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昕;王荣福
目的 检测24小时尿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MN)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首选筛查方法之一,需寻求24小时尿液收集和游离NMN、MN获得这两个前处理过程中尿液酸化处理的安全可控方式.方法 随机尿标本用于本研究,观察在添加或不添加浓盐酸及在室温或较高温(34℃)存放24小时和在不同酸性条件下(pH值为2、3、4)进行酸水解对尿游离NMN/MN水平的影响.结果 首先发现尿液在室温或较高温条件下不添加盐酸进行酸化存放24小时游离NMN/MN并没有显著降解.之后统计发现不同患者24小时尿量存在较大变化,常规方法留尿过程加入固定剂量的酸会引起pH值的波动(pH值2~4).通过调节尿液pH值,发现在不同酸性条件进行酸水解尿游离NMN的检测,其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H值大于等于4不能达到酸水解的目的.后利用40份随机尿标本验证发现尿液不加酸存放24小时但水解时酸化至pH 2为更可控的尿液酸化方式.结论 24小时尿留取过程不必添加盐酸但水解前用盐酸调节pH值到2是尿游离NMN、MN检测更加安全可控的前处理方式.
作者:王芳;张宇;丛祥凤;陈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对两组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水平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呕吐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止泻时间及大便常规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和ESR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CRP和ESR水平为7.2±2.9mg/L、11.2±3.6mm/h,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13.9±3.5mg/L、17.6±4.4 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可快速的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CRP和ESR水平.
作者:陈汉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及可溶性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oluable transferritin receptor,sTfR)在无慢性贫血史成人急性溶血性贫血(acute hemolutic anemia,AH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无慢性溶血性疾病史的32例成人急性溶贫患者采用酶标比色法测定血清LDH水平,ELISA方法检测血清sTfR水平并与正常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急性溶贫患者血清sTfR水平为49.3±13.1 nmol/L,对照组为15.5 ±2.1 n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溶贫患者血清LDH水平为531.1 ±111.2 IU/L,对照组为105.5 ±42.1 IU/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程度AHA患者血清LDH及sTfR不同.结论 血清LDH、sTfR活性可作为无慢性溶血性疾病成人AHA诊断筛选.
作者:田华;王金波;冯万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水平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1例初诊MDS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量血清铁蛋白(SF),观察MDS患者SF水平及与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的关系.对MDS患者进行随访,根据铁蛋白水平和IPSS评分的数值绘制ROC曲线,并将患者分组分为相对低危组(SF< 577ng/mL)和相对高危组(SF≥577ng/mL),比较两组间白血病转化率和生存时间.结果 MDS组患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对低危组与相对高危组之间铁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的39位患者中共12人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两组转化率分别为10.5%和45.5%,向白血病转化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8.5(4 ~46)个月和30.0(6 ~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铁蛋白在MDS患者中高于正常水平,初诊未输血的患者存在铁过载,高危类型MDS患者的SF水平较高,SF水平与其不良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冰;陈毓华;陈淑珍;骆休;严惟力;王秀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H型高血压患者和普通高血压患者中不同基因型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差异以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了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分别鉴定68例H型高血压患者和64例普通型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基因型,并且对不同基因型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和对应的血脂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利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H型高血压和普通高血压患者的不同基因型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管紧张素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影响的研究表明,H型高血压组中缺失型纯合子(DD型)与插入型杂合子(ID型)和插入型纯合子(Ⅱ型)相比较,DD型血脂水平明显偏高,其中胆固醇(TC)(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D),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载脂B的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高血压组仅HDLC,LDLC和载脂B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型高血压和普通型高血压患者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及血脂含量有关.H型高血压患者的DD型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高,并且血脂水平偏高,其中胆固醇含量增高为明显,更加容易患高血脂症.
作者:孟伟;余洲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肺癌骨转移临床诊断中99Tcm-MDP全身骨显像的诊断价值,以便评估患者的临床分期.方法 对113例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均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血钙、碱性磷酸酶检查.通过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与高钙血症、碱性磷酸酶升高联合诊断骨转移的准确性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判断骨转移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中的发生几率是否相同.结果 99Tcm-MDP全身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92.7%),特异性(83.2%)、准确性(85.7%).肺癌发生骨转移的总体几率为36.7%,肺腺癌较其他类型肺癌骨转移发生的几率高(P<0.叭).结论 99Tcm-MDP全身骨显像的高灵敏度,对诊断肺癌患者骨转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义刚;勾正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在重叠综合征(OS)中的表达及与患者缺氧程度的相关性.推测E及NE对重叠综合征的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单纯COPD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单纯OSAHS组)、重叠综合征患者(OS组)及对照组各30例,四组患者均行肺功能检查及多导睡眠监测,记录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长呼吸暂停时间(LAT).并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四组患者的E及NE的表达水平,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多导睡眠检测指标:OS组患者AHI、LAT均高于单纯OSAHS组、单纯COPD组、对照组(P<0.05),而LSaO2、MSaO2均低于单纯OSAHS组、单纯COPD组、对照组(P<0.05).(2)E及NE的表达水平:OS组患者的E及NE表达水平均高于单纯OSAHS组、单纯COPD组、对照组(P<0.01).(3)各组E及NE与睡眠监测指标的相关性:OS组及OSAHS组患者血清E及NE与AHl、LAT呈正相关(P<0.01),与LSaO2及MSaO2呈负相关(P<0.05).COPD组患者血清E及NE与AHI、LAT无相关性(P>0.05),与LSaO2及MSaO2呈负相关(P<0.05).结论 OS患者较单纯COPD和OSAHS患者更易引起交感神经活性增强,E及NE表达水平的失调与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缺氧可能通过影响E及NE的水平促进重叠综合征病情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王文静;王萍;郭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153 (CA153)和199 (CA199)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31例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11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清中CEA、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清中CA125,CA153和CA199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清中CEA,CA125、CA199和CA15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A125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中,Ⅲ~ ⅣV期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和CA153的阳性率显著高于Ⅰ~ Ⅱ期(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显示,四种肿瘤标志物中CEA诊断效能高(0.75).联合检测胸水中CEA,CA199和CA153优于其他指标,具有83.2%的灵敏度,93.0%的特异度和87.8%准确度.结论 联合检测胸水中CEA,CA199和CA153更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作者:余洲海;孟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LIM结构域结合蛋白1(LIM-domain-binding 1,Ldb1)在脑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46例脑胶质瘤手术患者脑组织、18例正常对照和16例良性脑肿瘤对照脑组织标本中Ldb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观察Ldb1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蛋白表达定位.结果 脑胶质瘤患者脑组织Ldb1的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脑肿瘤对照组.Ldb1在不同分级的胶质瘤中表达并不相同,在Ⅲ、ⅣV级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Ⅰ、Ⅱ级(P <0.001).在高级别胶质瘤中,Ldb1蛋白主要表达在肿瘤细胞核和胞浆内.结论 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Ldb1表达增高,可能参与了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董成亚;曹敬丽;李昊文;康熙雄;王雅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 ~2014年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肺癌患者37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肺癌患者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的肺癌组(93例)和无合并2型糖尿病的肺癌组(280例),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标志物、凝血检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年龄与糖尿病家族史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转移、远处转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较无合并2型糖尿病组CEA、CYFRA21-1阳性率较高,PT、APTr缩短(P<0.05).而两组的WBC、Hb、PLT计数、NSE阳性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癌患者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较无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凝与肿瘤标志物等临床特征上有显著不同,前者更容易并发血栓性疾病,为了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杨雅静;张玉敏;李玉柱;刘丽波;游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100B、MCP-1、COX2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不同类型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以及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34例,根据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69例,另选取6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SAP组,及健康体检者45名为健康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S100B、MCP-1、COX-2及hs-CRP水平.结果 AMI组和UAP组S100B、MCP-l、COX2和hs-CRP等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AP组MCP-1,hs-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组和UAP组S100B、MCP-1、COX2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B、COX2可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斑块稳定性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调节S100B及COX2可能成为治疗冠脉综合症的潜在靶点.
作者:赖永坤;吕伟标;李锦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国家免疫规划是预防疾病、拯救生命、预防病痛、实现全球健康目标并减低健康看护成本的一项有效策略.本文通过对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相应传染病发病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疫苗存在研究数据样本量过小、接种率各地区不均衡、部分接种数据缺乏以及结核病、乙肝疫苗以及部分地区性疫苗面临免疫保护作用不佳等问题.因此,加强一类疫苗接种率的全国性调查研究、平衡各地区疫苗接种率差异以及促进部分疫苗进一步研发将是未来我国疫苗研究的重中之重.
作者:丁胜月;李洁琼;申昆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42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与CT强化检查,依据PET/CT与强化CT图像对患者的术后吻合口是否复发及是否存在转移进行分析.终以再次手术或活检病理学进行确诊,对比18F-FDG PET/CT检查与CT强化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42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终诊断2例有复发无转移,19例有转移无复发,11例既有复发又有转移,10例既无复发也无转移.PET/CT对诊断的准确率、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虽高于强化CT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对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强化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于传统强化CT,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卓小丽;李诗运;戴儒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铁蛋白(SF)四者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PHC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我院收治的4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及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三组入选者血清AFP、AFU、GP73及SF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AFP、AFU、GP73及SF水平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FP、AFU、GP73、SF及四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HC的诊断中,AFP、AFU、GP73及SF四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5.0%,显著高于四者单独检测的灵敏度65.0%、73.3%、78.3%、61.7%,同时上述四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67.5%,显著低于四者单独检测的灵敏度76.3%、77.5%、78.8%、8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指标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略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AFP、AFU、GP73及SF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而AFP、AFU、GP73及SF四者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对PH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宫英博;李立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检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抗体水平,了解过敏原与常见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为不同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重点以及选择合适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患者分成三组,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用ImmunoCAP过敏原检测试剂检测150种过敏原的特异性IgE(sIgE)水平,统计每种过敏原的阳性检出例数,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三组阳性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过敏原阳性率在三组过敏性疾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过敏原有17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有133种(P>0.05).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和呼吸道合并皮肤混合型过敏性疾病两者都比单纯皮肤过敏性疾病对h1、h2、d202、d203过敏原敏感(P<0.05);呼吸道合并皮肤混合型过敏性疾病比单纯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和单纯的皮肤过敏性疾病对m2、f79、c1、c2过敏原敏感(P<0.05),比单纯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对f427、f17、fx15、f84、f95、f35、f85、k75过敏原敏感(P<0.05),比单纯皮肤过敏性疾病对e5过敏原敏感(P<0.05).结论 临床上除了应对主要常见过敏原进行检测和筛查外,还应根据患者过敏性疾病类型及过敏原接触史等情况,将三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17种过敏原纳入检测筛查范畴.建议在诊治呼吸道合并皮肤混合型过敏性疾病时要特别注意筛查m2、c1、c2、f79过敏原.
作者:张春梅;赖荷;陈蕴光;吴瑜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32P敷贴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儿童大面积皮肤毛细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大面积毛细血管瘤患儿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对照组20例,其中≤3岁儿童草莓状血管瘤10例、>3岁儿童鲜红斑痣10例,接受常规32P敷贴治疗.观察组25例,其中≤3岁儿童草莓状血管瘤10例、>3岁儿童鲜红斑痣15例,接受32P敷贴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类型血管瘤、≤3岁儿童与>3岁儿童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统计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和零反应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与88.0%(P>0.05);两治疗组中≤3岁儿童血管瘤有效率分别为90.0%与100.0%(尸>0.05);但两治疗组中>3岁儿童鲜红斑痣有效率分别为40.0%与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单用32P敷贴在≤3岁儿童与>3岁儿童有效率分别为90.0%与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32P敷贴联合普萘洛尔在≤3岁儿童与>3岁儿童有效率分别为100.0%与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湿性皮炎分别为25.0%与40.0%,发生色素脱失分别为75.0%与8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心率减慢在≤3岁儿童与>3岁儿童分别为50.0%与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P敷贴联合普萘洛尔治疗难治性大面积血管瘤,治疗方法简单、安全,疗效较好.但要密切注意32P、普萘洛尔两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处理.
作者:段永强;吴振夫;邱煊;吴敏;费世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脯氨酸羟化酶2(prolyl hydroxylase2,PHD2)在鼻咽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染色及评分、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6例鼻咽癌组织及56例癌旁组织中PHD2的表达差异,分析PHD2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56例鼻咽癌组织中PHD2阳性率19.6% (11/56),其中“-”为45例,“+”为6例,“++”3例,“+++”2例;56例癌旁组织中PHD2阳性率为69.6% (39/56),“-”为17例,“+”为8例,“++”10例,“+++”21例,鼻咽癌组织的PHD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组织(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鼻咽癌组织中PHD2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HD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而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PHD2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抑制癌症进展的作用,患者的PHD2表达水平可能与其分期及转移有关.
作者:向元俤;张碧波;吴娟;姚琦;李春丽;王陈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统计实验室危急值的分布情况,分析危急值在我院实际发生情况,为危急值项目的研究及危急值项目界限值优化设置提供参考,进而提高临床运行效率.方法 收集航空总医院检验科2015年4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期间临检血液、凝血、生化所有危急值数据,通过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所有危急值患者中,住院患者占据了61.95%,门诊患者占23.09%.危急值数量排前五位的项目分别是WBC、PLT、PT、APTT和淀粉酶项目.发生危急值多的前五位科室分别为ICU、心血管内科、肿瘤科、急诊科和儿科.结论 住院患者是危急值发生的主要人群,但危急值在门诊患者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向门诊通报危急值存在一定困难,应通过改进信息系统和医院管理流程加强对门诊患者的危急值的管理.在避免漏报、误报危急值的同时,定期评估危急值阈值,强化危急值管理,做到持续改进.
作者:王丹;高华英;孙树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CRP/ALB)对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ICU感染性休克患者65例.患者于入ICU后采外周静脉血,检测CRP、ALB,前7d每天进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根据7d内是否合并ARDS分成感染性休克组和ARDS组.比较两组CRP、ALB和CRP/ALB,APACHE Ⅱ评分,Spearman相关分析入选时CRP/ALB、APACHE-Ⅱ评分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法检验CRP/ALB的预测效力.结果 感染性休克组与ARDS组患者CRP、AL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ALB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93,P<0.05).CRP/ALB和APACHE-Ⅱ预测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95%,CI:0.821 ~0.998),0.748(95%,CI:0.625 ~0.903).CRP/ALB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4,P<0.05).结论 CRP/ALB可预测感染性休克即将发生的ARDS,可能是一个有价值的临床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段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冷沉淀等成分血在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作用.方法 分析我院应用冷沉淀等成分血成功抢救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结果 患者出血停止,康复出院.结论 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输入冷沉淀凝血因子可提高血循环中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的水平,缩短凝血时间,纠正凝血异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米佳平;张东敏;陈淑丽;李秀伶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