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建华;王慧杰
目的 食管癌化疗序贯放疗和单纯放疗疗效对比研究.方法 248例食管癌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125例和单纯放疗组123例.综合组:DDP(50mg/m2,D1,8)5-FU(750mg/m2,D2-6)静脉注射,3周为一周期,潘生丁50mg,口服,每天三次.2-3周期化疗后放疗(DT60-70Gy/6.5-7.5周).单纯放疗组直接放疗(DT60-70Gy/6.5-7.5周).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别,综合组完全缓解率及1,3,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 化疗后序贯放疗是治疗食管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樊青霞;李国文;王瑞林;王志良;李苏宜;樊锐太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癌癌细胞浸润深度与癌周肥大细胞(MC)的关系.方法 用俾士麦棕染色观察103例老年人胃癌和72例青年人胃癌癌周MC.结果 老年人胃癌累及浆膜病例少于青年人胃癌(P<0.01);而癌周MC计数均数≥23个/HPF的病例多于青年人胃癌(P<0.01).结论 老年人胃癌癌周MC密度较高,可能是其累及浆膜相对较少的原因之一.
作者:肖和平;张友元;魏爱君;李培林;邢寿富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与人胃癌组织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了50例人胃癌组织中的VEGF及KDR的定位与分布,并对血管进行染色及计数.结果 50%的胃癌组织表达VEGF,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膜及胞浆,KDR主要位于癌组织及癌组织旁的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阳性胃癌组织的血管密度(13.91±7.24)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6.50±2.10)(P<0.05),而且随着VEGF表达强度的增强,癌组织内血管密度明显增加.结论 胃癌细胞分泌的VEGF主要以旁分泌的形式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也可能存在着自分泌形式.
作者:刘都户;张学庸;黄裕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为了研究肿瘤转移的异质性,本实验通过使用单细胞克隆化技术,从体外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中选出B、f两亚细胞株,分别对它们进行扩大培养,再将其注射于小鼠足掌,发现B细胞株的致瘤性和肺自发转移结节数均显著高于f细胞株.进一步观察两株细胞其它方面的生物学特性发现:B细胞株体积大,粘附性差,呈铺展性生长.f细胞株体积小,粘附性强.且B细胞株和较低浓度的ConA发生凝集反应,而f细胞株则在较高浓度ConA中才发生凝集反应.这一结果提示:肿瘤细胞是由生物学特性不同的细胞亚群组成.
作者:黄帼;张林杰;汪思应;丁祖玖;姚立人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肺癌患者血浆三种神经多肽的变化.方法 103例未经治疗的肺癌患者空腹采血,血浆P物质(SP)、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及癌胚抗原(CEA) 均采用放免法.结果 肺癌患者SP、SS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VIP明显降低.三型肺癌间SP、VIP及SS无明显差别.VIP与SP、SS均呈明显负相关,SP与SS呈明显正相关.三种神经多肽与CEA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三种神经多肽的测定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及免疫功能的研究,但对肺癌分型无明显价值.
作者:王洪武;荣扬;聂舟山;段蕴铀;张新红;赵云涛;费宇行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SB对人肝癌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以0.2mmol/L的SB作用于培养的人肝癌细胞GHC-3,作用30天后恢复正常培养,观察癌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 人肝癌细胞生长抑制;SB作用30天细胞形态由多角型转变为棱形,ConA凝集现象消失,琼脂集落形成率下降;染色体主流范围变窄,二倍体及亚二倍体比例升高;3H-TdR掺入率、细胞DNA含量下降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并观察到,上述细胞再经不含SB的正常培液继续培养三代后该细胞表型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人肝癌细胞在低剂量丁酸钠持续作用下,某些恶性表型可发生部分逆转,且这些改变在恢复正常培养后可保持相对稳定.
作者:何东苟;陈尊器;葛曰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CDKN2基因的突变、缺失与原发性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PCR和银染SSCP分析了45例胃癌组织和22例相应正常胃粘膜中CDKN2基因的突变和纯合性缺失情况.结果 发现CDKN2基因的纯合性缺失率为28.9%,其中β型转录子的缺失率为15.6%;无一例有CDKN2基因的突变.结论 胃癌的发生发展与CDKN2基因纯合性缺失密切相关,与CDKN2基因的突变无关,β型转录子参与维持CDKN2基因的正常功能,其纯合性缺失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全欣鑫;于皆平;王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cyclin E的高表达对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及周期的影响.方法 构建cyclin E cDNA真核表达载体并采用lipofectAMINE转染方法将其导入MCF-7细胞,获得稳定表达cyclin E的细胞系.通过对细胞生长曲线绘制、3H-TdR测定及细胞周期分布等的分析,观察其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 cyclin E的高表达可以使细胞的生长速度加快(约为对照1.52倍)及DNA掺入增加(4.2倍),G1-S移行加速;pRB的磷酸化形式的增多(3倍).结论 cyclin E的高表达可明显影响MCF-7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可能通过pRB磷酸化,影响细胞周期G1-S期移行而实现其对生长的调节.
作者:黄玫;宫丽平;杨少敏;张波;廖松林 刊期: 1999年第05期
雄激素诱导肝脏肿瘤的作用,既有流行病学,又有实验和临床证据[1,2].鉴于雄激素的致癌性,因而肝癌的发病率男性总是多于女性[3].
作者:陆东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超抗原(Superantigen,SAg)抗肿瘤是90年代才出现的肿瘤生物治疗方式.它主要有四种研究模式,即用单纯的SAg抗肿瘤、用抗肿瘤单克隆抗体(McAb)与SAg结合物导向杀伤肿瘤、用SAg活化的肿瘤引流的淋巴结细胞对肿瘤进行过继免疫治疗和用与SAg偶联的肿瘤细胞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原性.其中,以用抗肿瘤McAb与SAg的偶联物或其融合蛋白免疫导向治疗肿瘤的研究为主,使SAg能够定向地结合到肿瘤细胞上而发挥作用,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达到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对机体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司晓辉;杨连君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癌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分布规律.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技术对β-G进行定位定量研究.结果 癌组织中β-G的表达在细胞及亚细胞超微水平是一致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其表达强度也随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β-G升高是与癌细胞物质代谢增加相适应的.β-G作为体内一种酶标志,对肝癌的诊断及恶性程度判定有指导意义.
作者:朱善德;杨波;李荫山;冯新莉;杜晓炬;李顺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与胃肠肿瘤术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用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并MF全身化疗的方法治疗了30例经病理确诊的胃肠癌中,Ⅲ~Ⅳ期占83%.结果 在30例病人中,1、2、5年生存率分别为86.6%,63.3%,6.6%,其中2例胃癌病人生存了6年.结论 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并MF方案全身化疗对胃肠癌术后腹腔复发和肝转移有预防作用.
作者:臧爱华;帅朋贞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β-榄香烯(β-E)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和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结果 表明10-40ug/mlβ-E作用12-48小时,可使B16细胞发生凋亡,且凋亡指数与β-E的剂量及作用时间有关.结论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是β-E抗癌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陈龙邦;王靖华;臧静;胡守友;诸晓源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动素与胃癌的关系,了解胃动素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7例胃癌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浆、胃液和胃肠粘膜(十二指肠降部、幽门前区和癌变处)中胃动素的含量.结果 胃癌患者血浆和胃液中胃动素水平大幅度增高,胃液中胃动素含量是血液中的15~30倍.结论 胃动素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胃液中高水平的胃动素可作为胃癌的辅助指标.
作者:王巨昌;时宏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ZEBRA/IgG在鼻咽癌癌变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对四会地区鼻咽癌筛查人群的血清库不同时期的标本用ELISA法检测ZEBRA/IgG,包括:鼻咽癌27例,高危人群50例,单阳人群50例,全阴人群30例.结果 鼻咽癌组ZEBRA/lgG的阳性率为90.9%,高于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从ZEBRA/IgG出现阳性至病理确诊时的时间平均为3.5(2.62~4.38)年,且至病理确认时抗体水平逐渐升至高.结论 ZEBRA/IgG可作为一个诊断鼻咽癌的指标,抗体持续高水平或抗体水平持续升高者应高度怀疑鼻咽癌.
作者:曹素梅;黄腾波;简少文;柳青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 快速染色刮取涂片细胞学检查用于乳腺肿瘤术中快速诊断.方法 采用伊红-亚甲兰快速细胞染色,对乳腺肿瘤术中送检快速检查标本进行刮取涂片细胞学诊断,整个制片过程不超过1分钟.结果 该方法共检查乳腺肿瘤术中快速标本90例,与病理学诊断对照.准确率98.7%,其中60例恶性肿瘤无一例假阳性,29例良性肿瘤无一例假阴性,1例未定病例为粘液腺癌.结论 该方法用于乳腺肿瘤术中快速诊断,其时间快,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诊断准确率高,无假阳性或假阴性.
作者:龚选举;毛永荣;何庭玉;原俊;杨小玲;吴建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生殖系统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宫颈NHL Ⅰ期1例;子宫NHL Ⅲ期1例;卵巢NHL3例,随访2例无瘤生存,3例死亡.结论 生殖系统原发性NHL的预后与原发器官、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法有关.
作者:刘力;陈春梅;黄奕;胡娅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患者,女,67岁.因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药物治疗好转来诊.胸透:左肺上野示2.5×2.5cm大小结节状影,密度中等,边缘较清晰.CT示:左肺上叶后段近胸壁处有2×2cm结节,CT值为34.2Hu,边缘光滑、锐利,其内缘可见脐样切迹.痰癌细胞(一)、抗酸菌(一).肺功能明显降低.
作者:吕军吉;辛本强;白凤祥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MTS1/p16基因在恶性淋巴瘤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多重PCR检测34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和15例健康人体外周血DNA的p16gene Exon2纯合子缺失.结果 34例NHL中有4例有p16gene Exon2纯合子缺失.结论 MTS1/P16gene变异可能在非何杰金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作者:黄毓;秦雪;闭慎金;黄天衡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 寻找一种新的可靠的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方法根据胸腔积液是细胞良好的培养基,通过短时间的培养可以获得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的理论,46例以胸腔积液就诊的患者进行胸水细胞染色体分析联合生化检测;结果单纯细胞染色体检测阳性率为72.8%,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91.7%,染色体+CEA阳性率提高到95.5%(43/46);染色体+SF阳性率95.6%(44/46);CEA+SF阳性率91.2%(41/46),联合检测为97.8%;结论对于胸腔积液鉴别有困难的病例采取细胞染色体分析联合生化检测(CEA,SF)可以提高诊断率.
作者:陆海波;白玉贤;周建华;陈伟 刊期: 199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