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峰;钟海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本文以我院高血压俱乐部患者联合应用缬沙坦与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探讨其降压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于下.
作者:李秋菊;朱剑;张小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MRI影像学表现.方法 分析3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眩晕、偏侧肢体活动障碍、共济失调、视觉障碍和瞳孔变化,老年、心血管疾病、脂代谢异常、原发性高血压是主要的危险因素,MRI显示病灶部位在小脑、枕叶、丘脑、中脑、桥脑、颞叶内侧面及胼胝体压部,均显示2~5个病灶,其累及部位以枕叶、丘脑、小脑为常见.通过综合治疗24例(75%)好转,但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具有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表现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多数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夏树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索-1(Er-1)与急性脑梗死(ACI)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72小时内发病的ACI患者120例及正常对照组84例,分别检测血浆EF-I、空腹血糖、血脂7项、血压,并采用欧洲卒中评分(ESS)对发病初ACI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ACI组血浆ET-1为(183.27±56.63)pg/ml,对照组为(156.47±34.24)pg/mL,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ACI组内,按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史分组比较ET-1,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ESS及血脂7项与ET-1进行偏相关分析,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ACI患者早期血浆ET-1增高,提示ET-1可能参与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但其与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的关系尚不明确.
作者:周志斌;余永洁;朱正芳;朱荣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出量化评定非常重要.本文对我院13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于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后进行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进行生活质量评价,探讨EQ-5D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郑迎夏;俎德玲;王小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一年半后的血糖达标与胰岛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采用开放非随机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入组107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CDS指南按BMI≥24kg/m2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增敏剂(A组),和BMI≤24kg/m2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促泌剂(B组).平均随访1.5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e)、血脂(TC、LDI-C、HD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AI)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较基线时提高(55.5~70.37%,48.94~65.96%),增敏剂组治疗后HOMA-IR、HOMA-IAI与基线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促泌剂组治疗后,HOMA-IS、HOMA-IR以及HOMA-IAI与基线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实行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管理后显著提高血糖的达标率并有利于改善胰岛功能.
作者:宁帆;曾文衡;汤珂珂;吴箐;谷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长期以来,人们的生活习惯有荤食、素食之分,研究荤、素饮食与血脂的关系,对于现代社会肥胖、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AS)等人群日益增多的现象,探讨如何合理膳食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裘林秋;史小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分别于发病后24小时、15天测定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D-Dimer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血清hs-CRP与血浆D-Dimer含量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脑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ha-CRP和D-Dimer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ha-CRP和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别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脑梗死面积越大血hs-CRP和D-Dimer含量越高,神经功能缺损中重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均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ha-CRP及D-Dimer含量明显增高.观察血hs-CRP及D-Dimer水平的改变对于判断脑梗死病情轻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赵梅;娄卫东;吴峰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浙江舟山海岛社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社区门诊体检及人户访谈方式,对舟山海岛六个社区80岁以上高血压人群进行一般临床资料,危险因素及药物分析.结果 老老年高血压人群患病率为58.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66.2%,除了年龄、性别外,平均伴随的危险因素为4.7个,降压药物以短中效钙通道阻滞剂、复方制剂、短效ACEI为主.结论 舟山海岛老老年高血压人群患病率高,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主.伴随危险因素多,降压药物种类和控制情况还不理想.
作者:林韩立;郑杨剑;朱素芬;金锡雄;李飞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评价Adams等的TOAST分型法和Sang Won Han等的新分型法的一致性,并研究用这两种分型法在中国卒中人群中诊断的各亚型的差异.方法 :连续入选39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由一名神经科医生分别采用两种分型法在出院时进行病因分型,用x2检验比较两种分型的各亚型比例的差异;同时,随机选取20例患者由两位神经科医生独立进行两种方法分型,采用Kappa分析评价研究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1)用TOAST分型法,两名医生对20例患者的病因分型有17例一致,K=0.78;采用Sang Won Han新分型有18例一致,K=0.93.(2)TOAST分型的构成比:不明原因39.0%、小动脉闭塞29.6%、大动脉粥样硬化21.3%、心源性栓塞8.9%、其他明确病因1.3%;Sang Won Hart新分型的构成比: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44.6%、不明原因25.1%、小动脉闭塞23.3%、心源性栓塞5.8%、其他明确病因型1.3%.结论 :这两种分型法的研究者间的一致性都较高;与TOAST分型相比,Sang Won Han新分型法,一致性更高,不明原因型的比例更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的比例增加.
作者:韩钊;臧秋玲;王苹莉;肖美娟;叶祖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外科急危重症之一,病情重,并发症多,昏迷时间长,甚至长期植物生存,死亡率高,在我国其死亡率达24.5%~81.6%.本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糖、血钠及其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行临床观察,以探讨它们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作者:徐建军;王科;赵冬青;张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Cr)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380例老年EH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24h动态血压检测、实验室检查、尿微量白蛋白(MA)和肌酐(Cr)检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老年EH患者尿MA/Cr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老年EH患者尿MA/Cr的独立相关因素有24hSBP(P<0.01)、空腹血糖(P<0.05)、高敏C反应蛋白(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增高可能与24hSBP、空腹血糖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
作者:陈宇凯;应强;李秀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炎性指标和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对4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A组),35例无症状颈动脉硬化患者(B组)以及23例健康对照组(C组)进行研究,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测定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斑块形态及类型,同时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TNF-α水平.结果 IMT在A、B两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47.16,P<0.01).A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67.5%(27/40)B组发生率22.9%(8/3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4.95,P<0.01),而血清hs-CBP及TNF-α含量在A组、B组、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症因子参与炎症反应是影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原因,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吴小兵;孙建华;陈玮;林惠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在伴血压升高的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血管扩张剂的应用已得到公认.本文旨在以单硝酸异山梨醇酯(鲁南欣康)为对照,探讨硝普钠治疗伴血压升高的急性左心衰竭的价值.
作者:宗金波;鲍东来;姜昌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现在人类死亡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发病快、恢复慢、致残及死亡多的病种.据WHO公布在57个国家中,有40个国家将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列入前三位,其中在中国和日本已居首位.
作者:马传花;余玲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云南省15~69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以及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 :对云南省8个州(市)的16个县(区)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抽样调查,应用标准问卷询问高血压病史以及高血压的治疗情况,采用电子血压计进行血压的测量.结果 :总人群高血压患病粗率24.8%,标化率21.5%;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22.9%、12.7%和1.0%.结论 :本省高血压患病率呈现增长趋势;与全国比较,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作者:石青萍;陈杨;许雯;杨永芳;段婧;肖义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老年性痴呆(AD)患者和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时间地点定向力的受损情况.方法 :收集51例AD患者、9例MCI患者和26例正常老人,进行MMSE检查,针对MMSE的总分和时间地点定向10个分项进行分析.结果 :MCI组和对照组之间时间定向分、地点定向分、定向力总分无显著差异.MCI患者和轻度AD的时间定向分有显著性差异.轻度与中度AD之间比较,年份、月份、星期、街道和楼层这几个分项的回答正确率有差异.中度与重度AD之间比较,季度、省市、区、街道层、所在地这几个分项的回答正确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随着认知障碍的进展AD和MCI患者的定向力受损也是逐渐加重.在早期认知减退的情况下,个体的时间定向力受损会较地点定向力更为明显.对于认知下降的患者,时间定向力是一个敏感的指标.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地点定向受损越来越明显.未发现某些分项较其他分项更为敏感.
作者:金煜;倪娇娜;吴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后脑心综合症(cerebrocardiac syndrome,CCS)的发生率,与脑血管病因和意识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105例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心综合症发生率81.9%.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率高,达94.4%,其次为脑出血88.8%,脑梗死为72.5%;意识障碍者脑心综合症发生率高,为90.91%;脑心综合症死亡率高,达30.23%.结论 脑心综合症与脑卒中类型有关;与交感神经过度紧张,冠状动脉痉挛,高颅内压有关;脑心综合症的防治尚无理想的方法,积极治疗原发性脑部疾病是根本的措施.
作者:王亚峰;钟海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前治疗偏头痛药物较多,方法各异,疗效不一,为了选择一种更适合患者长期治疗的方法,用小剂量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偏头痛患者4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周春飞;杨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近年来阐明了脂质异常在动脉硬化中的作用,并且通过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了血清胆固醇水平和冠心病危险之间的相关性,肯定了他汀类药物的治疗地位[1],但对于有混合性高脂血症者仅通过他汀类降脂药物不能达到全面调脂目的.
作者:周继旺;季乃军;梅益斌;童丽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铁蛋白水平变化.方法 85例患者根据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两组,单纯糖尿病组(A组)48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B组)37例,测定血清铁蛋白.结果 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较单纯糖尿病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原因之一.
作者:胡朝晖;祝素文;刘加和;万金星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