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体系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陈华良;王惠军;毛雨萍;颜颂旭;陈志萍;邱磊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 血红素氧合酶, 内源性一氧化碳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中的HbCO含量和HO-1的活性,以探讨肺动脉高压与HO-1及CO的相关性.方法对照组及肺心病组各20例,用超声估测肺动脉压力,并作血液HbCO与HO-1含量检测.结果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压力为(49.35±12.02)mmHg,2组的HO-1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049±0.0124)和(0.115±0.0460),P<0.001;HbCO的浓度分别为(1.211%±0.477%)和(4.269%±1.317%),P<0.01;HO-1平均吸光度、HbCO浓度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r分别为0.903和0.918.结论人体在长期慢性缺氧导致肺动脉高压时其HO-1及CO含量均明显增高,且HO-1、CO含量与肺动脉高压呈正相关.表明人体在缺氧时同样存在CO/HO-1体系代偿性增加,可能参与了机体对缺氧性肺血管重建的自身调节.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盲结肠新膀胱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

    1999年1月至2003年11月,本院对27例患者行膀胱全切改良去带盲结肠新膀胱术.此术式既简化了各种去管重建可控膀胱的操作步骤,缩短手术时间,而且新膀胱容量大(400~500 ml),低压贮尿,高顺应性,可靠的抗返流机制,并发症少,尿液可控性好,原位排尿保持了方便和正常的生活习惯,明显提高了生活质量.现将护理要点分析如下.

    作者:戚维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中的观察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超短效的静脉全麻药,是人工流产术首选全麻药.目前临床上以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药的居多,异丙酚的用量比较大,对呼吸抑制较明显;本院采用预先静注小剂量咪唑安定(1mg)后,发现异丙酚的用量显著减少,呼吸抑制也相对减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达丰;金建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危重病患者细胞因子检测及APACHEⅡ评分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APACHEⅡ评分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6例危重病患者检测TNF-α、IL-6、 IL-8、sIL-2R值,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危重病患者TNF-α、IL-6、IL-8 、sIL-2R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MODS组较非MODS组升高更明显,死亡组与存活组相比, TNF-α、IL-6、IL-8 、sIL-2R均明显升高,APACHEⅡ评分>25分者 TNF-α、IL-6、IL-8 、sIL-2R较评分<15分者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较评分15~25者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相关性分析显示:APACHEⅡ与 TNF-α、IL-6、sIL-2R明显正相关.结论危重病患者细胞因子检测可反映病情,预测预后.

    作者:杨向红;孙仁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氧化氮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肾功能损害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肾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胆总管结扎7d组(B组)和第21天组(C组),每组12只.分别检测各组血清总胆红素、胆红素、ALT、肌酐、尿素氮和血浆NO.光镜观察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B组胆红素、ALT和NO较A组显著升高(P<0.01);C组胆红素、ALT、肌酐和尿素氮较A组显著升高(P<0.01),NO却无明显变化.B组和C组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坏死,C组较严重.结论血浆 NO水平与梗阻性黄疸大鼠肾功能损害程度不一致,NO在梗阻性黄疸不同时期对肾功能可能有不同的作用.

    作者:蒋飞照;屠金夫;陈必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腰麻暨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是近年新开展的一项麻醉技术,已被推广应用于下肢及妇产科手术的麻醉.作者在2002年10月至2003年7月将CSEA应用于老年前列腺切除手术中,并与硬膜外阻滞(EA)进行比较,以探讨CSEA在前列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朱卫东;潘学文;邵益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巨泌乳素血症及其实验室筛查方法

    高泌乳素血症见于垂体前叶产泌乳素(PRL)的细胞异常分泌造成的各种病理生理情况.文献报道[1]少数高泌乳素血症系由巨泌乳素血症引起.

    作者:王立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卵巢上皮性肿瘤的CT诊断

    卵巢肿瘤为妇科常见肿瘤,又以上皮性肿瘤常见,约占60%~70%,区别良恶性对术前制订手术方案有较大价值.作者自2001年4月至2003年4月对30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卵巢上皮性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T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茅国群;赵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减容手术13例麻醉分析

    弥漫性肺气肿是一种进行性加重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是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见、严重的表现之一.病人呼吸功能非常差,又是老年人,手术麻醉风险大,如何使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要求很高.

    作者:林仙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恙虫病46例误诊原因分析

    近年来本县恙虫病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并发症多.作者自1993年1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恙虫病151例,其中误诊46例,误诊率达30.5%.作者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蔡国华;应冬菊;詹乐强;虞茹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重症中暑合并DIC2例治疗

    本科2003年夏收治重症中暑患者7例,其中2例合并DIC,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建江;邓克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涎腺涎石病的超声诊断与临床价值探讨(附36例分析)

    回顾分析36例涎石病的超声诊断,旨在探讨超声对涎石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年7月至2004年7月经超声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涎石病36例.

    作者:管建明;邹涛;莫清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燕考证与形成

    燕窝为雨燕科动物金丝燕CollocalentaL及多种同属燕类用唾液或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的巢窝.

    作者:钱松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48例胃肠道多原发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多原发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治原则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3年48例胃肠道多原发性肿瘤.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83%,发病率低,同时癌27例,异时癌21例,多原发大肠癌32例,胃多原发癌10例,胃肠道多原发癌6例,术前漏诊率为30% ,同时癌经手术治疗预后与单发癌相似,异时癌预后好于单发癌.结论胃肠道多原发肿瘤易漏诊,提高疗效的关键在于早诊早治.

    作者:张培趁;程骏;余作黔;朱冠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骨结核术后置管冲洗引流的护理

    随着近年来我国结核病发病率有所上升趋势,骨结核的治疗亦为人们所重视.骨结核起病缓慢而隐蔽,常伴有死骨、脓肿、瘘管和窦道形成,治疗不及时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病理性骨折、骨缺损、截瘫等.骨结核一般均需行手术病灶清除,而术后的置管冲洗引流可以彻底消灭残余病灶,对治疗结果至关重要.作者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的术后置管冲洗引流的31例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童丽利;张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硬膜下血肿CT漏诊分析

    硬膜下血肿在日常神经外科就诊病人中并不少,又常存在被漏诊现象,尤其在初次受检时.作者收集本院1994至2003年曾被漏诊病例,分析原因如下.

    作者:姚建飞;董李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腹腔镜脾切除术的麻醉

    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ry LS),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很快在一些大医院推广,并逐步代替一部分开腹脾切除术.本院自2001年6月至2003年7月,进行了12例LS,现将麻醉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黄秀芳;胡正杨;金建国;林丽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痴呆的诊断分类与治疗

    痴呆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并非每个老年人都会发生.中、青年亦可发生(称为继发性痴呆);但其病因不同,主要是脑功能障碍引起记忆力下降,智能减退,行为异常,人格改变等.目前世界上痴呆病人逐年增多.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超过总人口10%,这意味着我国已面临老龄化社会.

    作者:徐姜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丙泊酚利多卡因抑制拔管期反应的临床观察

    全麻病人气管导管拔管期间,可因麻醉变浅、吸痰、气管导管刺激及伤口疼痛等,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并可有躁动症状出现.这对患者的麻醉苏醒造成一定的影响.作者在拔管前静脉内微泵注射丙泊酚,同时气管导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有效地减轻了拔管期间的呛咳及心血管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小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宫颈妊娠的介入治疗(附12例分析)

    宫颈妊娠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异位妊娠,其发病率不到异位妊娠的1%[1].因宫颈含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组织少,收缩力差,妊娠后易发生大出血.过去宫颈妊娠多采用子宫切除术,近年来由于介入治疗的应用,治疗已有了新的进展.作者对12例宫颈妊娠患者采用经皮子宫动脉栓塞加药物杀胚胎治疗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期明;梅海炳;李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B超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分析

    肠套叠是小儿肠梗阻的常见病因,80%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1].以往多采用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使患儿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受到了过多的X线幅射,且患儿在空气灌肠前并不能得到十分明确的诊断,使有些症状相似,但并不是肠套叠的小儿受到了不必要的伤害,甚至带来不必要的危险.

    作者:林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