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美;汪俊美
作者自198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Mifizzi综合征30例,占同期胆囊结石0.9%,与文献报道的0.7%~1.1%相似[1],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飞海;徐鲁白;郑志强;许家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老年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是严重心肌缺血综合征.易发展为心肌梗死或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现认为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1].研究证明:新一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具有较强的抗心肌缺血、降低心力衰竭和实验性心肌梗死后炎症因子浓度的作用[2].
作者:何伟明;严静;周庆余;彭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肉芽肿性疾患,多为节段性病变,好发于小肠末端及邻近结肠,且可累及胃肠道各个部位.作者对1996年9月至2006年9月以来收治的30例克罗恩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认识.
作者:余飞龙;黄频;张文婷;楼望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上接第6期)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潜能,并可进行自我更新,并促进损伤脊髓修复[16].在体外培养中加入适当的生长因子或基质后,NSCs可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移植到CNS后,亦可分化为神经细胞并与宿主细胞间形成功能性突触[17],移植到损伤的脊髓可以保护脊髓[18].
作者:俞锦清;谢丽丽;陈智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31例行介入治疗的重症胰腺炎病例为实验组,同期34例未行介入治疗的重症胰腺炎病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在诊断明确后24h内行动脉内微泵施他宁针等持续灌注,视病情3~9d拔鞘管.结果 介入治疗组在腹痛缓解时间、腹膜炎体征消失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结论 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介入治疗在缓解病情、缩短住院日、改善预后方面效果明显,可积极开展.
作者:程瑾;叶志伟;陈春晓 刊期: 2007年第07期
1999年7月至2006年7月,本院对325例因梗阻性黄疸、急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胆管胰腺肿瘤、胆管结石、术后胆瘘、术后胆管损伤等患者施行了经内镜胆管引流术,成功30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急性心肌梗死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人们健康.介入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要重手段之一,但是,相关血管内的大量血栓及由此引起的远端血管栓塞严重影响介入治疗的效果[1,2],作者自2003年3月至2005年6月期间应用带远端保护装置的血栓吸附系统对1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地进行血栓吸附及冠脉介入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钱琳艳;胡雪烈;屈百鸣;车贤达;俞坚武;邵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是严重的新生儿期消化道畸形,发病率约为1/3000[1].作者自1995至2006年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患者13例,现将麻醉管理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严海雅;叶松;余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针对垂体后叶素与催产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60例,分两组,每组各30例.
作者:张菁云;傅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茶多酚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膀胱癌细胞系T24经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处理后对细胞生长以及PTE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茶多酚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加入0、50、100、200、400μg/ml茶多酚的T24细胞抑制率分别为0%、11.2%、33.4%、36.9%、67.5%.流式细胞仪直方图上可见亚二倍体峰,癌细胞出现凋亡,凋亡率分别为6.8%、25.1%、28.6%、36.6%、41.1%;同时,随茶多酚作用浓度的增加,出现G1/S阻滞细胞逐渐增多,细胞分裂增殖指数(PI)降低;而细胞PTEN蛋白表达水平由(37.66±0.49)逐渐增加至(163.92±3.36)(P<0.01).结论 茶多酚对T24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TEN蛋白表达影响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PTEN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具有逆转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作用.
作者:应荣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MJOA)病变发展的不同阶段,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软骨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及在组织中的定位.方法 8只山羊分为4组.首先采用1%胶原酶注射山羊关节腔,建立TMJOA动物模型.注射胶原酶后第2、4、12、24周,分别处死2只动物.免疫组化法检测iNOS在TMJOA关节软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无iNOS表达,各实验组在软骨组织中均有iNOS表达.病变中期iNOS表达强烈,提示NO与软骨的破坏有关.在病变后期,iNOS的表达逐渐变弱.结论 iNOS在TMJOA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鹏;王大章;高占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骨盆骨折是骨外伤常见的危重征,病情凶险,并发损伤多,病死率高.常因合并大出血休克,后腹膜巨大血肿导致腹内压增高而引起限制性通气困难,又常因继发肺部感染等原因而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发生,使病死率明显升高.
作者:吴军;汤蓉;王辉;潘哲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跖、趾骨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7%[1].治疗方法较多,其中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因固定可靠,临床上已有应用.本院自2003年3月起收治19例,报道如下.
作者:钱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尤其是累及关节面的骨折仍是治疗上的一个难题.作者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不佳者,采取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27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曹铨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指尖是甲根以远的部分,易受损伤,指尖部缺损后不仅影响手指功能,而且外形亦遭破坏,病人心理影响大,因而指尖受伤离断,再植要求较强烈.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指尖断指再植也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作者:付秀文;杨树清;林文行;苏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腕骨骨折多数为舟骨骨折和大多角骨,在大多数情况下X线足以完成对腕骨骨折的确定诊断.但由于腕骨间存在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关系,对于腕骨微小骨折、隐匿性骨折,仅以X线平片诊断容易发生漏诊,特别是急诊状态下,或复合伤患者,常导致诊断延迟,从而影响治疗结果.
作者:宣晓国;丁坚;陆男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作者自2001年12月至2005年12月,对17例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加新鲜羊膜移植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17眼),其中男5例,女12例;年龄40~85岁;均为复发性,胬肉均已侵及瞳孔;术后随访2~4年.
作者:雷土根;周小玲;章剑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作者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阿托品中毒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1年9月至2005年9月本院35例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9~76岁.
作者:张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随着吻合器的应用,低位直肠癌行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保肛的患者越来越多,但术后吻合口漏仍是主要并发症之一.有文献报道,在吻合口距肛缘5cm下吻合口漏发生率在5%~19%,隐性漏可高达60%.
作者:潘英辉;黄樟生;苏峰;钟文亮;陈贵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在常规CT下发现肋骨骨折不难,但定位是第几肋骨骨折比较困难.作者自2005年1至8月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定位肋骨骨折[1],取得较为肯定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志强;吴小昌;陈竹荣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