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华;叶敏华;陈保富;叶中瑞;郭剑波;朱成楚
有效机械通气已作为抢救严重急慢性呼吸衰竭(ARE)的常用措施,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由于给患者带来痛苦,并有许多并发症,临床上只用于危重病人,对ARE初始发作患者只能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本科采用鼻塞正压给氧(NCPAP)治疗ARF 3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英姿;汪祝萍;程海瑛;林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发生率5%~15%[1],近年来有增加趋势.由于其对妊娠结局及母婴并发症有较大影响,在临床上为妇产科医师所重视.为探讨单胎头位足月妊娠早破对妊娠结局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现将本院312例单胎头位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芬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肝外胆管癌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术前诊断主要靠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CT、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B超(US)等检查[1].现对2002年2月至2006年8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6例肝外胆管癌的螺旋CT(SCT)三维重建与ERCP的诊断价值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作者:姚吟秋;徐少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常见,发病急,治疗棘手,预后差.近5年来,本科手术治疗30例,现作一分析,报告.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27~72岁(中位年龄51.5岁).肝癌的诊断,依据病理学确诊15例,其余依据影像学和AFP诊断.合并肝硬化20例,其中15例有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凝血酶原时间有不同程度延长(平均17.8s).肿瘤部位:右肝20例,左肝10例.肿瘤大小:直径3~15 cm(平均7.5 cm).临床表现:上腹部剧烈疼痛25例;腹膜刺激症状伴面色苍白血压下降16例.实验室检查:AFP>500 ng/ml(放免法)21例,血红蛋白<100 g/L 22例.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的血性液体22例;B超、CT检查发现肝癌破裂出血15例.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12例,采用输血、输液及止血剂等对症治疗,原因是病情危重,不宜或拒绝手术治疗,其中1例存活30 d,其余均在短期内死亡;手术治疗18例,采用局部填塞压迫止血5例、肝动脉结扎6例、肝动脉置皮下植入式输药泵5例、出血部位局部切除2例,其中7例存活3个月以上,长1例生存12个月.
作者:应荣培;密雷;陈贵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臀位是常见的异常胎位,导致围生儿的发病率、死亡率增高,剖宫产率上升.孕期如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疗,则大部分可以矫正.为了探讨更佳的治疗方法,对臀位孕妇240例随机采用三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晞;王正;王文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已对临床感染的控制构成严重威胁[1~3].现就本院ICU近三年来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进行研究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菌株收集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ICU住院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67株,细菌来源包括痰液58株,咽拭子7株,留置导尿2株.
作者:陈燕青;赵仲农;钱小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瘢痕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机体应激反应小等优点.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推广,腹腔镜手术在妇科已得到广泛应用.现对本院经腹腔镜手术的13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欧阳远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哮喘是特异体质的人群在吸入或接触致敏原后发生的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采用气雾剂吸入疗法具有所需药物剂量小、作用直接迅速、作用强而全身副作用小等优点,而正确使用定量型气雾剂是保证疗效的关键.作者对100例哮喘患者就定量型气雾剂使用的方法作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现将本院腹部手术后并发DVT 18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0年1月至2006年1月,本院行腹部手术3456例,术后并发DVT18例(0.52%).患者年龄40~68岁(平均48.53岁),体重48~71 kg(平均56.8 kg);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活动受限、肿胀、肢体增粗、皮肤苍白或发钳,皮温低,腓肠肌挤压痛试验阳性,Homans征阳性,术后体温37.5 ℃~38.5 ℃,血象偏高.
作者:范筱勇;赵占吉;李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盆腔CT扫描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1],但对肿瘤样病变的文献报道较少.作者对2000年3月至2005年7月经手术证实、CT诊断为卵巢囊肿及肿瘤样病变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56例,发病年龄18~69岁(平均36岁).其中主诉腹痛7例,阴道不规则出血23例;B超提示26例为卵巢肿瘤.
作者:薛梅;奚圣祥;张通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为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作者将本院ICU 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间,符合条件的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赟华;陈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下肢骨折术后腓总神经损伤是由于手术牵拉、石膏、敷料、夹板及肢体自身压迫引起神经轴索中断,神经内瘢痕形成,或过度的牵拉致神经张力过大,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引发踝关节背伸及伸趾功能障碍、呈垂足、垂趾畸形;足不能外翻、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感觉障碍[1].2003年10月年至2006年7月,本科收治下肢骨折术后并发腓总神经损伤8例,由于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着重就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梅卫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现代透析技术的发展,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年以较快的速度增加.MIA综合征(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心血管事件综合征,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Atherosclerosis Syndrome)作为影响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日益受到重视.如何防治MIA综合征,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是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作者回顾分析本院血液透析中心1999年6月至2005年6月3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状况,结合文献复习,探讨MIA综合征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
作者:茹建良;梁碧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由于广谱抗菌药的广泛应用,使医院感染日趋严重,耐药菌株型的增加,导致临床选用抗菌药物也越来越困难.掌握院内感染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延缓细菌的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共43487例病人出院,发生院内感染2030例,以痰、尿、大便、脓、血及分泌物作标本.
作者:徐丽英;陈海泉;李国雄;朱美珍;吴爱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慢性前列腺综合征是以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净、排尿困难和会阴、下腹部、阴茎、阴囊、腰骶等部位疼痛为独特形式的综合征.在门诊泌尿外科就诊患者中占25%,比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就诊者多.由于其病因复杂、病情多样化及反复多变,治疗显得甚为棘手.本科近几年对32例慢性前腺炎综合征患者采用纯中药制剂配合西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志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巨和粒(rhIL-11)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即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至50×109/L以下20例,定期复查血常规使之自然恢复≥80×109/L,作为自身对照(第一周期),在下一疗程化疗结束后24 h给予巨和粒25 μg/kg-1·d-1皮下注射,连用4~14 d(平均8 d),观察15 d(第二周期).同一患者前后化疗方案及剂量强度相同.结果 第二周期(化疗+rhIL-11)血小板上升幅度明显高于第一周期,分别为(86.25±31.27)×109/L和(26.91±10.42)×109/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肌肉关节疼痛、头痛头晕等,以Ⅰ~Ⅱ度为主.结论 巨和粒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有确切的治疗作用,而且毒副作用少,耐受性好.
作者:陈占红;黄健;楼彩金;王晓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肺硬化性血管瘤(PSH)是肺部少见的一种原发性肿瘤,1956年由Liebow和Hubbel首先报道,临床上极易误诊.本文统计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1998年4月至2005年7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PSH 15例的临床资料.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其中男3例,女12例,年龄34~78岁(平均49.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7例(其中伴咳痰、痰中带血3例,伴咯血3例,干咳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体检发现8例.术前X线及CT检查,均提示肺部有结节影或块影,其中右上肺1例、右中肺2例、右下肺5例、左上肺2例、左下肺5例.术前支气管镜检查6例,均无阳性发现.术前诊断:良性肿瘤7例,肺癌4例,转移性肿瘤1例,肺结核球2例,肺霉菌感染1例.
作者:邵景山;夏李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术后早期肠梗阻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1],临床上并不少见.长期以来对其处理存有较大争议.治疗选择是否合理,对预后影响颇大.现就本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诊治的术后早期肠梗阻23例作一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8~68岁(平均47岁);发生于阑尾穿孔腹膜炎术后8例,上消化道穿孔术后6例,外伤性肠破裂术后3例,直肠癌Miles术后2例,结肠癌穿孔术后1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后2例,左卵巢巨大囊肿行左附件切除术后1例.术后第2~4天肛门排气或排便,术后5~11 d(平均6 d)出现肠梗阻症状,腹部X线立位摄片均可见气液平面.
作者:夏龙飞;齐志伟;章平社;梁博卿;卢爱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前列腺增生与高血压都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约40%合并高血压[1],有关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前列腺手术后高血压的变化情况尚未见报道.本文回顾分析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76例行前列腺手术后血压变化情况.
作者:马登扬;陈挺;林连祥;张宝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正畸治疗的目标之一是获得理想的咬合关系.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正畸治疗效果,上下颌牙量的比例不调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Bolton[1]于1958年提出了Bolton's指数概念,为诊断和确定治疗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研究对早期恒牙(牙合)的Bolton指数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帮助.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孙福财;张秀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