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双通道靶控输注与异氟醚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徐春红;李军;张旭彤;苏尔瞻;连庆泉

关键词:瑞芬太尼, 异丙酚, 双通道, 靶控输注, 异氟醚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资料与方法, 临床可行性, 药物滥用, 选择年龄, 吸人麻醉, 听觉异常, 体重指数, 麻醉方式, 静脉麻醉, 功能障碍, 术探讨, 过敏史, 重心, 嗜酒
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价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双通道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可行性,并与异氟醚吸人麻醉比较,为此类手术探讨更合理的麻醉方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年6月至2006年1月选择年龄25~55岁、性别不限、ASAⅠ~Ⅱ级择期LC术60例,体重指数<30,均无嗜酒史和药物滥用史,无阿片及异丙酚药物过敏史,无听觉异常,无严重心、肺、肝、肾等功能障碍.随机分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双通道(TCI)组和异氟醚组,每组30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道间质瘤22例的诊断与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GIST)远比平滑肌肿瘤多见,是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质的以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为主要成分的间叶性肿瘤[1].本科1998至2005年诊治GIST 2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于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醋酸作用后宫颈直视筛检宫颈癌的临床意义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估计年发病18万,且呈年轻化趋势.要改善宫颈癌患者预后,提高存活率的关键要从宫颈癌的筛检工作做起,进行干预、治疗、阻断[1].醋酸作用后宫颈直视(visual inspection after acetic,VIA)作为一种操作简单、比较有效的筛检手段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对VIA在宫颈癌筛检中的临床实用价值作初步评估.

    作者:王虹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药物流产逐渐被孕妇所接受,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药物流产)已广泛用于临床,但是有不全流产率高、出血量多和出血时间长的缺点.近几年,作者在用米非司酮和索米前列醇流产时配伍紫草、益母草等(以下简称中西药结合流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程芙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45例穿刺置管治疗心包积液的观察与护理

    心包穿刺置管间断抽液的方法治疗心包积液因其安全方便有效,近年来已在临床开展应用.本院2001年2月至2005年8月,Seldnger法穿刺置管治疗心包积液45例,现着重就护理心得作一报告.1 临床资料

    作者:张小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MS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近几年来,我国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较快增长,对高危人群的频繁筛查可以提高该疾病的早期检出率.临床常用的HCC诊断方法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检测以及超声、CT、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等.Bialecki等报告,在HCC的诊断方法中,肝活检的敏感性优于无创诊断技术,尤其是对于直径较小的肿瘤.肝脏穿刺活检术(简称肝穿术),是目前普遍采用诊断肝病的方法,通过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免疫组化、电镜检查,能够明确肝组织的基本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本科自2004年起对68例影像上难以诊断的肝脏小结节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MSCT)立体定位行肝穿刺活检术,现探讨其在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朱剑锋;陈文辉;王楚雄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7例术中胆管损伤原因分析及其处理探讨

    胆管损伤是肝胆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处理困难,为难治性胆道疾病.1995年至2005年,本科作肝胆手术1956例,发生胆管损伤27例,其中术中即时发现并得到及时处理20例.现着重分析术中胆管损伤原因及探讨处理方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19~68岁(中位年龄44岁).手术病种:急性胆囊炎3例,慢性胆囊炎17例;合并胆囊结石18例,胆囊息肉2例.手术方法:开腹胆囊切除术1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例.胆管损伤部位和类型:肝总管和胆总管交界处10例(50%),肝总管4例(20%),胆总管3例(15%),左、右肝管汇合部2例(10%),右肝管1例(5%);胆管横断伤10例,胆管壁损伤8例,胆总管下端贯通伤1例,胆管钛夹夹闭1例.

    作者:牟莉;金晓波;钟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胸腰椎CD2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本院共做胸腰椎CD2内固定术32例.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18~69岁(平均42.94岁).损伤节段:T123例、L1 12例、L24例、L34例、L43例、T12L11例、L1L23例、L1L2L31例、L1L31例.高处坠落伤18例,交通伤6例,其它伤8例;屈曲压缩型19例,爆裂型10例,骨折脱位型3例.脊髓神经功能受损:B级2例,C级4例,D级10例,E级16例.受伤后至手术时间,24 h内1例,~7 d 29例,~10 d 2例,平均4.28 d.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单纯骨折复位CD2内固定术12例,经椎板间、横突间、椎体间或经椎弓椎体内植骨+CD2内固定术14例,椎管减压+植骨+CD2内固定术6例.手术顺利,术后效果良好.

    作者:周武英;潘群英;孙兰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00例哮喘患者使用气雾剂方法治疗调查分析

    哮喘是特异体质的人群在吸入或接触致敏原后发生的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采用气雾剂吸入疗法具有所需药物剂量小、作用直接迅速、作用强而全身副作用小等优点,而正确使用定量型气雾剂是保证疗效的关键.作者对100例哮喘患者就定量型气雾剂使用的方法作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PVP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22例.结果 术后随访6~15个月,背部疼痛均消失或明显缓解.结论 PVP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创伤小、操作简便,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特别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姚志宏;李青忠;王君;杨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氧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COPD患者的病理改变大多属不可逆,抗感染、舒张支气管等治疗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效果不理想.根据近10年国内外的一系列研究资料表明,长期氧疗(LTOT)是COPD缓解期治疗的一场革命.LTOT在欧美国家开展较为普遍,受经济和技术条件影响的我国仍未得到COPD患者的普遍接受.目前认为在缓解期动脉血氧分压(PaO2)<55 mmHg(7.3 kPa)或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88%的COPD患者,以及有明确夜间低氧血症和运动性低氧血症的COPD患者均是LTOT的指征.作者就LTOT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张继礼;周华娟;刘明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TXA2和PGI2的影响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UT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血栓素(TXA2)和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PB择期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UTI 1.2万U/kg稀释于10 ml生理盐水中和等量生理盐水中,一次性加入CPB预充液中,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主动脉开放30 min(T2)、术毕(T3)及术后6h(T4)4个时点,抽取桡动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XB2/6-keto-PGF1α浓度.结果 CPB后两组患者T2、T3、T4血浆TXB2、TKG 6-keto-PGF1α浓度均较T1浓度增加(P<0.05),但实验组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6 h TXB2、6-keto-PGF1.浓度己降到或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 血浆TXA2和PGI2比值升高,可能是CPB后肺损伤的机制之一.乌司他丁对CPB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抑制TXA2/PGI2比值升高有关.

    作者:林学正;周春莲;林仙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间歇疗法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112例疗效观察

    随着糖尿病(DM)和肺结核患病率的上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病人亦增多,当前临床治疗以结核病短程化疗方案为主,并取得83.6%的治愈率[1,2].有关间歇疗法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报告少见,作者试图了解本疗法的治疗效果,以评价其在肺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现将本科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11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莹;杨年忠;郑丽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前列腺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1].此项治疗方法具有痛苦少、见效快、安全性高的特点,但是术后有出血、尿失禁、尿路感染、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因而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本院2001年至2005年,对24位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了前列腺支架植入术,现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祝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格列酮类与胰岛素抵抗

    噻唑烷二酮(格列酮)类是对胰岛素抵抗(IR)的靶组织的有效药物,格列酮(GTS)类是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P-γ)高度选择性的激动剂,由于激活PPAP-γ,GTS调控多种蛋白质的基因转录及翻译[1].吡格列酮及罗格列酮是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可的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药物,GTS具有治疗IR的潜能,因而对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血管病(CVD)及T2DM有预防及治疗作用,并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及其他由IR引起的后果.

    作者:童钟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尿微量蛋白及血红蛋白测定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甚至其他系统疾病终末期的共同转归.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和神经体液等因素的影响,心衰患者肾功能损害和贫血较为常见,微量蛋白(MA)和血红蛋白(Hb)是反映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本文研究心衰患者MA及Hb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孙峰华;方铁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由于广谱抗菌药的广泛应用,使医院感染日趋严重,耐药菌株型的增加,导致临床选用抗菌药物也越来越困难.掌握院内感染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延缓细菌的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共43487例病人出院,发生院内感染2030例,以痰、尿、大便、脓、血及分泌物作标本.

    作者:徐丽英;陈海泉;李国雄;朱美珍;吴爱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自体疣植入术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2002年11月至2005年5月,作者使用自体疣植入后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及维胺脂VE乳膏外擦的三联疗法治疗扁平疣19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0例均为皮肤科门诊确诊的扁平疣患者,其中男74例,女116例,年龄15~45岁,病程1个月至3年.皮损主要发生于面部、手背及前臂等处.排除:(1)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伴有肝、肾等严重内脏疾病的患者;(3)近一个月内接受过抗病毒及维甲酸药物治疗者;(4)对治疗药物过敏者;(5)不依从治疗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病例.

    作者:鲍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内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ONV发生的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主要观察不同气腹压力对LC术后PONV发生情况的影响.

    作者:郑旺福;雷李培;樊理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异丙酚和氯诺昔康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观察

    单纯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施行人工流产术,麻醉深度难以控制,过浅表现肢体不自主扭动,过深则表现血压下降.为此,作者于2004年3月至2006年5月在异丙酚诱导前15 min先给予氯诺昔康肌注,然后再开始异丙酚静脉诱导,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占晓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为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作者将本院ICU 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间,符合条件的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赟华;陈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