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VI起搏心电图中的室性融合波群

王凤秀;贾邢倩;马伟

关键词:VVI, 起搏心电图, 心室除极, 节律, QRS波群, 植入起搏器, 形态, 心律, 相互融合, 频率, 心腔内, 同部位, 列连续, 心脏, 患者, 电压
摘要:室性融合波群是心脏内同时存在两个独立的节律先后或几乎同时激动心室的不同部位,并完成整个心室除极,形成相互融合的QRS波群.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心腔内至少同时存在自身和起搏两个节律点,当两者频率相近时,则可能同时或先后激动引起心室除极,使心室除极波的形态既不同于单纯自身心律,也不同于单纯起搏节律,而形成了介于自身心律与起搏节律之间的第3种心室波,称为室性融合波群,当两个节律点频率非常接近时还可形成一系列连续的形态、电压各不相同的室性融合波群.
心电与循环杂志相关文献
  • 6min步行试验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给氧的价值

    目的 探讨6 min步行试验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给氧效果的影响.方法 比较30例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控制期(NYHA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吸入60%氧气0.5 h前后6 min步行距离、心率、SaO2和血压.结果 在给氧后,6 min步行的距离明显提高[(318±46)m,(356±58)m,P<0.01],其中心功能Ⅲ级患者较Ⅱ级步行距离改善明显.心率和SaO2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短期给氧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min步行距离,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活动耐力.

    作者:陈秀清;王美兰;林芳;田志广;李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活动平板负荷试验诱发变异型心绞痛1例

    患者女性,43岁.因发作性胸痛1年,再发3d入院.体检:BP100/70mmHg.常规心电图诊断为T波轻度改变.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无异常.双侧颈动脉B型二维超声检查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内膜斑块形成.

    作者:谢玲斐;黄伟剑;胡开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房室结-希浦系统传导阻滞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常见类型,也是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在体表心电图的表现形式之一.QRs波群与P-波的关系直接反映了AVNRT的形成机制,也是体表心电图分析及诊断的主要依据.

    作者:王慧;李忠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电图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左主干病变的预测价值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可由相应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所致.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时心电图的表现却鲜有报道.左主干病变包括狭窄或闭塞,是一种临床危重病症,其发生率低,但预后较差,死亡率高.因此,早期发现并进行血管再通治疗,特别是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本文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时相应导联的ST段偏移情况对左主干病变的预测价值.

    作者:赵玉香;黄伟剑;林捷;计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后的房性心动过速

    近年来,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已逐渐成为各类心房颤动的重要治疗方法.单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根治率较高,但对慢性心房颤动仍然不理想.

    作者:蒋晨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不同程度预激的心电图表现

    预激的程度反映了窦性或心房激动通过房室旁道激动心室肌的数量,因此也决定了P-R间期和QRS形态、时间及继发性ST-T改变的程度.本文通过分析30例显性心室预激心电图和δ波比值[1],探讨不同程度预激时的心电图表现.

    作者:陶国英;吴祥;翁凌云;江聪美;庄丽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左束支不典型文氏型直接显示型传导阻滞1例

    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头晕、心悸5年,加重1d入院.体检:T36.4℃,BP120/70mmHg,R 60次/min.临床诊断:冠心病.入院时同步记录心电图示窦性P波不明显,QRS波群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其中V1窦性P-P间期0.64s,心房率93次/min,P-R间期不固定,P波与QRS波群无关,0RS时间由正常逐渐增宽至宽大畸形并连续3个出现,

    作者:陈进明;江学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阿托品试验复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患者女性,65岁,因胸闷、气促3个月、加重1d就诊.体检:P48次/min,BP160/80mmHg,心尖搏动在左锁骨中线外侧1cm处,心界向左扩大,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肺部散在于性啰音.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祝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特征性心电图分析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病变局限于左心室乳头肌以下心尖部,40~60岁多见,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不引起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临床症状少或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而心电图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作者:虞钧芬;刘志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成功1例

    患者女性,53岁,反复发作心动过速10余年.高血压10余年.体检:BP 160/60mmHg,R 86次/min.心尖呈抬举样搏动,心界扩大,心尖部可闻及3级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

    作者:彭晖;吴永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尼亚加拉瀑布样T波改变心电图分析

    例1 患者女性,64岁.因左侧肢体偏瘫1d来院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临床诊断:脑梗死.体检:T 36.5℃,BP125/85mmHg,R86次/min.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刘冬红;杨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隐匿性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引起假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患者女性,34岁.因心悸半年入院.无器质性心脏病史.体检:BP125/80mmHg,心界不大,心率78次/min,心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约4次/min,未闻及病理性杂音.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未见明鼢显异常.

    作者:林靖宇;刘军;吴学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

    目的 探讨国人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临床心电图特征.方法 分析32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体表心电图各项参数.结果 心电图记录到Epsilon波12例,QRS时间(V1+V2+V3)/(V4+V5+V6)≥1.2共15例,终末激动时间延长17例,出现QRS波群碎裂23例,可见异常Q波8例,V1~V3T波倒置且不存在束支传导阻滞14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28例记录到室性心动过速.结论 Epsilon波、QRS时间(V1+V2+V3)/(V4+V5+V6≥1.2、终末激动时间延长≥55ms及QRS波群碎裂是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特征性的体表心电图改变.

    作者:王静;陈明龙;杨兵;张凤祥;陈红武;居维竹;陈凯;俞建;李园园;曹克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三分支阻滞患者运动试验诱发阵发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患者男性,68岁,因头晕、心悸、心前区闷痛2d入院.体检:P80次/min,BP 150/90mmHg.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X线胸片示两肺清晰,左心室轻度增大.

    作者:杨丽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房颤动心电图的新认识

    心房颤动是仅次于期前收缩的心律失常.早在1628年Willian.Harvey[1]首先在将要死亡的实验动物中观察到右心房奇异的收缩现象.1749年,法国医师Jean-Baptiste Senac[2]首先描述了心房颤动的临床特征.

    作者:方丕华;李晓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源性心律失常

    目的 探讨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源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107例右心室流出道源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室性心动过速12例,室性期前收缩95例.单点穿刺股静脉后,将单根消融导管按需放置于右心室心尖部、流入道或流出道,行电生理检查、起搏与激动顺序标测和消融治疗.结果 消融成功101例,成功率94.39%.有效靶点电图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起始点提早(36.1±5.8)ms.成功靶点位于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27例、后间隔26例、前间隔48例.操作时间(55.2±26.2)min,X线曝光时间(9.9±5.3)min,放电时间(418.2±163.6)S,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月~3.5年,复发3例.结论 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源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且节省费用.

    作者:林佳选;林加锋;季亢挺;李继武;陈鹏;杨鹏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漂浮电极导管法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在ICU中的应用

    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对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及心肺复苏患者是一项非常有临床价值的技术,抢救了不少危重患者的生命.近年来,因漂浮电极导管法操作方便、快速、安全,可在非X线透视下操作,在紧急抢救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颇受临床重视.我院于近年来采用此法进行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治疗并抢救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肌袖性房性期前收缩

    定义缠绕于肺静脉或上腔静脉壁上的心肌组织(肌袖)发放的单一或连续数个电激动,传至心房引起心房的期前收缩,称为肌袖性房性期前收缩.

    作者:朱金秀;卢喜烈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9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窦房结及周围组织病变造成激动形成和(或)传出障碍,从而产生窦性心动过缓等各种心律失常,导致心、脑、肾等器官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本文研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

    作者:赵晓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心率变异性(HRV)是反映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张力及其平衡性的无创性定量检测方法[1].本文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蔡元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心电与循环杂志

心电与循环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