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后监护治疗体会

潘昕

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后监护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为老年人,往往合并心、肺、肾功能不全.强化手术后监护与内环境支持可提高手术疗效.我科近几年行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2例,现将术后监护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颅骨缺损修补材料的研究

    多年来,很多种类的人工颅骨缺损修补材料被应用于临床,但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弊端.寻找一种理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是预防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关键所在.现将近年来关于颅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黄纯真;甘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Chiari畸形的诊治进展

    1 Chiari畸形的分型Chiari畸形也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早是由Chiari提出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以往由于缺乏对该病解剖及胚胎学的认识,关于Chiari畸形的分型也是各家不一.

    作者:李元洋;毛伯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罕见鞍区脉络膜囊肿1例

    颅内蛛网膜囊肿多见,而脉络膜囊肿罕见,颅内鞍区脉络膜囊肿国内尚未见报告.本文报告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鞍区脉络膜囊肿.

    作者:唐忠;朱炎昌;李志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局部热化疗诱导鼠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研究局部热化疗对大鼠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其作为胶质瘤辅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传代培养的C6细胞接种于大鼠背部皮下,肿瘤生长至1.5~2 cm直径时,分组进行局部热疗、化疗和热化疗.继续观察皮下肿瘤生长情况,测量瘤体体积和重量;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用HE染色法、电镜、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电镜观察肿瘤血管的变化.结果肿瘤接种32 d后,热疗、化疗及热化疗组肿瘤的重量分别为(1.95±034)g,(1.86+0.40)g,(1.09±0.21)g,明显较对照组(2.95+0.36)g轻(P<0.001);各治疗组肿瘤体积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各治疗组bax蛋白表达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01),且热化疗组也强于单纯热疗和化疗组(P<0.001);bcl-2蛋白表达改变不明显(P>0.05);热疗、化疗及热化疗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8.96±2.54、20.05±3.64、36.62±8.96,明显大于对照组的4.68±1.68(P<0.001).各治疗组肿瘤微血管外径变小,血管壁变厚,血管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增多,细胞连接间隙减小,有的血管甚至只能发现完整的基膜而缺乏内皮细胞.结论①热疗、化疗能抑制肿瘤增殖,且阿霉素与热疗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②热疗、化疗、热化疗能促进bax蛋白表达,使bcl-2/bax比值减小,诱导细胞凋亡.③热疗可直接损伤细胞和周围血管,减低血管密度,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是阿霉素与热疗协同作用机制.

    作者:方胜;袁先厚;裴永恩;戴学元;龚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超早期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后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的佳作用阶段.方法选择98例颅脑损伤,随机分为超早期(伤后6~12 h,T1)、早期(伤后24~72 h,T2)给药组及对照组(C).给药组加用丹参注射液,观察各组伤后第1、3、5、7天颅内压(ICP)及第7、14天脑水肿情况,并加以比较.结果T1组伤后第3、5、7天ICP均明显低于C组(P<0.05),T2组至第7天ICP才明显低于C组(P<0.05).伤后第7天重度脑水肿比率T1组明显低于C组(P<0.05),T2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4天脑水肿消退比率T1组及T2组均明显高于C组(P<0.05),但T1组更加明显(P<0.01).结论超早期应用丹参注射液将更有利于减轻颅脑损伤后脑水肿及降低脑水肿所致高颅内压.

    作者:游恒星;邱建东;杨维;柴福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尼莫地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循环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择8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开颅手术、止血、脱水、抗炎、激素等综合治疗,尼莫地平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尼莫地平治疗,连续用药达伤后30 d.在伤后不同时间测定伤侧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脑血管外周阻力和动态阻力.结果尼莫地平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较常规组明显提前改善,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尼莫地平可以促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液循环明显提前改善,从而防止继发性脑损伤的加重,促进患者脑功能尽早恢复.

    作者:周雄鄂;徐如祥;王清华;柯以铨;王向宇;杨志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颅骨标本为模具骨水泥植片塑形颅骨修补术

    骨水泥是颅骨修补的常用材料之一.应用中骨水泥植片塑形多以徙手操作,存在着厚薄不均和形态欠佳的缺点.近年来,作者以颅骨标本为模具塑形骨水泥植片修补颅骨缺损,弥补了以上不足,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洪亮;谢永胜;顿志平;尚景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颅骨转移癌2例报告

    1临床资料病例1女,68岁,发现头部包块4月来诊.4月前偶然触及头部包块,无痛感,未诊疗,渐增大.肝炎病史5年.查体:一般情况好,头右顶部可及4 cm×4 cm大小包块,质硬,不活动,无压痛.

    作者:蒲建章;苏群;王兆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死亡病人的脑电图监测

    目的探讨脑死亡的临床特征及脑电图在脑死亡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32例符合脑死亡临床标准的患者进行脑电图监测.结果在32例符合脑死亡临床标准的患者中,27例在脑死亡12 h后脑电图监测已呈静息电位.其余5例在脑死亡72h后脑电图监测也呈静息电位.结论当患者符合脑死亡临床标准,脑电图监测呈静息电位时,方可作出脑死亡的诊断.

    作者:胡克琦;陈谦学;叶应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附12例报告)

    我院自1994年5月~2000年5月收治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连群;吕明;傅强;张士刚;房宝军;杨风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原发性脑干损伤救治体会

    1990年10月至2000年10月我科共收治原发性脑干损伤82例,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的12.2%,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国平;王新华;周晔;方万芬;魏杰辉;徐向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侧裂区脑瘤显微切除术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侧裂区脑瘤因直接影响大脑运动、语言、感觉中枢及侧裂血管,该区血管与正常脑组织的保护程度直接影响手术的疗效.尽一切可能减少血管、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是手术者应追求的目标.

    作者:张建党;刘睿;周汉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锥颅置管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7例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高血压脑出血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42~80岁.平均63.5岁,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5例是再次出血.

    作者:刘学民;张应旭;刘晓辉;杜海;吴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外伤性后颅窝硬脑膜外血肿CT表现与预后关系(附53例临床分析)

    自应用CT检查以来,外伤性后颅窝硬脑膜外血肿均能早期明确诊断,从而提高了治愈率.倘若首次CT检查未见血肿或因首发血肿较小在保守治疗过程中血肿增大未能及时手术有可能危及生命.现将自1990年10月至2000年10月收治的53例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裴永恩;陈平安;王弘;戴学元;吴星;方胜;周滨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垂体柄与鞍区肿瘤的形态学关系

    目的总结鞍区肿瘤与垂体柄的形态学关系.方法对239例鞍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手术资料中对垂体柄有明确描述和保留程度的记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垂体柄与鞍区肿瘤的形态学关系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I型:垂体柄完整,与肿瘤有软膜间隔;Ⅱ型:肿瘤位于垂体柄的中下部,并挤压垂体柄或长入垂体柄内,使垂体变形;Ⅲ型:肿瘤位于垂体柄上部或与下丘脑连接;Ⅳ型:垂体柄与肿瘤完全融合或极少残存.结论探讨了如何针对鞍区肿瘤与垂体柄不同类型的关系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作者:漆松涛;张喜安;潘军;戴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选择性坐骨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膝关节屈曲痉挛

    目的探讨选择性坐骨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膝关节屈曲痉挛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月至2001年11月手术治疗的33例共计44侧膝屈曲痉挛状态的病冶资料,所有病人均采用选择性坐骨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人平均随访11.6个月.所有病人术后立即感膝部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1%(30/33).术后2周内步态功能均有改善,随访期间改善者为87.88%(29/33).生活质量在随访期间所有病人均有提高.术后发生小腿感觉障碍5例,随访期间3例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无1例发生严重肌无力.结论选择性坐骨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是治疗膝关节屈曲痉挛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黎;于炎冰;左焕琮;赵奎明;郭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9例,女8例.年龄16~63岁,平均46.7岁.交通性脑积水33例,梗阻性脑积水14例.高颅内压性脑积水39例,正常颅内压性脑积水8例.

    作者:高广民;刘丽;于丕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后监护治疗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为老年人,往往合并心、肺、肾功能不全.强化手术后监护与内环境支持可提高手术疗效.我科近几年行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2例,现将术后监护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鞍区脑池的显微外科解剖

    目的了解鞍区脑池的界限和相互毗邻关系.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解剖并观察鞍区脑池.结果鞍区脑池包括颈内动脉池、后交通动脉池、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池、视交叉池、垂体池、终板池、Sylvian池近侧端、嗅池、脚间池、脚池和动眼神经池,小梁蛛网膜分隔各池.结论①鞍区脑池环绕视交叉池有序排列.②不同的手术入路或同一入路到达不同部位,所涉及的脑池及其解剖的方向和次序均不相同.

    作者:吕健;朱贤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转移瘤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手术结合全脑放疗、X-刀和X-刀结合全脑放疗治疗单发脑转移瘤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6年2月至2000年4月间经手术结合放射治疗的脑转移瘤84例、X-刀和X-刀结合全脑放疗治疗的脑转移瘤102例,从中选择符合条件的脑转移瘤患者86例,分成3组:手术结合全脑放疗组36例;X-刀组32例;X-刀结合全脑放疗组18例.从临床症状变化,生存时间,局部控制率,肿瘤脑远隔部位生长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死亡率等方面比较三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手术结合全脑放疗组、X-刀组和X-刀结合全脑放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1%(31/36),87.5%(28/32)和88.9%(16/18);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4周,50周和51周;1年生存率分别为47.2%(17/36),43.8%(14/332)和44.4%(8/18).1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3.3%(30/36),78.1(25/32)和77.8%(14/18).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死亡率分别为26.7%(8/30),30%(6/20)和28.6%(4/14),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脑远隔部位发生率分别为13.9%(5/36),37.5%(12/32)和11.1%(2/18),X-刀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对于单发脑转移瘤,单纯X-刀可以获得与手术结合全脑放疗和X-刀结合全脑放疗相同的生存时间、局部控制率;全脑放疗可降低肿瘤脑远隔部位生长率,但对生存时间和局部控制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焦庆芳;范振增;封小强;张成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