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癌基因p16与肿瘤

张晓菊;白明

关键词:p16基因, 抑癌基因, 肿瘤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细胞增殖周期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周期调节失控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细胞增殖周期受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CDKs)调节,CDKs与细胞周期素(cyclins)结合后被活化,促进细胞增殖,CDKs受到其抑制因子(CDKIs)的作用而失活,阻止细胞的分裂.细胞周期素D和CDKIs表达异常均可导致肿瘤发生.在已知的CDKIs中,p16做为一种新型的抑癌基因,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血浆、瘤组织中内皮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内皮素(endothelin,ET)在肺癌患者血浆、瘤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病理、临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了66例肺癌患者血浆和石蜡标本中ET表达,并将所有病例随访至2年以上.结果肺癌血浆ET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瘤组织中ET阳性表达率高达73%,其含量显著高于支气管良性病变(P<0.01),并且分期愈晚、分化愈差、转移范围愈广,血浆和瘤组织中ET水平愈高,生存率愈低.结论 ET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一项有价值指标,血浆和瘤组织中ET表达具有一致性,在肺癌临床监测中具有同等价值.

    作者:许新华;胡国清;顾纪荣;鲁明骞;蔡德鑫;薛峰;李道俊;张小红;蒋乐堂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凝血及抗凝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凝血及抗凝指标与肝癌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9例肝癌患者(其中23例术后复查)的部分凝血及抗凝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肝癌合并肝硬化组PT、APTT、TT与正常组比较均显著延长;肝癌组术前FI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癌并肝硬化组FIB则显著降低;肝癌患者TF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组肝癌患者AT-III活性均显著降低.结论肝癌患者明显存在凝血及抗凝血激活状态,TF和AT-III可作为肝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徐献群;杜艳;刘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多原发癌家系1例报告

    多原发癌并非罕见,但一家系中2个成员以上先后患多原发癌较少报道.现收集1例报道如下.

    作者:邝国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子宫肉瘤38例的临床及预后因素

    目的分析38例子宫肉瘤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因素,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子宫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子宫肉瘤的临床表现多以不规则阴道流血为主(占68%),其次为下腹包块(34.2%)、下腹痛(26.3%)等.结论子宫肉瘤的临床表现以不规则阴道流血为主但无特异性.子宫肉瘤的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有明显关系.

    作者:许红;王中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胃癌中SS、p53、p21基因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中的SS、p53、p21阳性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即用型-抗+Envision微波加热免疫组化法对52例胃癌中的SS、p53、p21表达进行分析.并对52例进行随访.结果胃癌中的SS、p53、p21阳性表达在男女不同阶段均有不同数量的表达.结论 SS、p53、p21阳性表达可作为胃癌筛选,癌前病变及早期诊断的有用指标,可用于临床对病人进行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

    作者:耿志坚;童淑兰;杨玲芳;费绍华;丁志宏;黄熙源;殷梅英;叶龙珍;孙宏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体外观察阿司匹林对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周期及DNA合成的影响

    阿司匹林(ASA)作为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代表,长期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近十余年的研究表明:常规服用ASA可降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特别是对防止家族性结肠息肉癌变,有一定的效果.本研究应用MTT、流式细胞仪和3H-TdR掺入试验等方法,观察ASA在体外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作者:刘兴;高青;王丕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分化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神经内分泌(NE)分化状况、免疫组化检测指标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13例NSCLC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和嗜铬素A(CgA)的表达.结果 NSCLC中NSE、SYN、CgA的阳性率分别为53.10%、26.55%、6.19%,NSE与SYN联合检测,其阳性率为21.24%.3种NE标记物在不同组织学类型NSCLC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SYN阳性率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NSE与SYN、SYN与CgA表达之间显著相关.结论 NSCLC的NE分化与组织学类型无关,与分化程度有关.NSE和SYN联用是判断NE分化的较好指标.

    作者:余少平;熊永炎;田素芳;张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哈尔滨市居民胃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与胃癌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胃癌的1∶3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胃慢性疾病史、喜食热、硬等食品、情绪调节差、精神长期压抑等与胃癌发生存在显著正关联.结论胃慢性疾病史、不良饮食习惯及某些精神因素可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作者:石美森;孙喜文;戴旭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施行联合手术的可行性,手术方式及手术适应症.方法筛选33例施行联合手术治疗的该类病人作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术后并发中等量腹水5例,胸腔积液4例,膈下脓肿1例,1例术后2周死于肝肾衰竭,15例出院后均死于肝癌复发,无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死亡,此死亡的17例病人平均生存20.29月.另16例术后至今仍然存活,生活均能自理,其中2例术后42月余仍带瘤生存.结论合理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式,对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施行联合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朱耀明;李祥;邱红根;顾明;尤天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脑胶质瘤侵袭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脑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肿瘤侵袭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52例脑胶质瘤标本,4例垂体腺瘤,5例正常脑组织的VEGF表达水平. 结果在正常脑组织中未见VEGF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垂体腺瘤偶有表达,脑胶质瘤组织中均有VEGF表达(P<0.05).随着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VEGF的表达增高(P<0.01).生存期<3年者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生存期>3年者(P<0.01). 结论 VEGF的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和侵袭性等有关,并对其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蔡强;叶应湖;王国安;张华平;胡克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粪便中大肠脱落细胞提取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粪便中脱落细胞提取方法,进一步了解粪便脱落细胞对大肠癌诊断的意义.方法以31例均经病理证实为大肠腺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免疫磁珠法及改良的淘洗法提取粪便中的脱落细胞.结果改良的淘洗法与免疫磁珠法对大肠癌的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后的粪便中脱落细胞提取方法操作简便、费用低,易于推广应用.对大肠癌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范如英;李世荣;吴霞;武子涛;晨智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首发腋窝淋巴结转移瘤2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首发腋窝淋巴结转移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6例以腋窝肿块为首发的恶性转移瘤患者的发病情况、肿块特征、诊断、治疗效果等.结果以腋窝肿块为首发的恶性转移瘤患者中(不包括淋巴瘤),常见的分别是乳腺癌、黑色素瘤、肺癌,肿块大小不等、质硬、或与皮肤粘连,如果无广泛转移,采取切除原发瘤及转移瘤的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结论腋窝淋巴结转移瘤以乳腺癌、黑色素瘤、肺癌多见,应采取综合治疗,预后较差.

    作者:胡卫东;汪必成;陈慧莉;杨国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多发性皮肤鳞状细胞癌 1例

    皮肤恶性肿瘤中,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较高,而同时或相继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无关联的鳞癌,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我科于2001年9月收治了1例胸部先后发生三处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张鲜英;马举斌;刘毅;张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端粒酶与肿瘤的研究现状

    端粒酶-维持端粒功能的酶,已成为对肿瘤药物研究及开发极有吸引力的靶.人的大多数体细胞端粒酶活性被抑制,且随着细胞的分裂端粒进行性缩短.大多数人的肿瘤细胞表达端粒酶且它们的端粒相对稳定,导致肿瘤细胞的永生化.理论上如果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被抑制,那么这种细胞将停止增殖.

    作者:易铁男;周云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食管癌Fhit蛋白表达丢失的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癌Fhit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食管癌Fhit表达并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癌组织Fhit表达为23/53例(43.4%),而癌旁非肿瘤粘膜为47/53例(88.7%),相差有非常显著性(P<0.001).Fhit蛋白表达癌在癌组织学分级中的分布为Ⅰ级癌55.6% (5/9),Ⅱ级癌40.6%(13/32),Ⅲ级癌41.7%(5/12),相差无显著性(P>0.05).Fhit蛋白表达癌在临床分期中的分布为Ⅰ期癌77.8%(7/9),Ⅱ期癌42.9%(15/35),Ⅲ期癌11.1%(1/9),相差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 Fhit表达状况可能与食管癌的侵犯和转移相关.

    作者:赵坡;吕亚莉;钟梅;李志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凝血酶配合榄香烯乳剂治疗难治性恶性胸腔积液5例临床观察

    我科于2001年8月~11月,采用凝血酶配合榄香烯乳剂胸膜腔内注射的方法,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性胸腔积液5例,现报告结果如下.

    作者:姜苗;李忠;陈信义;张湘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胃腺癌nm23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关系及意义

    目的研究胃腺癌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与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因子(PCNA、S期细胞比)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胃腺癌标本中nm23、PCNA的表达,同时应用Feulgen染色方法及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其S期细胞比进行检测.结果 nm23、PCNA、S期细胞比均与胃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nm23表达与PCNA分级、S期细胞比呈负相关.结论 nm23能抑制胃腺癌的转移,其抑癌机理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周期有关.

    作者:汪必成;熊永炎;段祥林;郭广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Fas/APO -1基因转染食管癌Eca-109细胞及其表达

    目的通过将Fas/APO -1基因转染食管癌细胞,比较转导前后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运用已构建的Fas/APO -1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介导法将目的基因导入Eca-109细胞,筛选克隆细胞以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Western blot法检测Fas/APO -1基因的表达.结果转导株与非转导株均有Fas/APO -1 cDNA的表达,但转导株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高于非转导株.结论 Fas/APO -1基因在食管癌细胞中处于低表达状态;通过基因转导能有效增强其表达.

    作者:张德海;刘锟;刘惠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抑癌基因m6p/igf2r的研究进展

    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功能失活或出现基因缺失、突变等异常,可导致细胞恶性转化而发生肿瘤.1995年De Souza等人在人肝细胞癌(human hepato- cellular carcinoma, HCCS) m6p/igf2r基因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阳性病例的存留等位基因中检测到m6p/igf2r基因突变,从而提出m6p/igf2r是人肝细胞癌的抑癌基因[1],这一结论在此后对许多其他肿瘤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证实[2-6].

    作者:刘渊;周宏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奈西雅预防肺癌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化学治疗在肺癌综合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肺癌化疗多选用顺铂,而高剂量顺铂的催吐作用极强,往往限制了该药的疗效.本科观察了38例NSCLC病人采用NVB+PDD的化疗方案共116周期,观察奈西雅对顺铂所致消化道反应的预防作用并和恩丹西酮相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何肇晴;冯钊;钟敏钰;李丛喜;程冬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