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才;张启明
目的:探讨结合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的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模式.方法: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针对引起反复流产患者的病因,将患者主要分为内分泌异常型、免疫异常型、生殖道异常型、感染型、全身性疾病影响型、染色体异常型施以护理.结果:依据不同证型,有的放矢的实施护理,使患者明确了引起反复流产的根本原因、治疗措施、注意事项、预防保健方法,消除了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树立了再次妊娠的信心,提高了妊娠成功率.
作者:李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车前子因含丰富的粘液质成分,煎药时一直延用纱布包煎,以防糊化粘锅,为了确定车前子在煎煮过程中包煎与不包煎的溶出率,笔者做了简单的实验进行对比观察.现将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杜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颗粒剂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P-选择素(Ps)、血浆纤溶酶原活物-1(PAI-1)、C-反应蛋白(C-RP)、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脂水平的影响,并探讨Ps与PAI-1、C-RP、NO、血脂的关系,揭示化瘀祛痰颗粒剂治疗UAP的作用机理.方法:用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硝酸还原酶比色法等检测UAP 96例用药前后Ps、PAI-1、C-RP、NO及血脂水平.结果:①UAP各组Ps、PAI-1、C-RP、OX-LDL水平明显升高(P<0.05),NO水平明显降低(P<0.05);②Ps与PAI-l、C-RP、OX-LDL呈显著正相关,与NO)呈显著负相关;③化瘀祛痰颗粒剂组Ps、PAI-1、C-RP、OX-LDL水平明显降低(P<0.05),NO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纤溶机制、炎症反应、内皮功能失调及脂质过氧化在UAP的发生及发展中共同作用;化瘀祛痰颗粒剂具有抑制Ps激活,抑制PAI释放,抑制血管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作者:杨关林;王宇宏;刘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应激性溃疡,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危及病人生命.实施临床护理时如能在密切注视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瞳孔等生命体征变化外,密切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呕吐及大便的情况,进行合理的中西医护理,就能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笔者总结了我科自1995年8月-1998年3月,急性脑血管病33例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苏举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笔者以自拟硝黄洗剂治疗肛门瘙痒症8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本组86例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6~16岁29例,27~50岁31例,50岁以上26例;病程3个月~10年.均有肛门周围皮肤瘙痒、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的症状.肛门检查有痔疮、肛裂、肛瘘、结肠炎等原发病的53例,占61.6%,合并肛门皱襞肥厚及苔藓样变,肛周皮肤皲裂22例,占25.6%.
作者:董智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对古代医案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到对中医肾病及其证候重要的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和用药.根据中、西医学研究对象(人体)的一致性,寻找这些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和用药的西医学解释,发现与中医肾直接相关的西医学组织器官主要是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支配两系统的神经系统.另外,肾上腺、甲状腺、呼吸系统、耳、腰骶部的骨和软组织等也与中医肾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连才;张启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探讨了当代信息融合方法引入中医科研前沿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从证候到基因组的各类信息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点,前瞻性地提出中医科研中信息融合的运用方法及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作者:王米渠;翁洋;朱允民;丁维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三维疗法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门诊随机分组对照法,将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187例分为采用三维疗法(治疗组)95例和口服莫沙比利(对照组)92例,对两种方法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47例,有效4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56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71.74%,两组疗效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维疗法具有效率高,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操作方便等特点.
作者:杨楼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笔者以自拟复方苏芪合剂治疗脑血管病1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本组13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均经CT确诊.治疗方法:脑梗塞101例,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6h)行溶栓治疗,颅内压高者予脱水降颅压治疗.
作者:周安予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心舒颗粒,由黄芪、葛根、丹参等6味药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脉益肾等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葛根素为本制剂与功能主治相一致的活性成分之一.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方法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高岩红;王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对抽动-秽语综合征30例采用针刺配合加味二陈汤治疗,总有效率90%.提示针药合治、熄风祛痰能提高疗效.中医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曾红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针对五脏阴虚的泛化和阳虚的空白,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的学术思想,其结论是五脏均有阳虚证,阳虚各有特点:脾与胃作用是统一的,其阴虚和阳虚都只能有一个;肝肾阴虚以肾阴虚存在为前提,其它内脏的阴虚也是如此;肺阴虚和胃阴虚为非阴虚,应正名为肺津亏和胃津亏;五脏之阴虚只有一个,那就是真阴虚;阴虚发热有规律,血虚发热没有固定热型;只有牢牢地把握阴虚与津亏的界定、阴虚发热与血虚发热的鉴别,才能彻底走出五脏阴虚的辨证误区.
作者:孙其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用自拟中药腰痹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治愈率为90.5%,治疗后随访6~8个月,无1例复发.部分复查CT病例,均显示有影象学不同程度改善.提示该中药作为专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各证型.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晓声;曲桂香;张冶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胃切除后残胃排空障碍又称残胃排空延迟(DGE),发生率约为3%~4%.目前,对这一并发症缺乏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在1989-1998年临床工作中采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20例,取得了早期解除残胃排空障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海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通络助孕方对慢性炎症大鼠模型输卵管病理形态学和受孕率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机理.方法:用混合菌接种法制作大鼠慢性炎症动物模型,以不同剂量的通络助孕方和对照药妇炎康治疗后,观察用药前后光镜和电镜下输卵管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并追踪大鼠受孕情况.结果:通络助孕方和对照药能不同程度恢复模型大鼠输卵管病理形态学改变,并提高了受孕率.结论:模型大鼠输卵管组织呈慢性炎症表现,混合菌接种法可以成功制作大鼠慢性炎症模型;通络助孕方能改善输卵管结构和功能,从而对大鼠炎性不孕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赵广兴;王春田;马宝璋;李文杰;李海波;都广礼;袁家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心脑血管痉挛性疾病30例,其中以冠脉痉挛性胸闷、胸痛、心悸等为主者16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头晕等症者14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4~69岁;心血管病组男14例,女3例,脑血管病组男3例,女10例,血压在12.0/8.0~21.3/12.8kPa,心率加快者15例,减缓者4例,心率波动在54~110次.
作者:商洪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水痘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近年来,笔者以自拟土茯苓汤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小儿水痘4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名成;吕文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医理论认为,气和津液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1],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制约,关系十分密切.而高原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使人体的气与津液相对不足,这就使一些常见病在高原地区表现出独特的病机特点.
作者:王津慧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细胞因子的变化意义及通塞颗粒对其影响.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5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通塞颗粒.检测COPD治疗前后和健康老年人20例血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1β、IL-2、IL-6、IL-8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GM-CSF、IL-1β、IL-6、IL-8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P<0.01),IL-2明显低于老年人(P<0.01);治疗后,两组GM-CSF、IL-1β、IL-6、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IL-2水平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GM-CSF、IL-1β、IL-6、IL-8水平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IL-2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细胞因子分子的变化参与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病理过程,中药通塞颗粒降低GM-CSF、IL-1β、IL-6、IL-8水平,升高IL-2水平可能是该方治疗老年COPD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李素云;程先宽;李建生;马利军;李成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四妙汤加味治疗慢性渗出性膝关节炎54例,收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佟方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