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5I粒子植入照射对纤维肉瘤S180瘤株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周培清;崔亚利

关键词:125I, 植入照射, S180瘤标, 放疗, 凋亡
摘要: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对纤维肉瘤S180瘤株的疗效及其治疗机制.方法 本试验选用纤维肉瘤细胞S180株,通过36只雄性昆明种小鼠,建立纤维肉瘤动物模型,随即分成3组:对照组、外放疗组、125I粒子内放疗组,每组12只小鼠.外放疗组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200 cGy/次,剂量率为210 cGy/分,1次/d,共3次.125I粒子内放疗组通过特制长穿刺针将125I粒子插入小鼠瘤体内,其中6只小鼠植入1个粒子,另外6只小鼠植入2个粒子.外放疗组照射后6、30、54 h取材,内放疗组于粒子植入后4、8 d取材,瘤体标本用甲醛固定,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测定凋亡指数(AI),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蛋白.结果 (1)对照组未经治疗,也可发生自发性凋亡,但凋亡出现时间较晚,凋亡指数较小.(2)外放疗可以诱导细胞凋亡,且随着时间推移,凋亡指数有所增加.(3)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可以诱导S180纤维肉瘤细胞凋亡,凋亡指数达到峰值的时间在4 d左右,且随着植入粒子的增多,照射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指数也随着增加.2个粒子内照射组与1个粒子内照射组比较,4、8 d P均<0.05.(4)p53免疫组阴性.结论 (1)S180瘤株对放疗敏感性较差,其放疗敏感性与突变型p53状态无关.(2)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和外放疗一样,可诱导纤维肉瘤S180瘤株细胞凋亡,而且随着植入粒子的增多,凋亡指数也随之增加,有显著杀伤作用,其诱导细胞凋亡机制与突变性p53基因状态无关.(3)125I粒子植入照射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特异性沉默Eca109细胞系stathmin基因 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 构建并筛选特异性沉默stathmin基因的pSUPER-S逆转录病毒载体以及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方法 用DNA重组技术,将64nt能转录产生靶向stathmin小发夹RNA(shRNA)的寡核苷酸序列,定向克隆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SUPER-EGFP,应用脂质体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SUPER-S转染细胞系Eca109,G418筛选建立稳定产生逆转录病毒的细胞克隆,RT-PCR检测转染细胞stathmin mRNA的表达.结果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经EcoRⅠ、Hind Ⅲ双酶切,可见4692 nt和285 nt条带;测序结果表明插入序列正确;重组载体转染Eca109细胞,可表达绿色荧光蛋白(EGFP),经G418筛选得到抗性细胞克隆,转染细胞stathmin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结论 特异性沉默stathmin基因的pSUPER-S逆转录病毒载体以及稳定表达的细胞系构建和筛选成功.

    作者:王峰;王留兴;王瑞林;樊青霞;赵培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BPI-1095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NO-ASA体外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NO-ASA对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NO-ASA对结肠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量效和时效依赖关系;对细胞周期也有明显影响,表现为S期细胞比例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G1期细胞比例升高.结论 体外NO-ASA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细胞周期也有明显影响.

    作者:张魏丽;刘志坤;王印祥;王俊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S100A1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 COS-7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构建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NT-GFP-S100A13,观察S100A13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 采用克隆和亚克隆技术构建S100A1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转染COS-7细胞,RT-PCR和western-blot验证其mRNA和蛋白的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该基因亚细胞定位.结果 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重组质粒含有S100A13编码区序列且插入方向正确,转染后观察该基因亚细胞定位于全胞浆. 结论 成功构建了S100A1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该基因在COS-7细胞中成功表达,S100A13基因表达定位于全胞浆.

    作者:杨靖;曹仁贤;刘江华;文芳;文格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紫杉醇对人骨肉瘤细胞凋亡及对bcl-2、bax 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了解紫杉醇诱导人骨肉瘤细胞的凋亡效果,以及凋亡与bcl-2和bax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作用于骨肉瘤细胞MG63.采用胎盼蓝染色法,于细胞记数板进行活细胞率检测计算.采用光镜和电子显微镜对细胞形态改变进行观测,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凋亡检测法(TUNEL)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 & PI)对细胞凋亡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凋亡调节基因bcl-2和bax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骨肉瘤活细胞率随着紫杉醇作用时间延长和浓度增高而降低.紫杉醇诱导骨肉瘤细胞MG63凋亡表现为典型的凋亡特征,包括: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染色质浓聚,染色质新月形变,胞核碎裂等.TUNEL法检测到了细胞DNA片段的断裂.随着细胞凋亡的发生,开始出现G2/M期阻滞.紫杉醇可以降低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和增加bax基因的表达.结论 紫杉醇可以通过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方式,促使细胞G2/M期阻滞和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从而诱导人骨肉瘤细胞凋亡.这种凋亡可能受到凋亡相关基因bcl-2低表达和bax高表达的调控.

    作者:张春林;曾炳芳;董扬;张长青;眭述平;罗从风;陆男吉;高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smad4 shRNA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 针对smad4基因的不同部位,构建不同smad4 shRNA表达质粒载体,在转录后水平抑制smad4的表达,对其克隆进行鉴定并挑选出抑制效率高的克隆.方法 用DNA重组技术将针对人smad4基因不同部位所设计的3对shRNA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Genesil-1中,构建smad4 shRNA表达载体pGenesil-smad4-shRNA1、2、3.脂质体介导转染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经G418 筛选抑制smad4表达的稳定细胞克隆.结果 3个smad4 shRNA 表达载体pGenesil-smad4-shRNA1、2、3经限制性酶切及序列分析证明基因插入正确.RT-PCR、Western blotting均证实: 3种shRNA重组质粒中pGenesil-smad4-shRNA2可明显降低细胞内smad4 mRNA丰度及smad4蛋白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smad4 shRNA表达载体pGenesil-smad4-shRNA1、2、3,并筛选出特异而高效地阻断smad4表达的克隆.此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smad4蛋白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吴鹏;田媛;桂伶俐;陈刚;卢运萍;周剑锋;马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结直肠癌中survivin、caspase-3、p21WAF1的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survivin、caspase-3和p21WAF1的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联系以及survivin与caspase-3和p21WAF1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5例正常结直肠粘膜和62例结直肠腺癌标本中survivin、caspase-3和p21WAF1的蛋白表达.结果 结直肠腺癌与正常结直肠粘膜比较,survivin、caspase-3和p21WAF1的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urvivin 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均显著相关(P<0.05).survivin蛋白与Dukes分期相关(P<0.05);但caspase-3的蛋白表达与Dukes分期无关(P>0.05).p21WAF1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 分期均显著相关(P<0.05).survivin蛋白分别与caspase-3、p21WAF1蛋白表达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survivin、caspase-3和p21WAF1蛋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进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p21WAF1基因与结直肠癌的恶性进展显著相关,此结论鲜见报道.

    作者:梁素美;文欣轩;方细堂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组织芯片简易制作方法及免疫组化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索一种组织芯片的简易制作方法,并对它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 在实验中探索出组织芯片的制作方法,收集乳腺癌病例124例,制作成直径1.6 cm的组织芯片,进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b2 受体免疫组化染色,同时与普通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组织芯片与普通切片的ER、PR及c-erBb2 染色积分(0 ~ 7 分)显著相关,ER、PR 及c-erBb2的表达(阳性/ 阴性)一致率分别达94.35%、93.55%和91.94%.比较组织芯片与普通切片的ER、PR及c-erBb2的表达,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即组织芯片的结果与普通切片的结果是一致的.结论 自制1.6 mm 直径的组织芯片在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时能够代表普通切片,自制组织芯片的方法可靠有效.

    作者:漆楚波;朱润庆;夏和顺;王明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成人Ⅱ级以上脑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疗效分析

    目的 前瞻性研究成人Ⅱ级以上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 方法 1999年9月~2003年5月收治80例成人Ⅱ级以上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①单纯放疗组,行单纯放疗,DT50~60 Gy;②同步放化疗组,给予与单纯放疗组相同的放疗方法,同时于DT20 Gy后行同步替尼泊甙(VM-26)联合司莫司汀(Me-CCNU)化疗, 于放疗开始后4~6个月内完成4~6周期化疗.结果 术后同步放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0%、52.50%、30.00%,优于术后单纯放疗组的62.50%、27.50%、15.00%(χ2=5.07,P=0.024).按不同病理分级进行比较,Ⅲ级脑胶质瘤同步放化疗的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放疗(χ2=3.96, P=0.047),而Ⅱ级和Ⅳ级脑胶质瘤上述两种疗法的生存率无差异.结论 成人Ⅲ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外照射20 Gy后行同步MV方案化疗,预后优于术后单纯放疗;对于Ⅳ级脑胶质瘤患者,其术后化疗方法以及放化疗结合方式仍需要探讨;成人Ⅱ级脑胶质瘤术后可以不必给予放化疗联合治疗.

    作者:顾科;张军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左旋门冬酰胺酶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霍杰金淋巴瘤胰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霍杰金淋巴瘤胰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VDLP方案治疗136例患儿,观察L-ASP使用前后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血、尿糖,尿酮体变化情况.结果 发生不良反应12例,其中急性胰腺炎(AP)5例,高血糖、糖尿病5例, 急性胰腺炎+高血糖2例.结论 急性胰腺炎、高血糖为L-ASP使用时胰腺副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与患儿年龄、性别相关,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须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李原;曾炜炜;方希敏;徐霞;钱江潮;周海霞;王菊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胃癌组织中Maspin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Maspin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年~2003年间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石蜡标本61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Maspin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两者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0.8%(31/6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织中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组织(32.6% vs 94.4%,P=0.000).且Maspin蛋白在组织分化较低,TNM分期较晚,周围有肿瘤浸润的病例中表达率显著降低(P分别为0.018,0.011和0.028).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9%(53/6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织中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组织(95.3% vs 66.7%,P=0.006).Maspin蛋白与VEGF-C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存在负相关 (Spearman r=-0.429, P<0.05).结论 Masp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胃癌的浸润转移能力增强可能与Maspin蛋白表达下调、缺失相关;VEGF-C的高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Maspin蛋白与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

    作者:白玉贤;易继林;王树叶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逆转顺铂诱导的人肺腺癌细胞凋亡耐受作用

    目的 探讨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逆转人肺腺癌细胞对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耐受的效应.方法 1.常规体外培养A549/CDDP细胞,以脂质体包裹的survivin 反义寡核苷酸(ASODN)体外转染细胞.2.采用二苯胺反应法(DPA)测定DNA片段化、激酶法检测Caspase-3酶活性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AI),评价细胞凋亡程度.3.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和生长抑制率,计算半效抑制浓度(IC50)及耐药倍数(RI).结果 1.单用ASODN转染组DNA片段化比率、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相对活性分别增高至(43.55±6.07)%、 (34.03±2.25)%和1.1298±0.2502,和各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变化(P<0.01);而ASODN和CDDP联用组上述凋亡指标增高更为明显,分别达(76.73±2.04)%、(65.85±5.47)%和1.6805±0.2758(P<0.05).2.转染组A549/CDDP细胞生长抑制显著,单用转染组和联合CDDP组生长抑制率分别增高达59.3%和83.7%(P<0.05).3.ASODN转染后CDDP对细胞IC50由(225.03±10.59) μmol/L减低至(158.84±4.256) μmol/L,其RI由11.9减为8.39.结论 survivin 反义寡核苷酸体外转染可降低耐顺铂人肺腺癌细胞的凋亡阈值,从而较大程度上逆转其对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耐受.

    作者:张梅春;赵子文;曾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我院近3年收治的复发性骨巨细胞瘤23例,分析术后复发情况,评价关节功能.结果 本组病例中,7例行再次病灶刮除植骨,13例行瘤段切除,3例行截肢.平均随访26.5个月,21例无复发,1例复发伴肺转移,1例死亡.瘤段切除病例中,1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2例行异体骨移植.对病灶刮除组、关节置换组和异体骨移植组进行Enneking功能评分,分别为29.8、25.2和22分.病灶刮除组和异体骨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发性骨巨细胞瘤首选病灶刮除.如存在病灶刮除反指征,则膝关节周围选择瘤段切除人工关节置换,腕关节周围选择带关节异体骨移植或同时合并关节融合.骨盆部位复发病例首选瘤段切除.

    作者:曾明;董扬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肺原发性淋巴瘤1例报告

    0 引言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淋巴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肿瘤,一般分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NHL的发病率约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90%[1].近年来,国内外原发性结外淋巴瘤(Primary extranodal lymphoma,PENL)屡有报道,国外资料报道:结外淋巴瘤发病部位常见的前5位依次是胃肠道、Waldeyer环、皮肤、中枢神经系统、软组织[2].国内统计的结外淋巴瘤好发部位依次是胃肠、鼻咽喉、皮肤[3].

    作者:李凡;张俊红;邱惠;谢丛华;周云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甲状腺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1例报告与文献复习

    0 引言甲状腺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with Osteoclast-like Giant Cells)是罕见的甲状腺未分化癌亚型.我院收治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马向涛;付静;余力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125I粒子植入照射对纤维肉瘤S180瘤株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对纤维肉瘤S180瘤株的疗效及其治疗机制.方法 本试验选用纤维肉瘤细胞S180株,通过36只雄性昆明种小鼠,建立纤维肉瘤动物模型,随即分成3组:对照组、外放疗组、125I粒子内放疗组,每组12只小鼠.外放疗组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200 cGy/次,剂量率为210 cGy/分,1次/d,共3次.125I粒子内放疗组通过特制长穿刺针将125I粒子插入小鼠瘤体内,其中6只小鼠植入1个粒子,另外6只小鼠植入2个粒子.外放疗组照射后6、30、54 h取材,内放疗组于粒子植入后4、8 d取材,瘤体标本用甲醛固定,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测定凋亡指数(AI),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蛋白.结果 (1)对照组未经治疗,也可发生自发性凋亡,但凋亡出现时间较晚,凋亡指数较小.(2)外放疗可以诱导细胞凋亡,且随着时间推移,凋亡指数有所增加.(3)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可以诱导S180纤维肉瘤细胞凋亡,凋亡指数达到峰值的时间在4 d左右,且随着植入粒子的增多,照射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指数也随着增加.2个粒子内照射组与1个粒子内照射组比较,4、8 d P均<0.05.(4)p53免疫组阴性.结论 (1)S180瘤株对放疗敏感性较差,其放疗敏感性与突变型p53状态无关.(2)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和外放疗一样,可诱导纤维肉瘤S180瘤株细胞凋亡,而且随着植入粒子的增多,凋亡指数也随之增加,有显著杀伤作用,其诱导细胞凋亡机制与突变性p53基因状态无关.(3)125I粒子植入照射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周培清;崔亚利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大炎肽与乳腺肿瘤恶化的关系

    目的 检测大炎肽在各类乳腺肿瘤组织中的分布,并验证它是否和乳腺肿瘤恶化相关.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辣根过氧化物酶染色检测.结果 乳腺癌的阳性染色率为90%,良性肿瘤的阳性率为20.5%.和其他肿瘤相比,乳腺癌着色差异显著(P<0.005).淋巴结转移癌中也有大炎肽分布.而良性组织中基本不表达.在乳腺癌样本中,大炎肽免疫着色强度随着组织增生、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恶化而加深.结论 大炎肽可能在乳腺肿瘤的恶化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发芳;吴昌明;陈正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缺氧对骨肉瘤细胞系MG-63 HIF-1α、p53、bcl-2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了解缺氧环境对骨肉瘤MG-63细胞缺氧诱导因子HIF-1α、p53、bcl-2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骨肉瘤细胞体外缺氧模型,观察不同缺氧时间段(8、16、24 h)HIF-1α、p53、bcl-2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的情况.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HIF-1α、p53、bcl-2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SP法)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HIF-1α、p53、bcl-2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缺氧处理后,HIF-1α转录水平未见明显改变,蛋白表达水平随缺氧时间延长明显增强;而p53、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强,两者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细胞凋亡率却未见明显增加.结论 在缺氧条件下,不能通过以HIF-1α为中介的p53依赖途径来诱导骨肉瘤MG-63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缺氧诱导野生型p53的突变或缺失使HIF-1α和bcl-2的过表达有关.

    作者:蔡文涛;陈安民;郭风劲;管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武汉市城区居民肺癌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武汉市肺癌主要危险因素,为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370例肺癌病例和符合条件的对照740例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并计算每个危险因素的PAR%.结果 武汉市城区肺癌主要危险因素有室内化学物污染、吸烟、被动吸烟、精神压抑、肺部疾患史、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少等.男性肺癌归因于吸烟的比例为高;女性肺癌主要归因于新鲜蔬菜摄入少、体重指数、体育锻炼、厨房油烟.结论 精神压抑、室内化学物污染、吸烟、被动吸烟、新鲜蔬菜摄入少、呼吸系统疾病史、厨房油烟等因素可以解释武汉市城区90%左右的肺癌发病.而吃蔬菜较多、参加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等为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

    作者:朱朝阳;张志峰;李长风;万俊;段纪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三维适形放疗肺癌患者的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因素,为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标准.方法 78例未经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在放疗开始前1周进行肺功能检测,应用χ2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剂量体积参数及肺功能指标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否化疗、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否合并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放疗方式及肿瘤位置;剂量体积参数包括双肺 V10、V15、V20、V25、V30、V35、V40,肺Dmean、Veff、 GTV大小、射野数.肺功能指标分析Fvc、Fev1.0、DLco.结果 ① 放射性肺损伤2级以上有18例(23.08%);②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相关因素是放疗前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GTV大小、V30,DLco (P<0.05);③经过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放疗前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和V30>18%为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独立因素(P=0.018和0.037).结论 放射性肺损伤是个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对肺部有慢性疾病患者和基础肺功能异常(弥散功能为主)的患者应优选治疗方案,且肺V30控制在18%以下.

    作者:李英;祝淑钗;迟子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联合检测胃液中CEA、CA199、CA242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胃液中CEA、CA199、CA242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和ELISA法测定28例胃癌、32例癌前疾病患者和28例对照者血清及胃液中CEA、CA199、CA242的含量.结果 胃癌组胃液中CEA、CA199、CA242测定值平均水平和检测灵敏度显著性高于血清检测灵敏度(均P<0.01) ;胃癌组血清和胃液中CEA、CA199、CA242测定值平均水平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P<0.01) ;血清和胃液中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 胃液中CEA、CA199、CA242的联合监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追踪,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秋林;李扬威;石峰;梅雄;郑伦和;段欣;吴健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