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胞染色体分析联合生化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临床价值

陆海波;白玉贤;周建华;陈伟

关键词:细胞染色体, 生化检测, 胸水
摘要:目的 寻找一种新的可靠的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方法根据胸腔积液是细胞良好的培养基,通过短时间的培养可以获得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的理论,46例以胸腔积液就诊的患者进行胸水细胞染色体分析联合生化检测;结果单纯细胞染色体检测阳性率为72.8%,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91.7%,染色体+CEA阳性率提高到95.5%(43/46);染色体+SF阳性率95.6%(44/46);CEA+SF阳性率91.2%(41/46),联合检测为97.8%;结论对于胸腔积液鉴别有困难的病例采取细胞染色体分析联合生化检测(CEA,SF)可以提高诊断率.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染色细胞学检查用于乳腺肿瘤术中诊断的价值

    目的 快速染色刮取涂片细胞学检查用于乳腺肿瘤术中快速诊断.方法 采用伊红-亚甲兰快速细胞染色,对乳腺肿瘤术中送检快速检查标本进行刮取涂片细胞学诊断,整个制片过程不超过1分钟.结果 该方法共检查乳腺肿瘤术中快速标本90例,与病理学诊断对照.准确率98.7%,其中60例恶性肿瘤无一例假阳性,29例良性肿瘤无一例假阴性,1例未定病例为粘液腺癌.结论 该方法用于乳腺肿瘤术中快速诊断,其时间快,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诊断准确率高,无假阳性或假阴性.

    作者:龚选举;毛永荣;何庭玉;原俊;杨小玲;吴建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肺软骨瘤1例

    患者,女,67岁.因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药物治疗好转来诊.胸透:左肺上野示2.5×2.5cm大小结节状影,密度中等,边缘较清晰.CT示:左肺上叶后段近胸壁处有2×2cm结节,CT值为34.2Hu,边缘光滑、锐利,其内缘可见脐样切迹.痰癌细胞(一)、抗酸菌(一).肺功能明显降低.

    作者:吕军吉;辛本强;白凤祥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血清神经原特异性烯醇酶和胃泌素用于肺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原特异性烯醇酶(NSE)和胃泌素用于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ABC-ELISA和放免法检测30例正常对照、25例良性肺疾病、5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15例小细胞肺癌(SCLC)血清NSE和胃泌素浓度.结果 血清NSE和胃泌素浓度在4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NSE诊断SCL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是80、88和86%;胃泌素诊断NSCLC分别是69、65和60%.治疗后,SCLC组血清NSE和胃泌素均显著下降(P<0.001),而NSCLC组仅有胃泌素降低(P<0.001).结论 NSE主要用于SCLC的辅助诊断、术前组织学分型及疗效监测,而胃泌素用于NSCLC.

    作者:周建奖;润丹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单克隆抗体导向的超抗原抗肿瘤研究新进展

    超抗原(Superantigen,SAg)抗肿瘤是90年代才出现的肿瘤生物治疗方式.它主要有四种研究模式,即用单纯的SAg抗肿瘤、用抗肿瘤单克隆抗体(McAb)与SAg结合物导向杀伤肿瘤、用SAg活化的肿瘤引流的淋巴结细胞对肿瘤进行过继免疫治疗和用与SAg偶联的肿瘤细胞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原性.其中,以用抗肿瘤McAb与SAg的偶联物或其融合蛋白免疫导向治疗肿瘤的研究为主,使SAg能够定向地结合到肿瘤细胞上而发挥作用,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达到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对机体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司晓辉;杨连君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喉咽癌放射治疗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24例喉咽癌放射治疗作出临床分析.方法 本院自1975年至1990年共收治24例喉咽癌,所有病例均为Ⅱ-Ⅳ期鳞癌.均行单纯放射治疗.结果 生存3年以上的病例,原发灶总剂量均为65Gy-70Gy;总剂量小于65Gy和大于70Gy的14例患者均于1年左右死亡.结论 说明65Gy-70Gy是喉咽癌单纯放疗的适宜根治剂量;总剂量超过70Gy,不会提高局控率,反会缩短生存期.对于Ⅲ、Ⅳ期病例,尤其是伴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仅14%,明显比文献报道的综合治疗低,因此Ⅲ、Ⅳ期喉咽癌宜采用手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

    作者:饶建华;王慧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EB病毒ZEBRA/lgG抗体变化规律和鼻咽癌发病的关系

    目的 研究ZEBRA/IgG在鼻咽癌癌变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对四会地区鼻咽癌筛查人群的血清库不同时期的标本用ELISA法检测ZEBRA/IgG,包括:鼻咽癌27例,高危人群50例,单阳人群50例,全阴人群30例.结果 鼻咽癌组ZEBRA/lgG的阳性率为90.9%,高于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从ZEBRA/IgG出现阳性至病理确诊时的时间平均为3.5(2.62~4.38)年,且至病理确认时抗体水平逐渐升至高.结论 ZEBRA/IgG可作为一个诊断鼻咽癌的指标,抗体持续高水平或抗体水平持续升高者应高度怀疑鼻咽癌.

    作者:曹素梅;黄腾波;简少文;柳青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抑癌基因CDKN2的变异与原发性胃癌的关系

    目的 研究CDKN2基因的突变、缺失与原发性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PCR和银染SSCP分析了45例胃癌组织和22例相应正常胃粘膜中CDKN2基因的突变和纯合性缺失情况.结果 发现CDKN2基因的纯合性缺失率为28.9%,其中β型转录子的缺失率为15.6%;无一例有CDKN2基因的突变.结论 胃癌的发生发展与CDKN2基因纯合性缺失密切相关,与CDKN2基因的突变无关,β型转录子参与维持CDKN2基因的正常功能,其纯合性缺失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全欣鑫;于皆平;王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食管癌多发灶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防止食管癌多发灶漏诊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532例食管癌手术病人进行总结.结果 发现食管癌多发灶18例,术前确诊1例,术中发现17例.结论 食管癌的手术方式应尽量采用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以防止多发灶的漏治.

    作者:钱如林;甘泉水;李含志;张晓林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细胞染色体分析联合生化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临床价值

    目的 寻找一种新的可靠的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方法根据胸腔积液是细胞良好的培养基,通过短时间的培养可以获得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的理论,46例以胸腔积液就诊的患者进行胸水细胞染色体分析联合生化检测;结果单纯细胞染色体检测阳性率为72.8%,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91.7%,染色体+CEA阳性率提高到95.5%(43/46);染色体+SF阳性率95.6%(44/46);CEA+SF阳性率91.2%(41/46),联合检测为97.8%;结论对于胸腔积液鉴别有困难的病例采取细胞染色体分析联合生化检测(CEA,SF)可以提高诊断率.

    作者:陆海波;白玉贤;周建华;陈伟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食管癌术前放疗后PCNA蛋白表达的改变及预后

    目的 探讨放疗对食管癌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指导临床选择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在我院接受术前放疗及根治性食管癌切除术的91例食管癌患者,前后两野垂直照射,肿瘤剂量30~40Gy/15~20次/3~4周.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结果 食管鳞癌呈100%PCNA蛋白表达,放疗后高表达率71.4%高于放疗前的57.1%,P=0.04;疗后PCNA高表达者较低表达者预后明显差,P=0.0001;比较同一病人放疗前、后PCNA蛋白表达,显示放疗后下降者、升高者和不变者的预后均有显著性差别,P=0.00001.结论 ①疗后PCNA蛋白表达升高,可能存在肿瘤细胞加速再增殖②PCNA高表达者预后很差;而放疗后与疗前相比,下降者生存好,有可能成为评价预后指标.

    作者:祝淑钗;殷蔚伯;万钧;周道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胃癌患者血浆、胃液和胃肠粘膜中胃动素含量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胃动素与胃癌的关系,了解胃动素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7例胃癌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浆、胃液和胃肠粘膜(十二指肠降部、幽门前区和癌变处)中胃动素的含量.结果 胃癌患者血浆和胃液中胃动素水平大幅度增高,胃液中胃动素含量是血液中的15~30倍.结论 胃动素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胃液中高水平的胃动素可作为胃癌的辅助指标.

    作者:王巨昌;时宏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肝细胞癌癌组织内β-葡萄糖醛酸酶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癌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分布规律.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技术对β-G进行定位定量研究.结果 癌组织中β-G的表达在细胞及亚细胞超微水平是一致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其表达强度也随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β-G升高是与癌细胞物质代谢增加相适应的.β-G作为体内一种酶标志,对肝癌的诊断及恶性程度判定有指导意义.

    作者:朱善德;杨波;李荫山;冯新莉;杜晓炬;李顺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病理细胞学研究进展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ce,简称DFSP)是一种常见于成人躯干真皮内低度恶性的软组织肿瘤.1925年由Hoffman首先命名,以后陆续有报道.复习近几年来国内外文献DFSP的细胞学、病理组织学及组织发生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小玲;毛永荣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保留肢体综合治疗骨肉瘤效果分析

    对16例骨肉瘤患者中14例接受局部介入化疗,术前、术中或/和术后放疗,病灶广泛切除术全程的保留肢体综合治疗(简称保肢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预以分析.结果 显示:本组保肢综合治疗的成功率为87.5%,其中2年生存率为71.4%,3年生存率为57.1%,5年生存率为35.7%,患者平均存活超过38个月.可见保肢综合治疗的效果不仅优于截肢及术后治疗者,而且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作者:刘翠兰;孟昭信;姚长海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老年人胃癌浸润深度与癌周肥大细胞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癌癌细胞浸润深度与癌周肥大细胞(MC)的关系.方法 用俾士麦棕染色观察103例老年人胃癌和72例青年人胃癌癌周MC.结果 老年人胃癌累及浆膜病例少于青年人胃癌(P<0.01);而癌周MC计数均数≥23个/HPF的病例多于青年人胃癌(P<0.01).结论 老年人胃癌癌周MC密度较高,可能是其累及浆膜相对较少的原因之一.

    作者:肖和平;张友元;魏爱君;李培林;邢寿富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7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自1983年1至1993年3月,我院放射治疗70岁以上老年人(老年)食管癌46例,其中Ⅲ、Ⅳ期病人占82.6%,伴发病多达47.8%.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5.7%、22.7%、11.9%.初步结果表明:放射治疗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应注意伴发病的治疗.

    作者:李方明;袁卓庭;康静波;聂青;张丽萍;邢涛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克隆化Lewis肺癌高、低转移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为了研究肿瘤转移的异质性,本实验通过使用单细胞克隆化技术,从体外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中选出B、f两亚细胞株,分别对它们进行扩大培养,再将其注射于小鼠足掌,发现B细胞株的致瘤性和肺自发转移结节数均显著高于f细胞株.进一步观察两株细胞其它方面的生物学特性发现:B细胞株体积大,粘附性差,呈铺展性生长.f细胞株体积小,粘附性强.且B细胞株和较低浓度的ConA发生凝集反应,而f细胞株则在较高浓度ConA中才发生凝集反应.这一结果提示:肿瘤细胞是由生物学特性不同的细胞亚群组成.

    作者:黄帼;张林杰;汪思应;丁祖玖;姚立人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DF化疗、放疗序贯应用治疗食管癌疗效报道

    目的 食管癌化疗序贯放疗和单纯放疗疗效对比研究.方法 248例食管癌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125例和单纯放疗组123例.综合组:DDP(50mg/m2,D1,8)5-FU(750mg/m2,D2-6)静脉注射,3周为一周期,潘生丁50mg,口服,每天三次.2-3周期化疗后放疗(DT60-70Gy/6.5-7.5周).单纯放疗组直接放疗(DT60-70Gy/6.5-7.5周).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别,综合组完全缓解率及1,3,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 化疗后序贯放疗是治疗食管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樊青霞;李国文;王瑞林;王志良;李苏宜;樊锐太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肿瘤血管

    1 前言外科医生在切除实体瘤的手术中,很早就发现肿瘤血运丰富,容易出血,这一现象被认为是肿瘤代谢及坏死产物引起机体血管舒张的炎性反应.

    作者:徐文通;宋少柏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雄激素与肝癌

    雄激素诱导肝脏肿瘤的作用,既有流行病学,又有实验和临床证据[1,2].鉴于雄激素的致癌性,因而肝癌的发病率男性总是多于女性[3].

    作者:陆东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