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颞骨影像学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

刘国钧;黄加云;倪丽艳;高金建

关键词:颞骨, 影像学, 人工耳蜗植入术, 无创伤性检查, 内耳结构, 电极植入, 禁忌证, 评估
摘要:影像学是无创伤性检查,有助于术前精确的了解内耳结构,还可以发现植入的禁忌证,对耳蜗电极植入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胆囊胆管瘘11例报告

    随着胆道手术的普遍开展,作为Mirizzi综合征中的胆囊胆管瘘,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易误伤胆管,如处理不当,会产生不良后果,作者等医院手术治疗11例,报告如下.

    作者:高文庆;陆松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观察

    妇科腹腔镜由于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应用.作者自2005年2月至2006年4月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复合强效镇痛药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TIV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并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

    作者:卢子会;黄自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0.25%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外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疗效

    作者自2002年7月至2006年10月采用外周神经刺激仪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中男64例,女32例;年龄5-11岁;体重15~48kg;AsA Ⅰ~Ⅱ级.

    作者:郑海琳;蔡迎迎;朱学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分析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与抗肿瘤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188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FIB含量,1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 恶性肿瘤组FIB含量(5.05±1.12)g/L较健康体检组(2.91±0.87g/L)显著升高(P<0.01).临床Ⅲ、Ⅳ期患者FIB含量(5.13±1.48g/L)显著高于Ⅰ、Ⅱ期(4.62±1.26g/L)的患者(P<0.05).治疗后有效的患者FIB含量(2.92±1.33g/L)较治疗前(4.85±1.36g/L)显著下降(P<0.01).无效者治疗前FIB含量(5.41±1.05g/L)与治疗后(4.85±1.26g/L,)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血浆FIB含量在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王玉斌;刘晓棠;陈文俊;傅益谋;孙红雨;张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重症胰腺炎动脉灌注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31例行介入治疗的重症胰腺炎病例为实验组,同期34例未行介入治疗的重症胰腺炎病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在诊断明确后24h内行动脉内微泵施他宁针等持续灌注,视病情3~9d拔鞘管.结果 介入治疗组在腹痛缓解时间、腹膜炎体征消失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结论 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介入治疗在缓解病情、缩短住院日、改善预后方面效果明显,可积极开展.

    作者:程瑾;叶志伟;陈春晓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患者的麻醉管理

    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是严重的新生儿期消化道畸形,发病率约为1/3000[1].作者自1995至2006年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患者13例,现将麻醉管理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严海雅;叶松;余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指尖断指再植疗效分析

    指尖是甲根以远的部分,易受损伤,指尖部缺损后不仅影响手指功能,而且外形亦遭破坏,病人心理影响大,因而指尖受伤离断,再植要求较强烈.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指尖断指再植也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作者:付秀文;杨树清;林文行;苏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肺隔离症9例115床分析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因其少见,且临床表现不一,易误诊.现将本院自1998至2006年经手术确诊的9例患者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何一兵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龄直肠癌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本院1997年7月至2006年6月外科手术治疗70岁以上的直肠癌病人76例,将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70~85岁,平均77.6岁,其中>80岁12例.

    作者:童国俊;张贵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7例复发性翼状胬肉行新鲜羊膜移植术效果观察

    作者自2001年12月至2005年12月,对17例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加新鲜羊膜移植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17眼),其中男5例,女12例;年龄40~85岁;均为复发性,胬肉均已侵及瞳孔;术后随访2~4年.

    作者:雷土根;周小玲;章剑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胃肠间质瘤8例诊治分析

    随着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概念的提出和人们认识的加深,GIST作为一种少见疾病受到重视.本院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8例GIST患者,并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雪花;张镇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老年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指标探讨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常由于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感染等诱因而发生肾功能损害,如何对早期肾功能损害作出诊断,从而早期治疗,是临床非常关注的问题.

    作者:滕鸿;李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保护性回肠造口在直肠癌超低位吻合术中的应用

    随着吻合器的应用,低位直肠癌行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保肛的患者越来越多,但术后吻合口漏仍是主要并发症之一.有文献报道,在吻合口距肛缘5cm下吻合口漏发生率在5%~19%,隐性漏可高达60%.

    作者:潘英辉;黄樟生;苏峰;钟文亮;陈贵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口服硝苯吡啶引起尿量明显增多患者的护理

    硝苯吡啶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可引起周围血管张力下降,致血压下降,冠脉供血增加,并抑制心肌收缩,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肌需氧量;它在体内作用快,吸收率达90%,15min起效,20min作用达到高峰.

    作者:杨可;何茉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浆皮质醇和血糖的影响

    手术和麻醉操作皆可导致机体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康复.本研究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赵妙惠;廖丽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脑室内出血1例报道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可以累及关节、肾脏、浆膜表面和血管壁,主要发生于青年女性,也可见于儿童.血管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本病变之一,大约有50%[1]以上的SLE患者出现血管炎的表现,血管病变多累及小血管,而中等大小和大血管受累者较为少见.

    作者:张昕;黄李法;宋欣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生率近年呈上升趋势,作者自2003年5月至2006年6月以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和蛋白非酶性糖基化,具有抑制蛋白非酶性糖基化作用的葛根素治疗早期DN50例,发现葛根素减少蛋白尿,改善血流变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作者:蒋忠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弥可保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突发性耳聋是耳科的一种常见病,目前关于突发性耳聋的病因机制一直存在争议,现今尚无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案.本科于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间采用大剂量的弥可保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兰;王翰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隐匿性腕骨骨折的诊断分析

    腕骨骨折多数为舟骨骨折和大多角骨,在大多数情况下X线足以完成对腕骨骨折的确定诊断.但由于腕骨间存在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关系,对于腕骨微小骨折、隐匿性骨折,仅以X线平片诊断容易发生漏诊,特别是急诊状态下,或复合伤患者,常导致诊断延迟,从而影响治疗结果.

    作者:宣晓国;丁坚;陆男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国产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作者以厄贝沙坦作为对照,观察国产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玎;马丽萍;赵明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