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质子放疗前后肿瘤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的变化

彭效祥;张桥;赵美红;朱长义

关键词:质子治疗, 恶性肿瘤, 骨桥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质子放射治疗恶性肿瘤对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OPN)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7例恶性肿瘤患者质子放射治疗前后外周血OPN的含量.结果 外周血中OPN的含量在放射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质子放射治疗可显著降低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OPN含量,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及转移等目的 .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整合素在肺癌细胞中的差异表达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整合素基因家族在三种肺癌细胞株A549(肺腺癌)、H1650(肺泡细胞癌)、DMS53(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提取肺癌细胞A549、H1650、DMS53的mRNA,反转录为cDNA,以32P标记cDNA,与整合素基因芯片进行杂交,经放射自显影后读取灰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整合素基因家族中ITGB1在三种肺癌细胞A549、H1650和DMS53上均出现高表达;ITGA4在H1650的表达显著高于A549和DMS53(>2倍);ITGA3在小细胞癌细胞DMS53中的表达显著低于非小细胞癌(NSCLC)细胞A549和H1650;ITGB6、ITGB8在DMS53中的表达显著高于A549.结论 一些整合素亚单位在三种肺癌细胞株A549、H1650、DMS53中的表达谱存在差异,有望为肺癌的靶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张帆;郭琳琅;米向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扁桃体多形性横纹肌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扁桃体多形性横纹肌肉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扁桃体横纹肌肉瘤进行HE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观察并复习文献讨论.结果 镜检肿瘤细胞形态多样,由异型性明显的大圆形、多边形和梭形细胞组成,并可见蝌蚪样、带状和多核细胞,胞质丰富红染,核大偏位.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Myoglobin.结论 在多形性横纹肌肉瘤中少数为带状及蝌蚪状细胞,绝大多数为圆形细胞,后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免疫组化能增加诊断的正确性,应与扁桃体间叶组织可能发生的其他肉瘤相鉴别,同时横纹肌肉瘤的亚型区分对治疗也很重要.

    作者:袁修学;袁静萍;杨月红;夏小莉;曾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抗菌肽抗肿瘤作用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0 引言Burnet提出的关于肿瘤免疫监视的学说,认为免疫系统的功能是识别和损伤转化的细胞.尽管这种学说被质疑,但很明显,在一些动物模型及人体中,免疫系统在控制肿瘤方面有重要的作用[1].

    作者:梅寒芳;金小宝;朱家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Twist、IGF-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检测Twist、IGF-1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探讨两者在大肠癌发病机制中的相互作用以及与患者顸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不同类型的大肠癌组织48例,癌旁5cm以上的正常组织24例,采用SP法检测Twist、SABC法检测IGF-1的表达.结果 在大肠癌组织中Twist、IGF-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92%、64.58%,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2.50%、16.67%.Twist、IGF-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显著相关,Twist的表达还与患者5年生存情况有显著的相关性.Twist和IGF-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相关性.结论 Twist、IGF-1可能协同作用参与大肠癌的浸润、转移,同时Twist阳性表达提示顸后不良,对判断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吴露露;周士福;齐晓薇;顾纪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0 引言肺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的多步骤多阶段过程,它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紧密相关,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肺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被认为是可以揭开肺癌发生、发展秘密的钥匙,以基因为靶点的治疗也有希望成为肺癌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研究成了肺癌研究的热点.

    作者:祖金池;李文艳;段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CXCR4和MMP-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CXCR4和MMP-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上皮性卵巢瘤、卵巢癌、卵巢癌盆腔腹膜转移灶中CXCR4和MMP-2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癌生物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CXCR4在卵巢癌及转移灶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77.8%,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0)及卵巢良性肿瘤(0);MMP-2在卵巢癌及转移灶中阳性率分别为85%、100%,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20%)及卵巢良性肿瘤(30%)(P均<0.05).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CXCR4和MMP-2在卵巢癌中表达明显上调,可能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孙红;燕霞;李如月;王献华;张玉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香菇多糖联合尿激酶腔内注射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

    目的 观察香菇多糖联合尿激酶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疗效.方法 将72例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常规浆膜腔微创置入静脉导管引流,均在(2~3)天排净液体,腔内给药.治疗组腔内灌注香菇多糖(8~10)mg,尿激酶(10~15)万u,每周1次,连用4周为一疗程;对照组腔内灌注顺铂(60~80)mg,每周1次,连用2周,4周为一疗程,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水化、止吐处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3.3%(30/36),高于对照组的61.1%(2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力状态KPS评分好转率72.2%(26/36),高于对照组的36.1%(1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香菇多糖联合尿激酶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晔;王大庆;周风举;谢娜;刘海军;王金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三维适形放疗配合同期化疗治疗食管癌根治术后胸内淋巴结复发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加每周顺铂单药同期化疗(Concur-rent Chemotherapy,CT)治疗食管癌根治术后胸内淋巴结复发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反应.方法 98例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未经放化疗而胸内淋巴结复发,随机分为两组,单纯3DCRT组:全程3DCRT,处方剂量为95%PTV60~70Gy/30~35Fx;3DCRT+CT组:放疗同时采用每周DDP(30 mg/m<'2>)单药方案同期化疗,观察两组疗效和治疗反应.结果 3DCRT+CT组近期有效率明显优于3DCRT组(91.8%vs.73.5%,P=0.016),1、3年生存率也优于3DCRT组(85.7%vs. 69.4%,P=0.032;46.9%vs. 28.6%,P=0.038),5年总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3%vs. 8.2%,P=0.051).3DCRT+CT组死于远处转移5例,低于3DCRT组的13例(P=0.036).3DCRT+CT组急性上消化道和骨髓不良反应较3DCRT组重(P<0.05),而后期并发症两组没有区别(P>0.05).结论 采用3DCRT配合同期化疗治疗食管癌根治术后胸内淋巴结复发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式,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远处转移率,有提高长期生存率的趋势.

    作者:马代远;谭榜宪;柳弥;李贤富;周业琴;赵妍丽;雷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eLa细胞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区转录调控元件的鉴定

    目的 鉴定HeLa细胞中调控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活性的顺式作用元件,探讨ezrin基因在HeLa细胞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碱基定点突变实验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检测在HeLa细胞中Sp1结合位点(-75/-69,相对于转录起始位点)和AP-1结合位点(-64/-58)对人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活性的影响;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实验,检测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区序列与HeLa细胞核蛋白提取物的特异性结合活性.结果 在HeLa细胞中,单独删除和置换Sp1结合位点或AP-1结合住点,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活性降低50%左右;同时置换Sp1结合住点和AP-1结合住点,启动子活性几乎完全丧失.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序列能够与HeLa细胞核蛋白提取物相结合.结论 HeLa细胞中,Sp1结合位点和AP-1结合位点为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区的重要转录调控元件,有可能存在某种转录因子与之结合,激活ezrin基因转录.

    作者:高书颖;李恩民;崔磊;孟令英;杜则澎;许丽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CD56、Syn及CgA与前列腺癌

    0 引言前列腺癌(prostatic carcinoma,Pca)是老年男性常见恶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欧美国家居男性恶性肿瘤第二位.据美国癌症协会新统计,2007年美国新诊断出前列腺癌病人约219 000例,其中有27 000病人死于前列腺癌,超过确诊人数的10%[1-2].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饮食结构的改变,Pca的发病率日趋增高[3].研究显示,前列腺癌存在有神经内分泌(neuroendocrine,NE)分化现象[4].

    作者:万卫斌;冯琼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福建省大肠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福建省大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应用统一制订的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286对病例和对照.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大肠癌的危险因素有饮用井水(0R=4.05,95%CI:1.50~10.94)和泉水(OR=7.73,95%CI:2.02~29.54),每天吸烟量(OR=4.57,95%CI:2.19~9.54),油腻饮食(OR=5.35,95%CI:2.21~12.99),肿瘤家族史(OR=6.18,95%CI:3.05~12.51),肠道疾病史(OR=6.78,95%CI:3.53~13.07);保护因素有常吃粗粮(OR=0.31,95%CI:0.17~0.53).结论 福建省大肠癌与吸烟,膳食纤维缺乏,饮用井水、泉水,下消化道疾病和肿瘤家族史密切相关.

    作者:彭仙娥;江荧荧;史习舜;郑霄雁;肖景榕;林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乳腺癌组织中AIB-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AIB-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218例乳腺癌组织、45例正常乳腺组织、45例良性乳腺病变组织中AIB-1表达情况,并结合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AIB-1过表达率(54.59%)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22.22%)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33.33%)(P=0.000).AIB-1在乳腺癌组织学分级Ⅲ级组过表达率(63.39%)显著高于Ⅰ级组(18.18%)和Ⅱ级组(48.42%)(P=0.004).AIB-1在腋淋巴结转移>3个组中的过表达率(73.47%)显著高于腋淋巴结转移≤3个组(49.11%)(P=0.003).乳腺癌组织中,AIB-1过表达率在ER阳性组(59.26%)、阴性组(46.99%)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PR阳性组(59.48%)、阴性组(49.02%)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而HER-2阳性组的AIB-1过表达率(64.08%)显著高于阴性组(46.08%)(P=0.008).结论 乳腺癌中AIB-1过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提示可能预后不良.AIB-1是一个重要的预测他莫昔芬疗效的指标.

    作者:周涛;李云涛;范忠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6 207例乳腺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1981~2007年27年来乳腺肿瘤发病趋势特点和变化规律,为临床和病理医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选自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科1981~2007年外科手术活检病理档案中的乳腺原发肿瘤6 207例,应用SAS6.0统计软件包对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年来乳腺肿瘤占肿瘤总数百分比呈上升趋势(P=0.005),乳腺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百分比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P=0.027).三个年代乳腺良、恶性肿瘤发病平均年龄有增高趋势.三个年代乳腺肿瘤组织学类型也有所变化,乳腺良性肿瘤中,纤维腺瘤和导管内乳头状瘤构成比增加,腺瘤和间叶性肿瘤构成比下降.乳腺恶性肿瘤中,浸润性导管癌仍是主要类型,但导管内癌构成比增加,腺癌和髓样癌有所下降.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学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肿瘤中青年组纤维腺瘤构成比高于中老年组,而导管内乳头状瘤和间叶性肿瘤构成比低于中老年组.恶性肿瘤中青年组恶性叶状肿瘤及浸润性小叶癌高于老年组.结论 乳腺肿瘤检出率增加,尤其是乳腺恶性肿瘤检出率增加明显,组织学类型也有所变化,应引起临床和病理医师的注意.

    作者:陈小艳;宋文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4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45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两次,其中22例结合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采用6MV X线,单剂量为3~5Gy,隔日1次,总剂量为DT 45~55Gy23例单纯介入治疗.结果 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治疗组近期有效率(CR+PR)为85.7%,对照组为5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年的生存率联合治疗组为68.7%,56.8%,39.8%,对照组为51.2%,28.7%,1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大分割3DCRT结合TACE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詹文华;詹玉香;闫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土槿乙酸增强9顺式维甲酸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激活物活化受体γ(PPARγ)的配体土槿乙酸(PLAB)联合维甲类X受体α(RXRα)的配体9-顺式维甲酸(9-cis RA)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3342/PI染色分析HL-60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RT-PCR检测PPARγ和RXRα mRNA表达.结果 HL-60细胞系上有PPARγ和RXRα的表达,经配体联合作用后能明显抑制细胞生长,呈剂量依赖关系;细胞出现明显凋亡形态学改变和亚G1峰;PPARγ和RXRαmRNA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PLAB能显著增强9-cis RA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与凋亡诱导效应有关.

    作者:郭赟;徐瑞成;何滔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E838对CTX化疗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E838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小鼠采用连续5天腹腔注射E838药物,从第3天同时给予环磷酰胺(CTX),阳性对照为茜草双酯,观察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内源性脾结节形成(CFU-S)、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的变化.结果 E838可明显减轻化疗所致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并可使化疗后小鼠的体重恢复增长,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和CFU-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白细胞与茜草双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示E838具有对抗化疗损伤的作用.

    作者:吴红英;王月英;李德冠;路璐;孟爱民;王汝勤;张良安;常建辉;张俊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前列腺肉瘤的诊治及预后(附10例报告)

    目的 探讨前列腺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4月我院诊治的10例前列腺肉瘤患者临床资料,同时收集国内40例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前列腺肉瘤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平滑肌肉瘤6例,横纹肌肉瘤4例,6例接受姑息性治疗.姑息性治疗、综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3.3)月和(21±11.8)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 前列腺肉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确诊依靠病理.与姑息性治疗相比,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付伟金;吴潇芸;莫曾南;杨占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CA50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对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CA50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CA50-TRFIA),并对其方法 学及肿瘤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用稀土离子铕(Eu3+)标记CAS0单克隆抗体,以微孔板为载体,固相夹心法建立CA50-TRFIA.通过对76例恶性肿瘤患者、47例良性疾病患者以及213例健康人血清CA50的测定,应用临床诊断试验评价方法 ,对CA50 TRFIA方法 学和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CA50 TR-FIA检测灵敏度为1.08×103 u/L,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2.6%和3.5%,平均回收率为108.61%,与IR-MA法测定值的相关系数为0.904,可测范围为(1.08~140)×103u/L,良性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肿瘤组、消化道肿瘤组、肺癌组分别与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A50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准确度、稳定性,且无放射污染,可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强新晨;张晓峰;虞竞峰;祝炳方;肖华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质子放疗前后肿瘤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的变化

    目的 探讨质子放射治疗恶性肿瘤对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OPN)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7例恶性肿瘤患者质子放射治疗前后外周血OPN的含量.结果 外周血中OPN的含量在放射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质子放射治疗可显著降低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OPN含量,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及转移等目的 .

    作者:彭效祥;张桥;赵美红;朱长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肿瘤细胞中的c-myc与p16启动子重新甲基化

    目的 探讨基因启动子区重新甲基化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寻找肿瘤防治新靶点.方法 用S-腺苷甲硫氨酸使c-myc和P16启动子甲基化,MTT法测定肿瘤细胞生长状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药物处理后,c-myc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p16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肿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结论 SAM能够通过下调癌基因的表达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示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燕妮;王玉川;张维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