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王文霞;王冰

关键词:脑梗塞, 血栓心脉宁,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血栓心脉宁胶囊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脑梗塞患者,包括急性期及恢复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0例.基础治疗给予肠溶阿斯匹林、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静滴.治疗组加用血栓心脉宁胶囊,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治疗前后统计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血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更明显.结论:血栓心脉宁胶囊配合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更佳.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改变的研究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改变及胃肠舒的治疗作用.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36例,随机分为一组口服胃肠舒;另一组口服贝络纳.于治疗前后进行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检测.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组患者MMC的Ⅰ相时间较正常人明显延长,Ⅲ相时间较正常人明显缩短、收缩波幅较正常人显著降低(P<0.05);但Ⅱ相时间较正常人无明显差异.胃肠舒组和贝络纳组治疗后MMC出现Ⅲ相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延长、收缩波幅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而Ⅰ相、Ⅱ相持续时间虽较治疗前缩短,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显示,胃肠舒能改善FD患者的MMC,其中尤其于改善Ⅲ相持续时间和收缩波幅明显.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明显的胃动力障碍,胃肠舒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MMC,且无明显副反应,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个有效方剂.

    作者:周红;钟毅;钟灵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探析

    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是乙肝病毒(HBV)感染后的一种主要肝外病变[1].常是乙肝病毒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引起免疫性炎症.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HBV感染可与多种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相关,除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膜型肾病(MGN)、膜增生性肾炎(MPGN)、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外,IgA肾病(IgAN)、狼疮肾炎(LN)也被认为可能与HBV感染有关[2].

    作者:赵燕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炭药源流论

    从文献考证入手,以唐、宋、明、清四个朝代之炭药应用为主线,详述了炭药的发展特点,考稽探讨了炭药的发展源流.

    作者:崔箭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苍龙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因其反复发作,病程长,不容易根治,给病者带来很大痛苦,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各家阐述莫衷一是.笔者在专科门诊中应用苍龙汤治疗本病,获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丽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不同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190例早期异位妊娠随机分4组,其中A组(单纯用中药)30例,B组(单纯用氨甲喋呤MTX,两种给药方法)60例,C组(单纯用米非司酮)30例,D组(中药加氨甲喋呤或米非司酮)70例.对4组资料进行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比较.结果:A组治愈率63.33%,B组中B 1组治愈率83.33%,B 2组治愈率73.33%,C组治愈率46.67%,D组治愈率87.14%.其中以B 1组副作用大.结论:不同方法对异位妊娠治疗均有效,但在临床观查中,中药加氨甲喋呤或米非司酮治疗更为有效些,且副作用更小.

    作者:曾莉;黄桂珍;包晓武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药流不全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进行药物流产是计划生育失败的补救措施.由于该方法相对于人工流产来讲,痛苦较小,所以较容易被患者接受.但文献报道其不全流产发生的机率在27%~83%之间.长期反复的出血及清宫手术的实施都将为患者带来身心两方面的严重痛苦.笔者运用中医理论,对药流不全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冉青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乾坤丹5号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将65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糖尿病基础上,治疗组35例用乾坤丹5号治疗,对照组30例用西药吗丁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马国海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胸痹心痛病机新论

    从历代医家论述入手,提出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概念,并从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医学的临床表现、高危因素等多方面论述,指出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所在.

    作者:秦建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6例和西药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西医方法治疗,两组各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21%,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医药治疗,且有缓解临床症状快、疗效持久、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郑有光;付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三环自然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本院自1996年,引进宁波三环自然疗法研究所的三环自然疗法后,在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穴位注射、药灸、中药制剂内服的三环自然疗法,综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0例,并与62例干扰素治疗或拉米夫定治疗作对照,取得了较好疗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辨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6例

    运用云南省名中医孟如教授经验,将西医确诊的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辨为3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75%.

    作者:李广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中药治疗规律探讨

    通过检索中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文献报道,总结出临床较常见证型为肾虚肝亢型,治疗ADHD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依次有熟地、石菖蒲、远志、山茱萸、龙骨、牡蛎、五味子、山药、丹皮、龟板、茯苓、黄柏、枸杞,其为孔圣枕中丹及六味地黄丸的组成.可为进一步研制开发治疗ADHD的中药复方新药提供思路与参考.

    作者:赖东兰;陈晓刚;廖永洲;李宜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壮精合剂治疗男性不育症疗效观察

    采用江苏省名中医胥京生的经验方--壮精合剂对261例精液异常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应用精液常规分析综合积分法对其疗效作定量评价与分析比较.本组患者经过1~3个疗程治疗,精液质量明显改善,精液常规分析综合积分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配偶怀孕率为48.66%(127/261),总有效率为91.57%(239/261).结果:壮精合剂能促使精子质量和精浆明显改善和提高.

    作者:解月波;张保国;胥京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血栓心脉宁胶囊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脑梗塞患者,包括急性期及恢复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0例.基础治疗给予肠溶阿斯匹林、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静滴.治疗组加用血栓心脉宁胶囊,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治疗前后统计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血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更明显.结论:血栓心脉宁胶囊配合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更佳.

    作者:王文霞;王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65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眼科常见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尽管有自愈倾向,但病程较长.为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笔者于1999-2003年,应用中药逍遥散加减治疗本病65例,取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鸿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于经前3天开始空腹口服血府逐瘀胶囊,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3个疗程).结果:气滞血瘀证,寒凝气滞证,显效率分别为90.77%,68.57%.证型间疗效以气滞血瘀证显著优于寒凝气滞证(P<0.01).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在缓解痛经症状上作用迅速,显效快,对气滞血瘀所致的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有助于揭示其证的实质,指导临床治疗.是中医治疗EH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兹就近年来有关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作者:王庆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DHS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分析

    近几年,随着社会老龄化,股骨粗隆间骨折作为老年人常见的髋部损伤在不断增加,患者常伴有糖尿病,骨质疏松,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治疗的关键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科多采用DHS内固定的手术方法配合活血化瘀的中药内服,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翔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从湿论治疑难杂症的临床体会

    通过对部分病例治验的总结、分析,明确满意迅速的临床疗效提示从湿论治疑难杂症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从湿论治是否与从痰论治、从瘀论治一样成为治疗杂症的重要治则仍待临床验证.

    作者:丁敬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耳穴压籽配合中药心理疏导法治疗失眠110例

    1 临床资料本组11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5例,女65例;年龄小35岁,大61岁;病程短15天,长2个月.

    作者:张成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