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乐生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尤其是累及关节面的骨折仍是治疗上的一个难题.作者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不佳者,采取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27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曹铨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与抗肿瘤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188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FIB含量,1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 恶性肿瘤组FIB含量(5.05±1.12)g/L较健康体检组(2.91±0.87g/L)显著升高(P<0.01).临床Ⅲ、Ⅳ期患者FIB含量(5.13±1.48g/L)显著高于Ⅰ、Ⅱ期(4.62±1.26g/L)的患者(P<0.05).治疗后有效的患者FIB含量(2.92±1.33g/L)较治疗前(4.85±1.36g/L)显著下降(P<0.01).无效者治疗前FIB含量(5.41±1.05g/L)与治疗后(4.85±1.26g/L,)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血浆FIB含量在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王玉斌;刘晓棠;陈文俊;傅益谋;孙红雨;张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创伤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多发生于青壮年,绝大部分以手术治疗为主,而采用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在基层医院占较大比例,钢板取出后发生再骨折,其发生率在1%~10%,它已成为临床骨科关注和需预防解决的课题,作者自1988年1月至2005年8月共收股骨钢板内固定取出再骨折1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锁坤;李建有;陈成冬;吴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为临床常见疾病,需要抗生素治疗.目前临床上的细菌性感染多依据经验治疗.作者分析了3年来本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对临床抗生素的选用提供参考.
作者:陈瑜;严建平;吕火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骨盆骨折是骨外伤常见的危重征,病情凶险,并发损伤多,病死率高.常因合并大出血休克,后腹膜巨大血肿导致腹内压增高而引起限制性通气困难,又常因继发肺部感染等原因而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发生,使病死率明显升高.
作者:吴军;汤蓉;王辉;潘哲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手术和麻醉操作皆可导致机体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康复.本研究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赵妙惠;廖丽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是引发社区感染和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其所致感染常以急性、化脓性为特征.以其引发菌血症而致的脓毒血症为严重.作者采用免疫捕获PCR法(Immunocaptured PCR,icPCR)检测S.aureus,即应用抗体包被微量PCR管免疫捕获阳性血培养瓶中的S.aureus,再用PCR法快速检测ssa基因和mecA基因,以期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地检测阳性血培养瓶中S.aureus的方法.
作者:周义正;李向阳;杨锦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影像学是无创伤性检查,有助于术前精确的了解内耳结构,还可以发现植入的禁忌证,对耳蜗电极植入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如下.
作者:刘国钧;黄加云;倪丽艳;高金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院妇科2004年12月至2006年9月共完成腹腔镜各类手术410例,其中腹腔镜下多脏器切除术1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祥林;肖丹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心肺复苏(CPR),尤其脑复苏是急救医学中的难题.目前我国尚无统一规定院前急救操作规范.2003年后本科强化普及急诊直视气管插管,使心肺脑复苏(cardiac-pulmom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效果有了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连辉;田春泉;吴存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逐渐增高,而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约占60%.本院自2003年来应用紫杉醇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1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继洪;潘月龙;王建;张玮;陈雪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胰腺不同性质囊性病变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横向对比32例胰腺常见不同性质囊性病变CT特点.所有病例均经CT平扫,23例于平扫后行增强扫描.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结果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5例,粘液性囊腺瘤3例,囊腺癌3例,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2例胰腺真性囊肿,18例假性囊肿.结论 真性或假性囊肿结合病史,诊断不难;而浆液或粘液囊腺瘤与囊腺癌容易相互误诊,应仔细分析其CT表现特点.
作者:周胜法;方必东;许崇永;程建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导痰汤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SH模型,以导痰汤低、中、高剂量分别进行干预,然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计算肝指数,观察肝组织脂肪变性及炎症活动度,并查血清学指标ALT、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C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 与空白模型组相比,各剂量治疗组大鼠肝指数明显降低(P<0.05),血清ALT及TG、TCH、LDL-C也有显著降低(P<0.01-P<0.05),但HCL-C无明显变化(P>0.05),能够升高肝组织SOD活性(P<0.01~P<0.05),降低MDA含量(P<0.05),血清TNF-α含量显著减少(P<0.01),且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各治疗组大鼠肝脏炎症活动度也显著改善(P<0.05),但量效关系不明显.结论 导痰汤有明显防治NASH作用,其机制在于减轻脂类在肝脏的积聚,缓解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等作用有关.
作者:应豪;陈汉诚;李凌;周文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可以累及关节、肾脏、浆膜表面和血管壁,主要发生于青年女性,也可见于儿童.血管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本病变之一,大约有50%[1]以上的SLE患者出现血管炎的表现,血管病变多累及小血管,而中等大小和大血管受累者较为少见.
作者:张昕;黄李法;宋欣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肉芽肿性疾患,多为节段性病变,好发于小肠末端及邻近结肠,且可累及胃肠道各个部位.作者对1996年9月至2006年9月以来收治的30例克罗恩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认识.
作者:余飞龙;黄频;张文婷;楼望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易误诊,病死率极高,可达60%~80%[1].本院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诊治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建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院1997年7月至2006年6月外科手术治疗70岁以上的直肠癌病人76例,将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70~85岁,平均77.6岁,其中>80岁12例.
作者:童国俊;张贵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桥本甲状腺炎(HT)又称桥本病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FIE)已逐渐受到病理和外科医师的关注.
作者:郦秀芳;张春丽;张海勇;骆丽青;胡孟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作者自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对3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患者行分区性(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不行全颈清扫,根据原发病变设计手术方案,仅清扫区域淋巴结,在清扫淋巴结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损伤,能更有效保留患者的外观及功能.
作者:袁旦平;毛大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针对垂体后叶素与催产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60例,分两组,每组各30例.
作者:张菁云;傅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