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华
曾介绥,湖南省新化县著名老中医,擅长妇科疑难杂症,尤在经方汤剂运用颇具心得,治疗妇女闭经、血瘀证与不孕症,立竿见影.温经汤-冲任失调,养血祛瘀、温经散寒,在寒温结合的基础上补泻兼施.黑丹栀逍遥散-肝郁血热,闭经长达5月,心躁烦热,平素月经正常,经前乳房发胀,究其原因,为瘀血阻滞,气血不畅,肝郁化热,丹栀逍遥散结合养血调经及疏肝清热作用.少腹逐瘀汤-宫寒夹瘀,月事不下、宫寒不孕,理应逐瘀活血,温阳理气为法,兼顾脾胃,少腹逐瘀汤乃清王清任所创,集温经逐瘀、种子安胎为一方,世人只知其为祛瘀之剂.八味肾气丸-肝肾不足,月经初潮伊始就闭经、子宫偏小,月经衍期,诸如此类病症均“先予后夺”,即先补后泻,肾气丸加补益肝肾淫羊藿、何首乌、巴戟天、菟丝子,药后即矢气频多,乃肾气渐复之征.
作者:曾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焦富英教授认为脾肾两虚为痴呆发病基础,痰浊、瘀血为重要病理因素;当以补虚、除痰、化瘀为治疗大法;补肾健脾,填精充脑治其本,豁痰化瘀开窍以治其标;治本为主,治标为辅,标本同治,以古代名方“不忘散”为基础,创立“益智聪明煎”(人参、茯苓、首乌制、益智仁、知母、石菖蒲、川芎等),治疗脾肾两虚、痰瘀阻络之痴呆,疗效显著.
作者:刘禹岐;焦富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阿是穴治疗枕神经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4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卡马西平0.2g,2次/d.治疗组37例针刺阿是穴,患者取坐位,头稍前屈;华佗牌0.35×40mm不锈钢毫针,选取枕神经分布区域内痛一点,常规消毒,将针快速刺入皮下,逆督脉循行方向平刺1寸左右;手法用泻法,行提、插、捻、转至酸、麻、胀为度,留针20~30min,期间行针1~2次,1次/d;如针刺后痛点转移,则在新痛点处再刺一针,方法如前,每名患者多针刺2针.连续治疗3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疼痛指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0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指数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阿是穴治疗枕神经痛,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玺;张明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掷骰子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多潘立酮,10mg/次,3次/d.铝碳酸镁,0.5g/次,3次/d.治疗组43例疏肝健脾汤(柴胡12g,半夏9g,党参20g,黄芩6g,黄连3g,丹参30g),1剂/d,水煎300mL,3次/d.疏肝健脾汤药渣穴位敷贴,取中脘,下脘,双侧足三里,4h/次,1次/d.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症状积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1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4.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方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降压药物护理.护理组中医特色护理,①中医养护;②膳食指导;③保健按摩;④药浴与足疗护理.连续护理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压、不良反应.连续护理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护理组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04列,无效7例,总有效率80.00%.护理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瑞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联合西药治疗休克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扩血管、积极治疗原发病,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活性药.治疗组39例参附注射液100mL加入0.9%氯化钠500mL,静点,输液泵控制速度,1次/12h;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24h.观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每小时尿量、每4h检测动脉血乳酸(Lac)、24h时输液量、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4h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率下降,平均动脉压上升,血乳酸下降及尿量增加均优于对照组,24h输液量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治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休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林萍;周鑫;陈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风湿类疾病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甚至会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四妙勇安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在风湿类疾病康复治疗方面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异病同治”是辨证精髓,用于多发性大动脉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每获佳效.
作者:刘彦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龙生蛭胶囊治疗颈动脉短暂性缺血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6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口服氟桂利嗪胶囊,2粒/次,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1次/d.治疗组56例龙生蛭胶囊,5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两周(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0%.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生蛭胶囊治疗颈动脉短暂性缺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古丽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便血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将80例门诊患者辨证论治.湿热瘀结用温胆汤以清热祛湿,和营止血;脾胃虚寒治以温肾健脾,益气止血;胃火炽盛以清热解毒,泻胃火;瘀血内滞用失笑散合丹参饮以行气活血、化瘀止血;气不摄血用归脾汤以健脾益气,养血摄血;肝火犯胃用龙胆泻肝汤以清肝泻火,凉血止血.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便隐血、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32例,显效27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00%.[结论]辨证论治便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唐伟节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活血方与参苓白术散联合西医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45例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常规西医治疗,宫颈糜烂则用微波局部治疗;宫颈息肉则摘除或切除;宫颈腺囊肿则局部穿刺或微波点刺;如以上治疗无效,则行宫颈椎切.治疗组73例①健脾解毒活血方(土茯苓30g,败酱草、鸡血藤、益母草各15g,泽泻、地榆、草解各10g,生薏苡仁20g,川楝子、柴胡各10g,水蛭3g,淮山药20g,党参15g,甘草8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②微波治疗后保健,于微波第1d治疗后服参苓白术散(党参、白术、茯苓各20g,薏苡仁30g,桔梗12g,陈皮10g,淮山药、泽泻、赤芍、丹皮各15g,没药炙9g,甘草6g;带下秽臭加鱼腥草30g,败酱草20g;下腹疼痛加川楝子10g,元胡15g;赤白带下加地榆炒、乌贼骨各15g),1剂/d,水浸30min,3煎兑匀分,3次/d;西医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宫颈状况、阴道清洁度、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6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痊愈42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0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活血方与参苓白术散联合西医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耿秋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西医治疗效果多不理想,采用中药内服,中药联合西药灌肠等多学科,内外结合治疗,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但临床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陈英俊;黎民画;陈明德;袁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慢性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奥美拉唑,40mg/次,1次/d.甲硝唑,0.2g/次,3次/d.治疗组40例,脾胃虚寒,温中祛寒(党参25g,白芍20g,砂仁、甘草各15g,茯苓、白术、桂枝各10g);胃阴亏虚,滋阴补胃,和中止痛(生地黄、北沙参各20g,白芍、麦冬、当归、枸杞子、石斛各15g,川楝子10g,甘草5g);肝胃郁热,疏肝解郁,泄热和胃(生大黄、黄芪、吴莱萸、白芍、金钱草各15g,柴胡、黄连、栀子炒、枳实各10g);瘀阻胃络,活血化疲(丹参、蒲公英各30g,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20g,元胡、香附各12g,川楝子、五灵脂、蒲黄、莪术、三棱、乌药各10g,砂仁6g);肝胃气滞,疏肝泄热,调气和胃(柴胡、白芍各15g,香附、茯苓、白术、元胡醋各12g,川楝子、当归、吴茱萸、苏梗、乌药、枳壳、佛手各10g,黄连、甘草各6g);均1剂/d,水煎200mL,早晚饭后温服.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胃黏膜状况、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论治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叶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胃脘痛与情志和饮食密切相关.根据不同症型,辨证饮食护理,进行合理健康指导,怡情怡志,调肝和胃,可有效改善胃脘痛的症状,降低发生率.
作者:万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汤联合合理饮食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对症治疗,吗丁啉,每次0.5mg/kg,3次/d,口服.多酶片,0.25g/次,3次/d,口服.复合维生素B,10rng/次,3次/d,口服.治疗组60例疏肝健脾化瘀汤(柴胡、香附、砂仁冲、佛手、白术各6g,神曲、山楂、白扁豆、茯苓各10g,三棱、莪术各6g;脾胃虚弱加党参、陈皮各6g;偏湿加藿香、佩兰各6g;肝郁加郁金、白芍各6g;食滞加槟榔、枳壳各6g;偏淤加赤芍、桃仁各6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随访20d,观测复发率.[结果]7d、14d西医的治愈率均高于中医,而30d时二者临床疗效等效(P>0.05),治疗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20d,治疗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汤联合合理饮食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柴胡桂枝汤调和营卫,疏通气血.调和营卫治外感症及虚弱性疾患,调和气血治痛症.在外感病、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妇科调经等方面灵活应用,指出“调和阴阳、气血是临床应用的关键.
作者:王金存;杜志春;陈东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气调血方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柳氮磺胺吡啶片,活动期1g/次,4次/d;缓解期逐渐减量至0.75g/次,3次/d.治疗组34例益气调血方(炙黄芪30g,党参、白术、白芍各15g,当归10g,鸡血藤、仙鹤草各20g,云苓15g,黄连5g,木香10g,甘草5g),水煎100mL,1剂/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Mayo活动指数、TNF-α水平、肠黏膜病变内镜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随访180d,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7%,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TNF-α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肠黏膜病变内镜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内治疗组复发率11.53%,对照组复发效率3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调血方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马普伟;陈金泉;彭林;杜刚毅;林锡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三消辨证法治疗糖尿病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将100例门诊患者三消辨证法,上消方(天花粉、葛根各20g,麦冬、童参各15g,天冬、知母各12g,黄连6g,生地黄30g,黄芪45g,藕汁适量);中消方(黄连6g,知母、牛膝、麦冬、栀子、生地黄各12g,山萸肉15g,枸杞20g,生石膏30g);下消方(甘草10g,山茱萸、黄柏、知母各12g,丹参15g,龙骨、牡蛎、龟板各20g,山药30g),上方均1剂/d,水煎250mL,早晚温服.治疗期间,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连续治疗6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糖、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显效40例,有效5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00%.[结论]三消辨证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小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护理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住院病志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28例急性期制动、卧位,住院5~7d病情稳定后康复训练,1次/d.治疗组32例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脑梗死入院当天开始,脑出血48~72h病情稳定即可进行;康复训练:一对一形式,一名护士负责一名病人;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活动能力练习、针灸(头针、体针)、推拿按摩、情志护理.连续治疗护理1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ADL(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 Barthel指数两组均有改善(P<0.01,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Fugl-Meyer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护理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肖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提插泻法治疗枕大神经痛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40例门诊患者针刺夹脊穴、阿是穴、风池穴、悬钟穴,直刺得气后采用提插泻法,留针30min,1次/d,连续治疗5d为l疗程,休息2d,继续下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愈10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结论]针刺提插泻法治疗杭大神经痛,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吕游;张明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黄疸、鼓胀、胁痛等临床表现与乙肝有诸多相似之处.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致病大致可分为外感湿邪、疠气、和正虚三方面.董建华认为乙肝主因是正气亏虚,饮食、劳逸和情志因素等为诱因,常相兼为患.辨证分型药物治疗有湿热内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还有以针灸、按摩、黄芪针足三里穴位注射、手部经络锻炼、隔药灸脐等治疗.乙肝后期,容易引发肝硬化、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增高,可有效控制乙肝发展至肝癌肝硬化,降低死亡率.疾病调护需按照“慎起居,节饮食,调精神,遵医嘱”来进行.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