迟診断的探討

    我院外科1961年11月~1965年7月,共收治肠套迭病儿200名,其中慢性肠套迭14名.14例中,未能正确作出诊断者5例,经观察1~4日后,或剖腹探查方始确诊.

    作者:江泽熙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氢化考的松局部注射治疗少年胫骨結节骨軟骨病

    本病的名称尚未统一,有称胫骨结节骨软骨炎,胫骨结节无毒坏死或Osgood-Schlatter氐病等. 本院外科门诊于1965年4个月內遇有青少年胫骨结节骨软骨病21例,应用氢化考地松局部注射,收到良好效果,其中17例为少年,现就治疗问題谈谈体会.

    作者:褚仙秋;王兴国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小儿結肠和直肠癌

    例1:男孩,9岁,因阵发性腹痛伴呕吐12小时于1962年6月24日急诊入院.病儿于2年前會有腹痛伴便血1周,未经治疗症状消失,半年来经常有阵发性腹痛,位于脐周,伴间断便血,无呕吐、发热.會多次来我院诊治,检查腹部平软未扪及块物,无压痛,肛指检无特殊发现.近3月来腹痛较频繁,人漸形消瘦,半月前因阵发性腹痛加剧,伴腹胀,血便,會住某院治疗症状好转出院,半天后腹痛又加剧,反复呕吐、腹胀而来我院就诊入院.

    作者:金百祥;张善通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以吸引法治疗嬰儿凹陷性顱骨骨折

    男孩,4个月,于1963年3月4日入院.病儿于入院前7小时不愼由约一丈高处跌至凸凹不平之石地,头先着地.跌后病儿有30分钟失声,以后即烦躁,但无呕吐、抽搐. 右侧上下肢不能活动而急诊入院.

    作者:梁允康;刘煌君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基础麻醉加强化併用局麻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小儿对手术的抵抗力和耐受力差,不易合作.我院以前采用乙醚点滴及气管內麻醉,或用硫喷妥钠肌注作为基础加局麻幷不理想.近2年来,我们应用了基础加强化併用局麻,取得较好的效果,茲介绍如下:

    作者:林业根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小儿膀胱結石65例分析

    我院1961~1965年,共收治小儿膀胱结石65例,茲作初步总结分析如下.一、年龄与性別:以6岁以下多见(占69.39%).男64例,女1例.二、症状:(1)排尿疼痛: 3岁以上的病儿,能自述排尿时阴茎疼痛. 2岁以下者,每在排尿时啼哭或手捏阴茎叫喊不安. (2)排尿异常:主要为排尿点滴(64.6%),多在尿末时出现.尿频急(55.49%). 尿中断(35.4%).其中10例病儿,因结石嵌顿在尿道而出现急性尿潴留.

    作者:莫刘根;莫刘基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小儿外科診治工作中的若干經驗教訓

    为了小儿外科工作的普及与开展,本文收集了一些有经验教训可吸取的若干问題,提出讨论.本组病例,部份是本院的,多数是由其它医院转来.

    作者:胡廷泽;颜道真;彭明惺;吳纯洁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小儿腎結核診断与治疗的几个問題

    本文总结我院1956年9月~1965年4月间经手术,肾盂造影和尿浓缩结核菌证实为肾结核28例的资料,对本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初步进行探讨.

    作者:王兴国;王震寰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高渗尿素治疗小儿重症脑損伤的初步体会

    我院1962~1964年共收治小儿重症脑损伤10例,该组病例均有昏迷及明显的颅內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为降低脑压,减轻脑水肿,其中7例应用了高渗尿素靜脉滴注.投药方法是按每公斤体重1~1.5克计算. 将尿素溶于10%葡萄糖溶液中配成30%葡萄糖尿素溶液经靜脉滴入.其中效果显著者3例,效果不明显2例,因适应证选择不当无效者2例,对此仅作初步的探讨.

    作者:王慧贞;李正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面部血管瘤的治疗

    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肿瘤,除部分生长缓慢或自发退化逐漸消失外,仍有较多的肿瘤,随身体的发育而生长,且常有出血、感染等併发症,其生长于面部者,更多影响面容与功能.

    作者:冯家钧;何应龙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迴結肠套迭鋇灌肠复位继发迴肠末端套迭1例

    男孩,6月,阵发性哭闹、食后呕吐18小时.自发病后10小时始有血便,共3次,量少果酱色.病前骨有腹泻史,在当地诊所服合霉素无效来院就诊.

    作者:顾庆生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儿童胃刺伤3例

    儿童胃刺伤较为少见,近年来本院收治3例,共中2例併有胸部损伤和膈肌穿孔; 另1例为单纯胃损伤,均经手术治愈.上腹部刺伤所致胃穿孔是胃损伤中所多见的.下胸部刺伤时,如刺入方向向下深达腹腔者,也可穿透胃脏,造成胸腹联合仿.本组2例伤器均经左胸刺伤胃前壁造成胃穿孔.

    作者:于德昌;褚仙秋 刊期: 1966年第02期

  • 新生儿皮下坏疽(附50例报告)

    我院1961年4月~1965年4月,共治疗新生儿皮下坏疽59例,无1例死亡.现将临床资料较完整的50例,作如下报告.一、年龄和性別:本组发病年龄多在1月以內,1月以上者仅4例.以11~20天发病率高,计39例,占78%.男女之此为2∶1.

    作者:李忠庆 刊期: 1966年第02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