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全
黄疸多见于黄疸型肝炎,由于胆汁不循常道而侵入血分,外溢体表所致。以巩膜、皮肤、小便色黄为主要表现,多因湿热内蕴所致,治疗以清热利湿为常法。以黄色鲜明如橘子色为阳黄。按阳黄论治,亦有不效者。
作者:袁昌华;靳维芬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分析原发性肝癌中医不同证型与其相关的某些客观化指标,包括相关免疫指标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GGT)、L-乳酸脱氢酶(LDH),常规肝功能检测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蛋白/球蛋白(A/G)、总胆红素(TBIL)、肝脏吲哚氰绿滞留率(ICG)、凝血酶原时间(PT),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自然杀伤细胞(NK)、淋巴细胞转化率(LBT)、T细胞亚群等关系,寻找对中医辨证分型有诊断意义的客观化指标。结果揭示不同证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的指标是AST、ALB、TBIL、PT、ICG、NK、CD4;对肝癌辨证分型有显著作用的相关性指标是ALB、TBIL、NK、CD4。
作者:林丽珠;蓝韶清;周岱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人体眼、耳、口、鼻、前阴、后阴诸窍与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生理关系和病理影响。近年来,笔者根据李东垣“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的立论,采用补中升阳泄热法治疗一些用常规疗法难以取效的九窍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择例介绍于下。
作者:周海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陈纪藩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将陈教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和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林昌松;刘晓玲;关彤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以具有补肺固表、补中益气、滋阴助阳、活血化瘀作用的养肺宁矽合剂治疗尘肺(矽肺、石棉肺)70例,观察3个疗程(90天)。结果临床症状改善,细胞免疫(CD4、CD8、CD4/CD8、NK细胞)改善,血清铜蓝蛋白(CP)下降;致纤维化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6(IL—6)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加抗氧化剂后双链DNA剩余率改善以及一氧化氮(NO)升高。比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提示养肺宁矽合剂治疗尘肺有较满意疗效。
作者:崔永联;王鑫君;王育学;秦筱梅;尹衍玲;许泽春;王跃进;吴凤霞;徐爱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为了观察参麻益智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将68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参麻益智胶囊,对照组用西药喜得镇,采用双盲双模拟法给药。结果参麻益智胶囊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智能量表积分,改善患者记忆认知功能,恢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部功能活动状态。其中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参麻益智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疗效肯定,在观察中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罗增刚;周文泉;高普;崔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徐长卿,辛温,归肝胃经,功效为祛风止痛止痒。临床上多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等各种痛证。笔者在临床偶然发现其有止咳平喘之功效,且每遇哮喘病人加用之,屡获效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世章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皮肤原位癌性溃疡,是指尚未发生转移的原发性皮肤癌所形成的溃疡,临床常见于基底细胞癌和鳞状上皮细胞癌。周围隆起、中央凹陷是由浅表皮肤组织器官原位癌导致的坏死崩溃溃疡创面的基本特点。笔者以液氮冷冻配合中药祛腐生肌外治法为主,治愈2例,现报道如次。
作者:黄诗通;黄东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腔隙性脑梗塞,属于中医“中风、中经络”范畴。本病发病率高,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基本病因是持续性高血压、微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等。由于是深穿支微小动脉的梗死,侧支循环难以建立,所以使梗死区动脉再通难以实现。因此预防基本病因、改善症状是治疗本病的根本途径。笔者在随同周仲瑛老师临证期间,每见中风患者渐获良效,遂对此病的认识略具雏型,现概述如下。
作者:王敬卿;叶丽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探讨保己平汤对肝性胃肠功能不全患者(HGID)的治疗效果。对住院治疗的Ⅲ~Ⅳ级HGID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降酶、退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保己平汤。结果:经过5周的治疗与观察,治疗组HGID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改善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提示保己平汤对HGID有较好的佐治作用。
作者:石中顺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认为,颈椎病多与痰湿及风邪闭阻经络密切相关,治当祛痰通络,活血散风。首先颈椎病的起病缓慢,多与伏案劳作、颈椎姿势不正等职业劳损因素密切相关,即使有外伤病史也是继发于外伤。由于劳损或其他继发因素使颈部气血循行不畅,复又感受风寒湿邪闭阻经络而发病。从局部的病理变化而言,劳损和风寒湿邪都会引起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无菌性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液渗出。而这些充血水肿炎性渗出,正是中医所说的津液代谢失调。津液有滋润濡养的功能,能滑利筋骨濡养脑窍。津液的代谢输布障碍就会导致水液停滞、出现痰饮。痰饮无所不至,痰在筋骨可致筋骨疼痛、肢体麻木,痰阻经络可致半身不遂,痰饮上犯于头,可使眩晕昏冒。
作者:王衍全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徐长卿,性味辛温,有祛风止痛、活血利尿、解毒消肿功效,笔者根据其有祛风解毒、活血作用,在治疗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的不育不孕患者过程中,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重用徐长卿30g,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究其机理,笔者认为AsAb阳性患者,中医属血中有风毒所致。选用既入血分又有祛风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徐长卿正可中的。西医药理认为,徐长卿具有激素样作用,能刺激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并增强其作用,因而可抑制免疫反应;同时其有改善血循环、消炎作用,对于炎症所致的AsAb阳性可加速发挥消除作用。
作者:杨大坚 刊期: 2001年第08期
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复杂,以往研究表明,银屑病患者免疫功能紊乱,补体被活化。为了探讨补体活化与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我们于1993~1994年对银屑病患者血清中补体3的活化裂解片段补体3a(C3a)和补体4的活化裂解片段补体4a(C4a)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爱明;苗登顺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血证,是指血不循经,或自九窍排出,或渗溢于肌肤,包括各个部位的出血性病证。《金匮要略》、《伤寒论》中,对血证的分类、病机、证治、治禁和预后等均有详尽的论述,且有效地运用于临床。现将血证归为三大类如下。
作者:张工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笔者从医30余载,应用清热除湿法治疗因湿热之邪引起的干燥综合征1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例1:麦某某,女,40岁,1991年8月4日初诊。主诉:双足跟痛已5年余。晨起足跟疼痛,不能着地,逐渐加剧,导致用脚尖跛行。X线摄片示:足底跟骨未见明显异常。经多种治疗,未见显效。舌红苔白,脉细。辨为阴虚,络脉瘀阻,治宜养阴通络。取穴:风池、太溪双侧,每日1次。以1~1.5寸毫针先刺风池,进针约1寸深,针下有沉重感,行捻转补法,意使针感向下传导,并嘱患者用足跟在地板上搓动产生热感,留针约3~5分钟。取针后,再取太溪,行捻转补法,留针3分钟,针感要向痛处传导。针2次后,痛即减轻,10次痊愈。翌年随访,未见复发。
作者:陈三才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中医方剂据有关记载达10余万首,临床有效并被广泛应用的也有数百首。这些有效方剂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阐释和发展方剂配伍理论,指导创新复方中药的研制,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使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是中医研究面临的大挑战。本文拟通过对方剂配伍理论的发展历史、方剂配伍理论现状的考察来探讨方剂配伍理论研究的相关问题。
作者:王阶;衷敬柏;王永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笔者以徐长卿为主药,参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基本方为:徐长卿15g,柴胡10g,天花粉12g,当归12g,桃仁10g,红花8g,穿山甲12g,生甘草5g,赤芍10g,白芍10g。如躯干部神经痛者,选加郁金12g,醋炒延胡索12g;三叉神经痛者,选加川芎10g,蜈蚣12g;阴虚内热者,选加生地黄12g,牡丹皮10g;湿邪未净者,选加苍术10g,茯苓12g。每日1剂,水煎温服。共治疗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37~78岁,病程1~18个月。经过3~6周的治疗,结果治愈13例,显效6例,无效2例。
作者:沈之曾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古人用徐长卿以祛风化湿、治痒、止痛,主治胃痛、牙痛、风痹、寒痹、湿痹、跌打损伤、皮肤湿疹、荨麻疹等。此药在江、浙等地常见。笔者随先父陈治良在无锡行医时,常用此药治疗以下病证。
作者:陈鼎祺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为了观察研究中药癫痫散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应用癫痫散添加、开放性自身对照法,观察难治性癫痫50例,观察时间12~24周。结果12周末,显效22例(44%),有效8例,总有效率60%。16~24周获类似的结果。癫痫散对各型癫痫发作均有较好效果,对全身强直痉挛性发作(GTCS)、失神发作(Abs)和Lennox-Gastaut Syndrom(LGS)疗效更佳,脑电图(EEG)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变化。表明癫痫散对各型癫痫发作均有较好效果。
作者:路辉;王炎焱 刊期: 200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