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种泽;李莎;魏世华;岳养军
0 引言肿瘤生长是血管依赖性的,血管生成涉及肿瘤从形成到转移的全过程[1].当前,抗肿瘤血管生成正成为抗肿瘤治疗新的研究热点,已报道的具有血管生成抑制活性的物质有数百种,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令人感兴趣的是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化疗药物也可以成为肿瘤血管床的有效抑制剂,开辟了化疗药物新的应用领域.
作者:尹鸣;陈龙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异丙酚和硫贲妥钠在贲门癌根治术中应用,观察围术期IL-8、IL-10、GST的变化.方法贲门癌根治术患者40例,分异丙酚(P组)和硫贲妥钠(T组),麻醉前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IL-8、IL-10、GST.结果术后血清IL-8、IL-10、GST高于麻醉前,P组血清IL-8、GST低于T组,而IL-10高于T组.结论异丙酚能调控贲门癌患者围术期IL-8、IL-10的分泌,有效抑制GST分泌保护肝脏功能.
作者:徐涛;马君志;张卫;韩雪萍;马民玉;孙荣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0 引言乳腺癌根治术,既往考虑患肢术后功能活动情况,多强调胸长神经、胸背神经保留,而对纯感觉的肋间臂神经(ICBN)下称ICBN的临床作用未引起足够重视,1999年以来,我们对Ⅰ期、Ⅱ期乳腺癌施行保留ICBN的根治术,术后患肢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明显下降.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俊;潘坤波;付俊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胰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表达意义.方法石蜡包埋切片ABC免疫组化法.结果慢性胰腺炎阳性率和评分明显低于癌旁上皮和胰腺癌,癌旁上皮也明显低于胰腺癌,阳性表达慢性胰腺炎或癌旁上皮呈不典型增生.高分化腺癌和未转移癌阳性率和评分均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和转移癌.结论 hTERT表达与胰腺癌发生及生物学行为存在密切关系,检测良性病变hTERT表达对预防和早期发现胰腺癌可能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竹林;王群伟;黄生福;苗雄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p16、PS2与GST-Pi、TOPOⅡ、PgP表达意义及相关性.方法用即用型微波加热免疫组化法对57例乳癌进行p16、PS2、GST-Pi、TOPOⅡ、PgP检测分析.结果 57例乳癌的阳性率依次为36.84%、77.19%、52.63%、24.56%、15.79%.结论乳癌产生多药耐药性可能与p16、PS2异常表达相关.部分乳癌患者体内存在多项耐药基因或癌细胞内原发存在对GST-Pi、TOPOⅡ、PgP介导的抗癌药物耐药.
作者:童淑兰;耿志坚;费绍华;叶龙珍;殷梅英;杨玲芳;孙宏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p53蛋白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活性、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卵巢癌中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结果 52.9%卵巢癌组织中存在p53蛋白的异常表达.p53蛋白阳性的卵巢癌其细胞增殖活性及淋巴结转移率均较阴性者为高(P<0.05).其生存期也较阴性者明显缩短(P<0.05).结论 p53基因的突变以及由此导致的细胞异常增殖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且在其淋巴结转移中也起重要作用.检测p53蛋白表达对判断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及预测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邬东平;陈惠祯;龚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单纯型单侧睾丸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5例单纯型单侧睾丸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Ⅱ、Ⅲ期5年生存率各为66.7%、33.3%、0;有、无穿刺检查者5年生存率各为38.5%、65.2%;Ⅰ期病例中,胚胎癌与畸胎瘤的5年生存率各为57.1%、80%;以上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睾丸癌的诊断应谨慎,禁忌做穿刺检查;治疗应积极,在高位睾丸摘除及精索结扎后,Ⅰ、Ⅱ期病例采用患侧腹膜后清扫+化疗,Ⅲ期和复发进展病例以化疗为主,辅以局部手术或放疗.
作者:徐红斌;喻美珍;程志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54例低位直肠癌行全系膜切除术吻合口置于腹腔外的病例.结果 254例中发生吻合口漏29例,占11.4%.29例经局部冲洗,进食等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低位直肠癌行TME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增高,与系膜全切除后远端肠管血供不足及低位吻合条件差密切相关,将吻合口置于腹膜外,保持引流通畅,进食促进肠黏膜修复等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克亮;熊治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治疗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5F Yashiro导管分别超选择插入双侧子宫动脉内,注入真丝粒及明胶海绵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在操作中运用球管倾斜,小焦点,脉冲间断透视,路标等技术配合手术顺利进行.结果在熟练的DSA技术配合下,全部病例均栓塞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操作时间为60.5±15.1min,曝光时间为20.3±5.2min,手术中造影剂用量为50ml,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合理运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操作技术,不仅有利于手术迅速进行,而且减少了患者及医务工作者的放射损伤.
作者:曾军;柳曦;冯敢生;余建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21、IGF-Ⅱ在肝硬化、肝细胞癌(HCC)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肝细胞不典型增生(LCD)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单纯肝硬化、癌旁肝硬化及肝细胞癌(HCC)p21、IGF-Ⅱ表达情况.结果 p21、IGF-Ⅱ在癌旁肝硬化和单纯肝硬化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2.86%和75%;68%和74%)与HCC(54.55%和36.36%)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 IGF-Ⅱ与p21阳性表达存在相关关系. HBsAg阳性或伴LCD改变的肝硬化,p21、IGF-II阳性率均高于HBsAg阴性或不伴有LCD改变的肝硬化(P<0.05).结论 (1)在肝细胞癌变演化过程中p21、IGF-Ⅱ可能发挥协同作用.(2)LCD 可能是一群具有肿瘤增殖潜能的癌前细胞群,尤其有p21、IGF-Ⅱ共同过度表达者,有发生HCC的高度危险.
作者:冯震博;吕自力;何如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27kip1、cyclinE蛋白和PCNA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2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p27kip1、cyclinE蛋白和PC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胰腺癌组织中为56.3%, 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并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yclinE和PCNA阳性表达率在胰腺癌组织中分别为68.8%和71.9%,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 并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5).结论 p27kip1、cyclinE和PCNA可能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岳辉;于皆平;李建英;田耕;梅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再手术的原因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108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的原因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接受再次手术112次,并发症发生率22%,随访期2~13年,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0%(81/108)和37%(40/108).结论及时诊断、选择合理的术式是避免甲状腺癌患者再手术的主要措施,术中漏诊及快速冷冻切片的误诊亦不容忽视,术中保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关键是熟悉解剖和仔细操作.
作者:李祥;朱耀明;邱红根;谢莉;王江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0 引言超声引导经皮注射乙醇(Percutaneous Alcohol Injection,PAI)治疗中晚期肝癌具有疗效确切、侵袭性小、操作简便、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我们于1996年6月~2000年9月应用PAI治疗中晚期肝癌6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云华;李明月;张必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抑癌基因p16在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SP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bcl-2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bcl-2在正常食管粘膜、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及鳞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63.3%、46.5%和42.5%,正常粘膜组与其余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bcl-2表达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16蛋白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减的趋势(P<0.01).p16表达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bcl-2与p16在食管鳞癌发生的不同时期起作用,bcl-2可作为食管癌发生的早期判断指标.p16蛋白的缺失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恶性进展有关,检测p16蛋白可能成为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作者:黄莺;王康敏;何长武;靳耀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不同组织CD44v5的表达规律.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于39例胃癌患者的癌灶、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灶和外周血细胞的CD44v5表达率进行了检测和对比分析. 结果胃癌患者不同组织的CD44v5+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胃癌患者各种组织CD44v5+细胞表达率大小顺序为癌灶>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灶>外周血细胞,前三者和外周血细胞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前三者之间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胃癌患者的各种组织中,伴肿瘤转移患者的CD44v5+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未转移者(P<0.05或P<0.01). 结论胃癌患者身体各种组织的CD44v5+细胞表达率显著升高,且CD44v5+细胞表达率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王书奎;王自正;翁慎毅;夏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明确MMP-9和MMP-1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原位杂交法检测MMP-9和MMP-14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 MMP-14在正常内膜中无表达,在异位病灶中阳性表达率为20.0%(P<0.05);(2) MMP-9在正常内膜中仅表达于增殖期内膜,阳性表达率为6.9%,在异位病灶中阳性表达率为43.3%(P<0.01).结论 (1) 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中MMP-14表达率低而MMP-9则高表达;(2) MMP-14和MMP-9与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二者间无相关性.
作者:陈必良;安晓汾;辛晓燕;王德堂;郭会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及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 FGFR-1)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脑膜瘤组织病理学和复发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FGF、FGFR-1在不同类型的脑膜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用组织病理学判断脑膜瘤的良恶性.结果脑膜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bFGF及FGFR-1表达,其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的良恶性和复发有关.结论 bFGF和FGFR具有促进脑膜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的作用.脑膜瘤表达bFGF、FGFR的阳性率可作为鉴别肿瘤良恶性的有用指标,并对脑膜瘤的预后和术后复发起提示作用.
作者:陈坚;易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60例舌癌采用不同方式治疗的作用,探讨提高疗效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975年6月至1994年6月收治的60例舌癌患者,其中单纯放疗25例,术前放疗10例,术后放疗25例.结果总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35/60)和46.7%(28/6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0.0%、60.0%、45.5%和70.0%、40.0%、46.7%、40.0%.单纯放疗组分别为36.0%和20.0%,术前放疗组分别为80.0%和80.0%,术后放疗组分别为72.0%和60.0%.结论舌癌放疗与手术综合治疗优于单纯外照射(P<0.01),而术前放疗明显优于术后放疗(P<0.01).
作者:俞志英;周菊英;许昌韶;张军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0 引言近年来,纳米生物材料在医学上的研究和应用开始崭露头脚,有学者认为某些无机纳米粒子在一定的粒径范围内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1-4],我们应用FCM分析纳米TiO2对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周期的影响,以便深入地探讨其抗癌作用机理.
作者:熊先立;吴美玲;李世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顺铂对SLC-8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p21及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揭示顺铂抗癌的机理. 方法运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不同浓度的顺铂作用于培养的SLC-89细胞72h,分别运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及p21和c-myc蛋白的表达. 结果顺铂能显著抑制SLC-89细胞生长,72h的顺铂IC50为18.47μg/ml.顺铂能以浓度依赖方式减少S期细胞而阻滞细胞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p21及c-myc蛋白的表达.结论顺铂能显著抑制SLC-89细胞生长增殖、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并诱导细胞p21及c-myc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顺铂抗癌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
作者:庞荣清;刘春生;潘兴华;王洪强;赵彬;吴秀琴;陈志龙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